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不满考勤叫板上司 唐文宗时超期休假罚俸禄

Posted 韩愈 唐文宗 上司

篇首语: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韩愈不满考勤叫板上司 唐文宗时超期休假罚俸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韩愈不满考勤叫板上司 唐文宗时超期休假罚俸禄

2、文宗不满,发动甘露之变,却东窗事发,幽禁宫廷

韩愈不满考勤叫板上司 唐文宗时超期休假罚俸禄

除了大家统一得到休息的旬假、节令假,唐朝还有不少给人生重要时刻放的假,显得相当人性化。

综合《唐六典》、《唐令拾遗》及《太平御览》的记载,以一位出生、成长于南阳,但在洛阳上班的唐代公务员为例,假如其十七八岁就参加了工作,二十岁时举行成年加冠礼时,上司会给假三天,并且“给程”,也就是来回路上耗费的时间不计算在内;将来,他要是参加五服之内亲属的冠礼,也会给假一天,但不给程。

如果这位官员年轻有为,被上司提拔到比较远的地方去锻炼,会给一个为行程做准备的假,叫做装束假。其长短视路程远近而定,“一千里内者四十日,二千里内者五十日,三千里内者六十日,四千里内者七十日,过四千里八十日”。唐朝疆域广大,玄奘的父亲就是在漫长的上任路上遭人谋财害命,所以出趟远门要带足东西,还得留神安全问题,得好好准备准备。

假如这位官员二十二岁结了婚,会有九天的婚假,给程;有亲属结婚,也会依据亲疏远近,享受一至五天的假期。回乡祭祖,给假五天,给程;给亲人扫墓也有假,但只有任期超过五年的官员才有资格享受,五年有一次10天或15天的拜扫假。

考虑到很多公务员远离父母,在外地工作,不便团聚,唐朝还制定了省亲假,每三年给官员一次回家探亲的假,时长为一个月或三十五日。但是这种假,五品以上的官员必须奏请上司同意,不能说走就走,毕竟时间太长。

再往后,如果遇到父母、亲戚以及授业恩师去世,会有丧事假。老师去世,给假三天;父母去世,官员一般要解官,三年侍丁。除去这些,日常工作中,有时难免会有私事要抛开工作去忙,不要紧,每月可以请两日事故假。

考虑到唐朝官员已经拥有账面上的113天假期和不定期的辍朝假,再算上个人能休的各种事假,唐朝公务员每年的休息时间可能已经超过了今人。今人账面上约有125天假,包括春节等11天节假、104天周末以及5~15天的带薪休假。

白居易工作玩乐两不误

其实,开国前期,唐朝公务员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事务繁杂,到了休沐日或者节令假日,也常常加班。到唐高宗时,国事趋于安定,皇帝心疼下属,于是下旨说,现在天下无虞,再遇到旬休的日子,“许不视事”,大伙可以休息了。地方官立刻照此执行,但京官们还是忙得脱不开身。于是,唐玄宗在开元年间不得不继续鼓励官员公休,到天宝五年下令,正式免除了京官们旬节休假期间上朝的惯例,颇有些“强制休假”的味道。

白居易有长期的京官经历,又曾在江州、苏州等地做过地方官,他的诗歌无意中也透露出自己办公和休假的情况。唐敬宗李湛宝历元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他在《郡斋旬假命宴呈座客示郡寮》中写道:“公门日两衙,公假月三旬。衙用决簿领,旬以会亲宾。公多及私少,劳逸常不均。况为剧郡长,安得闲宴频。下车已二月,开筵始今晨……”在《秋寄微之十二韵》中也有这样的描述:“清旦方堆案,黄昏始退公。可怜朝与暮,消在两衙中。”

也就是说,当时官员处理公务,分“朝衙”和“晚衙”两次,每天登堂务公两次。白居易是个伟大的诗人,也是个好官,他辛苦做事,所以平日里的这“两衙”忙得昏天黑地。上任两个月后,他才终于腾出空来休息了一次,跟宾朋同事尽情宴饮作乐,纵观《郡斋旬假命宴呈座客示郡寮》,十六句诗有八句是讲这个宴饮Party的美酒、美食、美女和欢乐场面,足见当日放松之彻底。

末尾,他不忘自己公务员的使命,带着微醺醉意点评当朝休假制度,说“无轻一日醉,用犒九日勤。微彼九日勤,何以治吾民?微此一日醉,何以乐吾身?”在治吾民和乐吾身之间,白乐天已经找到了平衡点,那就是工作日就得效命朝廷,玩命干活,休息日则彻底放松,喝他个一日醉又如何。会工作又会玩,还有政绩,所以苏州人民对白居易爱戴有加。他离开苏州时,好友刘禹锡曾作诗说“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好生不舍。

