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力挽狂澜,匡扶明朝于危难之际,为何最终却被皇帝抄家

Posted 皇帝

篇首语:愿你在孤独难熬的时光里,始终没有辜负那个拼命的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张居正力挽狂澜,匡扶明朝于危难之际,为何最终却被皇帝抄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居正力挽狂澜,匡扶明朝于危难之际,为何最终却被皇帝抄家

编者导读 自古君臣多CP,有道是「 ”明忠搭配干活不累,昏奸搭配老百姓遭罪”。明朝后期,万历皇帝与大臣张居正的组合无疑是情感最为复杂的一对,他们曾携手力挽狂澜,造就了「 ”万历中兴”,后来又因种种因素走向决裂,使得一代帝王走向堕落,一朝忠臣死后含冤。 这一幕,像极了爱情。身为皇帝的明神宗朱翊钧又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敦敦教诲 心存敬畏 1572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由于明中期积弊已久,年仅10岁的朱翊钧从父亲手中接过烂摊子开始了长达48年的帝王生涯。众所周知,幼帝最忌重臣,偏偏朱翊钧上位伊始就遇到了第一个对手,当时高拱目空一切,甚至在接旨时说出了「 ”难道要我奉一个10岁小儿的旨”这等大孽不道的话。 在少年皇帝内心无助时,命运安排了张居正脚踏七彩祥云前来相助,在君臣的通力合作下扳倒了高拱,结下了最初的革命友谊。 逃离虎口的朱翊钧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朝政在张居正的改革下如枯木逢春,而朱翊钧本人则只需稳坐文华殿用功学习即可,即使是日常批阅奏折,也只需按照张居正的「 ”票拟”,执起御用朱笔写下「 ”知道了”这等字眼,颇有一点练习书法的意思。 不过这位张先生,在治学方面却特别严格。如果朱翊钧用功学习,他就会大肆赞赏,若贪玩有所懈怠,他则要严厉质问一番,接着就开始自责,这种做法往往使得小皇帝无地自容,一刻也不敢松懈。据载,1572年夜空生异象客星高悬,张居正便警醒朱翊钧上天即将降下灾难,借此鞭策小皇帝自我反省,用心学习,为期两年。张居正对少年皇帝的督促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君臣情深 心怀依赖 时间来到1577年,这一年张居正的父亲在老家去世,按照礼法,此时张先生应当停职三年回家守孝。但此时皇帝朱翊钧对张居正的情感已近巅峰,张先生提出了三次回家申请均未获同意,最后下达了「 ”夺情”的指令,出于大局考虑,令张居正继续供职不必丁忧守制。 此举一石激起千层浪,先后有多名官员上书直言不妥,甚至有不少官员跑到张居正府上当面提出意见,掀起了一股反张的风波。但朱翊钧的反应也特别强硬,直接下了一道旨意:上奏说张先生坏话的都是居心叵测的坏蛋!这回给予杖责警告,下次要你们好看! 朱翊钧对张居正的依赖由此可见一斑,但此事却也为后来朱张关系的决裂埋下了伏笔。 1578年,张居正的母亲进京,受到了皇室极高规格的接待,在面见太后时,被恩准以家人的礼节行礼。朱张关系到达顶峰。 种子发芽 举目茫然 1582年,张居正长眠,永远地离开了朱翊钧。此时,当年的小皇帝已然20岁,他一方面缅怀这位严厉的张先生,另一方面,苦学多年终于到了独当一面施展拳脚之时。朱翊钧迫切地想当一位名副其实的明君。 遗憾的是,吃了道行浅的亏,此时他还未意识到随着张居正撒手人寰朝堂内已分为两派:一派反张,一派拥张。 如此一来,朱翊钧的一言一行都极易被有心人加以放大,他的一道诏书便被反张派拿来大作文章。这道诏书如下:「 ”之前丈量土地时存在不少弊端,出现不少虚报、多报、谎报耕地面积的情况。”朱翊钧的本意只为彰显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只字未提张居正,但是反张派却以过去这项工作是张居正负责为由,进而攻击拥护张居正的官员,大批的官员被迫下岗,反张浪潮掀起。 星星之火一旦出现,火势很快便蔓延开来。张居正去世不过半年,便被以各种借口安上贪恋权欲、欺上犯下、结党营私、徇私舞弊等罪名。 三人成众,在种种反张言论下朱翊钧陷入了迷茫。过去张先生时时刻刻督促自己用功,还让自己要厉行节俭当一个明君,可他所作所为却完全背道而驰? 1583年,朱翊钧亲自主持的殿试中所出的题目,十分写实地反应了他内心的挣扎。「 ”为什么朕越想当一个好皇帝励精图治,结果却适得其反?是朕没有仁民爱物的精神?还是朕的性格本就优柔寡断?” 信念崩塌 由爱生恨 皇帝往往也是最悲哀的,人人都可以错,皇帝却不被允许。在张居正长眠后的两年内,大批与他有关的官员被清理出场,万历皇帝的内心亦备受煎熬,往事历历在目,种种复杂的心情在他脑海中翻滚。 终于在1584年,朱翊钧铁下了心,继撤了张居正三个儿子的官职后,再度下令查抄他的家产。此举无异于彻底给张居正戴上了一顶反派的帽子,一朝忠良死后含冤。 压倒朱翊钧内心的筹码,除了不断升级的罪名外,最后一根稻草是一本名为《病榻遗作》的书。此书作者正是早已去世的元老大臣高拱所留,书内历数了张居正的罪证,最严重的一罪直指张居正安排人手携带武器于宫前徘徊意图谋反,书中所言之人皆已不再人世,属于死无对证之论,但谋反这个罪名却像一根刺永远地扎进了朱翊钧复杂的心中。 也许朱翊钧后来仍自我怀疑过,有一年他突然要求下属去查张居正的住宅现今为何人所住。这种想忘、想恨,又忍不住去追忆的思绪,也只有他自己方能明白了。 结语 明神宗在张居正的辅佐下,一系列措施妙手回春,使岌岌可危的大明王朝又得以延续了几十年,但他执政后期却日渐怠惰,荒于朝政。这对君臣组合的心路历程成为了明朝浓厚一笔。 参考资料:《神宗实录》;《明史》;《大明会典》

