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序列之中的卫所
Posted 时间
篇首语: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时间序列之中的卫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时间序列之中的卫所
镇海是明代建立起来的一个卫所,作为国家军事基地,与其他东南沿海的卫所一样,担负着守护中国海疆的职责。不论国家体系采取海禁抑或开放贸易的政策,这里注定都会是历史人类学者不可多得的田野研究点,借此而去考察朝廷鞭指之下远离了国家核心区的地方性社会如何积极作为、自我构建及融合适应的全过程。在这样一个地方展开实地的田野研究,对中国人类学而言,可谓是一种在研究视野及问题意识上的新拓展;而对历史学而言,从这里出发,做一种真正时间线索上的追溯,从空间布局中的种种蛛丝马迹去重构一个长时段里无以泯灭的历史及其文化发展的脉络,这就成了人类学家去看待历史时的一个独具特色之处,也是他们能够贡献力量的一个知识生产的场域。 卫所制度在明代意义重大,作为一种军事设施,它在中国政治治理的大格局中无疑担当着守卫边疆的重任,但它同时也是作为中心的国家观念与文化教化的核心之所。在国家的边疆,通过从全国各地迁入军户屯兵,以据险防卫以及联户自治的方式去确保一方的平安。显然,这种国家所设立的制度在长期的发展中滋养和沉淀出来了一种独特的地方性的民间文化及其表达。可以肯定地说,此一地方文化必然是在国家力量的直接影响下而逐渐成长并保留下来的,它也并非能做到完全的自治,以及远离国家的羽翼庇佑。 善于考据的历史学家并没有放过对于卫所制度的历史文献的爬梳,这方面的著作也可谓是方兴未艾,但他们可能忽略了另外一个研究和观察的向度,那就是卫所本身还是一处因为移民而各自可以保持自身文化认同的场所,与此同时,它自身又在时局的变化中,重构着一种新的卫所文化认同的特殊的地理与人文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之中,我们大约都能够观察到一种从文化意义而言的多样性的存在,人们从不同地方而来,时间上有先有后,姓氏上有大有小,凡此种种都体现了多元文化的特色。而与之相应的,社会结构也会体现出此种多元结构和互嵌,人们借此保持着一种自身的生活方式和信仰习惯,作为国家在场意义而存在的卫所的一体性与作为文化而存在并由来这里生活的男男女女所自愿选择和传承的文化的多元,在镇海这里都着实得到了极为突出的体现和表达。 作为文化遗迹的卫所,对人类学而言,就是一个通过时间的延续而成长起来的生活空间,它也因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着一些带有实质性的改变。这种改变必然是巨大的,且具备一种断裂性,即可谓是一种根本性的转变,这种根本性的转变会发生在经过现代性启蒙的世界的任何一个小的地方,镇海自然也不例外。伴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萎缩,近海养殖成为那些传统上靠出海打鱼为生的渔民们的一种新的经济生产方式。而与之相应的是,随着不用出海的养殖业的大发展,一大批外出务工或远洋深海捕鱼的人开始陆续回乡发展。而所有这些转变,包括历史的和现实的,它们凝聚在一起便可能会意味着一种文化上的转型,这种转型也意味着文化表达形态上的大改变。在此一方面,原有的宗族经济和信仰可能会为新的观念引导之下的新的形式所取代,最突出的便是自由资本观念下的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打破了既有乡村集镇的自成一体。新的规划理念和景观设置,使得村镇空间从一种人们世代沿袭的形态选择而转变到了由规划先行的整体设计上来。这些在促进人们生活得更加便利的同时,基于现代意识的世俗化的生活也无可避免地悄然兴起。 对于镇海这个旧时代卫所的考察也许还不止这些,面对这样一个有着人文意义的军事遗迹600年来的沧桑变化,研究者触发的了悟,可以使我们真正注意到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在不同时期相互转化的轨迹,从中我们更可以了悟一个地方因人事而兴废的历史演化的逻辑。换言之,没有什么是可以在时间面前说「 ”不”的,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离开时间的历史而保持其永恒的存在。 江芬用心所撰写的这本书是基于她的硕士论文而展开,这无疑是一本人类学的著作,但无疑也是基于一个地方性的时间序列而展开来的。如果没有这个时间序列,历史也不过就是她在书中所描写到的那块被后来人踩在脚下的「 ”名臣碑”一般的意义,所谓「 ”名臣”已经成为过去,当下悲剧性地并不在意过去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不论谁去书写历史,都要先去构建某种时间序列的意义出来,否则只可能是离开现实生活之外的一种虚妄的存在。当历史学家试图对某一块碑文给出一种更为清晰的解释之时,人类学家就会专门跑去村中看立碑的位置,以及在那里的人们究竟会怎样去处置这块石碑。很显然,文字可以说明一段曾经发生的过去,但作为碑文物质载体的那块石碑的存在,似乎更能说明一个活着的当下社会,只是看我们究竟如何对此去做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解读而已。在这个意义上,田野调查就是一种方法,但除此之外,它更是一种视角,能让我们过去凭借一般的推理和想象所无法真正看到的东西得以看见或发现。 还有,对一位研究者而言,镇海首先是一个地方,同时还是一处景观。作为一个地方,它无疑是明朝以降东南海防的前哨之所;而作为一处景观,它却吸引了很多游客前往凭吊怀古。从封建社会朝廷统治的意义上而言,它似乎在走向一种衰落,也日益成为一种「 ”逝去的繁荣”;但从现代意义上而言,它似乎又在面临着一种文化的转型,它的历时性的时间序列被翻转成了一种相对于现代而言的传统的文化遗产,人们希望从中获得与资本逻辑相称的那些利益和好处,在这方面,现代的旅游业无疑是这种资本逻辑的发动机。而作为一个地方社会,在今日世界之中该有怎样的一种文化姿态以及自身发展的文化定位,成为一个地方社会发展富有生命活力的根本。而所有的表述如果离开了这一点,那也就是离开了一个大时间序列的历史,并因此可能会在不经意之中迷失自己思考的方向。 《镇海——600年来一个东南海防卫所的社会变迁》这本书,无疑是作者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从事人类学的实地田野调查的用心之作,它集中在福建漳州镇海从初期的卫所而逐渐演变成为一个东南沿海村落的历史进程。