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的楼阁建筑,看其结构设计以及建筑特点

Posted 楼阁

篇首语:愿你纵踩淤泥,也要心向光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从古代的楼阁建筑,看其结构设计以及建筑特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古代的楼阁建筑,看其结构设计以及建筑特点

在传统建筑中,楼阁是一类重要的建筑,至今,国内仍然保留着不少著名的楼阁建筑,像岳阳楼,滕王阁这些地方,至今仍然是当地非常有名的景点,在后世的名气非常大。现代社会中,大部分的城市都有着很多高楼,与传统楼阁不一样,现代高楼多层建筑,无论是建筑方法,还是用料设计,都与之前的楼阁不一样。古代倒是也有一些高楼建筑,不过由于人们的理念,以及社会建筑条件不同,即便是高楼,整体的高度也有限。 楼阁建筑在古代的应用非常多,很多大户人家都有着楼阁,在后宅里面,还常常专门给女眷来准备楼阁。早期的楼与阁是独立的两种建筑,被分得非常清楚,后来这种概念就模糊了,顶多就是在命名上有区别,整体的建筑架构,都是以楼阁来统称。 除了居住,像一些宴饮场合,也常常是放在楼阁里面,像由于王勃的作品而出名的滕王阁,当初就是用来宴饮宾客,王勃才在那里做出了这么好的文章。在宫廷里面,也有很多用到楼阁的地方,现在故宫里面还有角楼这样的建筑,无论是皇室,还是其他地方的园林,都少不了这种建筑,南北地区的园林都会用有这种楼阁。而古代大部分的佛塔,也都是这类建筑,在很多的城市中,往往也是需要有这种楼阁,古代的城墙为了能更好防守,就是需要在不同的角落里面来设置角楼,这么做就能用来观察城墙四周,也是非常好的防御设施。 那么古代的楼阁建筑,到底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在设计上,会根据不同的用处,来安排整个楼阁的空间,比如一些楼阁是专门用来供奉佛像的,在室内佛像往往个头都非常大,楼阁既要保证高度,又要保证空间能容纳人与佛像,这类的楼阁就会用空筒式结构,这就能容纳巨大的佛像,同时层层叠起,佛教的传入对于楼阁建筑也有了很大的影响,当然,除了佛教外,道教的发展对于楼阁建筑也产生了极大影响。道家倒是不见得用供奉这些东西,也没有什么巨大的佛像,不过根据道家的理念,登高是可以来寻找仙人,因此汉代开始,楼阁的高度就不断在增加。 像武帝朝的时候,汉武帝为了能找到仙人,就修建了高达五十丈的高楼,在建筑材料上,当时人们使用的主要还是木石建筑,更多是利用木材来建造高楼,现存最高的楼阁,是将近70米的辽代木塔。看来涉及到宗教的楼阁,都会修得非常高,可这么一来,就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那就是楼阁的避雷问题,由于楼阁主体是木材建筑,一旦被雷电击中,就会出现火灾,古代有不少的楼阁,都是由于这些预防措施不好,这才容易被火灾毁掉。 除了宗教的因素,楼阁还有着祭祀的用处,在传统的风水学里面,楼阁会根据星宿,山川河流的位置,被建在不同的位置,大部分的楼阁会选择在水边建造,一旦着火,人们能就近取水。 还有一些楼阁,本身修建就是为了要给人们来游山玩水,登高望远是古人的一个习惯,很多文人墨客,包括古代的很多君主贵族,都是非常喜欢来登高观赏景物的,大家一边喝酒欣赏歌舞,一边来欣赏外面的远景,那还真是非常美好的事情,比如著名的黄鹤楼,就是这样的用处。 由于不同的用处,楼阁的设计特点也就不一样了,上面提到过,为了能容纳佛像,就是采用空筒式结构。随着唐代以后,更多的建筑采用砖石构造,楼阁内部的空间就不好把握,空筒式建筑就相对少了些。木式楼阁还会常常使用方木相交叠垒成井栏形状的楼阁,这种设计被称为是交干式。 楼阁往往都是分层建筑,同样的楼阁内部,相互之间的联系较少。此外,宋明时期,在楼阁的修建时,常常会采用单一巨大的木材,支撑起楼阁的几个主要支柱,往往都是一体的,楼柱与梁枋交搭成为整体框架,这就是通柱式设计。 在不同的屋层中,还要增加一些暗层,随着设计的改变,楼层也增加了外层设计,在外部有着很多的外檐,为了方便人们观景,就给人提供外部立足的平台,这种被称为挑台,整个楼阁的外部除了屋檐,楼身外,再加上楼顶的设计,与挑台这些部件构成了整体的楼阁外貌。当时的人们会巧妙利用挑台,楼阁间的暗层,打造出一种独特的样式,比如大乘阁从不同的面来看,楼阁的层数是不一样的,正面为六层,两侧为五层,背面是四层, 工匠们很好利用了空间感。 除了美观和实用外,楼阁建筑还必须要考虑到稳定,毕竟要是楼阁刚刚建好就塌了,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中国后来能有这么多的楼阁保留下来,说明他们在建筑的时候考虑到了这些意外灾害,除了火灾外,地震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很多楼阁要建得非常高,这就需要有更好防震措施,高楼承重是一个技术活,明清时期的很多楼阁都是建立在高台上的,这么做本身就保证了楼阁的稳定,在建造楼阁之前,常常会想办法打造好楼台,这就是楼阁的基础,还有一些是建造在巨大的城楼上,比如天安门上面的楼阁,由于自身就已经处在高台上,自然就能保证稳定性。 此外,在建筑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每层的高度,然后安插合适的檐柱,有的楼阁还会增设外檐,利用巨大的外檐柱撑起多层,然后内部安设足够数量的柱子,这就能保证楼层受力均匀,在地震这些灾害发生的时候,楼阁也不会倒塌,还有一些楼阁,在外挑台的设计上是悬空式。 总得来看,古代楼阁建筑的结构特点还是非常多的,由于用途以及其他的因素,楼阁也就有了不同构造。在用料上,除了之前的木石结构,打造方法也就更多了些,比如琉璃这些材料的使用,就让楼阁建筑的艺术性大大提升。对于皇室专用的楼阁来说,就需要考虑到皇族的威严,因此楼阁外部的装饰,还会刻意来体现皇室的威严。此外,楼阁在打造的过程中,除了高台外,会增加一些辅助建筑,比如像一些藏书阁,还有一些祭祀用的楼阁,旁边都会增设其他的厢房,庙宇,本身楼阁就不是独立的建筑,往往都是伴随着一个建筑群出现的。 楼阁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建筑,随着华夏文明的发展,楼阁建筑被一直传承了下来,并且被传播到了日本这些地方,如今日本这些外国很多地方还有着传统的楼阁,这些都是模仿中国传统楼阁打造的。 这也能看出我国之前的建筑文化是有多么发达,不过现在保留的楼阁,有很多都是后来建造的,大部分的楼阁建造之后,不仅要承受着风雨侵蚀,而且还会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袭击,况且像战争这样的因素,会给这些楼阁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像木制建筑能保留下来已经非常不错了,古代还有很多著名楼阁,我们后人只能是通过一些文献记载来感受它们的独特,这也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后来修建的楼阁,虽然尽可能要还原之前的样子,但肯定无法与原来的楼阁相比,尤其是历史寓意就少了很多。 参考文献:《楼阁》

