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缘和历史两方面,看古代朝鲜为何没有内化为中国的一部分
Posted 地形
篇首语:丈夫欲遂平生志,一载寒窗一举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从地缘和历史两方面,看古代朝鲜为何没有内化为中国的一部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地缘和历史两方面,看古代朝鲜为何没有内化为中国的一部分
文/木子君侃史 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历史关系源远流长,两者依次历经分封、郡县、属国、宗藩四种历史关系形态。但在与古代中国长久的历史接触中,朝鲜半岛并没有如同古代中国长江以南地区,被内化为古代中国的组成部分,而是最终演变成为了独立的国家政权。这是什么原因呢?且听小编娓娓道来。 一、地缘原因 地形原因 地形作为地缘的基本构成要素,是讨论地缘原因时首先要理解清楚的。 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先生提出的「 ”长时段理论”认为,长时段的历史即地理的历史才是最重要的历史,只有先将长时段的历史理解清楚,才能明白当下的历史。原因在于:在生产力不甚发达的历史阶段,地理或者地形对历史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费尔南·布罗代尔 但是,在具体探讨地形的作用之前,需要明确指出,古代中国的地形、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交界处的地形、朝鲜半岛的地形,三者的共同作用促使了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历史关系形态的转变。 1. 古代中国的地形 我们都知道,就古代中国的地形而言,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自西向东地势依次降低,是其主要特征。具体则可概括为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第二阶梯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第三阶梯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中华大地虽极其辽阔但也相对封闭,对于处在生产力不甚发达阶段的中国先民来说,封闭的地形条件导致的阻碍是在短时间内难以克服的。 中国地势图 由此,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中国农耕文明精耕细作、安土重迁的传统,以及中国人民乐于守成的性格。 2. 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交界处的地形 古代中国的东北森林地区与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原山地相连。在古代中国农耕民族看来,东北森林地区的山地地形复杂、土地贫瘠难以进行耕种,因而并没有资格成为传播农业技术的主攻方向。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古代中国时期,东北地区往往是中央王朝流放罪人的目的地。 此外,受地形条件和地缘政治的影响,为了获取地缘主动权,无论是蒙古草原的游牧民族、东北森林的渔猎民族、华北平原的农耕民族,都会对其交界处的辽河平原展开争夺。受此影响,辽河平原的归属并不稳定,这也导致古代中国的农耕民族很难规模化地经由辽河平原进入朝鲜半岛。 辽河平原往往充满战争 3. 朝鲜半岛的地形 就朝鲜半岛的地形而言,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多山地和高原,有利于阻挡外来势力的规模化进入,同时还可以为朝鲜半岛沿海和南部平原地区提供军事保护。 北部山地高原作为屏障抵挡外来势力,南部的平原丘陵作为后备基地提供支持,此种可实现南北互助的天然地形条件,为朝鲜半岛自成相对封闭的独立单元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因此,朝鲜半岛在完成统一后,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这一「 ”地利”,逐步发展成为古代中国中央王朝之外的独立王国。 北部山地高原作为屏障抵挡外来势力 可见,受古代中国地形的影响,中国先民们已养成安土重迁的传统、乐于守成的性格;其次,中国先民们进入朝鲜半岛的路径亦是「 ”道阻且长”,不利于先民们稳定地发展农耕文明;最后,朝鲜半岛本身的地形条件非常有利于其政权发展成为独立王国。 气候原因 在讨论气候原因之前,需要明确的是,地缘属于三维立体概念,不能将地缘简化为二维平面的地形,还应当考虑气候。 1. 古代中国的气候 就古代中国的气候而言,虽然其气候类型多样,但是大陆性气候和季风特色可以说是其显著特征。 在大陆性气候的影响下,受季风风向的规律性季节更替,季风区内的主体农耕民族,只需顺应天时就能实现春种秋收。优越的气候条件加之适合农耕活动的平原地形,古代中国先民们由此形成了精耕细作和安土重迁的传统,培育了大陆属性浓厚的农耕文明。 而发展农耕文明要求稳定和秩序,具体而言即固定的土地、规律的气候变化、稳定的社会秩序等。 中原的农耕文明 2. 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交界处的气候 古代中国的东北森林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虽然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但是由于相对较高的纬度和与西伯利亚为邻的位置,使其具有寒冷干燥和温度偏低的特征。 此种不利于农耕的气候条件,加之古代时期没有培育出耐寒耐低温的农作物,所以,古代中国东北森林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对于以农耕为主的中国先民而言吸引力较弱。 正是因为这一气候原因,历史上该地区的主体民族是以捕鱼打猎为生的渔猎民族。 渔猎民族 3. 朝鲜半岛的气候 就朝鲜半岛的气候而言,朝鲜半岛大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接连大陆的北部地区向大陆性气候过渡,伸向海洋的南部地区因受东朝鲜暖流的影响,而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 如同在地形原因中所述,朝鲜半岛北部的山地高原地形有利于阻挡外来势力进入,朝鲜半岛南部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具备同样的作用。 