如今的公务员即便是在节假日,在公众场合喝得烂醉也是有风险的。在唐代,官员没这个顾忌,因为政务之余,朝廷是鼓励官员“任追游宴乐”的。玄宗时曾下过《许百官游宴诏》,“自今后,非惟旬休及节假,百官等曹务无事之后,任追游宴乐”,也就是不止节假,平时只要该忙的事忙完了,想怎么乐怎么乐。甚至,官员们还被鼓励“每旬暇日寻胜地宴乐,仍赐钱”,这出游的盘缠、帐篷、酒食开支都由财政报销。唐德宗时,每逢重要节假日,“自宰相至各省奏事官员,各得赐钱五百贯文至一百贯文不等,朝廷委派度支于每节前五日支付,永为常式”,“过节费”已形成定例。当然,这种花纳税人的钱休假宴游的做法并不符合现代社会准则。

韩愈不满考勤叫板上司

唐朝的休假福利足够任性,可以说在前朝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丰富而人情味十足的休假体系。虽然假是官员们所享受的,但由此促动的节假活动的兴盛,极大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时尚和风气。到后来,过惯了逢节有假的日子,遇到节庆不放假,还会引发不满。

唐代有位日本和尚在中国待了很多年,他的日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大兴土木修筑仙台,工地上每天有三千人忙碌,其间赶上寒食节,按例应该放假七天,但朝廷不让停工,这下工匠们大恼,“怨恨把器伏,三千人一时衔声”,劳动工具扔在地上一起咒骂,结果“皇帝惊怕,每人赐三匹绢,放三日假”才算了事。与以往不同,唐代在服丧期间还可以免征劳役、赋税。这个制度在后来的各个朝代也有所采用,体现了旧时代的人文关怀精神。

但节假日多,不等于没有约束。唐代的休假制度有放有收,三品以上官员请假前要告假,假期结束了要到各自的官衙里打卡销假,叫做“参假”,超期不归则要处罚,比如,唐文宗太和八年,御史台曾规定放假逾期要罚一个月的俸禄。还有一些官员,找各种借口多得假期,白拿俸禄,朝廷的办法是克扣他的俸禄给顶替者。

到了晚唐,藩镇割据天下不稳,官员的考勤也愈发要紧,假日常被克扣。贞元十五年(799年),汴州叛乱,韩愈带着家人从开封匆匆逃到徐州,谋了一个节度使推官的小官做。结果上班头几天就有小吏来告知,半年之内必须每天“晨入夜归,非有疾病事故,辄不许出”。韩愈相当不爽,但怕丢了工作没有立即发作,忍了几天终于忍不住,写了《上张仆射书》一文给上司,直言如此考勤自己“必发狂疾”。

韩愈把话说得相当有道理,你看重我韩愈,不是因为我能不能准时上下班,而是我的才能。你给我安排的活我都干了,何必拘泥于我有没有按时打卡呢?韩愈还给上司出了个改革方案,让大家“寅而入,尽辰而退;申而入,终酉而退”,换言之,凌晨3~5点上班,干到9点;下午3到5点上班,晚上7点下班,剩下的时间自由安排。韩愈还说,假如您不这么干,全天下的人不光会说你只是可怜我才给我口饭吃,还会说我给你打工不是因为你有“道”,就是图俩钱而已。

韩愈说话直爽坦率,这番话放在今天也有大批拥趸,不过别忘了,考勤制度历来是老板的权柄重器,哪能讨价还价。韩愈的上司是南阳人张建封,能文能武也爱才,他是如何回复韩愈的不得而知,但怕是难完全遂韩愈的愿,因为第二年夏天,韩愈就辞官去了洛阳。

