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
Posted 北洋
篇首语:我走在逃离命运的路上,却与命运不期而遇。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北洋政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汉语拼音:Beiyang Zhengfu;英语:Beiyang Government),由北洋军阀控制的北京中华民国政府的通称。
成立
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取得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3月10日在北京就职,又逼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这标志着中华民国史上北洋政府统治的开始。北洋政府对外依靠帝国主义支持,对内主要代表国内封建势力,以北洋军队为统治支柱,镇压人民,排斥异己,在全国建立起军事化的统治。
发展
北洋政府大致可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皖系军阀统治时期、直系军阀统治时期、奉系军阀统治时期四个阶段。
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
袁世凯上台后,临时政府进行改组,唐绍仪首任内阁总理,不少北洋官僚入阁。袁世凯逼迫主张调和南北矛盾的唐绍仪辞职,换其亲信赵秉钧组成御用内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袁并无约束力。但此时政治形势仍具有明显的过渡色彩,资产阶级革命派还有与北洋派一争高下的实力。1912~1913年上半年,由于两大政治势力的对峙,形成了民国史上一个短暂的特殊时代。政党林立,舆论活跃,表现出难得的资产阶级民主气氛。众多政党中,最重要的是以同盟会为主体改组的国民党,以前清立宪派旧官僚为支柱的进步党。国民党领导人希望通过和平方法建立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发展实业,具有进步意义。但他们在理论上脱离现实,行动上组织松散,对袁的野心也认识不足。相反,袁世凯暗中集聚力量,寻求列强财政支持,实力雄厚。1913年初,大选揭晓,国民党获胜,袁立即摘下和平假面具,指使暴徒暗杀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挑起战争。革命党人意见纷纭,仓促中在7月发动二次革命,终因不敌早有准备的北洋军而失败。这是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一次重大挫折。
二次革命失败后,南北对峙局面宣告结束,袁世凯用武力统一全国,北洋集团由此独占了全国政权。接着,袁通过威胁手段,于10月当选正式大总统。随即建立起个人独裁统治。1914年5月1日,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公布《中华民国约法》,实行总统制,总统独揽一切大权,至此,辛亥革命的成果——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被袁破坏殆尽。袁世凯统治期间,镇压了革命派的活动,北洋派也保持着大体上的一致,因而政局相对稳定,北洋政府的行政、立法、司法各种体制的基础多在这一时期奠定,公布的一些法规、条例对工商业发展也起了一定作用。但大总统职位仍不能使袁世凯满足,自1915年春开始,他积极准备改行帝制。同年12月12日宣布恢复帝制。旋下令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废除民国纪元。但遭到全国人民一致反对。袁在北洋派内部排挤手握兵权、对帝制不甚积极的段祺瑞、冯国璋等人,造成北洋派内部的分裂。忙于世界大战的帝国主义列强也不可能给帝制运动以有力支持。因此,袁世凯称帝后彻底动摇了他的统治基础。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坚持反袁,组织了中华革命党与中华革命军发动起义,但因孙中山、黄兴有分歧,缺乏实力,又脱离群众,故影响不大。结果,进步党在全国反袁浪潮推动下,联合西南地方势力,打出反袁复辟旗帜,占据了主动地位。1915年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首义 ,护国战争爆发,很快得到全国响应。在全国反袁的浪潮下,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 。袁世凯虽然还想挣扎,但已力不从心,于6月6日病死。
皖系军阀统治时期(1916~1920)
