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神秘军队却不忍使用

Posted 明史

篇首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手握神秘军队却不忍使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手握神秘军队却不忍使用

历史上的靖难之役,是一场改写明朝历史轨迹的战争。新继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同燕王朱棣之间,因利益冲突决裂,展开了一场争夺皇位的殊死博弈。最终,朱允炆一败涂地,在绝望之际点燃宫殿自焚,而燕王朱棣则以胜利者的姿态登上的皇位。 靖难之役历来是明史研究中的重点,许多明史爱好者也对此事表现出了莫大的关注,纷纷按照自己的理解,分析指出了建文帝惨败的原因,或是做出种种假设,帮朱允炆「 ”出谋划策”。最近,有网络文章指出,建文帝曾握有一支神秘军队,不仅所向披靡,而且数量庞大,足有三十万人马可供调动,但由于朱允炆心慈手软,不忍对朱棣痛下杀手,故而直至兵败自焚都未曾调动这支队伍。 按照这一逻辑,如果朱允炆动用手中的这一王牌,将很有可能战胜燕王朱棣,保住自己的皇位和江山,得以改写历史。那么,事件真相究竟如何呢? 「 ”神秘的王牌”:忠于明朝的沐英与沐家军 其实,这支所谓的神秘军队,是指沐英及其后人统率的「 ”沐家军”。关于沐英的身世,一直都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沐英是朱元璋义子,八岁时被抚养在朱元璋身边,后随军南征北战,成了明朝著名的开国功臣,深受朱元璋的器重。当然,还有人说,沐英很可能是朱元璋的儿子。但不管怎么样,历史上的沐英和明朝的关系,是十分亲密的。 洪武十四年(1381年),沐英奉明太祖之命,与傅友德、蓝玉等人,率兵三十万征讨并收服了云南。因沐英为朱元璋义子,所以在打下云南后,朱元璋便命其率军戍守,成了捍卫明朝西南边境的重要力量。尽管沐英没有皇室血统,却始终念及太祖对他的深情厚谊,故而一直兢兢业业,守卫着西南疆土。沐英死后,其子孙也继承衣钵,对明王朝忠心耿耿。 另外,历史上的沐英曾同太子朱标关系甚笃,犹如亲兄弟一般。比如在《明史·沐英传》曾特意强调: 二十五年六月,(沐英)闻皇太子薨,哭极哀。初,高皇后崩,英哭至呕血。至是感疾,卒于镇,年四十八。军民巷哭,远夷皆为流涕。 太子朱标死时,沐英哭得一塌糊涂,而当初高皇后死时,沐英甚至曾哭到吐血。而沐英之死,大抵也与悲伤过度有关,到四十八岁时便去世了。由于沐英与朱标的感情很深,所以有人推测,沐英子孙也对朱允炆有着非比寻常的感情,并将沐氏家族统领的军队,视为朱允炆手中的王牌。 在探讨这一问题时,我们不妨暂且抛开沐家军是否效忠于朱允炆的问题不谈。先从靖难之役的形势与建文帝的惨败来分析。 靖难之役与建文帝的溃败 由于建文帝的屡次削藩,使得燕王朱棣决定殊死一搏。为了给自己出兵寻求一个合理的解释,朱棣可谓煞费苦心。最终,他从典籍中到了借口: 「 ”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皇明祖训》 搬出《皇明祖训》中的训诫,使得朱棣有了起兵的借口,于是他将建文帝身边的齐泰、黄子澄等人称作奸臣,而自己则打着「 ”清君侧”的旗号造反,并给这场战争起了个「 ”靖难”的称号。 自燕王朱棣起兵后,建文帝进一步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性,故而先后派重兵征讨。由于在军力上占据优势,尽管建文帝派去的将领或是老迈(耿炳文),或是无能(李景隆),但还是一度在山东重创燕王军队。 然而,关键时刻,朱棣却改变了方略,决定放弃沿途易守难攻的城池,直接进攻南京。建文二年(1400),燕王朱棣兵下沧州,自直沽渡河南下直扑朱允炆大本营。结果,双方形势很快逆转,朱棣占据了优势。 在应对燕王朱棣的过程中,建文帝似乎从始至终都没预料到,自己会败得如此迅速,以至于原本实力并不如自己的燕王,竟能接连突破朝廷所设的防线,而且曾被寄予厚望的李景隆,竟然也临阵倒戈。 李景隆接连失败后,被撤换至南京,结果黄子澄、方孝孺等人均提出要处死李景隆,以谢天下。但不成想李景隆竟投靠了燕王朱棣: 燕师渡江,帝旁皇甚,方孝孺复请诛景隆。帝皆不问。使景隆及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如燕军,割地请和。燕兵屯金川门,景隆与谷王橞开门迎降。——《明史·李景隆传》 在燕王军队进逼南京时,李景隆私自打开城门投降,致使燕王军杀入城内。如此一来,原本尚有坚固城池可做依靠的建文帝,不仅失去了屏障,反而连逃跑的机会都没了。绝望之际,建文帝便下令纵火焚毁皇宫: 谷王穗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明史·恭闵帝本纪》 靖难之役打的无疑是十分艰苦的。不过,当时无论是燕王朱棣还是建文帝朱允炆,他们双方都未曾想到这场战争最后会如此迅速的收尾。尤其是朱允炆,他不成想燕王军队渡过黄河后,还有李景隆的卖主求荣。当燕王军队涌入南京时,朱允炆再想调集人马勤王,已经是悔之晚矣。 那么,当时朱允炆为何不提前调集沐家军来镇压朱棣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在建文帝全线溃败之前,内地各省的军队完全够用,根本用不着从边地调兵,而且镇守西南的沐家军,也不可能放弃云南不顾,回撤到内地。 要知道,在当初沐英等人攻下云南实属不易,而且即便他领重兵镇守,当地还是不时地发生变乱,以至于不得不时刻防范。比如,在洪武二十二年时,当地土官思伦发复叛乱,当时纠结人马号称三十万,经沐英力战才得以平定(事见《明史·沐英传》)。 沐英死后,云南也并未安稳。所以,在建文帝镇压燕王朱棣时,根本没有办法将边地军队撤回内地。因为,一旦沐家军回撤,当地势必再次陷入混乱。另外,即便是在靖难之役临近尾声时,建文帝还是偶尔能够取得局部胜利的,只是不少将领纷纷倒戈,才使得朝廷军队接连溃败: 六月癸丑,盛庸帅舟师败燕兵于浦子口,复战不利。都督佥事陈瑄以舟师叛附于燕。乙卯,燕兵渡江,盛庸战于高资港,败绩。戊午,镇江守将童俊叛降燕。——《明史明史·恭闵帝本纪》 在建文四年时,盛庸尚能率领水师击败燕王军队,而当时不少将领却预见到燕王更有胜算,于是相继倒戈。在李景隆投降前,陈瑄、童俊等人已经叛变。而直至此时,建文帝再去调兵,已经是来不及了。 可以说,朱允炆手中少的并不是军队,而是能够堪当大任的将领。可是,当时除了盛庸以外,朝廷仅剩少数拥护朱允炆的文臣。面对这样的形势,建文帝可谓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根本就谈不上再派人到云南搬救兵。 靖难之役后,朱棣登基为帝,是为明成祖。而沐家军原本就是忠于明朝的边疆队伍,自然也就继续为明朝捍卫西南了。说白了,朱棣和朱允炆之间的争斗,终究是一场皇位之争,无论谁最终胜出,做臣子的到头来还是要服从朱氏子孙的领导。 总之,尽管沐英及其后人对明朝忠贞,他们领导的军队更是骁勇善战,但由于这支队伍肩负着镇守西南的重任,绝不可能轻易回撤。况且,在建文帝溃败前夕,他真正缺少的并非人马,而是能够堪当大任的军事将领。以沐英子嗣而乱,或许即便与朱棣对阵,也着实没有胜算的把握。而朱允炆之所以落得个兵败自焚的下场,也绝非就是因为心慈手软。 参考资料:《明史》《皇明祖训》《明实录》等

