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曾与《西行漫记》同期诞生于 ”孤岛”上海,何故被尘封81年之久
Posted 红星
篇首语:要让事情改变,行改变我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这本书曾与《西行漫记》同期诞生于 ”孤岛”上海,何故被尘封81年之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本书曾与《西行漫记》同期诞生于 ”孤岛”上海,何故被尘封81年之久
回望上世纪三十年代,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这是一个动荡无序的年代,这是一个民族危亡的年代,这也是一个英雄辈出、气壮山河的年代! 1938年,上海「 ”孤岛”时期,诞生了一部由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记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这是一部西方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第一部采访记录,也是新闻史和报告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这是一部畅销世界、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经典作品。这也是一部首次向世界民众披露和介绍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周恩来等领袖人物,以及他们艰苦卓绝、坚韧不拔的革命活动的真实历程的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1939年,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左)在陕西延安第二次会见毛泽东。 《西行漫记》文笔优美、纪实性强。书中描写了红军通过各种巧妙的战术突破敌人的重重围堵,摆脱危险困境的情景。对四渡赤水河、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等著名战役的描绘更是显示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有勇有谋、艰苦奋斗的光辉形象,以及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战略转移,是一个奇迹。它体现了共产党强大的精神世界,非凡的心里素质。斯诺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 1936年埃德加·斯诺拍摄的红军司号员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通过个人的角度观察、采访,对中国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发现了一个「 ”活的中国”,对普通中国百姓尤其是农民在历史创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正确的预言,他发现了隐藏在亿万劳动人民身上的力量,并断言中国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手中。 而就在同一个历史时期同一座城市上海,几乎同时,出版了另一部和《西行漫记》堪称姐妹篇的不朽的著作《中国的红星》。 据悉,中国共产党革命领袖们早期传记《中国的红星》,与斯诺的不朽著作《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当年几乎同时诞生在「 ”孤岛”时期的上海。该书由人民出版社再版,在尘封了81年之后又现民间。 销声匿迹了80余年的珍本《中国的红星》,林轶青编著,1938年2月25日由新中国出版社出版。 《中国的红星》1938年2月25日出版,由林轶青编著,新中国出版社出版,全书共计225页。封面是一幅彩色的木刻画,画中是书中主要红星的木刻头像。全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逝去的「 ”红星”,主要讲述了张太雷、周逸群、黄公略、方志敏、瞿秋白、彭湃、恽代英等31位已去世的优秀将领的事迹。下篇为当时健在的「 ”红星”,主要讲述「 ”中国列宁”毛泽东、红军统帅朱德、以及周恩来、彭德怀等19位的事迹。后来这本书即销声匿迹于民间。 2013年,以收藏红色文化著称的成都收藏家姜小平在北京花高价购得这本红色文物。他查询了全国各大图书馆,均未有入藏此书的记载,这本很可能是首次发现的孤本。如果说《红星照耀中国》是外国人写的第一本向世界人民讲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故事的书,那么,《中国的红星》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中国「 ”红星”的第一本书。 红色收藏家姜小平手拿原版和再版的《中国的红星》 对于本书的编著者林轶青的身世,中共党史专家李良明教授曾做过反复考证,但至今仍未查到可靠资料记载,可能是上海的出版商林轶成,但也只是推测。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名热爱和敬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的爱国知识分子。「 ”中国之有红军,前后不过十年历史,但红星之活动,则已近有二十年之久。”可见,他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早期领导人统称为「 ”红星”,将党领导的革命活动,统称为「 ”红星之活动”。崇敬之情,跃然纸上。书中情真意切的语言,鲜明地反映了编著者的家国情怀。 《中国的红星》写法上与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相似。