作者结合富有信息量的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及大量历史文献,外加上诸多口述史的材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地方社会由成长而至衰落再有新的发展的一个长时段的历史演进过程。通过对这些文献及这一社会变迁过程的细密梳理,作者向我们极为清晰地呈现出了一个有着自身历史的村落演化的阶梯,或者更可以说,她借助诸多真实发生的故事而给我们呈现一幅明代卫所转变为文化遗迹的时间序列,由此我们似乎看到了这个地方真正的未来。 从她的细致描述之中我想知道,这些帝国时代的卫所与现代民族国家建设中的防御基地及哨所之间的那些差异和联系究竟是怎样的。此外,我还想知道,表面上似乎从卫所到村落的转变是很自然的,没有什么根本的断裂,但真实的情况却可能并非如此。这首先就表现在卫所原有的军事功能开始向民间宗教转化。这既可谓是一种断裂,同时又是一种连续。断裂在于形式,连续在于本质。这种本质的核心就在于地方社会的自治传统的形成与演变。而这实际牵涉到最后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卫所形态向村落形态转变的核心枢纽,在今天似乎是更值得去细心把握的一个关键线索,对人类学而言可谓意义重大。 赵旭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本文为赵旭东为江芬的《镇海——600年来一个东南海防卫所的社会变迁》一书所写的序言。 点击书影即可直接进入当当网购书页面 《镇海——600年来一个东南海防卫所的社会变迁》 江 芬 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9年3月出版 定价:25.00元 内容简介: 卫所是古代中国创设的特殊军事制度。明代初期,鉴于海寇猖獗,朝廷开始在各州县治以外的沿海一带广设卫所。位于福建漳州的镇海卫,与天津卫、威海卫、金山卫合称为「 ”明代四大卫城”。镇海卫不仅曾经在中国东南的海防上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且发展成为区域性的政治文化中心。虽然清朝初期裁撤卫所,镇海卫改隶漳州府漳浦县,独立军事单位的性质不复存在,但其对地域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一直持续至今。 本书作者通过长时间的田野调查,整合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运用长时段的「 ”过程—事件”分析方法,并结合共时性的结构研究法,探讨了镇海卫600多年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阐述了在国家与社会的影响下镇海独特多样的姓氏与宗族、经济生活、民间信仰、教育等,以实验民族志的模式,呈现一个乡土社会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遭遇,以期进一步为长时段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提供一个生动的个案与阐述框架。 -- 福建人民出版社-- 订阅号:fujianrenminshe 购书热线:0591-87623563 87533169 网店:当当网、京东商城相关参考
对明朝兵制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有明一代,受到抨击最多的就是明代的卫所制度。毕竟,明太祖朱元璋在创立大明后,竟然搬出来了老古董卫所制度,这种类似屯田制的老制度。要知道,在明朝
大明立国之初,朱元璋根据汉代的屯田制、唐代的府兵制、宋代的更戌法和元代的职官制制定出了新的卫所制。卫所制的核心是寓兵于农、耕战结合,目的是在尽量压缩国防开支的情况下,既能保持一支规模庞大的常备军,又不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兵制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明代中后期,大明王朝赖以倚重的卫所制度逐渐衰落,因此将领不得不依靠募兵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而这带动了家丁制的兴起。卫所制度与其说是一种军事制度,
众所周知,明中叶之后,原有的卫所制度已经崩溃。明朝边将们纷纷自行招募勇士,以抵御强敌。这些精锐士兵,在明史中称呼各异,所谓「”苍头”、「”亲丁”、「”选锋”、「”死士”,不一而足。但最普遍、其最为后人
汉武帝最喜爱的卫长公主,为何会被判腰斩?在西汉的历史上,在位54年之久的汉武帝堪称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对于影视剧之中的刘彻,除了展现他征服匈奴的雄心壮志外,更多的是讲述汉武帝的生活与情感发展,但总体来
明朝卫所是怎么招兵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朱元璋统一全国后,为了稳固明朝的统治,他采纳了刘伯温的建议,在中央设立大都督府,掌全国军队,赋予统兵、调兵之权。洪武十三年,因大都督府的权势过大,朱
对明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看过《大明王朝1566》或者《戚继光》的人都会发现,明军在打仗的时候家属是跟随军士的,虽然不是一起行动,但也是在同一地区。比如倭寇围新河时,新
在胶东半岛和东北的广大地区,很多人凭家谱或祖辈口头相传,将祖籍追溯到「”小云南”,但对于「”小云南”具体指向何处,学术界和民间却众说纷纭,有的说在山西,有的说在胶东,还有的说在云南,莫衷一是。但小云南
1.卫琳琅结局怎么死的历史上真有此人吗卫琳琅原型人物是谁剧中的卫琳琅,是阿布鼐的女儿,出生在比较富贵的官家,原本一生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与宠爱,但是由于父亲被指控与鳌拜勾结最终引来满门抄斩之灾,而年幼的卫
作为汉武帝和卫子夫的长女,卫长公主得到的宠爱超过了其他任何同辈。但是她人生的结局却让后人一再感叹,因为她是史上第一个被腰斩的公主。她的出生给汉武帝带来了巨大的喜悦和利润。汉武帝7岁起做太子九年、即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