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仪节之争,清政府如何破解觐见之礼难题
Posted 公使
篇首语: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西仪节之争,清政府如何破解觐见之礼难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西仪节之争,清政府如何破解觐见之礼难题
1861年3月之后,西方各国公使陆续进入北京,但觐见皇帝之礼一直未能进行。清朝的理由,最初是咸丰帝依旧制“北狩”热河,不便举行,后因咸丰帝去世,称皇帝年岁太小,太后因中国礼仪不见外人。驻京的各国公使也未将国书亲递,一些公使仅将录副本交总理衙门,还有一些公使赴任后甚至不提此事。 1865年7月5日,法国代理公使伯洛内(H.de Bello)照会总理衙门,对当时频频发生的教案不满,言辞中多有威胁之意。尽管英国参赞威妥玛曾作《新议略论》、总税务司赫德(R.Hart)亦作《局外旁观论》,呈递总理衙门,但都以个人身份婉言告劝。如伯洛内以正式照会提出,且锋芒直露,对清朝说来尚属首次。奕对此极为不满,复照中对伯洛内的指责处处驳斥,然对觐见一事却细心地不置一词。法方的照会也提醒了奕,随着同治帝年岁增长,亲政时间的到来,外国公使若再提出觐见,又将何以处之? 总税务司赫德 1867年9月30日,距《中英天津条约》规定的10年修约的期限已近,为早作准备,奕等总理衙门大臣请两宫皇太后下旨,命沿海疆吏及曾办过对外事务的大臣18人,共抒意见,以备在修约谈判中采择。同时发下奕等人的信函,提出了近年中外交涉中的6项事务,作为此次大讨论的纲要,其中第一项就是觐见,在讨论中,奕等人说出了中国旧有传统与近代国际社会衔接中的无奈,倒出了一肚子的苦水。但究应行何礼,却没有明说,却隐隐露出可不行“中华仪节”。 慈禧太后 由于湘、淮系的崛起,清朝权力下移。手掌重兵的各省大吏对朝廷政治有了一些发言权。然他们收到此谕后,大多数人沉默了很久。作为沿海疆吏,他们清楚敌手的强盛,作为“天朝”臣子,他们理应奉礼教为先。12月13日,总理衙门仅收到3份回折,不得不再次催促,当日下发的谕旨一一点名,让未表态的各大员迅速回奏。也恰在此时,奕派卸任的美国公使蒲安臣(A.Burlingame)为清朝出访缔约各国的使节,并派总理衙门章京志刚、孙家榖为随员。他为此专门指示蒲安臣,到各国时,“无庸相见”各国君主,“或偶尔相遇”,“彼此概免行礼”,以免为今后的觐见仪节之争落下口实。 蒲安臣 广东人民出版社委托宣传 ( 茅海建:《当代学人精品:茅海建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 ( 编辑: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史硕士研究生 谢敏 )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相关参考
乾隆五十七年,英国派遣正使伯爵马戛尔尼(Macarney)、副使斯当东(staunton)等来到中国,要求和清政府商谈通商条件。自天津赶往北京的时候,中国官吏按照惯例,发给他们新的旗帜,上面写明是英国
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认为自己是天朝大国,只有他国对自己有所求,而自己则对外无任何需求。由于这种思想,清政府对外的政策都是以政治需要为先导,随政治形式的变化而变更的。>> 清初,郑成功占据台湾
命妇:泛称受有封号的妇女。命妇享有各种仪节上的待遇,一般多指官员的母、妻而言俗称为“诰命夫人”。历代封建王朝妇女的封号皆从夫官爵高低而定,唐以后形成制度。后宫内命妇的编制为一后、四妃、九嫔,此为高等级
揭秘:湘军集团与晚清政府的权力之争 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天国起义的烈火迅速从广西燃向全国,此前清廷依靠的八旗与绿营不堪重用,为湘军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机会。随着湘军兴起,国家的一些重要权力也逐渐移向地
日本的军事教育分为三级,初级是成城学校,中级是士官学校,高级是陆军大学。对于中国留学生,日本政府只准上到士官学校毕业,不准进入陆军大学。成城学校是陆军士官学校的预科学校。1898年,日本参谋本部福岛安
《仪礼》(汉语拼音:Yili),中国古代记载典礼仪节的书。简称《礼》,以称《礼经》、《土礼》。商、周统治者有名目繁多的典礼,儒生掌握的各种仪节单,经不断排练补充,整齐厘订,成为职业手册。但传到汉代
一、古代公共关系的渊源纵观历史,早在古代埃及、巴比伦、波斯、古希腊、古罗马,统治者就用武力和舆论手段来控制社会,处理与民众的关系。这些帝王、政府都曾动用大量的金钱和人力去营造雕像、寺院、陵墓,写赞美诗
民初政府的设立和制度的建立为之后的府院之争埋下了祸根。民国法律确立了所谓的内阁制度,但这一制度在民初的中国由于水土不服发生了变异,以至于演变成为民国初年的府院之争。那么,民初的府院之争究竟
...候,就会有有一个人说:“夫人(夫君)咱们趁早行“周公之礼”安歇了吧……”,“周公之礼”现在通俗指夫妻同房。为什么周公之礼会成为夫妻同房的代名词呢?背后是否有故事发生?我们一起看看。据说周公之礼是与周公有...
...候,就会有有一个人说:“夫人(夫君)咱们趁早行“周公之礼”安歇了吧……”,“周公之礼”现在通俗指夫妻同房。为什么周公之礼会成为夫妻同房的代名词呢?背后是否有故事发生?我们一起看看。据说周公之礼是与周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