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被招安的 宋江受招安与从征方腊之谜
篇首语:人不能只做正确的选择,偶尔也得做一些喜欢的选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如何被招安的 宋江受招安与从征方腊之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何被招安的 宋江受招安与从征方腊之谜
《水浒传》以宋江为核心人物,演绎了一个个生动的官逼民反的故事,然而最后还是受了朝廷的招安,结局颇为悲哀。那么,历史上宋江是如何被招安的?招安后,他们是否跟从官军去征讨方腊起义?这些问题由于史料记载的错综复杂,矛盾百出,所以史学界也分歧很大,看法不一。
北宋徽宗时期,在方腊起义之前,北方山东、河北地区就爆发了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相传曾驻泊梁山,后来声势发展壮大,他们采用流动战术,“转略十郡,官军不敢婴其锋”,对大宋王朝构成一定威胁。《宋史·侯蒙传》载,宋江寇京东,知亳州侯蒙上奏说:“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诸地,官军数万都打不过他,宋江必有过人之才。今青溪方腊盗起,不如赦免其罪而加以招安,让他率军去讨伐方腊以自赎,或可平东南之乱。”《宋史·张叔夜传》载,张叔夜知海州(今江苏连云港西南海州镇)时,派出间谍侦察起义军动向,宋江率军向海州进发,夺得十余条装载货物的官府大船,遂将其作为大本营。张叔夜招募了千名敢死队员,预先设下埋伏,然后派轻兵引诱起义军上岸作战,藏匿海边的壮卒乘机举火焚其船,起义军一看大本营起火皆无斗志。此时敢死队伏兵再包围突袭其大本营,多名副将被官军擒获,损失惨重,宋江于是投降。上述相关历史资料,王称《东都事略》也有类似记载,应是主张宋江投降官军观点的主要根据。
主张宋江没有投降的学者认为,在北宋一代的官私案犊记载当中,全都没有说过宋江战败而投降宋王朝,也没有宋江这支起义军到过海州境内的说法,更没有宋江受招安后从征方腊的事迹,这些故事都是进入南宋后,人们才编造出来的,《东都事略》是南宋人写的,《宋史》是元朝人写的,皆不足信。
有学者指出,宋江起义已在北宋末年,所以南宋人写的有关史料应有可信度,同时也可找到北宋末的相关记载以作佐证。如《三朝北盟会编》卷八十八引《张叔夜家传·以病乞致仕宫观札子》说到他“出守海墟,会剧贼猝至,偶遣兵斩捕,贼势挫创,相与出降”。据说离海州城南十五里的沿海古战场,其附近还有一大冢,相传埋着当年战死的梁山好汉们,如今民众还称它为梁山好汉墓。还有《丹阳集·王登墓志铭》说:王师心任海州沭阳县尉时,“遇京东剧贼数千人浮海来寇,公适就养在邑,命引兵邀击境上,馘渠酋数十人,降其余众”。其“剧贼”虽都没有指名道姓,但在《文定集·王师心墓志铭》中,便明确写出是“河北剧贼宋江者”。所以,宋江战败投降官军的说法似乎是有确凿的史料根据的。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张守《毗陵集》卷十三《左中奉大夫充秘阁修撰蒋公(圆)墓志铭》。其载:“宋江啸聚亡命,剽掠山东一路,州县大震,吏多避匿。公独修战守之备,以兵扼其冲,贼不得逞,祈哀假道。公呒然阳应,侦食尽,督兵鏖击,大破之。余众北走龟、蒙间,卒投戈请降……陛见赐对,上问宋江事,公敷奏始末,益多其才。”这段文字表明,宋江起义军曾在沂州(今山东临沂)一带被蒋圆所率官军所打败,而后撤退转移,终“投戈请降”,受招安后,徽宗还在大殿接见了宋江。蒋圆死于建炎四年(1130),张守在绍兴五年(1135)为他写此墓志,其资料价值也颇引人注目。其中,说宋江投降与蒋圆在沂州大破其起义军有着直接关系,由于沂州之战离宋江受招安的时间可能较为接近,所以也不能说作者在捕风捉影,重要的是它是宋江受招安的又一个有力证据。
当时任元城县尉,后官至吏部侍郎的李若水所作《捕盗偶成》一诗,却如此描述宋江接受朝廷招安的经过,它也是最能说明这一问题的相关史料,特全引如下: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
杀人纷纷剪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
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
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
今年杨江起河北,战阵规绳视前作。
嗷嗷赤子阴有言,又愿官家早招却。
我闻官职要与贤,辄啖此曹无乃错!
