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为何降清后又反清

Posted 目的

篇首语: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吴三桂为何降清后又反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吴三桂为何降清后又反清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公元1644年春天,李自成率领大顺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帝被迫煤山自缢殉国,大明王朝灭亡。而此时的辽东总兵吴三桂手握重兵,镇守在军事重地山海关。 君主已死,故国已亡,吴三桂陷入两难境地:北有虎视眈眈的清朝铁骑,南有势如破竹的大顺军队。吴三桂夹在满清政权和李自成起义军之间,势力最弱,两边硬拼是送死,独善其身亦难做到,所以他能选择的只有两条路:要么降李抗清,要么降清抗李。 思虑再三后,吴三桂选择了降清抗李,引清兵入关镇压农民起义军,并如愿以偿取得胜利。大顺军溃散,李自成逃亡,这一切看似很完美,但直接造成的恶果却是,满清入主中原,大明复国无望。 那么,吴三桂到底为什么要降清抗李自毁长城呢? 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答案或许是那句家喻户晓的「 ”恸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意思就是,得知崇祯帝死讯后,全军将士痛哭着为故国君主披麻戴孝,可不曾想,主帅吴三桂冲冠一怒却是为了爱妾陈圆圆。 李自成入主北京后,他手下的大将刘宗敏确实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但是,纵然陈圆圆再倾国倾城,吴三桂再爱美人不爱江山,把对一个女人的争夺作为吴三桂叛李降清的主要原因也是片面的。 其实,这种说法并未见于任何官方正史中,而是出自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的长篇叙事诗《圆圆曲》,只不过是一句戏词,而非真实的历史,权当娱乐,不可当真。 除了争夺绝世佳人陈圆圆,对于吴三桂选择降清抗李的主要原因还有以下几种说法。 说法一: 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吴三桂虽是亡国之臣,但由于手握重兵,镇守要地,所以他仍是多方争抢的香饽饽,李自成也在极力招降他,而吴三桂也曾想过投靠李自成。 但就在吴三桂迟疑不定之时,北京却传来了消息,说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被刘宗敏抓捕拷打,受尽屈辱折磨,此时已没了半条命。李自成此举本意是逼降吴三桂,却适得其反让吴三桂大为恼火,当即决定投靠满清,为父报仇。 笔者认为,这个观点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并没有十足的说服力,因为,当时吴襄尚在李自成手中,吴三桂降清抗李无疑是直接将父亲送上了断头台,这非但不是尽孝,反而是不孝。事实也正是如此,吴三桂那边刚刚引清兵入关,李自成这边立刻斩杀了吴襄。 说法二: 为吴三桂平反辩白者的主流观点则是:吴三桂之所以选择降清抗李,就是为了给崇祯皇帝报仇雪恨,其终极目标则是等待时机,光复大明。 诚然,在满清与李自成之间,虽然满清是异族外邦,又与吴三桂在边境上打了十几年的仗,但李自成逼死崇祯帝,覆灭大明朝,更是吴三桂不共戴天的仇人。本着「 ”两害相较取其轻”的原则,吴三桂在万般无奈下选择降清抗李确实也算得上是权宜之计。 有一则官方史料可以佐证这一观点。《清世祖实录》中完整收录了当时吴三桂写给满清的借兵信,原文如下: 「 ”乞念亡国孤臣忠义之言,速选精兵,直如中协、西协,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门。灭流寇于宫廷,示大义于中国,则我朝报北朝者,岂惟财帛,将裂地为酬,不敢食言。” 在这封信中,吴三桂对自己的定性是「 ”亡国孤臣”,同时,把明朝称为「 ”我朝”,而把满清称为「 ”北朝”。很明显,吴三桂并无乞降之意,而是以平等两朝的身份去跟满清借兵,并许诺事成之后以财帛相谢,裂地为酬。 笔者认为,这种说法确实非常有说服力,也符合吴三桂的一部分真实想法,但绝非他降清抗李的最主要原因。 吴三桂如果真的如他自己所言的那般忠君爱国,又怎么会在日后拒绝协同南明政权起兵抗清,还出兵缅甸追杀故国旧主,并亲手缢死了永历帝呢?吴三桂但凡对明朝有一点感情,也断然不会做出如此卖国求荣、弑君求禄的事情来。 至于上文那封借兵信中的措辞,也不过是他用来自抬身价的手段而已。 笔者的观点: 笔者认为,吴三桂就是一个彻底的利己主义者,从「 ”坚决抗清”到「 ”主动降清”再到后来的「 ”反清复明”,都是他权衡利弊后做出的利己决定。 吴三桂最初选择降清抗李,是因为他的确有一定的远见,他心知李自成的大顺军看似所向披靡,实则腐败不堪,犹如一盘散沙,根本不是满清八旗军的对手。他认定满清政权必将战胜李自成的大顺军,所以才选择与强者为伍,争取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满清成功入主中原后,吴三桂「 ”破流贼,定陕,定川,定滇,取南明王于缅甸,又平水西土司安氏”(《圣武记》),为大清王朝统一天下立下赫赫战功,甚至不惜出兵追剿南明残余势力,其目的也只不过是获封平西王,坐拥云贵之地,成为封疆大吏。追根究底,还是为了个人得失。 至于吴三桂晚年重新扛起「 ”义旗”,举兵反清,其目的也绝非是光复明朝,而是因为康熙帝下令削三藩侵害到了他的切身利益。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自立为帝,国号为周,由此更可见,他反清并非为了复明,而是为了自己当皇帝。 吴三桂降清时喊出的「 ”给崇祯帝报仇”口号只不过是为了替自己的卖国行为遮丑,而起兵反清时喊出的「 ”光复大明”口号则是为了收买人心,是想借明朝的号召力实现利己目的。 综上,吴三桂背信弃义先降清后反清,既不是为了爱妻陈圆圆,也不是为了父亲吴襄,甚至也不是为了旧主崇祯帝,而完全只是为了他自己的个人利益。 参考资料:《清世祖实录》、《清史稿》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参考