相关参考

临死手握超级神兵 水军大将东吴将领董袭

三国中水军最强的军队无疑是东吴,至于东吴诸将,也都是水上猛兽,一个个精于水战。只不过,有一位东吴大将手持超级神兵,最后却被水活活淹死。此人就东吴将领,董袭。董袭,会稽人,身长八尺,勇力过人。早年跟随孙...

但人生却有点惨不忍睹! 包青天中国版福尔摩斯

民间传闻,北宋名臣包拯手中的权力非常大,“三口铜铡”上管君、下管臣,牛得不得了。其实,历史上根本就没这回事儿。首先,他当官没有传说的那么牛;其次,他手中的行政权力也极其有限。包拯在民间被尊称为“包公”...

历史上的这4人,原本都占有压倒性优势,最终却输得惨不忍睹

古代的战争中,决定一场战役胜败的因素很多,包括统帅的军事才能、将士的斗志及后勤补给,但士兵的数量则是非常关键的,甚至是最重要的。虽然历史上不乏以少胜多的案例,但这也只是很少一部分,多数情况下还是以多胜

晚清一支可怕的军队,经过的地方人头遍地,后来神秘消失

  晚清时期,清政府腐败无能,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太平军打的八旗兵抱头鼠窜,占领南京并改名为天京。这时一支可怕的军队出现消灭了太平军,血洗南京城,后来神秘消失。  这支军队就是

6000人的西方军队神秘消失,两千年后,在中国一个小县城现身

西汉和东汉奠定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也是让中国认识到了各大周边强国,而在西方能够被称为强国的只有罗马,在罗马有一支非常出名的军队,也是西方最强的军队之一,这支军队为克拉苏大军。然而就在公元前53年,罗马

此人手握183件国宝,中国政府回购被拒,晚年却免费捐献给美国

此人手握183件国宝,中国政府回购被拒,晚年却免费捐献给美国历史长河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还可能是比较陌生的,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光从封建社会开始就已经是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可这相比较于人类的短暂的寿

此人手握183件国宝,中国政府回购被拒,晚年却免费捐献给美国

此人手握183件国宝,中国政府回购被拒,晚年却免费捐献给美国历史长河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还可能是比较陌生的,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光从封建社会开始就已经是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可这相比较于人类的短暂的寿

古代镇守边关的将军手握重权,为何不敢谋反

古代边疆是距离政治权利最远的地方,为了不让匈奴进犯边疆,皇帝就会派人带着军队驻扎在边疆,保护边疆百姓的安危和国土的完整。为了让镇守边疆的将军能够安心地镇守在边疆,为皇帝卖命,所以就会让这些将军手握重权

康熙死后,手握重兵的胤禵本想造反,最后为何却又不敢

历史已经成为过往,胤禵手握重兵为什么康熙驾崩后不发动兵变夺位,其实只是后人一种假想,也许当时胤禵压根就没想过要这么做。康熙驾崩后,雍正第一时间通知总理事务王大臣:“西路军务大将军职任重大,十四阿哥胤禵

或被汉武大军俘虏 千年前古罗马军队神秘失踪

两千年前的时候,世界上有一个很是强大的国家,被称为古罗马,还有一个更加强大的国家,那就是我们的大汉王朝。一支属于古罗马的军队在一次战斗中销声匿迹,从此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几千年后,历史学家得出结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