相关参考

三国中被严重低估的人物,曾救蜀汉于危难之际,揭秘他的外交人生

史宛导读:在刘备伐吴失败后,蜀汉面临重大危机!刘备兵败退守白帝城,在东吴阵营中有人力劝孙权乘胜追击,但陆逊进言说不该进击,反而应该与蜀汉重新缔结同盟,以防曹丕发兵来袭。孙权听从陆逊之言,与蜀汉言和,但

古代这四位牛人,都曾力挽狂澜,被称为救世之臣,你最佩服谁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能征善战的名将,他们的战斗力令敌军闻之胆寒。但是,能够在国家危难之际,以一人之力就能力挽狂澜的牛人屈指可数。这些不世出的奇才,被后人成为“救世之臣”,也就是朝廷和百姓的救

仆固怀恩两次救大唐于危难之中,最终却惨死军中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仆固怀恩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唐朝为表彰历代功臣,在皇宫内三清殿旁建了个小阁楼,将有功之臣的绣像供奉于此,被称为凌烟阁功臣。唐太宗时有二十四幅绣像,后来扩充到132幅。其中有

却被侄子活活烤死 朱棣的儿子效仿其父造反

...高煦与其父朱棣颇有相似之处,作战勇猛,多次救朱棣于危难之际,朱棣也曾许愿说:"努力吧,皇太子身体不好,多有疾病。"朱棣称帝后,将长子朱高炽(原燕王世子,在靖难之役中负责守卫北京,保障了燕王根据地的...

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正是用人之际,德川家康为何却被留下看家

文/寂寞的红酒1588年,丰臣秀吉发动小田原之战,灭了北条氏,统一日本。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野心和自信心膨胀,很快盯上了一海之隔的朝鲜。1592年,丰臣秀吉发动了侵朝战争,率领20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朝

危难之际成功恢复满洲党组织

我党的白区工作、隐蔽战线,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永不消失的电波》、《潜伏》等一大批影视作品反映了这一历史。少奇同志曾被誉为我党“正确路线在白区工作中的代表”,领导了艰苦卓绝的白区地下斗争,但

揭秘明末名将李成梁放虎归山 最终引火自焚

明朝中后期的三大支柱:南有戚继光,北有李成梁,中央坐镇张居正,被称作是明帝国的铁三角。今天,我们来说说这位功过争议最大的北角星李成梁。李成梁,字汝契,号银城,有考证说其祖籍本为陇西,祖上于唐末为避战乱

手握重权,为明朝续命二百年的明朝名臣于谦最终却被诬陷身死

从个人们就熟读“肝脑涂地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世”,对于于谦,好多人都停留在这句有名的诗句印象傍边。然而于谦作为明朝重臣,民族英雄,最终却死于“南门复辟”之后的党派报复之中,令人扼腕太息。于谦也算是年少

手握重权,为明朝续命二百年的明朝名臣于谦最终却被诬陷身死

从个人们就熟读“肝脑涂地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世”,对于于谦,好多人都停留在这句有名的诗句印象傍边。然而于谦作为明朝重臣,民族英雄,最终却死于“南门复辟”之后的党派报复之中,令人扼腕太息。于谦也算是年少

蒙哥率10万大军围攻钓鱼城,为何至死未能破城

危难之际,方能体现英雄本色,唐朝名将张巡,在外无救兵、城内粮草物资短缺的情况下,依旧坚守数月,虽然睢阳城最终还是被攻克,却拖住敌人进攻的步伐,为唐军的反扑创造出有利时机。南宋末年,蒙哥亲率10万大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