吴三桂举兵反清,一开始势如破竹,为何最后被康熙翻盘

一个朝代的兴盛衰败,都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齐备的。明朝灭亡是如此,清朝兴起也是如此。吴三桂作为早期降清的重用将领,一直是清朝平定中原的主力之一。作为明军的时候,明军战力很渣,但是投降了清朝之后,被

为什么一直找不到吴三桂的尸首

吴三桂能够从明朝驻守一关的一方大将,成为降清后最大的外姓藩王,其势力,能力,不可谓不大。就是这么一个外姓藩王,最后却在三藩之乱的时候被杀,就连尸首都找不到。那么,康熙皇帝一直在寻找的吴三桂的尸首,为什

吴三桂没冲冠一怒为红颜 另一人却为情妇反清

历史上有个很著名的故事,说的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但是真实的情况并不是这样。几乎在同时期,有一个本来已经降清的将领,却真的为了小老婆反叛了清朝,其实结局都差不多。冲冠一怒为红颜这句话最早出自明末清初

吴三桂举兵反清,原本势不可挡,为何最终惨败

明朝末年,在袁崇焕被杀,卢象升、孙传庭等将领战死沙场后,大明江山的灭亡已经注定。公元1644年,李自成带领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的一颗歪脖子树上,这也标志着统治中国276年的大明王朝

为何再次举起反清的大旗? 吴三桂隐忍三十年

清朝初年,国内的局势还不明朗,满清入关之后,还需要大量的汉人来安抚汉人,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其中,西南的三个藩王就是代表,清廷一方面钱粮税收都下放给当地,另一方面,也需要他们替清廷弹压边疆的叛乱。因为此...

为何再次举起反清的大旗? 吴三桂隐忍三十年

清朝初年,国内的局势还不明朗,满清入关之后,还需要大量的汉人来安抚汉人,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其中,西南的三个藩王就是代表,清廷一方面钱粮税收都下放给当地,另一方面,也需要他们替清廷弹压边疆的叛乱。因为此...

吴三桂为什么要反清

一提起吴三桂起兵的原因,有人说是他蓄谋已久,但是真正的答案往往是令人心寒的  “狼子野心、贼心不改、蓄谋已久、妄图僭越九五之尊”,这是某些“专家”的说法,也是比较“主流”的一种说法

吴三桂前半生反明后半生反清,他在想什么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吴三桂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自成攻破北京以后,纵兵抢劫北京,尤其是明朝的官员,吴襄家里不仅仅被李自成抄了,而且和大多数明朝官员一样被活捉,在。本来吴

吴三桂叛乱是为了自己当皇帝吗

原标题:吴三桂叛乱是为了自己当皇帝吗?说起吴三桂,人们都想当然地认为他这个人反复无常。先是背叛明朝投靠闯王李自成,后倒戈投降清朝,引清兵入关,合伙灭了李自成,最后又反了清朝。最后他的运气不那么好了,被

吴三桂统帅10万大军反清,却驻跸不前,贻误战机

康熙十二年,康熙皇帝在此之前以雷霆手段除掉擅权弄政的鳌拜之后,便开始着手解决三藩问题。这一年三月,镇守在广东的尚可喜和其子尚之信不和,上书康熙皇帝希望留守尚之信镇守广东,自己回到辽东养老。年轻的康熙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