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

Posted 光绪

篇首语:未知的事物总是被人以为奇妙无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蔡元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蔡元培

蔡元培

  蔡元培(汉语拼音:Cai Yuanpei;英语:Cai Yuanpei;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中国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卒于香港。是中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

  蔡元培为人宽厚、恻隐为怀,对中国社会及陋俗有透彻观察;两度游学欧洲、亲炙文艺复兴后的科学精神及法国大革命后的思潮。他提倡民权与女权,倡导自由思想,致力革除“读书为官”的旧俗,开科学研究风气,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附带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生平

  1868年1月11日(清同治六年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即今绍兴)。祖父蔡嘉谟在当地早已经商,并且有七个孩子。长子蔡光普为钱庄经理,也就是蔡元培的父亲。蔡光普,字耀山,对人十分厚爱,与周氏结婚,育有七个孩子,蔡元培排行第四。

  蔡元培6岁入读私塾。11岁丧父后,由曾经念书的六叔蔡铭恩(茗珊)指导学习《史记》、《汉书》、《文史通义》等等。1883年,17岁的蔡元培考取秀才后。1884年设馆教书。1885年,到杭州参加乡试。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贡士,因故未参加当年殿试,光绪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补殿试,中二甲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留心新学,同情维新派。

  1898年,弃官南下,从事教育工作,初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嵊县剡山书院院长、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1902年,组织中国教育会任会长,创立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均曾被推为总理。1903年创办《俄事警闻》(后改名《警钟日报》),1904年组织光复会,1905年参加同盟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07年赴德国留学,次年进莱比锡大学攻读哲学、心理学、美术史等学科。武昌起义后即回国,1912年1月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宣布废除忠君、尊孔、读经,改革学制,修订课程;实行小学男女同校,推行社会教育。不久,因不满袁世凯的专制而辞职,再赴德、法等国学习和考察。1915年与李石曾等在法国组织勤工俭学会,次年与吴玉章等发起组织华法教育会,提倡勤工俭学。1916年回国,次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制度与方法,整顿校风,改革教学,网罗人才,使北京大学面目焕然一新。1921年,法国里昂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分别授予他文学、法学博士荣誉学位。

  在1924、1926年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分别被选为候补中央监察委员和中央监察委员。1927年,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中央特别委员会常务委员、国民政府常务委员、监察院长、代理司法部长等职,并创议成立大学院作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行政机关,被任为大学院院长。1928年辞去各行政职务,专任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定居上海。在这一时期,还兼任交通大学、中法大学、国立西湖艺术院(后改为杭州艺专)等多所高等学校校长、院长以及故宫博物院理事长、北平图书馆馆长等职。1932年,同宋庆龄、杨杏佛等在上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被推为副主席,积极营救被捕的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晚年,为抗日救亡事业奔波,努力促成国共合作。1938年,被推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名誉主席。

  蔡元培在近代中国所起的作用,不仅在他的政治活动方面,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影响方面,尤其是他的教育思想和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主张与措施。他把教育分为“隶属于政治”与“超轶乎政治”两类。隶属于政治的有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三者;超轶乎政治的则是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他认为两类五种教育均不可偏废。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体系,是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他的教育实践多在高等教育方面,并进行了改革。他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为使学术昌盛,必须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聘请教师,要“以造诣为主”,“兼容并包”。他主张学与术分校,文与理通科。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把北京大学的工科并入北洋大学,取消文理各科界限,并且改“学年制”为“选科制”。还在校内实行学生自治,教授治校。他认为劳动教育可使全国人民养成劳动习惯,解决劳心劳力的对立。平民教育可使全国平民都有受教育的机会,达到人人平等、幸福。女子教育,可以造成完全人格,使男女平等,国家隆盛。对于世界各国各种教育学说和教育制度、方法,他能根据中国的实际,兼采各国之长。这在当时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的革新,是起了推动作用的。著作有《中学修身教科书》、《中国伦理学史》、《欧洲美学小史》等。