文宗不满,发动甘露之变,却东窗事发,幽禁宫廷

导语:唐文宗,是唐朝的第十四位皇帝。唐朝共二十一位皇帝,唐文宗属于唐朝中后期君主。唐文宗执政时期,并没有将矛盾指向地方上日益强大的藩镇,因为当时的藩镇力量还算平稳,唯一的一次沧景之乱也是很快的被镇压。因此,虽然唐文宗很快便将矛盾指向当权的宦官。 自唐宪宗被宦官杀之后,唐朝皇帝的废立,皆由宦官操纵。而唐文宗也毫无例外。是宦官王守橙所立,但唐文宗并没有因此纵容宦官的专权。相反,他痛恨现在独揽大权,操纵皇帝废立的宦官们。因此,他寄望于通过一次事变来结束这一切。但他并不知道,宦官的根深蒂固不是一两天就能除掉的。 这样杯水车薪的做法最终只有一个结局,东窗事变,毫无效果。接下来,请大家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甘露之变的来龙去脉,希望大家能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 宦官拥护登宝座,却憎恨宦官 唐朝自唐宪宗被杀之后,其后的皇帝皆是由宦官所立,最终一般都逃不脱宦官的生死手掌。而年少的唐文宗,虽然是宦官所拥护,但却对宦官极度憎恶。他明白宦官之所以去拥护他,只不过是贪婪他手中的权力。当这些宦官力量强大到一定阶段,自己终将会成为真正的傀儡。 唐文宗图(图片来自于网络) 因此他一想起其皇祖父唐宪宗被宦官弑杀的悲剧,以及其兄唐武宗的昏庸无能,便一直悄悄地对自己默念。总有一天,将会把这些毒虫一一除之,让自己腾出手来,恢复唐朝往日的辉煌。 初次尝试-宋申锡,王守澄,宋申锡完败 因为对宦官的仇视,因此文宗很快便将矛头指向当时当权的宦官王守澄。而文宗为什么会针对王守澄呢?这大概是因为当年唐宪宗便是被王守澄所杀,在加上自己也是被他所立,现在他的权势可以用权倾天下来形容。买卖官职,暗地勾结节度使。 宋申锡图(图片来自于网络) 面对王守澄,文宗一个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地方上的节度使更是不会帮忙,借用节度使的力量无疑会是引狼入室,赶走一只又重新来一只。节度使不可用,那么朝中距离皇帝最近的除了宦官,就只有丞相了。这时的丞相是宋申锡,宋申锡此人是通过科考一步步高升到宰相之位,因此很愿意帮助文宗铲除宦官势力。 因此宋申锡成为了文宗手中的第一把利器。他能成功么?答案是不能,宋申锡此人有很高的名誉,却是一个很不谨慎的人。很快便将自己和文宗的密谋传了出去。之后,可想而知,朝中和宦官交好的朝臣和王守澄联合起来,将谋反的罪名罗织在宋申锡身上。使得文宗起疑心,最终宋申锡被贬为司马。唐文宗的首次尝试宣告失败。 扶植仇士良,重用李训,舒元舆,处死王守澄 宋申锡被贬后,王守澄的权势日益增长。没有了丞相的辅助,文宗只好再去寻找新的力量来抵制王守澄。这时的朝廷分为三派,一派是以王守澄为首的宦官集团,一派是党派之争的牛李党,而最后一派则是官职比较轻微的官员。党派之争的牛李党,不光整日互相的争斗,而且和宦官又有着很大的联系。 舒元舆图(图片来自于网络) 因此,文宗只能去重用那些官职低微的官员,而这些官员中为首的便是之后发动甘露之变的两大核心人物李训,舒元舆。两人皆出生于宦官世家,但其官职却不是很大。文宗宣见,要共谋铲除宦官,两人鼎立支持。但因为文宗最想要处死的宦官是王守澄。 而李训,舒元舆两人也想早日立些功劳,因此便向文宗觐见,利用宦官内部的矛盾来除掉王守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黑吃黑。因此,很快王守澄的死敌宦官仇士良便进入了文宗的视野。以李训,舒元舆为首的臣子和皇帝的指控,再加上仇士良的鼎力相助,很快王守澄便被因为自己早年弑君最终被除之。 而李训,舒元舆也在此过程中被文宗任命为朝中大臣,位居宰相之位。被不属于自己胜利蒙住眼睛的李训,舒元舆决意与文宗再次一搏,这次他们的目标又会是谁?他们还会成功么? 甘露之变-势单力薄,转瞬即逝,政变失败 文宗在李训,舒元舆的劝解下,借助仇士良除掉王守澄。在文宗心里,仇士良只不过是自己的一个道具,用完之后就该扔掉。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仇士良借助此次机会,代替了王守澄的位置,再加上自己原本的势力,成为了最有权势的宦官。 因此,痛恨宦官的文宗,便开始将矛头指向仇士良。这时的李训,舒元舆也因为功劳位居丞相之位。经历过上次的尝试,李训,舒元舆这两人被胜利蒙住了眼睛,加上文宗的鼓励。这二人便开始在宫中安排亲信,最终和宫中的将军韩约一起密谋了一场政变,打算彻底的消灭以仇士良为首的宦官势力。 仇士良图(图片来自于网络) 是日午朝,文宗在紫宸殿召见仇士良和百官,但没过多久,左金吾大将军韩约便进入殿中,说在后院宫殿中有一棵石榴树,石榴树上有甘露。甘露在古代是吉祥的象征。于是文宗便派李训前去观看,说是去观看,实质上是在安排石榴树旁边的守卫,他们决意通过这些暗卫来铲除这些宦官。 但没成想,过于好奇的仇士良在前往后院途中,通过韩约的紧张和自己对附近的观察,很快便发现藏在附近的伏兵,便在宦官的掩护下迅速逃跑。甘露之变也因为此很快便宣告失败,政变失败后,以李训,舒元舆为首的这些政变的人一一被仇士良所杀,宦官势力再次达到顶峰。文宗最终也被囚禁,没过几年便逝去了。 文宗总评-与宦官的恩怨 唐文宗是在宦官王守澄的支持下继承了皇位,但其执政之后,却对宦官充满敌意,尤其是对于那个弑杀他祖父和皇兄的王守澄,他更是恨的咬牙切齿。因此他决意除掉宦官。但满朝的文武百官,总眼望去,只有两批人能用,一批是以丞相宋申锡为首的力量,但事情很快泄露,宋申锡完败。 另一批是以李训,舒元舆为首的低级官员,他们劝解文宗黑吃黑,仇士良除掉了王守澄,但宦官势力却更大了。天真的文宗和他信奉的臣子决意向仇士良开战,也就是甘露之变。但这些臣子势单力薄,自己也没有军队,加上之间的不团结,最终导致政变的失败,接连被杀。 而文宗也因此事被囚。唐文宗发动的甘露之变虽然失败,但其破釜沉舟的勇气却值得我们去敬仰,去推崇。

