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史学界称为 ”开国即具亡国气象”,南明到底是怎么回事
Posted 东林党
篇首语: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被史学界称为 ”开国即具亡国气象”,南明到底是怎么回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被史学界称为 ”开国即具亡国气象”,南明到底是怎么回事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在景山自缢,大明灭亡。 北方崩坏,南方却依然保有半壁江山。在崇祯皇帝自缢之后,故明的各大实力派开始行动,准备建立南方小朝廷。 在当时,有资格新建小朝廷的只有两种人,第一种人是军阀,以左良玉、高杰和郑芝龙等人为代表;第二种人是文臣,以钱谦益、史可法等东林党人和马士英等非东林党人为代表。 最初,由于军阀们离南京城较远,所以南京城内的文臣一度占据上风。不过从客观事实来看,这些文臣的思维似乎并没有转变,还是当初那种作威作福的派头。 这就是典型的「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那个时候到处都是兵荒马乱的现象,只有兵强马壮的人才拥有话语权。 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很像董卓进入洛阳城,没过多久,这两位都失败了,天下开始纷乱。只不过三国纷乱的时间较长,明末纷乱的时间较短。 李自成与董卓还有一个不同,那就是李自成直接灭掉了明朝,没玩什么废立皇帝的把戏。但李自成不玩,南方小朝廷却不能省略这一步。 崇祯皇帝已经不在了,谁来继位扛大旗呢? 所谓的扛大旗,不是由他来领衔抗清,而是选出一位最合适的傀儡,使得大家的既得利益继续得到保证。 以钱谦益、史可法为首的东林党人希望拥立潞王朱常淓,以马士英为首的非东林党人却希望拥立福王朱由崧。 东林党人的理由是:福王朱由崧是神宗(万历皇帝)的孙子,按辈份、排行应当立为君王,但是他有七大缺点:贪婪、好色、酗酒、不孝、虐待下属、不读书、干预官吏。潞王朱常淓是神宗的侄儿,贤良而且聪明,应当立他为君。 会南都议立君,张慎言、吕大器、姜曰广等曰:「 ”福王由崧,神宗孙也,伦序当立,而有七不可: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也。潞王常淓,神宗侄也,贤明当立。”移牒可法,可法亦以为然。——《明史》·卷二百七十四·列传第一百六十二 可实际上呢?主要原因还在于,福王朱由崧与东林党有嫌隙,他们担心福王当皇帝之后,会对自己不利。 想当初,万历皇帝晚年,曾动过废太子的心思,而与太子朱常洛争位的,就是老福王朱常洵。之后,三大案分别爆发,东林党把老福王和郑贵妃重重得罪了一番。 福王朱由崧作为南方小朝廷的皇位争夺者之一,正是老福王朱常洵的儿子。一旦福王继位,谁敢保证他不会借助马士英等人的力量,狠狠地收拾东林党呢? 基于这个原因,东林党一直在为潞王朱常淓摇旗呐喊。可非东林党人也不傻,拥立之功怎么能让给你东林党呢?你不是不愿意拥立福王吗?我们就是要拥立福王。 非东林党人的理由很简单:福王朱由崧是与先皇血缘关系最近的皇族,你们无事生非地说他这不好那不好,是想干什么? 这种理由很是冠冕堂皇,如果想否认,就必须围绕着所谓的「 ”七宗罪”来争论。皇位候选人之一被拉到大庭广众之下议论,成何体统? 可双方争论了半天,却发现了一个可悲的事实:他们说的话都没什么分量,真正拥有决定权的,是那些手握重兵的军阀。虽然他们暂时不在南京城,但如果他们不承认,这皇帝就没有任何价值。 最先看清局势的是马士英,他发现不光皇帝是傀儡,自己这帮文臣恐怕也是傀儡。于是他率先与军阀进行合作,与各位大佬进行合作,东林党人无奈,只得乖乖听候军阀们的指示。 士英已与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高杰发兵送福王至仪真,于是可法等迎王。——《明史》·卷二百七十四·列传第一百六十二 马士英还算是识相,由于他率先与军阀联络,军阀们也希望朝堂上有一位自己人,所以马士英立刻成为了南方小朝廷上最有权力的官员。 在这种背景下,文臣们已经不再争论该立福王还是潞王的问题了,因为没有意义。这时候就该听军阀们的话,否则就是自找苦吃。于是,由于马士英受到了军阀们的认可,所以他建议由福王继位,军阀们点头表示同意。 至此,南明政权正式建立,福王朱由崧成为第一任皇帝,史称弘光皇帝。 最初面对拥「 ”福”派,史可法等人都是一副大义凛然、慷慨陈词的模样拼死反对。但一听军阀们也决定拥「 ”福”,史可法等人立刻鸦雀无声。因为他们知道,继续反对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如果军阀们决定拥「 ”潞”,以马士英为首的拥「 ”福”派敢表示反对吗?