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庸调
Posted 均田制
篇首语: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租庸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租庸调
租庸调(汉语拼音:Zuyongdiao),中国唐代前期主要的赋役制度。经过隋末的大动荡,唐初人口锐减,土地大片荒芜,唐王朝为了恢复农业生产,采行前代曾实行过的均田制。对每一男丁授田百亩。其中永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在这基础上实施租庸调法,规定:每丁每年向国家输粟2石,为租;输绢2丈、绵3两(或布2丈4尺、麻3斤),为调;服役20日,称正役,不役者每日纳绢3尺(或布3.6尺),为庸。若因事增加派役,则以所增日数抵除租调,“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则租调俱免”,并限定所增日数与正役合计不得超过50日。这些规定,承袭了北魏以来对赋役制的改进,租调负担比前代略有减轻,并订有水旱灾减课办法;在服役与纳绢之间有一定的灵活性。
差科簿租庸调法既以均田制为存在的依据,而均田制自始既未能保证百亩授田,土地买卖之风又使均田制趋于瓦解,加上安史之乱以后的动乱局面,均田制至大历年间已无法继续下去。租庸调法遂于德宗建中元年(780)为两税法所代替。
“租庸调273219” 3相关参考
括户,中国古代通过检查户口,将隐漏不报和逃亡人口搜括出来,遣送还乡或就地入籍。又称括客。这种清查浮客的活动,历代均有。隋代的租调徭役和唐代的租庸调都以人丁作为征发对象,因此封建国家十分重视对户口的
唐朝的历史618年-907年)唐朝建国后,继续完善三省六部、科举、均田制及租庸调等制度,社会迅速发展。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此后政坛风云多变,并产生武则天改唐建周的历史。开元时期,唐朝国势登峰造
唐朝两税法的实行有什么历史意义一、两税法的主要内容①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役杂税.②不分主户、客户(外来户),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即算当地人.一律上籍征税.③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根据资
1.孔谦是后唐开国功臣,以聚敛财物成名。魏州人孔谦自少为吏,工于书算,颇知钱谷聚敛之事。晋王李存勖攻下魏州之后,让孔谦做了度支使,专管钱谷出入之事。李存勖的眼力果然不错。在他与后梁长达十多年的对峙中,
1.孔谦是后唐开国功臣,以聚敛财物成名。魏州人孔谦自少为吏,工于书算,颇知钱谷聚敛之事。晋王李存勖攻下魏州之后,让孔谦做了度支使,专管钱谷出入之事。李存勖的眼力果然不错。在他与后梁长达十多年的对峙中,
在中國悠長的歷史發展過程當中,經歷了無數大大小小的政策改革和制度變遷。事實上,無論是什麼朝代,身處什麼時間,任何一種制度的變遷,從根本上說起來,都是因為相關利益主體在經過了權衡利弊之後,看到了成本和收
唐顺宗李诵(剧照)唐王朝「”「”安史之乱”后即位的唐德宗,本非庸君,他登上帝位就采纳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正式废除租庸调制,对安史之乱后的赋税调整打上了休止符,增强了唐朝的经济实力。但他性情急躁,猜忌
唐德宗李适 唐德宗李适是唐朝第九位皇帝,唐代宗李豫和沈皇后的儿子,他在位期间初政清明,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颇有一番中兴气象,但后来任用卢杞等,政局转坏。 唐德宗母亲是谁 唐德宗是唐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