相关参考

清朝律例禁止长辈在时子孙分家,违者罚杖一百

导读:清律对分家这么规定:“凡祖父母父母在,子孙别立户籍分异财产者,杖一百。”以现在的眼光看,国家未免管得太宽了一点。分不分家既不是犯罪,又是家庭内部的事,犯得着打屁股吗?还不仅如此。在土地买卖、借贷

考勤历史

1.中国历史上官吏考勤制度始于哪个朝代中国的考勤制度起源很早,但是当时所谓的考勤,主要是对国家官吏而言。至于考勤表的使用,根据记载,应当不早于清朝。清初,国家官吏实行坐班制,每日办公都在衙署。到了乾隆

能跟吕布叫板的张飞,是怎么死的

能跟吕布叫板的张飞,是怎么死的?  张飞字益德,幽州涿郡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看三国时,看到张飞特别有趣,动不动就喊起大嗓门“我乃燕人张飞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听到这句话时,我就在想,谁他妈

凌晨考勤孤身值夜——从史料入手,试论清代下层京官的工作艰辛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对古代官场上的人来说,京官身份往往都是其梦寐以求的夙愿。不过真当了京官,就真的跻身权力中心了吗?其实未必,真实情况不仅没有想象中那么潇洒,甚至还比外官更加劳苦——只

因未被弃用而反对永贞革新 韩愈的另一面

没被任用而结怨韩愈带头反对永贞革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王叔文主政后,没有起用他,直到那年夏秋宪宗继位时,才把他转任为江陵府法曹参军。韩愈为此痛恨王叔文,并迁怒于柳宗元﹑刘禹锡,把自己遭贬阳山令归罪于...

因未被弃用而反对永贞革新 韩愈的另一面

没被任用而结怨韩愈带头反对永贞革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王叔文主政后,没有起用他,直到那年夏秋宪宗继位时,才把他转任为江陵府法曹参军。韩愈为此痛恨王叔文,并迁怒于柳宗元﹑刘禹锡,把自己遭贬阳山令归罪于...

因未被弃用而反对永贞革新 诗人韩愈的另一面

没被任用而结怨韩愈带头反对永贞革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王叔文主政后,没有起用他,直到那年夏秋宪宗继位时,才把他转任为江陵府法曹参军。韩愈为此痛恨王叔文,并迁怒于柳宗元﹑刘禹锡,把自己遭贬阳山令归罪于...

竟因未被弃用反对永贞革新 诗人韩愈的另一面

没被任用而结怨韩愈带头反对永贞革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王叔文主政后,没有起用他,直到那年夏秋宪宗继位时,才把他转任为江陵府法曹参军。韩愈为此痛恨王叔文,并迁怒于柳宗元﹑刘禹锡,把自己遭贬阳山令归罪于...

因未被弃用而反对永贞革新 诗人韩愈的另一面

没被任用而结怨韩愈带头反对永贞革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王叔文主政后,没有起用他,直到那年夏秋宪宗继位时,才把他转任为江陵府法曹参军。韩愈为此痛恨王叔文,并迁怒于柳宗元﹑刘禹锡,把自己遭贬阳山令归罪于...

中国古代有休假制度吗

  古代假期最早叫“休沐”,古代西汉时期就确立了休假制度,据《汉律》记载:“吏员五日一休沐。”  所谓“休沐”就是沐浴和休息,即官员每五日当中可以放假一日。这个休沐大概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星期六、星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