具体到对农作物的作用方面,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差别显著。大陆性气候在降雨量、日照量、气温变化量方面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而温和、多云、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对农作物的生长不利。 因此对以农耕为主的中国先民而言,朝鲜半岛南部的海洋性气候不具备吸引力。此外,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生成的海洋文化,会抵触与中和大陆性农耕文化的影响。 古代朝鲜人 受古代中国的气候、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交界处的气候、朝鲜半岛的气候的共同作用,朝鲜半岛最终没有被内化为古代中国的组成部分,而是演变成为了与古代中国同质的国家政权。 二、历史原因 古代中国方面 自夏商周始,经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金辽西夏,至元明清止,古代中国书写了悠久的历史。 自鲧作城和禹治水始,经筚路蓝缕的奋斗,古代中国开启了伟大的农业文明。 而自西周的天下观始,经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和后世对儒家思想的完善,古代中国积累了深厚的传统文化。 灿烂的中国文明 1. 古代中国的历史规律 黄炎培先生曾提出著名的「 ”中国历史周期律”,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权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而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 在农业社会的古代中国,历朝历代皆未跳出历史周期律。究其原因,有两点可供参考:其一未能抑制土地兼并,没有解决农业社会的基本生产资料,即土地问题;其二未能以民为本,吏治腐败破坏了小农经济基础。 此处提出中国历史周期律,是为了借其真实存在,来说明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形态转变的历史原因。 五胡乱华 历史证明,朝鲜半岛通常是趁古代中国实力衰弱或者政权更迭之际,扩张自身势力进而促使两者关系形态的转变。例如,秦汉之际的卫氏朝鲜、两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高句丽、南北朝时期的高句丽和百济等。 当然,历史上对古代中国趁火打劫的势力,包括但不限于朝鲜半岛,古代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同样如此。《新五代史》四夷附录对此总结,「 ”秦汉以来,匈奴著矣。魏晋交替,鲜卑称雄。隋唐之间,突厥为大”。 历史反复证明,古代中国实力衰弱的结果是无力守护自身边疆安宁,无力驾驭边疆少数民族或阻止其自立门户。 蒙古灭宋 2. 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 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自给自足是其基本特点。受这一特点影响,华夏民族安土重迁,对外部世界缺乏好奇,更不会为追求财富而对外诉诸战争。 诚如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所言:「 ”虽然他们有装备精良的陆军和海军,很容易征服邻近的国家,但他们的皇上和人民却从未想过要发动侵略战争。他们很满足于自己已有的东西,没有征服的野心”。 历史证明此言非虚,在明朝的鼎盛时期,郑和下西洋并非以掠夺他国财富为目的。此外,对于进犯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古代中国也是以防为主,万里长城就是见证。 在此方面,古代中国农业文明与西方商业文明迥然不同。西方商业文明的非自足性,使其往往选择海外贸易或对外征服的道路。而发展农业文明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所以古代中国往往选择通过传播农业技术或和亲来稳定周边,通过共同发展来避免战争冲突。 郑和下西洋并非以掠夺他国财富为目的 3. 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 就古代中国传统文化而言,以「 ”仁”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强调「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孟子》有言:以力服人,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中心悦而诚服也。《老子》有言: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显而易见,历史的理论和实践皆指向同一个结论,这就是「 ”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的基因”。 这一结论尤其体现在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形态的转变上,因为对于内化和效法古代中国文化和政治制度后趋于独立的三韩民族,古代中国并未穷追猛打,而是坦荡地采取「 ”来而不拒,去而不追”之道,在确保自身国家安全和边疆稳定的前提下,追求实现与朝鲜半岛国家的和平共处。 以力服人,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中心悦而诚服也 古代朝鲜半岛方面 「 ”东夷之国,朝鲜为大,得箕子之化,其器物犹有礼乐云”。可见,古代朝鲜半岛与古代中国的历史渊源由来已久。无论是箕子朝鲜,还是此后的高句丽、百济、新罗,都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甚至中华文化还经由百济传播到日本列岛。 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后,独立的三韩民族国家雏形基本出现,经过王氏高丽和李氏朝鲜的发展,朝鲜半岛最终演变成为了与古代中国同质的国家政权。 就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形态的转变而言,古代朝鲜半岛的措施主要是:对外扩张领土版图、对内效法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不安分的高句丽,让中原王朝颇为头疼 在对外扩张方面,卫氏朝鲜和高句丽进行了诸多尝试。 