蜀国和吴国的差距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诸葛亮数次北伐依然无功而返

Posted 骑兵

篇首语:存储阳光,必有远芳;心中有暖,又何惧人生荒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蜀国和吴国的差距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诸葛亮数次北伐依然无功而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蜀国和吴国的差距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诸葛亮数次北伐依然无功而返

很多同学认为诸葛亮几次北伐都无功而返,主要是因为太过谨慎。魏延曾经提出过奇兵制胜的策略,但是被诸葛亮否决了。也有人认为诸葛亮的谨慎没有错,魏延孤军深入即使占领了长安也会面临被围困被绞杀的风险。 其实魏延与诸葛亮的观点即使针锋相对也未必一定要论出对错。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分歧,只因蜀国独独缺了一项制胜的因素。 01 魏延计策2.0升级版 暂时撇开诸葛亮与魏延不说,单说若干年后灭掉了蜀国的远征统帅钟会。后来他曾试图造反,其计划是:带领士兵杀回洛阳,夺取政权,进而称帝。最后因起兵未遂而作罢。 那么钟会如何杀回洛阳呢?他让姜维带领原蜀国兵将从斜谷出,钟会带领手下紧随其后。双方到达长安之后,骑兵走陆路、步兵乘船齐头并进。 水路的速度比较快,步兵主力5天就可以到达洛阳北边的门户——孟津,稍作修整后与赶来的骑兵一起会师洛阳,之后一战定天下。 暂且不说这个计划实施的可行性,我们研究一下钟会的奇袭之路。他计划拿下的第一个站点也是长安,好像很多年前某个人也提出过类似的计划,他就是魏延。 诸葛亮首次北伐之前,魏延曾献计:自己率领五千兵马走长度最短的子午谷奇袭长安,占领这个重要的据点之后等待诸葛亮率领主力从斜谷过来汇合。 那钟会为什么不从距离最短的子午谷攻占长安,而是选择常规的斜谷呢?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的手下有骑兵部队。 魏国历来重视建设骑兵部队,即使邓艾、钟会征蜀舍弃了大量马匹,也在进入成都之后进行了补充。如果历史真的给予钟会一次机会,那么斜谷出来的「 ”晋蜀联军”会凭借骑兵的特性来加快进攻速度,而且一直可以保证与步兵主力形成遥相呼应。 所以步兵走水路不必担心会被截击于江上,因为有骑兵兄弟在策应陆地的安全。 可是诸葛亮不能这么做,即使魏延真的攻占了长安,没有大型骑兵部队的蜀国无法进行主力与魏延军之间的呼应,后者将长时间面临孤军奋战的危险。 那么问题来了,在「 ”三国”这长期处于战争状态的时间里,蜀国为什么不发展骑兵呢? 02 蜀国落后的骑兵建设 蜀国骑兵部队建设滞后很大程度因为地形多山,骑兵在益州境内可发挥的作用很少,步兵成为了绝对主力。期间蜀国也打造出了无当飞军和白毦兵这样的精锐步兵队伍。 可是仔细想想又不对,北伐是刘备和诸葛亮起家之前就定好的政策,也就是说蜀国必须保持一支进攻型的队伍,而不是偏安防守的。并且马超入蜀也带来了羌族为主力的骑兵部队,可为什么蜀国的骑兵还是提不上台面呢? 这主要怪诸葛亮了,他的军事指挥风格属于稳健性,喜欢步步为营。总结他指挥的历次战争,根本看不到长途奔袭的战例。这样的战术思想下,等于扼杀了对骑兵的需求。即使这样,蜀国每次绕道陇西、千里迂回的北伐也给曹魏政权在关中的防御带来很大麻烦。 其次要怪的就是刘禅。蜀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游牧部落曾持续为魏、蜀两个集团输送骑兵人才,可是人员在两处的待遇却天地之别。曹魏麾下的已经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了;刘禅老板管理的却只能困于一方。待遇之差,人才自然会有个取舍。 而与蜀汉不同的是,在水网密布的东吴,骑兵却也成为了一支可以依仗的力量。 03 孙氏家族下的骑兵们 如果说蜀地多山、北边尚且还有产马地,那么位于长江下游的东吴压根就连马都见不到。可孙氏家族却从没有放弃过骑兵,他们通过与蜀汉、曹魏进行贸易来获得战马,甚至直接派船跑到辽东去买马。 孙氏集团的创始人孙坚出生于杭州、起步于南方,却在北方作战中发迹。在平定黄巾军起义的过程中,孙坚熟悉了骑兵作战,并且言传身教给了孙策、孙权。 在讨伐黄祖的战争中,孙策以亲率骑兵突破敌军阵地而骄傲;孙权甚至在合肥之战中要亲自率轻骑与曹军贴身肉搏,只不过被手下劝阻才罢休。孙坚、孙策更是在马背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孙家重视骑兵也就罢了,手下也是一帮骑马出身的悍将。程普是河北唐山人,精于骑射,曾数次救孙坚于危难。 韩当是辽宁的,最擅长骑兵突破,在孙家于江南地区扩张时,经常是韩当率骑兵正面冲锋之后,战斗就接近尾声了。 太史慈老家在山东青州却是在辽东长起来的,他的经历就更有小说风采了,太史慈首次露面就是与孙策在马上单挑。 而且东吴还特别注重培养骑兵战将,比如周泰的两个儿子从小被养在孙权身边,每十天就要进行一次骑术训练。在三国末期,寿春的驻军投降东吴,吴将丁奉在接应时用骑兵反冲锋的战术挡住了追兵。可见东吴的骑兵将领一直贯彻于整个三国时期。 在这样的风气影响之下,东吴骑兵部队的规模虽然远不如曹魏虎豹骑之类,却敢于和对方正面对抗。 孙权作为一代雄主,也不似哥哥的评语是个「 ”守成之主”。他曾经想越过淮河,占领徐州,将曹、吴战线推到河南、山东一带。 但在吕蒙的强烈反对下才作罢,可是吕蒙死后孙权重启了计划,比较有力的证据就是孙权另外训练了一支五千人规模的骑兵部队,因为徐州以北的丘陵、平原地区非常适合骑兵作战。但还没等这支部队训练成型,孙权就去世了,继任者取消了这个计划。 04 对比下的遗憾 与东吴的「 ”励精图治”相比,蜀汉的骑兵则显得一塌糊涂。这也是诸葛亮、姜维北征乏力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骑兵装备越来越完善,弱蜀的「 ”弱”不仅体现在国力上,更是在军力和战略思想上的差距。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李金钖 编辑:吃硬盘吧、小二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相关参考