它突出每位「 ”红星”的个性特色,文字生动活泼,将各位「 ”红星”都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和这本书都是在1938年2月份同时出版的,但两本书的命运却相差甚远。《西行漫记》当时誉满全球,而《中国的红星》却销声匿迹。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西行漫记》这本书是当时的中共地下党组织出版的,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为了瞒过敌寇和国民党当局书报警察官的眼睛,把书名《红星照耀中国》改成了《西行漫记》,这样就瞒过了敌寇和国民党当局书报警察官的耳目。但《中国的红星》这本书的书名太扎眼,一出版就遭到了查禁和销毁,所以存世极少,价值非凡。 红色文物《中国的红星》的发现对研究毛泽东以及中共主要领导人的早期生平事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研究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提供了重要依据。并且该书首次提出了毛泽东是「 ”中国的列宁”,可见该书对毛泽东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预见性和前瞻性。 《中国的红星》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它的出版距今虽已81年,但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感召力。《中国的红星》重印出版,也正恰逢其时。党中央历来重视中共党史的学习,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强调党史是门必修课。他说:「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而《中国的红星》,正是广大干部、尤其是全国青年学习中共党史、国史的不可多得的参考史料。 再版的《中国的红星》封面 再版的《中国的红星》封底 纵上所述,《西行漫记》和《中国的红星》系中共党史上两颗相互辉映的闪闪的红星。而被岁月尘封近八十年的《中国的红星》,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历史节点上进行再版,有着更加不同寻常的意义。它让我们重温「 ”红星”们为中国革命浴血奋斗的历史,再次激起我们的信仰、信心和信念。也为广大青少年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本文作者、原十二军宣传干事赵国庆(右)与红色收藏家姜小平在一起。 本文系作者授权祖国网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中国的红星 ¥32.3 购买相关参考
1931年5月,上海霞飞路一处白俄公寓里,住进一位时髦女郎。她自称湘中名门之后,不讳言加入过共产党。她的坦率,让人们消了戒心。谁也不知,平淡表象下她的生活波澜起伏。从1926年独闯武汉开展妇女运动起,
冯建忠收藏有五本不同编号的《上海概括》。本文图均为澎湃新闻记者俞凯图民间收藏家冯建忠今年59岁,他的家里堆满了各种宝贝。近日,他指着自己的一堆藏品对澎湃新闻(thepaper.cn)记者说,这是他收藏
“很久以前,有一个叫阿拉丁的孩子。有一天,他的家里来了一位自称是他叔叔的法师。”>这是《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开头,来自我们熟悉的《一千零一夜》。还记得儿时,这本故事书曾带给我们
1.历史上上海最低气温上海历史上极端最低气温为-12.1℃,出现在光绪十九年1月19日。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热同期,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建国以后极端最高气温39.9℃(201
1.历史上上海最低气温是多少截止2019年3月为止,上海历史上极端最低气温为-12.1℃,出现在光绪十九年1月19日。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热同期,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建国以后
上海,在日军占领,孤岛期间及全面占领时期,作为日本侵华的情报总机关地区,最高峰时,也是各方杂陈,派系林立。在战后研究中,也未能究得其详。粗略的梳理,可分为三个方面八大系统。一方面是军方直接指挥的军事间
七十二家房客的作品历史说起“三六九”、“炳根”、“二房东”、“小皮匠”这些《七十二家房客》中的经典人物,在上海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三六九”是从何而来?《七十二家房客》的剧本是怎样诞生的?王汝
象征诗派1925年李金发的《微雨》出版,标志着象征诗派的诞生。其它象征派诗人有创造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前期新月派诗人于赓虞、邵洵美以及蓬子、石民等。(他们或直接吸取法国象征诗派艺术手法,或接受
日本政府发动侵华战争,并逐步把“华北事变”扩大为“中国事变”,企图以战争手段迫使中国政府屈服,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其资源无法支撑长期之侵华战争,加上日本朝野对中国的蔑视,因此,速战速决的战略是其首选。
二战后,日本一女32男在孤岛度过了7年,看透人性 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中有一座名叫“安纳塔汉岛”的小岛。这座岛长约9公里,宽约3。7公里,按面积来看是小型岛。它位于塞班岛以北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