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八年那场热

Posted 天气

篇首语:成年人的平和,一半是理解,一半是算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乾隆八年那场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乾隆八年那场热

​ 「 ”一场夏雨一场热。”度过了一场小雨的北京,滚滚的热浪便又扑面而来。早上八九点,就已经提前进入火焰山。到了中午出门一趟,「 ”热死了,热死了”总是挂在嘴边。 但是,我们口中的「 ”热死”不过是一种程度副词,而在乾隆八年,一场几乎席卷了半个中国、持续长达半月的高温天气可真是「 ”热死人了”,京城和京郊光穷人和胖人就热死了一万多人! 自1916年以来,北京的最高气温,在1942年6月15日,温度高达42.6℃。 此后1961年、1968年等都有40℃以上极端高温天气。据一些网友回忆,在近些年的北京,到了38℃、39℃,「 ”阿姨提着一袋鱼上地铁,就能闻到烤鱼味儿了”,可以想见其灼烧威力了。 但这些也比不上乾隆八年那场热,据专家换算,1743年7月20日至25日下午的气温值,均高于40℃,其中以7月25日的温度值最高,达到了惊人的44.4℃! 热到什么程度呢?《续东华录》记载:「 ”六月丙辰(7月25日)京师威暑。”大概就是走在大街上,转眼就有人热死…… 法国传教士宋君荣(A.Gaubill)在寄往巴黎的生活报告中描述了当年北京的酷热景象: 老北京人从未遇到像1743年7月这样酷热的天气。7月13日这天热得使人难以忍受,贫民和其他人,主要是胖人中暑或者热死,死者躺在道路或街上,有的停放在屋里。 许多教徒在向上天祈祷和忏悔,皇帝和大臣们为此专门开会研究采取措施,以解除人们的痛苦。在每条主要街道和城市门洞,都在发放降暑药品及冰块。 据大臣们的统计,在7月14日到25日期间,全城内因为酷热天气死亡11400人,这主要发生在贫困区,死者多为贫民、技工和手工业者,尚不包括富人和职员们,若加起来死亡人数要超过上述数字。” 传教士宋君荣关于1743年北京酷热的记录片段 也就是说,对于当时的贫民和胖人们,中暑成为一件普遍的事情,热死成为一件常见的事情,有万余人死在这场持续高温天气中。 此外,宋君荣还对酷热天气做了气温观测和记录,其中20日-25日温度都在40℃以上,25日高达44.4℃,达到了温度极高点。25日到26日晚间,东北风并下了雨。26日温度为31.9℃,比前一天下降了十几度,至此,长达近半个月的高温酷热天气才终于结束。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用气象仪器对气象数据的观测记录。 然而,这样的酷暑并不局限于北京。据《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记载,当年的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整个华北地区都异常炎热,这在各地的地方志上有所体现。 《顺天府志》记,乾隆八年五月(农历)「 ”大热,人多死。” 北京西北的怀来县县志载:「 ”夏暑热,有死者。” 北京东南的天津县县志载:「 ”五月大旱,苦热土石皆焦,人多热死……” 《保定府志》:天气亢旱,自五月二十四日至六月初五日(即7月15日~25日)人多死。 最为惊人的还是要数河北高邑县:「 ”五月二十八日至六月初五日薰热难当,墙壁重阴亦炎如火灼,日中铅锡销化,人多死,初六日(7月26日)未时得雨,暑气始消。” 对这次罕见的持续高温天气,乾隆帝虽身处皇宫,冰块、排扇为数不少,但也殊为难耐,尤其是看到山西、山东、陕西、河南等华北各省的奏章,竟也都和京城一样,酷热难耐,热死人的情况屡见不鲜。 乾隆画像 图源ICphoto 乾隆帝为此曾接连下达多道谕旨,清廷也采取了多项防暑措施。 比如,下旨着意照看来京不久的苏禄国使臣,「 ”多给冰水及解暑药物,并遣医人不时看视。” 比如,给犯人减刑,「 ”或应释放,或应减等”,那些不能减免的重刑犯,则「 ”添盖席棚、给发冰汤、药饵”。 比如,拨款九门,在各城门准备冰水药物,「 ”以防病暍(yē,中暑)”。 乾隆帝最喜爱的消暑饮品——酸梅汤 乾隆八年六月初一,乾隆帝连发两道谕旨:「 ”近日京师天气炎蒸,虽有雨泽,并未沾足,若再数日不雨,恐禾苗有损,且人民病者多,朕心深为忧惕,著礼部即速虔诚祈祷。” 又谕:「 ”今年天气炎热甚于往时,九门内外街市人众,恐受暑者多,著赏发内币银一万两,分给九门每门各一千两,正阳门二千两,预备冰水药物以防病,可传与步军统领舒赫德即速遵旨办理……” 随着一道道谕旨的颁布,高温天气虽并未有所缓解,但城门洞的解暑冰水却让百姓们多少踏实了一些,依稀有几丝凉意吹到了心底。 说说您记忆中夏天最热的时候,热到什么程度? 本文图片部分源自网络,侵删。 文章参考: [1] 曹冀鲁(北京市气象局),乾隆年间北京的高温记载,《北京档案》1999年08期 [2] 哈恩忠,乾隆八年酷热天,《紫禁城》2003年03期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北京传统文化联盟”了解)