相关参考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特点

1.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是什么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嘟嘟嘟嘟啧啧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

古代建筑之春秋、战国建筑特点

春秋时各国兴建了大量城市和宫室。宫室都属台榭式建筑以阶梯形夯土台为核心倚台逐层建木构房屋藉助土台以聚合在一起的单层房屋形成类似多层大型建筑的外观以满足统治者的侈欲和防卫要求。此后的战国时出现了更多的城

古代建筑之明清建筑特点

元朝严酷的统治终被推翻,中国又恢复了汉人掌权。但一心想恢复汉唐雄威的明朝皇帝并没有给中国带来另一次辉煌――封建制度没落的颓势已无法挽回。在明朝,中央集权发展到极点,宰相被废除,皇帝成为官僚之长。特务政

中国古代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失火了可咋办

文丨木木中国古代建筑常用松、柏、杉、楠等木材作为首要建筑材料,比起砖石说,木质材料成本低廉,施工便当,但却存在一个致命问题,不耐火!前人没有电灯,多以石油灯、蜡烛等明火照明,很轻易激发火灾,加上屋顶细

中国古代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失火了可咋办

文丨木木中国古代建筑常用松、柏、杉、楠等木材作为首要建筑材料,比起砖石说,木质材料成本低廉,施工便当,但却存在一个致命问题,不耐火!前人没有电灯,多以石油灯、蜡烛等明火照明,很轻易激发火灾,加上屋顶细

唐代建筑之塔简介

唐塔大部分为楼阁式,可登临,典型平面均为方形。大型塔现存数十座,均为砖建。唐沿袭了南北朝造大像的风气,密宗传入后,又多供菩萨大像,故多层楼阁式中置通贯全楼大像的建筑大兴,间接促使塔向寺外发展。多层塔是

从精密仪器到高层建筑,从铜人针灸到几何方程

水运仪象台是古代社会制造的天文观测仪器,这是一台利用水流为驱动力,并且集天文观测、天文演示和报时系统为一体的天文仪器,他的设计者是著名的古代天文学家苏颂和韩公廉,而苏颂也是宋朝哲宗时期的宰相,属于妥妥

唐代的建筑之宗教建筑组群特点

此时期佛寺建筑有新发展。但经过唐武宗和周世宗两次“灭法”和后代的毁损,除个别殿堂如五台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等外,没有成组群的完整寺院存留。从唐代道宣所撰《关中创立戒坛图经》、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中所绘

从辽代蓟县千年古刹独乐寺上,浅析山门与观音阁的建筑特点

导读:1931年5月29日,居住北京(时称北平)的日本建筑师荒木清三、照相师岩田秀则陪同下驱车前往东陵(清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诸帝陵所在),途中路过蓟县县城,偶然间隔一方砖墙看见道路左边立一单

中国建筑师马岩松的有名是基于什么原因真实力

实力以及先进的设计理念。他所设计的都是更加梦幻的建筑,但是并非不可实现,而且已经得到很多设计方的信任,有建成和在建的项目。公司网站:://i-mad/马岩松中标国外标志性建筑第一人1975年出生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