我敢断定,他们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反对。因为面对军阀们的枪杆子,谁敢反对,都会死得很难看。 当时的历史主角,早已换成以江北四镇为首的军阀们,但在东林党的笔下,历史依然是东林党与阉党之间的斗争在继续。好象弘光政权之所以会灭亡,就是因为阉党又一次战胜东林党所造成的。 后世读者总喜欢说弘光皇帝昏庸,所以重用马士英等所谓的阉党成员,排斥史可法等东林党成员,岂不是荒谬? 由于史可法在后世的形象相对正面,所以排斥史可法的弘光皇帝和马士英的形象都很不堪。 追根究底,还是因为史可法等东林党人习惯性地认为文臣高过武官一头,所以总在有意无意地争权夺利,这种行为当然无法获得江北四镇的支持。 既然无法获得江北四镇的支持,又怎么可能不被弘光皇帝和马士英等人排斥呢? 这不是孤证,我们可以看看刘宗周等人的遭遇,当他们对江北四镇流露出不满之后,立刻被清理出南明中央政府。 史可法虽然也对江北四镇不满,但总体上来看,他还是愿意与江北四镇达成合作的。可就算如此,史可法最后也被一脚踢到北方督战去了。 在南明中央政府中呼风唤雨的人,都是类似于马士英这样听话的人。 很多人说起崇祯皇帝,总说他不愿意南迁,导致南明的短命。 可根据崇祯皇帝十七年执政生涯来看,当他还是名副其实的皇帝时,就已经对官僚集团无可奈何了。为了战事而频繁加税,最后居然导致手上无兵可用。 单凭崇祯皇帝这十七年的表现来看,就算他也选择南迁,那也不过是另一个傀儡皇帝而已。至少当我横向对比崇祯皇帝和弘光皇帝时,真没发现崇祯皇帝比弘光皇帝更高明。 南明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那是一个由众多军阀共同支撑的国家,这种国家注定只能是由多个实力派组成的松散组织,也注定只能成为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 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政府破产,直接原因是失去了军队,这两个问题没法解决,到了南明一样只能当傀儡,无人例外。相关参考
复楚包胥哭,何处吊荒野以前一向没弄领略,李自成一片石败后,那曾摧枯拉朽,号称百万之众的大军,就没一次象样的抗击便作鸟兽散了,想想也很是弗成思议。其实,自李自成身后,另有几十万之众的余部,在进入湖南后,
小说家罗贯中在元末明初时期写出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参考的历史文献主要有《三国志》和《三国志注》等。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是一部
故事发生在东汉,那时候很糟糕,天下刚刚经历一起声势相当浩大的黄巾起义~所以很乱。起义被镇压后一些有兵权的人物就不甘寂寞了,想当皇帝的~这废话了,有实力了谁不想当皇帝啊!曹操可算是在这么多的诸侯中脱颖而
明绍宗朱聿键是明朝的唐王,也是南明的第二位皇帝。他在弘光皇帝朱由崧去世之后继承皇位,改元隆武,后世也常以隆武帝称之。朱聿键是南明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希望能驱除外敌收复天下,然而可惜...
天香楼是宁国府会芳园的楼阁。曹雪芹早期手稿写秦可卿跟贾珍的奸情被发现,在天香楼上吊自杀,故曰“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之一,贾宝玉神游太虚境,把她的命运交待得清清楚楚:“后面又画一高楼大
四川的詛咒要從漢朝說起,秦朝被滅後,項羽大封諸侯王,劉邦被封爲漢王統治巴蜀地區和漢中地區,也就是今天的四川大部分地區和陝西的漢中。後來劉邦依靠巴蜀地區的天府之國,在這裏休養生息,存積實力後來更是在漢興
...,才会有张仪大骂孟子的故事。孟子是谁?孟子是被大家称为“亚圣”的和儒家宗师孔子齐名的人物,和孔子合称为“孔孟”。他是战国时期邹国人,也
...,才会有张仪大骂孟子的故事。孟子是谁?孟子是被大家称为“亚圣”的和儒家宗师孔子齐名的人物,和孔子合称为“孔孟”。他是战国时期邹国人,也
女娲和伏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伏羲和女娲是兄妹关系。古代传说伏羲、女娲既是兄妹关系,又是夫妻关系。例如,《风俗通义》云:“女娲,伏希(羲)之妹。”《春秋世谱》云:“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卢仝《
多尔衮和孝庄到底咋回事多尔衮和孝庄叔嫂相通是符合他们当时的民族习俗的。由于生产力水平所限,加上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条件,一旦丈夫死去,孤儿寡母将无法生存,为此,游牧民族都有兄终弟继的婚姻习俗,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