相关参考

胡高望简介

胡高望在乾隆十八年乡试考中举人。乾隆十九年,考授中书。而后得中一甲二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乾隆帝召见胡高望等被引见的人员时,给胡高望的批示:明白。认为他是头脑清楚的。乾隆二十八年,散馆一等。乾隆三十二

雍正辛苦写下的《大义觉迷录》,为何乾隆一登基就要销毁它

【本文为腾讯独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文|逆北现在的社会上,流行着股出书热,高校的学者、自媒体工作者、知名企业家等等,为了提升自己的身价,都要出本书。不过,这些书的内容,真的价值很大吗?赵本山和宋丹丹合

乾隆皇帝下扬州历史

历史上有哪些名人到过扬州乾隆皇帝南巡去过几次扬州啊扬州是个繁华的地方。有“腰藏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美谈。所以到过扬州的名人很多很多。乾隆六次南巡每次都到过扬州,还出现了乾隆游扬州路线图乾隆十八年,即

梨园之祖 歌舞升平

  唐玄宗在位期间,开创了史无前例的开元盛世,也酿成了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抛开政治上的得失,他还是一位极具音乐天赋、造诣颇高的资深乐人。他素来被戏曲艺人尊为梨园祖师,吹拉弹唱无一不精。而且他极具创作热

清朝乾隆朝的历史介绍3

乾隆帝在位六十年,是康熙帝以后统治时期最长的皇帝。在他退位以前的二十多年间,统治机构由腐败而渐趋于腐朽,清王朝逐渐进入了衰败时期。以武功自诩的乾隆帝,在侵缅战争失败后,又在一七八八年(乾隆五十三年)发

致敬先烈,致敬那场不屈的抗争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一首《松花江上》,满是山河沦陷的痛楚,更饱含亿万中国人民

那场82年前的失败,藏着文明的韧性

一场必败之战,一群不退之人。一2014年5月,上海闸北一文具市场,200余商户被清退,工程师开凿市场西外墙。历史泥浆窸窣剥落,古老砖墙重现人间。墙上有无数弹孔,像无数双凝望的眼睛。枪声在时光极深处响起

英国使团究竟给乾隆帝下跪了没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和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英国政府先后派出两个使团,穿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来到中国。第一个使团由乔治第二个使团由阿美士德勋爵领衔,史称“阿美士德使团”。马戛尔尼使团

先秦时期的那场 ”善恶神战”,我支持 ”恶”的一方,你呢

#泛文化写作营#【我相信,人性,本恶】大声说话,大口吃肉;大家好,我是吴吞:什么是神?美国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说:「”梦是个人的童话,神话是大众的梦。”借由这个观点,我认为神是大众认可的代表,是代

辜鸿铭与日本首相的那场辩论最终结果是什么

近代日本西化后,尽管通过甲午战争,已在军事上与中国分出胜负,但在文化上,中国有些“国学大师”还是看不起日本。用当时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的话说,就是——“我国则轻视中国为顽固愚昧的老大之邦,中国则讥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