卫右渠主政卫氏朝鲜时,已不听汉朝中央号令,并且威胁汉朝边境安全。 高句丽建国于玄菟郡内后,世代不断地对外扩张,蚕食鲸吞汉四郡。 历史表明,高句丽的扩张不止让百济和新罗感到恐惧,隋朝同样受到威胁。 高句丽支持北齐残余势力侵扰隋朝边境的同时,还与北方的突厥暗通款曲。在隋灭陈期间,高句丽乘机争夺控制东北各族,在隋朝的辽西直接挑起事端,隋朝边境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至唐朝时,高句丽又与百济联兵围攻新罗。 唐朝向高句丽和百济发出警告,但是后者置若罔闻。应属国新罗的紧急求援,为履行援助属国的义务,恢复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唐朝联手新罗出兵高句丽和百济。 此后,新罗占领高句丽和百济,在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建立了统一国家。 新罗成为朝鲜半岛首个统一国家 朝鲜半岛历史上首个统一国家的建立,国家疆域的迅速扩大,促使统一新罗进一步效法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对内健全和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统一新罗之后的王氏高丽和李氏朝鲜,同样对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进行了整顿和加强。例如,王氏高丽完善并加强了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军事制度以及土地制度等。具体就中央官制而言,王氏高丽参照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中央设置三省,即内史门下省、尚书都省、三司,其中尚书都省下设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而李氏朝鲜则完全解除了对国王权力的限制,空前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体制。 李氏朝鲜深受中国儒学文化影响 综上所述,古代朝鲜半岛在对外扩张领土版图、对内效法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两个方向上发力,逐步完成了与古代中国关系形态的转变,最终演化成为与古代中国同质的中央集权国家。 结语:朝鲜半岛在古代中国各藩属国中,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最深,与古代中国在文化上更有共鸣。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朝鲜半岛生乱生战的情况下,古代中国即使耗费国力仍坚持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因为作为中国周边国家外交的示范区域,朝鲜半岛实现民族独立并免于外患,不但符合朝鲜人民的殷切期盼,而且对古代中国维持朝贡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欧阳修 《新五代史》 利玛窦 《利玛窦的中国札记》 姚思廉 《梁书》 范晔 《后汉书》 朴真爽 《朝鲜简史》 作为中国近邻,古代朝鲜为何始终能「 ”独善其身”?原因无非这两点 更多精彩请关注「 ”木子君侃史”,如有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敬请留言,必定认真回复!谢谢! 文中图片均来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相关参考
作者:雷晓凡,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由地缘关系和历史文化方面的关系,中国和越南两国长期以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可谓一衣带水密不可分。中越两国之间也有不少族裔是来源于彼此的流
战国初期最强的魏国,为何不灭掉最弱的秦国,占据最佳地缘优势?
战国初期最强的魏国,为何不灭掉最弱的秦国,占据最佳地缘优势?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战国初年,从晋国分裂出去的魏国,是天下无可争议的绝对霸主。在魏国第一任君主魏文侯时代,一场史无前例的法家变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雷晓凡。>由地缘关系和历史文化方面的关系,中国和越南两国长期以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可谓一衣带水密不可分。中越两国之间也有不
对比明朝的万历朝鲜战争和清朝的甲午战争我们会惊奇的发现,这两次日本对朝鲜和中国的入侵都是如出一辙,有相当多的共同点,但为何最终明清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呢?是清朝武器装备落后吗?并不是!清朝当时有着号称亚洲
中原王朝只要强大起来就想控制朝鲜,这是没有问题的,但要不要把朝鲜变成自己的版图?一般是不愿意的,历史上只有汉朝和唐朝曾经想把朝鲜变成中国的郡县,但最后都失败了。所以明朝、清朝虽然从军事上是可以打下朝鲜
制海权是海权的关键。所谓制海权,就是交战一方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区域海洋的控制权。这是个海军战略领域内的概念,其基本内涵是:享有海上行动的自由,同时阻止敌方海上行动的自由;或实现海洋为己方所用而不为敌方
韩国古代宫廷女子等级如何划分?1、朝鲜国王的正室妻子,称呼为王妃或者中殿。朝鲜王朝没有皇后之称,只有中国有皇后,另外,其本身是不列入品级的。(等同于皇后)。2、朝鲜国王的侧室妾室以及宫中女官等均属于内
布衣贤相话王猛“去了?真的就如此去了?”符坚不敢相信这是事实,或者说他不愿意相信这是事实。“想你生病之时,我亲自为你祈祷,并派大臣遍祈名山大川。前段时间你的病情有所好转,我大赦天下。可如今你还是去了!...
布衣贤相话王猛“去了?真的就如此去了?”符坚不敢相信这是事实,或者说他不愿意相信这是事实。“想你生病之时,我亲自为你祈祷,并派大臣遍祈名山大川。前段时间你的病情有所好转,我大赦天下。可如今你还是去了!...
朝鲜战争的谈判意外地卡在战俘问题上了。中朝方面坚持战俘全部遣返,美国和南朝鲜坚持“自愿遣返”,两方就此相持不下,以致其他问题解决后,朝鲜战争还是长时间不能停战。由于在以往的谈判中,美国方面实际上没有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