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学诚

Posted 章学诚

篇首语:有学问和有知识的人是不同的。记忆造成了前者,哲学造成了后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章学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章学诚

章学诚 像

  章学诚(汉语拼音:Zhang Xuecheng;1738~1801),清代史学家、文学理论家。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字实斋,号少岩。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曾任国子监典籍。历主定州定武、保定莲池、归德文正等书院,后入湖广总督毕沅幕府,协修《续资治通鉴》,主编《湖北通志》,倡“六经皆史”之说,主张“史学所以经世”,反对“舍今而求古,舍人事而言性天”的学风。阐发史学义例,主张编修通史。重视方志修纂,提出修志理论。先后撰修和州、亳州、永清等志,为后世所推重。

  在文学理论方面,既反对桐城派之专讲“义法”,也反对袁枚的专讲“灵性”,认为作文应严肃认真,贵有创新,期于用世,反对“不达时世,画蛇添足”、“优伶演剧”、“削足适履”等不良文风,皆为针砭时弊而发。所著除《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外,余多散佚。1922年嘉业堂辑为《章氏遗书》刊行。

生平

  父章镳是乾隆七年(1742年)进士,官湖北应城知县。学诚幼资椎鲁,体弱多病,日仅诵百余言,好深思,隆冬盛夏读书常至午夜不倦。十四岁,随父至湖北,二十岁以后学业大进,好读史部之书。曾七应乡试,乾隆三十年,第三次乡试落榜,拜翰林院编修朱筠为师,朱筠告以“科举非君所长,不能学亦不足学”,筠藏书甚丰,得以纵览群籍。又得与邵晋涵、周永年、任大椿、洪亮吉、汪辉祖、黄景仁等交游。乾隆三十九年第六次应浙江乡试落第。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修《永清县志》,是年秋天乡试中举,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中进士。乾隆四十六年,至河南谋事,归途遇盗,携带所撰文稿荡然无存,日后写作必存副稿。曾官国子监典籍,主讲定州定武、保定莲池、归德文正等书院。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经周震荣介绍,入湖广总督毕沅幕府,协助编纂《续资治通鉴》等书,毕沅待之甚厚。五十五年,毕沅邀为《湖北通志》总纂。嘉庆五年(1800年),贫病交迫,双目失明。次年十一月卒,葬山阴芳坞。

  章学诚一生精力都用于讲学、著述和编修方志。所著《文史通义》,与唐刘知几的《史通》并称史学文学理论名著。曾编纂《史籍考》,拟尽收古今史部书叙目凡例,总目达三百二十五卷,但书未完成,稿亦散失。所修方志,传世有和州、亳州、永清三志。曾主修《湖北通志》,现存遗稿数十篇。

  章学诚主张“学为实事,而非为空言”,其见解“颇乖人好恶”,生前没没无闻,穷困潦倒。一直到死后,名字被人误写为“张学诚”,或“章石斋”。1920年,胡适受了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出版的《章实斋先生年谱》的刺激,两年后以后出版了一本《章实斋年谱》,他表示︰“最可使我们惭愧的,是第一次作《章学诚年谱》的乃是一位外国学者。”

魏源

  章学诚提出“道(理) 寓于器(事物)”命题,认为“道”是客观事物之规律,“求道”应根据对事物的实际考察。所提出“六经皆史”之说,主张治经以考证史料和发挥义理相结合,将治经引向治史,反映其解脱旧经学传统束缚学术趋向。论文注重内容,反对拟古和形式的倾向,批判了当时桐城派的流弊。其学说至清末始为人重视。1922年有《章氏遗书》刊行。仓修良称章为“浙东学派”的“殿军”。

  章学诚长相丑陋,脸上有斑点、耳背,多少有点自卑,使他的言论极具攻击性。例如汪中曾批评礼教对女性的约束,章学诚便说汪中“黑白不分”。章学诚还批评袁枚“好色”,专收女弟子。

评价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称︰“学诚不屑屑于考证之学,与正统派异。书中创见类此者不可悉数,实为晚清学者开拓心胸,非直史家之杰而已。”

  钱基博对章学诚推崇备至,著《文史通义解题及其读法》,以发扬章学。

  钱穆在《中国史学名著》表扬章学诚“讲历史有一更大不可及之处,他不站在史学立场来讲史学,而是站在整个的学术史立场来讲史学,这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也等于章实斋讲文学,他也并不是站在文学立场来讲文学,而是站在一个更大的学术立场来讲文学。这是章实斋之眼光卓特处。”

  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认为︰“然东原(戴震)斥程朱即所以发挥程朱,实斋宗陆王即所以叛离陆王,取径虽异,旨则归一,则两家之貌异缓和疼不能掩其心同。”

“章学诚145384” 15

相关参考

姓章的历史名人姓章的名人有哪些

秦:章邯、章平陈:章要儿、章大宝、章华、章昭达唐:章成缅、章八元、章孝标、章碣、章叔胤宋:章楶、章惇、章衡、章得象、章鉴、章良能、章梦飞明:章溢、章潢清:章学诚近代:章乃器、章太炎、章士钊现代:章金莱

韩愈和柳宗元并非挚友 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柳”

韩柳是不同的两类人一直以来,研究韩柳的人,比较多的倾向说二人为挚友,其实不然。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韩柳二先生年谱书后》说:“盖韩柳虽以文章互相推重,其出处固不同,臭味亦非投契。”古代“臭味”二字不似现

花言巧语

《论语别裁》第01章学而(16)子曰:巧语令色鲜矣仁。完了,接下来就是:子曰:巧语令色鲜矣仁。什么是“巧语”?如今的话是会吹、会盖。孔子说有些人很会盖,讲仁课本比任何人讲得头头是道,然则却不踏踏实实。

花言巧语

《论语别裁》第01章学而(16)子曰:巧语令色鲜矣仁。完了,接下来就是:子曰:巧语令色鲜矣仁。什么是“巧语”?如今的话是会吹、会盖。孔子说有些人很会盖,讲仁课本比任何人讲得头头是道,然则却不踏踏实实。

一封信降敌一师

 刘伯承(中)资料图本文摘自:东方网,作者:张学诚周新来,原题:淮海战场刘伯承妙施心理战1948年12月上旬,国民党的精锐部队黄维兵团被我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团团围困于淮海战场的双堆集附近

孔子曾向郯子请教以鸟命官之事~是什么事呢?

第六章学无常师苦恼抉择公元前525年,孔子二十七岁。  深秋,天像漏了似的,连阴雨下个不停。曲阜城鲁国高级馆舍前,雨帘里一个高大的汉子在徘徊。他头戴苇笠,身披蓑衣,双脚踏在泥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