南京临时政府自1916年袁世凯死至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北京政府基本上为皖系军阀段祺瑞把持。袁世凯之死,结束了北洋集团的大体统一局面,开始了群雄纷起、兵连祸结的军阀割据年代。北洋内部分裂为直、皖两大系,奉系在东北迅速崛起,各地大小军阀割据一方。中央政府只能在对外关系上勉强代表着国家。黎元洪继任大总统,《临时约法》、国会等资产阶级民主形式也已恢复,但实质与袁世凯时代并无二致。段祺瑞以国务总理身分把持北京政府实权,但他不能缓和北洋派与其他派别以及北洋派内部的矛盾。首先引发的是府院之争,到1917年春因对德参战案达到高潮,黎元洪解散国会,免去段祺瑞的职务,段立即煽动督军团叛乱,并阴谋在天津另组政府。正值此际,张勋复辟发生,段率兵打败张勋。冯国璋任代理大总统,段祺瑞以“再造共和”的英雄自居,把持中央政权。皖系政府对外以参战为名,签订了中日军事协定,出卖主权,投靠日本,借款编练参战军;对内奉行武力政策,排除异己。1918年8月段成立新的御用国会,选北洋元老徐世昌为大总统,派兵讨伐南方护法运动,皖系势力发展到了最高峰。段祺瑞破坏民主的行径,遭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对。1917年7月孙中山南下广州发起护法运动。他没有军队,只能依靠西南军阀唐继尧、陆荣廷等人,故遭到排挤。南北武力对峙演化为争权夺利的议和。皖系虽然控制了北京政府,但不能控制北洋各派。其他大小军阀扩充各自的实力,直、奉两系的扩展尤其迅速。直系首先在与南方军政府作战问题上与皖系发生矛盾。直军在前线自行停战。迎合了全国人民渴望和平的心理;直系极力攻击皖系卖国,一时又赢得了人心。皖系上台后一系列倒行逆施,本已引起人民反感。1919年巴黎和会时,皖系政府的表现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使它陷于完全孤立的境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压制日本的扩张,依靠英美支持的直系在与依靠日本支持的皖系的争斗中又多了一重筹码。1920年7月,直皖战争终于爆发。
直系军阀统治时期(1920~1924)
直皖战争爆发,直系与奉系结盟,皖系即败下阵来,直系曹锟、吴佩孚成了北京政府的新主人。直系上台后,就以中央政权的名义实行武力统一政策。这一政策遭到一切非直系的反对,纷纷以“民主”、“自治”、“联省自治”以及其他各种名义对抗。首先与之发生矛盾的是昔日倒皖的盟友奉系。1922年4月,爆发了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果直系击败奉系,独占了中央政权。新胜之后的直系脱下“爱国”、“进步”的伪装,镇压工人运动,造成二七惨案。他们先打着“恢复法统”的旗号,恢复国会,逼徐世昌下台,迎黎元洪复任大总统。继之又对黎元洪“逼宫夺印”,接着直系便高价收买国会议员,于1923年10月通过贿选,让曹锟当上了大总统,搞得举国哗然,丧尽民心。反直的一方,奉系败退出关后,宣布“闭关自治”,实力大增,皖系不甘寂寞,企图卷土重来;南方的孙中山准备北伐,也在寻找盟友,由此形成了孙、皖、奉“反直三角同盟”。直系内部则因争权夺利而四分五裂,冯玉祥部自成一派,且与反直一方暗通款曲。1924年9月,以江浙战争为前奏,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奉军大举进攻,直军作战不利。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曹锟,直系腹背受敌,吴佩孚失败南下,直系军阀统治时期告终。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1924~1928)
直系垮台后,奉系控制了北京政权。他们抬出皖系首领段祺瑞为临时执政,实际则在背后操纵。各派军阀之间争权夺利,纵横捭阖,敌与友之间根本无一定之分。北方的奉系与冯玉祥国民军系首先发生矛盾,这一矛盾的激化,又使奉系与吴佩孚重新携手,共同反冯。1926年初将冯部挤出华北。奉系内部,郭松龄于1925年底联合冯玉祥倒奉,由于日本的干涉而失败。同时,东南孙传芳与奉军激战,一跃而为五省霸主。到1926年4月,段祺瑞下台,其后奉、直两系“联合”起来,暂时建立了他们在中国中部和北部的统治,并组成直系和奉系军阀势力所控制的北京政府,这个政府由内阁“摄政”。这时,南方国民革命兴起,经过五卅运动,形成全国性的革命高潮,使广东革命军的北伐时机成熟。1926年7月,北伐开始,北伐军先打吴,再攻孙,最后击奉,各个击破,不到一年,即控制全国半壁江山。1927年6月,张作霖在北京组织安国军政府,自任大元帅,企图联合各派军阀,进行最后挣扎。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进行“清党”、“分共”,使北伐中途停顿,给北洋军阀以短暂喘息之机。然而为时不久,国民党各派再度联合继续进行所谓后期北伐。张作霖见大势已去,遂于1928年6月下令退出京津一带,向东北收缩。他本人在回沈阳途中,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弹炸死。1928年6月8日,国民党军队进入北京,北洋政府在中国的统治最后结束。同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全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评价
