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情国学的西学泰斗
Posted 百里
篇首语:炒沙作縻终不饱,缕冰文章费工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钟情国学的西学泰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钟情国学的西学泰斗
作者/张军 本文系时拾史事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说起厉麟似,最为后人熟知的应该是他在文教和外交领域的成就和贡献。厉麟似是中国近现代教育界的一位代表性人物、中欧教育文化交流先驱,也是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在「 ”中国历史上40位最卓越的教育家”排行中,他位列第28位,在胡适、陶行知、叶圣陶等人之前。更有教育机构和学者将他列为中国古今十大教育家之一。 在民国时期,他是曾与顾维钧齐名的外交家,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对德外交关系的主要推进者之一,也是中国国联外交的主要推动者之一。蒋介石曾称其「 ”学问很好,有才干”,并将其尊为外交顾问。 殊不知,除在文教与外交领域外,厉麟似还有很多不为世人所熟知的方面。这位享誉世界的民国大师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呢? 一、开历史之先河的电影人 厉麟似曾为民国时期电影行业的最高行政官员。他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最新思想与技术成果,对中国电影行业进行了有益的改革。 中国首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渔光曲》就是由厉麟似等推介参加国际电影节并获奖的。 中国第一部电影百科辞典——《中国电影年鉴(1934)》也是厉麟似与陈立夫等人一同编纂发行的。 厉麟似还是第一个提出中国电影分级制度的人。他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向南京国民政府提议,中国的电影应采取分级制。 二、现代军事理论的「 ”幕后英雄” 厉麟似还是一位精晓六国语言的语言学家和翻译家,尤其精通德语和日语。 德国「 ”国防军之父”汉斯·冯·塞克特曾将自己的代表作《一个军人之思想》赠送给蒋介石,而这本书的官方中文译本就是厉麟似主持翻译的。这本书在当时军方中广为流传,成为中国军队建设的重要参考书。 厉麟似还曾翻译、研究了大量日、德军事著作,并促成了塞克特将军的来华,最终同意担任在华德国军事总顾问,为中国抗日军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过,厉麟似十分低调,居正不居功。他的军事研究成果及所翻译的大量军事著作,多数都没有署名,即便是蒋介石授命翻译的《一个军人之思想》这本书,厉麟似也只是署了一个笔名——厉零士,意为无功之士。 更鲜为人知的是,厉麟似是著名的《国防论》一书隐形的第二作者。《国防论》中有不少内容都是这位低调的军事翻译家襄助蒋百里完成的。 《国防论》的作者、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与厉麟似及其一家人都有着很深的渊源。蒋、厉两家既是世交,也为亲族。厉麟似的二哥、著名军事将领厉尔康和蒋百里相交甚笃。两人不仅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同学,毕业后还一同在清廷禁卫军中供职,随后又一起参加革命。厉尔康所著《国防与物资》一书,蒋百里曾大为赞叹,并为书作序推荐。厉麟似的大哥、著名医学家厉绥之与蒋百里也是莫逆之交。两人是求是书院的同学,后又同为中国留日学生浙江同乡会成员而在日本聚首,共同创办了《浙江潮》杂志。回国后,厉绥之成了名医,蒋百里家若有人患病,均请厉绥之帮忙诊治。而蒋百里的女儿蒋英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被传为佳话的结合,其介绍人就是厉绥之。 厉麟似曾在德国游学、旅居10年,是海德堡大学的高材生,并在日本和德国均辅修过军事学,蒋百里便邀请他帮助自己翻译德国军事著作。起初,厉麟似因公务繁忙,只得利用闲暇时间翻译。后来,厉麟似听取蒋百里的建议,辞去了国民政府的职务,全力帮助蒋百里翻译德国军事著作。一向为他人做嫁衣的厉麟似自然也没有署名,所以他的名字在军事领域并不像蒋百里那样为大众所熟知。 对于厉麟似的低调内敛,国民党元老戴季陶曾用「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八个字来概括与评价。 三、与周恩来等多位历史名人是亲族 除前文提到的蒋百里、厉尔康、厉绥之外,厉麟似还与这些历史名人都是直系亲属或亲族,包括清代大文豪厉鹗、晚清金石书画大家厉良玉、当代著名外交家厉声教、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新中国首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沈钧儒、新中国新闻事业奠基人范长江等。 四、有故事的三处故居 厉麟似的杭州故居在今杭州市上城区直箭道巷。这里是厉麟似出生并度过人生前十余年的地方。据史料记载,厉麟似出生在清光绪二十二年杭州西湖左近的横箭道巷,邻近南宋皇家遗址。这一片地当时均为厉家祖宅。浙江厉氏家族是历史上有名的世家,唐、宋年间,出现过「 ”厉氏两都督”、「 ”婿翁状元”、「 ”父子进士”、「 ”三兄弟进士”、「 ”两代五人登进士”、连续四代的「 ”祖孙进士”等中国历史上极为罕有的奇异现象,诞生过无数贤臣墨客。迁居杭州的这一支自清康乾年间大文豪厉鹗始,世代均为饱学之士,至民国时期又出现了厉麟似三兄弟这样的非凡人物。横箭道巷与厉家旧宅今日均已不存在,只剩下原址侧面的直箭道巷是厉麟似杭州故居遗迹。新中国成立后,厉家故居大部分土地及房屋被政府几次征用和重新分配,部分划归当时的东南肥皂厂(后发展为东南化工厂)。厉麟似在杭州的故居而今虽已面目全非,但仍尚存一处,即厉麟似之子、著名外交家厉声教所居直箭道巷房屋。 厉麟似的南京故居在今南京市鼓楼区颐和路20号。