招降况亦非上策,政诱潜凶嗣为虐。
不如下诏省科徭,彼自归来守条约。
小臣无路扪高天,安得狂词裨庙略。
其中,朝廷是在宋江诸人“横行”齐魏大地而官军难于征服之时,才飞敕招安的。宋江等三十六人接受招安后,授官拜爵,骑马入城,意气骄昂的样子跃然纸上,连民众看了都惊愕不已。就是说,宋江并不是在战败而迫不得已投降的情况下,再接受朝廷招安的。反过来说,如果宋江起义军已战败投降,也就不用朝廷“飞敕”招安了。
所以,尽管宋江接受招安已无需怀疑,但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宋江才接受招安的?还是让人颇费猜测。有学者以为,如果说一定要将宋江招安与海州战役朕系起来的话,那么张叔夜也只能是担任了官府的说客,在与宋江谈判后,才取得上述结果。《皇宋十朝纲要》卷十八载:“宣和三年二月庚辰,宋江犯淮阳军,又犯京东、河北路,入楚州界,知州张叔夜招抚之,江出降。”《宋史·徽宗纪》也载:“淮南盗宋江等犯……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那么,《宋史·张叔夜传》中有关宋江战败投降的描写就与此有明显的矛盾。
相关参考
...在水中大显英雄本色,驻守梁山西南水寨。后来接受朝廷招安,张横在征讨方腊之时知道自己弟弟去世的消息,大受打击,后来染上瘟疫,只能寄留杭州,最后在杭州去世,死后追封忠武郎。宋江是《水浒传》中的主要
水浒传终局死的死,伤的伤,之前那么厉害的人,九死平生,在最后几集,命就跟草芥一般,说没就没了,让人唏嘘,尤其是宋江招安,更不克让人懂得。提起梁山英雄招安,我们总喜欢把这笔账一股脑儿算到宋江头上,斥之为
水浒传终局死的死,伤的伤,之前那么厉害的人,九死平生,在最后几集,命就跟草芥一般,说没就没了,让人唏嘘,尤其是宋江招安,更不克让人懂得。提起梁山英雄招安,我们总喜欢把这笔账一股脑儿算到宋江头上,斥之为
《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们接受招安之后,由宋江带着东征西讨,为朝廷出力,却没几个能有好下场。大部分人都死在了征讨方腊的途中,只有一个人在征讨方腊时看透了梁山的结局,借口生病离开了,最终在海外安度余生,还
【本文由蜀山笔侠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必究!】「”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凡是看过《水浒传》的朋友,一定被里面梁山好汉的英雄气概所折服,这是一部混社会的人的必读之作。为什么「”少不读水浒
导读:在《水浒传》中,宋江有一句时常挂在嘴边的话:「”日后但是去边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这句话,也是他给梁山好汉们做通思想工作,顺利接受宋朝皇帝招安的
宋江在《水浒传》中是梁山第一好汉,人送外号及时雨,手下有好几万的兄弟,后来听从朝廷的号召平定了方腊起义,后带领兄弟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但是最后的结果却不怎么样?其实宋江和方腊在历史中是真实存在的两个人物
导读:宋朝是我国历史上非常奇特的一个王朝,为什么这么说呢?宋朝的经济、文化都达到了我国封建时代的顶峰,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正〉序》)
时空穿越从来都是历史题材作品中难以避免的硬伤,《水浒传》作为后人整理创作的历史小说,自然也免不了许多历史知识的错误,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穿越,其雷人程度一点也不亚于时下的那些荒诞历史剧。虽然历史知识错误是
梁山好汉中结局最好的五人,一人带走皇帝女人,一人出海做了国王
梁山被朝廷招安之后,陆陆续续的打了些许战役,唯独在方腊之战中梁山折损70位将领,5位将领在战争结束后选择离去,只有27位随宋江返京交差。结果面临的不仅是来自兄弟的背叛还是朝廷的赐死。这人生结局要说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