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父亲是封疆大吏,得知儿子被杀时,为何却没替他求情
Posted 光绪
篇首语: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谭嗣同父亲是封疆大吏,得知儿子被杀时,为何却没替他求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谭嗣同父亲是封疆大吏,得知儿子被杀时,为何却没替他求情
戊戌变法是一场由知识分子主导的,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运动。这场运动只持续了103天就夭折在摇篮里。而谭嗣同作为支持光绪变法最坚决的人之一,在变法失败后自愿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以明变法之心。 不过与同为战友的康有为、梁启超不同,谭嗣同本人出身于官吏之家,在他参与变法之时,父亲谭继洵已经高居湖广总督一职了。那么眼看自己儿子被杀,父亲谭继洵作为封疆大吏为何却没替他求情呢?原因很现实。 笔者认为,谭继洵之所以没有出面求情,主要是因为谭嗣同这次犯的事太大了。如果小打小闹还好说,谭嗣同这情况相当于教唆光绪帝公然反抗慈禧太后,别的不说,慈禧第一个就饶不了他。 而谭继洵虽为湖广总督,官至封疆大吏,但这权力全都是慈禧给他的,要是救自己儿子就相当于和上司翻脸,甚至很有可能小命不保。除了慈禧,还有一群保守派的官员会对谭继洵自己群起而攻之。事实上,在谭嗣同为光绪出谋划策的日子里,谭继洵已经受到了同僚的参劾攻击。 再者从谭继洵本人的性格来看,他自己就是一个偏保守的官员。谭继洵是通过科举一步步当上官的。他治下的区域,政绩不好不坏。而当谭继洵被调到湖南任职时,与当时的上司张之洞意见有很大不同。 但谭继洵并不会提出来,而是采取「 ”你张之洞说什么我谭继洵照做”的态度。张之洞作为洋务派大臣,一直不遗余力推行新法,而谭继洵恰恰相反,不喜新政,张之洞叫他去谈论新政时也假装有事推辞。这样一位「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员,他是打心眼里只想安安稳稳做个官,过个太平日子,改革什么的谭继洵本身就不赞同。 因此大家可想而知父子二人的矛盾是多么尖锐。谭嗣同在甲午战争以后看透了清政府昏庸无能的本质,并对此痛恨不已。民族正值生死存亡之际,他迫切地想要改变这一局面,于是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寻找出路。 当时作为头号强国的英国则引起了谭嗣同极大的兴趣,因为英国在光荣革命之前也是君主专制的国家,而现在成为了君主立宪制。谭嗣同虽然眼界开阔,熟知西方历史地理,但从小生活的、接受的仍然是东方儒家教育。因此谭嗣同将目标锁定在光绪皇帝身上,希望光绪能推行新政,变法图强。 父亲谭继洵对儿子坚决维新的想法异常不解,儿子谭嗣同对父亲保守陈旧的思想感到无奈,两人经常爆发争吵,家庭矛盾日益严重。以至于到谭嗣同加入变法之时,父子已多日无话可说了。 直到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捕时,父子二人再也没见过面,因为谭嗣同在狱中度过了剩下的日子,直至喋血菜市场。而谭继洵也遭牵连而被停职罢免,受到地方官员的严密监控。里谭嗣同的死仅仅两年之后,谭继洵就在惊恐忧思中去世了。 笔者认为,不能光凭谭继洵没有向慈禧求情饶自己儿子一命就断定他是个冷漠至极,抛弃骨肉的人。应该说,谭继洵也有自己的难处,首先谭嗣同的变法触怒了包括慈禧在内一大批守旧派的利益。 首当其冲就是谭嗣同支持君主立宪制,这相当于让实际掌权人慈禧自愿放弃手中权力,而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慈禧只下令处死了谭嗣同一人,而没有连带处死谭继洵及其家人、学生等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要知道变法失败之后慈禧不顾情面直接将光绪皇帝软禁起来了。如果谭继洵真的不顾亲人的安危去求情,可能就不止罢官这么简单了。 另外,谭继洵对儿子谭嗣同的做法也不能理解,这应该算作是两代人之间的隔阂。谭嗣同深知以自己父亲的性格,是肯定得不到支持的。也许他曾经也苦苦解释过,希望得到父亲的理解。 然而在一切努力都失败后,谭嗣同选择了独自一人去战斗,就算再被捕时也一口咬定是自己的想法,与家人无关。虽然父子二人隔阂太深,但血脉亲情依然在,或许在谭嗣同死后的每个日夜里,谭继洵不仅仅恐惧着朝廷的报复,他人的监禁,还有时常冒出的谭嗣同的身影。相关参考
谭嗣同的父亲是封疆大吏,在他被处死之时,为其求情的却是张之洞
在清朝末期,戊戌六君子积极主张变法图强,却因为触犯顽固派的利益而遭到了慈禧太后的杀害,戊戌六君子虽然都有很厉害的家世,但最终却也难逃一死。而这谭嗣同的父亲,在当时更是一位封疆大吏,是湖北的巡抚。但是在
谭嗣同被斩,作为封疆大吏的父亲没求情,张之洞营救,却为时已晚
他是心系社稷,满腔抱负誓要改变落后的社会现状,联合进步人士积极寻求变革。可是新生力量的曙光毕竟微弱,他们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残酷镇压。命悬一线,作为封疆大臣的父亲竟没有出面营救。倒是父亲的上
戊戌六君子中,除了谭嗣同还有这5人,其中一人被杀时年仅23岁
导读:清朝末年,朝廷腐败不堪,大权被慈禧太后所掌控,光绪皇帝形同虚设。公元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开始对各方面进行改革,史称戊戌变法。尽管变法有皇帝的支持,奈何皇帝没有实权,加
韩信作为汉朝初期的著名将领,可以说汉朝的半壁江山都是他帮助刘邦打下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居功至伟的战将,最终却死在了刘邦妻子吕后和萧何的算计当中。楚汉战争结束后,刘邦开始了分封功臣,而韩信、张良和萧何
蜀汉阵营当中,张飞的死最窝囊。这位有着“万人敌”称号的猛将,竟然在作战前被人暗杀,而杀他的人居然还是自己的部下。千百年来,没人对张飞的死提出质疑,因为《三国志》讲的很清楚:张飞这个人暴而无恩,就连刘备
都说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哪又有何表现呢?看看清朝都有哪些封疆大吏死于太平军之手吧。首先,得明确清朝何种官职可称为之「”封疆大吏”?答案是总督、巡抚等省一级的最高文职官员,其权力大,地位显
今天笔者给大家聊聊晚清时期刽子手砍头的故事。人们印象中砍头就是刽子手拿着大刀一下子的事情,其实没这么简单,晚清时刽子手在砍头时会根据死囚罪行大小采取不同的砍头方式,比如谭嗣同被杀时,慈禧太后命令刽子手
导读:古话说,机不密祸先发。要件泄密,历来都备受关注。晚清曾频发泄密事件。刘坤一时任江西巡抚刘坤一泄密事件同治九年(1870年)“庚申,刘坤一以漏泄密谕,褫职留任”。刘坤一时任江西巡抚,作为封疆大吏,
原标题:识字不多的李卫是怎样当上封疆大吏的?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员桂强>前些年,电视剧《李卫当官》可谓红极一时,知名演员徐峥扮演的那个李卫诙谐幽默,
这个就涉及到清朝的官制了,很多人看《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的时候,如果不太了解里面人物的官名,那么理解起来,就会比较困难,那这里就简单的来介绍一下清朝的官制。 清朝设行省、府、县三个级别,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