年谱

  1868年1月11日(清同治六年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即今绍兴)。

  1883年,17岁的蔡元培考取秀才后,开始博览群书。

  1884年,18岁的蔡元培设馆教书。

  1885年,到杭州参加乡试。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贡士,因故未参加当年殿试,光绪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补殿试,中二甲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留心新学,同情维新派。

  1898年(清朝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政府杀害了他所崇拜的谭嗣同,使他深感清廷政治改革“无可希望”,断然离开翰林院南下,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

  1902年,在上海与章炳麟等发起成立中国教育学会,并担任会长。同年秋又创立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创办《俄事警闻》(后改名《警钟日报》),提倡民权,鼓吹革命。

  1904年,与龚宝铨等在上海建立光复会,密谋武装起义。次年加入同盟会。

  1907年5月,在驻德公使孙宝琦帮助下前往德国,入莱比锡大学听课,学习了三年哲学、文学、心理学和民族学。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应陈其美来去电催促,取道西伯利亚回国。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唐绍仪内阁教育总长,主张教育应从造成现世幸福出发,提出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摹仿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制度。不久因不满袁世凯的专制统治而辞职。

王国维

  1913年旅居德、法,从事教育、哲学和美学研究。

  1915年与李石曾等组织留法勤工俭学,次年与吴玉章等组织华法教育会。

  1916年回国,次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改革北大领导体制和学科、学制设置,创办科研机构,倡导平民教育,首行男女同校。他采取“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大量引进新人物,不拘一格招聘众家。北大很快即开学术研究、思想自由之风气。他还支持日益兴盛的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赞成文学革命,反对封建复古主义,倡导以“科学”和“民主”为内容的新思潮。他的努力终使北大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赴任前,蔡元培的众多友人认为北大校方腐败,如赴任有碍名望。孙中山认为,“北方当有革命思想的传播,像蔡元培这样的老同志,应当去那历代帝王和官僚气氛笼罩下的北京,主持全国教育。”蔡元培慨然领命。由于延聘和支持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辜鸿铭等人任教讲学,使北大不仅成为全国重要的学术研究中心,而且由于他们这些教授作为或激进,或左倾,或保皇等不同思想的代表而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摇篮。五四运动中同情学生爱国斗争。

  1923年1月因抗议教育总长彭允彝提案逮捕财政总长罗文干,提出辞职,出走欧洲。

  1924年11月至1926年2月,蔡元培到德国求学,专攻民族学。

  1926年2月回国,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工作。

  1927年倡议成立大学院作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行政机关,被任为大学院院长。后改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1月27日和萧友梅于上海创办国立音乐院(即现上海音乐学院),是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音乐院校。

  1927年3月28日,蔡元培在上海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会议,吴稚晖提出发动“护党救国”运动。1927年4月1日,汪精卫穿越西伯利亚再转苏联邮轮,从欧洲赶回上海。蒋介石、吴稚晖、蔡元培等向汪投诉中共问题。

  1927年4月2日,中央监察委员会会议召开紧急全体会议,讨论清除共产党的行动。蔡元培亦有参会。

  1927年4月9日,蔡元培同吴稚晖、张静江、李石曾等人一起发出 3000余字的“护党救国”联名通电,痛斥联共政策的种种荒谬,严词指责工农运动,号召“全体同志念党国之危机,凛丧亡之无日,披发缨冠,共图匡济;扶危定倾,端视此举”。

  1928年于杭州西子湖畔创立国立艺术院(即现中国美术学院)。

  九·一八事变后,他奔走呼号,倡导抗日。1931年12月15日,蔡元培在南京国民党中央党部遭北平请愿学生绑架,并遭殴打致伤。

  1932年,与宋庆龄、鲁迅、杨杏佛等人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对国民政府的特务政治,积极开展爱国民主抗日活动,拥护国共合作。他被选为副主席。1938年被推为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名誉会长。