厉麟似1930年从德国学成归国后进入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直至1937年举家迁居上海前,即他事业最辉煌的这七年间,均居住于此。1934年,钱学森赴美留学前,在赴北京的路上途经南京,曾暂住在这幢二层的洋房里,并与厉麟似夫人、钢琴家唐丽玲共话古典音乐,传为一段美谈佳话。 有意思的是,就在厉麟似迁居上海后的第六年,即1943年,正当这位抗日名士在上海与日本人及日伪政府进行殊死抗争时,供职于日伪政府的大汉奸胡兰成恰在这时遭逢祸事,被囚禁在了厉麟似的这幢旧居中。胡兰成因在当年的一次「 ”中日恳谈会”上说错话,差点被「 ”开刀问斩”。 厉麟似的上海故居在今上海市静安区陕西北路23号。厉麟似1937年迁居于此时,这里还属于英美租界,又名公共租界,当时叫作西摩路,今已更名为陕西北路。这里也是很有故事的地方。厉麟似在抗战期间所领导的轰轰烈烈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抗日救亡运动就是在这里上演的。在这里,他因拒绝与日本人和日伪政府合作进而妻离子散,险些全家丧命。 五、钟情国学的西学泰斗 民国时期,中国积贫积弱,因而崇尚西学,传统国学很没有地位,全不似今日这么火热。当时中国地位最高的知识分子可以说都是留洋回来的。厉麟似也不例外。而多数这些大知识分子对于国学往往视为「 ”无用之学”。但厉麟似却是一个例外。他虽然堪为一代西学泰斗,却对国学「 ”情有独钟”。对此,他留德时期的同学、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曾有一段评述。陈寅恪说:「 ”世人多知麟似先生西学了得,殊不知其国学造诣亦堪称道。” 厉麟似还是一位京剧爱好者,与京剧大师梅兰芳曾相识相交。梅兰芳曾言:「 ”麟似先生虽长年游学海外,却很喜爱京剧。他思想深邃,见识广博,有幸相识,获益良多。” 厉麟似不仅没有放弃对国学的研究和传承,还积极向西方知识界介绍和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他与德国著名汉学家卫礼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德国游学时的厉麟似曾加入德国首个「 ”中国学社”。该学社就是由卫礼贤创建的,目的在于帮助西方人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厉麟似还协助学社创办了数种汉学研究报刊。他对卫礼贤的汉学研究可以说影响颇深。 官方曾评价厉麟似「 ”是连接中欧文化的一座桥梁”,「 ”在帮助西方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为中国带来了大量西方的进步思想”。而钱学森亦曾称厉麟似为一位「 ”学贯中西,融会古今的爱国知识分子”。 民国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而一生低调的厉麟似作为其中一个颇具特色的代表性人物,其爱国情怀和不朽事迹值得后世不断回味、传颂。 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 商务合作:Tel:15117934836 QQ:762993961 投稿请发historytalking@outlook.(有偿)相关参考
陈寅恪,于1890年7月3日出生于湖南长沙,乃一代国学大师、百年清华四大哲人、前辈史学四大家,他被誉为百年难得一见的学术人才——精通历史学、古典文学研究、语言学及诗词。这位国学大师曾与另一位文学泰斗是
李之藻字我存,号凉庵居士,浙江仁和人,是明代著名的科学家。李之藻擅长数学和天文历法,精通“泰西之学”,与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关系甚好。五十二卷《天学初函》和《乾坤体义》是李之藻的代表作。在当时他和徐光启
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作为史学术语注1,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清末)民国两个时期之中,欧洲跟北美洲还有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西方学术思想的传入。在这段时期中,
1876年,因滇案签定的中英《烟台条约》,其中一条是派钦差大臣到英国道歉,并任驻英公使。派驻驻外大使,今人看来是最正常、平常的一件事,可能认为与《烟台条约》中赔款、通商等项相比,此条不值一提。然而,当
谈及我国近代史,不能不提启蒙思想家严复。严复最大的功绩就是翻译了《天演论》等诸多西洋学术名著,为近代国人开启民智。严复学识丰富无可辩驳,康有为称他为「”精通西学第一人”,梁启超也盛赞他「”于中学西学皆
清代的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一到辉煌,它以超越前代的光芒照亮了18世纪的中国,思想文化遍地开花,经济繁荣发展。>> 我国古代的历朝历代的政府都非常重视历法的修订和颁行,在天文历法方面也曾
来源:《数学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库》转自:数学与人工智能、哲学园古希腊的地理范围,除了现在的希腊半岛以外,还包括整个爱琴海区域和北面的马其顿和色雷斯、意大利半岛和小亚细亚等地。公元前五六世纪,特别是希、波
康熙年间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繁荣阶段。康熙皇帝雄才大略自是众所周知,其不盲目排外,闭关自守,有意识地吸收一些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并重视自然科学教育,奖励研发自然科学的知识分子的精神更是被后人称道。
章太炎先生是清末民初的国学大师,这位学界泰斗,在小事上却常犯糊涂。太炎先生喜欢研究古字,十分入迷,她的三个千金全用古字命名,名字都是四叠字,分别是四个乂(音lǐ)、四个又(音zhuó)、四个工(音zhǎn)组成。章太炎...
章太炎先生是清末民初的国学大师,这位学界泰斗,在小事上却常犯糊涂。太炎先生喜欢研究古字,十分入迷,她的三个千金全用古字命名,名字都是四叠字,分别是四个乂(音lǐ)、四个又(音zhuó)、四个工(音zhǎn)组成。章太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