清除内部异己李严 历史上诸葛亮北伐真实目标

今日兴趣所致翻了翻三国方面的资料,发现诸葛亮一系列奇怪的北伐虽然没有为蜀国夺取到什么东西,但在清除内部异己方面倒是挺成功,甚至不仅仅在蜀国这一块成功。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诸葛家族。这是当时最著名的世家大...

清除内部异己李严 历史上诸葛亮北伐真实目标

今日兴趣所致翻了翻三国方面的资料,发现诸葛亮一系列奇怪的北伐虽然没有为蜀国夺取到什么东西,但在清除内部异己方面倒是挺成功,甚至不仅仅在蜀国这一块成功。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诸葛家族。这是当时最著名的世家大...

抵抗魏国的主力到底是吴国还是蜀国

公元220年——222年,这一段时间吴蜀联盟破裂,刘备伐吴惨败,曹丕大举征吴。公元223年:刘备一命呜呼,吴蜀两国再次结盟。公元224年:曹丕大举伐吴。吴蜀两国已经再次结盟。可是诸葛亮却看着盟友独自承

诸葛亮为什么一直坚持北伐

蜀汉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最终以诸葛亮病死军中而宣告失败。那为何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三国蜀后主刘惮即位后,诸葛亮蜀国主政,屡次兴兵北伐,但劳而无功,心力交瘁,最终身陨征途,常使人慨叹不己!其时,

东吴的实力比蜀国还要强盛一些 东吴为什么没有进行北伐

还不知道:吴国为什么不北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整个历史上,单单只说“北伐”,其实是有很多次的,而其中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北伐又是更为人所熟知的一段历史,尽管北伐的最终结果

揭秘诸葛亮用什么方法废掉托孤重臣李严的

...尽再次无功而返。次年的建兴七年(229),三次北伐开始,诸葛亮遣大将陈式攻魏之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军迎战,诸葛亮出建威,郭淮退军,亮取二郡。至此,后主诏诸葛亮复丞相职。然而这数次北伐中,依旧不见李严...

诸葛亮和老好人鲁肃之间的差距体现在哪里

不细读历史,不会发觉鲁肃的智慧,因为写历史的儒生不可能领悟到鲁肃的智慧。三国演义里的鲁肃当然更是个呆直的老实人而已!其实,鲁肃一点也不呆直!赤壁之战胜利后,鲁肃从前方回来,孙权亲自去迎接他,然而鲁肃并

费t怎么死的

在诸葛亮死后二十年时间里,蜀国的内政、军事、外交大权先后由蒋琬、费t把持。诸葛亮生前数次举兵代魏,死后留下了一个千疮百孔的蜀国,人民生活困苦,经济萧条。蒋琬掌权以后,不再像诸葛亮那样兴师北伐,而是把重

诸葛亮北伐,却悄悄留下1万精兵防备一仇敌,蜀汉灭亡都不准回防

常言道:「”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而三国时期的蜀国和吴国正是这一名言的最佳诠释。赤壁之战时,孙权和刘备为了抵御北方曹操的进攻,建立了「”孙刘联盟”。曹操败退后,

诸葛亮北伐拖垮了蜀国

诸葛亮北伐拖垮了蜀国?真相究竟如何?  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北伐是穷兵黩武,是自取灭亡之道。诸葛亮5次北伐,只有第一次和第五次,才称得上是"全面大型战争"。其他三次只能说是"区域局部小型战争"。而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