  1936年,与陶玄、张静江、李石曾等人在上海创办世界学校,实行教育救国和科学救国,把学生从小培养成出国留学及有用的人才。

  1937年11月27日由庄长恭、丁燮林2位研究员陪同,从上海到香港。妻周峻(养浩)和子女在12月29日也到香港。

  1938年5月20日,“保卫中国同盟”及“香港国防医药筹赈会”于圣约翰大礼堂(圣约翰座堂)举行美术展览会。宋庆龄邀请他出席并且公开发表演说。时任港督为罗富国爵士。

  1940年3月3日,年迈的蔡元培于寓所失足跌倒。3月4日便被送入香港养和医院。3月5日病逝,卜葬于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

参考条目

“蔡元培475271” 37

相关参考

被问字丑如何当翰林时毫不在意 蔡元培的宽容

毛子水在《对于蔡元培的一些回忆》中披露了这样一件小事:蔡元培有一次跟钱玄同聊天,钱玄同突然问蔡元培:“蔡先生,前清考翰林,都要字写得很好的才能考中,先生的字写得这样蹩脚,怎么能够考得翰林?”蔡元培先生...

民国征婚广告 蔡元培、章太炎征婚

民国征婚广告早在1900年前后,蔡元培、章太炎等名流就先举起了征婚招牌。元培先生到底是留洋归来,态度开明,开列的五个条件中,有一多半却是为女方着想:一,女子须不缠足;二,须识字;三,男子不娶妾;四,男

蔡元培谈自制

克己者,节制情欲之谓也。情欲本非恶名,且高贵高声之志操,伟大之事业,亦多有发源于此者。然情欲如骏马然,有善走之力,而不克自择其所向,使不加控御,而任其奔逸,则难免陷于沟壑,撞于岩墙,甚或所以而丧其生焉

民国时蔡元培在北大首推“学分制”

蔡元培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的发展追其根源,起源于选课制的产生和发展。选课制于18世纪末首创于德国。1779年,美国的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首先把选课制

黎元洪为何会请蔡元培当北大校长

36岁以后,蔡元培看到清朝已不可救药,决意参加革命,他在上海一边办学、办报、办刊物,一边以翰林的身份学习造炸弹、参加暗杀团,这是今天的人们无法想象的。我们现在能想象一个中科院院士亲手去制造炸弹、搞暗杀、...

黎元洪为何会请蔡元培当北大校长

36岁以后,蔡元培看到清朝已不可救药,决意参加革命,他在上海一边办学、办报、办刊物,一边以翰林的身份学习造炸弹、参加暗杀团,这是今天的人们无法想象的。我们现在能想象一个中科院院士亲手去制造炸弹、搞暗杀、...

曾与蔡元培齐名,一生未婚、投身教育,“儿女”满天下

民国时期的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男有蔡元培,女有吴贻芳”。吴贻芳虽然可能不被现在大多数人所熟知,但在她身上,有着太多的第一:中国第一代获得学士学位的女大学生、中国第一位女子大学校长、第一个在《联

人们熟知的北大校长蔡元培 也是清末暗杀团团长

1905年,末日的清朝在风雨中飘摇。张文平说民国:暗杀大亨蔡元培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暗杀团的一群人神秘的聚齐一室,室中央郑重的摆放着黄帝像。暗杀团的团长面色凝重,拿出一卷黄纸,纸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

梁启超、蔡元培、胡适都赞佩的翻译官是谁?

梁启超说:“西洋留学生与本国思想界发生影响者,复其首也。”蔡元培说:“五十年来介绍西洋哲学的,要推侯官严复为第一。”胡适说:“严复是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李克强总理也曾说:“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严复

梁启超、蔡元培、胡适都赞佩的翻译官是谁

梁启超说:西洋留学生与本国思想界发生影响者,复其首也。蔡元培说:五十年来介绍西洋哲学的,要推侯官严复为第一。胡适说:严复是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李克强总理也曾说: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严复。作为我国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