在现今的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科书中,对北洋政府多有诟病,原因是,在这段时间内中华民国的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频繁更迭,北洋派中的各派系军事冲突不断。但除了洪宪帝制与张勋复辟之外,北洋历届政府均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国家基本法(另曹锟曾在1923年公布民国史上首部宪法),同时,北洋政府也是当时被世界各国于法理上所承认的中国政府。近年来史学家不断为北洋政府翻案,更有人认为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近百年历史上言论最开明、经济较好发展的时期之一。
在北洋时期民主,自由,宽松的环境下,产生了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胡适、梁实秋、辜鸿铭、傅斯年、鲁迅等新文化运动大师。北洋政府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外交非常成功的时期,借由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契机,北洋政府收回了德国侵占的山东主权,收回俄国攫取的中东铁路主权,废除满清政府给列强的部分庚子赔款,果断出兵外蒙古,从而维护了国家统一。日本强加给中国的《二十一条》,在北洋政府多方斡旋下,驳回了对中国最为不利的各项条款,是弱国外交的胜利。
“北洋政府541590” 6相关参考
北洋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和平的方式完整继承前朝疆域的政权,也是中国继清朝灭亡后第一个被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崩离析,皖系、直系两大派系先后控制中央政府,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北洋政
有关近代的影视剧中,里面关于故事发生时间背景的叙述,有的是北洋时期,有的民国时期,还有的是国民党时期,他们分别代表的是「”北洋政府”时期、「”民国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关于这三个名词,很多人
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段时期,它虽然前后只存在16年就被取代了,但是在这16年里,它们却留下了很多重要的贡献。当然,北洋政府也做过很多不好的事情,这里并不是为北洋政府洗地,只是说北洋
梁士诒1922年北洋政府对逾亿元的盐余抵押借款进行整理,发行九六公债。九六公债从议起、发行到偿还均遇到困难,遭到非议,并先后造成两次影响很大的公债风潮。北洋时期这样一项重要的公债个案,体现了北洋政府时
“北洋外交”,顾名思义,其实就是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的外交情况。这一时期从1912年北洋政府成立到1928年北洋政府的覆灭,持续时间大致为16年。在这16年时间里,北洋政府对外的交涉究竟有哪
01、被遮掩的细节谈起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都会归因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若问起外交失败的原因,则难免归咎于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军阀割据混战,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出卖国家主权等等。纵观整个北洋政府
满清皇帝溥仪退回后,中国进入北洋政府执政时期。从1912年到1928年,短短的16年里,经历了15个国家元首。但是真正在这一时期,掌握实权的只有四个人,袁世凯、段祺瑞、曹锟、张作霖。第一个出任中华民国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北洋政府”,是指清朝灭完后1912年至1928年间,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占主导地位的中央政府。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崩离析。皖系、直系两大派系先后控制中央政府,第二次直奉战争
清军对于要不要参加一战,北洋政府内部是有矛盾的。段祺瑞及其国务院主张参加一战,但引起了包括总统黎元洪在内的反对派的强烈抵制。在此重要时刻,段祺瑞得到了梁启超的鼎力支持。在清末民初的文化界中,梁启超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