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以后,国土和权力都得不到保障,周天子为何还要那么做
Posted 属国
篇首语: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只跟自己学习经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分封以后,国土和权力都得不到保障,周天子为何还要那么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分封以后,国土和权力都得不到保障,周天子为何还要那么做
周天子实施的分封制这种政治体制,危害其实是非常大的。为什么说危害很大呢? 其一,分封让周天子的王畿之地越来越少。当初经过分封以后,周天子的王畿之地面积就变得很小。这还没完,随着周天子的后代一代又一代地产生,这种分封还将一次又一次地持续下去。以至于到了最后,周天子的王畿之地已经剩下不足百里了。 其二,分封让周天子的权力越来越小。分封以后,诸侯国不但拥有了自己的军队,而且还拥有官员的任免权等人事权,同时还拥有财政权。当一个组织自己有兵权,有财权,有人事权的时候,你就基本上把它没办法了。 其三,分封让周天子缺乏自生能力。周天子主要是依靠诸侯对他的上贡来生活。既然是上贡,就有可能仰人鼻息。诸侯要是不上贡,周天子还得去找他要。要不就得大动干戈,出兵去打,很麻烦。而且,周天子因为不事生产,不考虑国计民生,很快就成为一个腐朽没落的阶层。 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在没落的情况下,没有一个励精图治的君王?就是因为周天子的那种体制,让他缺乏自生能力。 周天子分封的危害,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造成了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 既然周天子分封的害处那么多,那么,当初他为什么还要分封呢? 一、周天子在建国之前就已经有过承诺。 周国本身只是商朝的一个属国(和后期藩属国的意义不太一样),本身的力量并不大。周朝能够战胜强大的商朝,战胜强大的商纣王,是因为他宣称纣王无道,号召商朝的其他一些属国一起来推翻商纣王。他说商纣王无道,最主要的一点理由,就是商纣王兼并了很多属国的土地。周围的那些属国都觉得周国说得很有道理,所以大家才拥护周国推翻了商朝。 当周国推翻商朝,建立周朝以后,他肯定就得兑现他的承诺。人人有份地,大家共有天下。因此,那些属国肯定就得获取他们的权利。既然属国都可以获取分封的权利,功臣们当然也应该获取相应的权利了。因此周天子就实行了普遍的分封。 二、国土面积变大让周朝出现管理瓶颈。 周朝和商朝比较,国土面积一下子大了许多。古代的交通非常不发达,信息也很不通畅。要让周天子对全国进行有效管控,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如果不进行有效管控,势必会出现很多动乱。某一个地方爆发了动乱,也许中央知道的时候,已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再说了,那时候是井田制,奴隶们是被限制在井田上劳作的。要把奴隶们限制在井田上劳作,就必然需要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显然不可能都由中央来安排,中央也不熟悉,因此只能由地方上来决定。 由于有这样一些考虑,因此把国家分封成很多诸侯国,分散管理,显然效果是最好的。 三、成熟的奴隶制决定了分封的实施。 奴隶制和之前的原始部落制情况是不一样的。在原始部落时期,由于生产技术非常落后,条件非常艰苦,要求部落的首领必须是强有力的,有大本事的人。他必须带着部落的人亲力亲为,打猎或者采摘,这样部落才能够生存下来。 但是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尤其是在商末周初,青铜器大量发展的时候,生产工具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因此,奴隶主不需要到土地上亲力亲为的种庄稼或者打猎,他们只需要强迫奴隶生产就可以了。也就是说,他们完全可以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既然局部的生产单元都是这样一种情况,对于作为最高权力机构的周天子,当然也需要这种情况。 所以说,周天子只需要把土地分封出去,到时候由诸侯们给他们提供上贡的物品就可以了。 四、周天子有强大的制度作保障。 西周在建立的时候,建立了一整套的制度保证,这就是周礼。 在周礼的统摄下,所有的人都被框定在这个制度内,从而形成了一个严格的有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而且,这种社会秩序并不是互通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卿大夫,不可能成为诸侯;如果你是士,也不可能成为卿大夫。这样一来,上升的空间就极为有限。既然没有了上升空间。所有的人都安分守己,没有必要去和命运抗争了。 如果有人想和命运抗争,改变他自己的阶层,往上升迁。那么,天下有权共同讨伐他。这样一来,谁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由此可见,虽然说周朝的分封制度似乎很危险,但是在长达三百年的时间的西周里,周天子其实是安然无恙。 (参考资料:《周礼》《春秋》)相关参考
要想了解夏朝之前是什麽朝代,首先得了解一下夏朝是什麽朝代?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明確分封製和封建宗法制的朝代是周朝,周朝是分封製為主導的國家聯盟,諸侯國臣服於周天子,向周天子進貢,同時隨同周天子對外征戰,諸
说到宋国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这个国家其实是在周天子时期分封下来的最大的一个诸侯国了,这最大的诸侯国其实最后话说却成了最大的笑话了,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到底成了什么笑话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呢
说到宋国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这个国家其实是在周天子时期分封下来的最大的一个诸侯国了,这最大的诸侯国其实最后话说却成了最大的笑话了,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到底成了什么笑话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呢
话说秦朝一统天下,建立郡县制,都是有历史的前车之鉴的。朝廷众官都跟嬴政说,这分封制要不得,有漏洞。你看看那个可怜的周天子,自己的土地分封完了,各诸侯有了家底都不愿意再听周天子的指挥,结果搞得自己最后没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论,从秦始皇一直吵到了唐代,连唐太宗都曾经有过分封功臣的计划,最后被长孙无忌等人劝止,不管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秀”,还是李世民的真心,「”封建”作为儒家政治理想的一部分,都曾经
春秋和战国时期,都听周天子的吗?诸侯国的土地最初都是来自于周的分封,像齐就是周天子封给姜太公的封地,封出去后这些诸侯国在各方面就都不归周管了,只要给周纳贡就可以,但在级别上要比周低一等。套用现在的话就
作者:扬正在秦朝灭亡后,项羽继续了周朝时期的分封制,前后封了18个诸侯。这些诸侯中很多都是项羽的亲信,项羽幻想着他们能够成为自己的屏障,帮助自己制衡刘邦。结果事与愿违,在楚汉之争中,项羽分封的这些诸侯
作者:扬正在秦朝灭亡后,项羽继续了周朝时期的分封制,前后封了18个诸侯。这些诸侯中很多都是项羽的亲信,项羽幻想着他们能够成为自己的屏障,帮助自己制衡刘邦。结果事与愿违,在楚汉之争中,项羽分封的这些诸侯
第一,国土丢失大半。西周末年,周幽王废黜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封褒姒为后,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并下令废去王后的父亲申侯的爵位,还准备出兵攻打申国。申侯得知后,决定先发制人,申侯联合西北夷族犬戎攻打...
第一,国土丢失大半。西周末年,周幽王废黜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封褒姒为后,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并下令废去王后的父亲申侯的爵位,还准备出兵攻打申国。申侯得知后,决定先发制人,申侯联合西北夷族犬戎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