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到底谁该负主要责任
Posted 北洋
篇首语: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甲午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到底谁该负主要责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甲午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到底谁该负主要责任
中国近代史上所有的衰败耻辱,和为了追求富国强兵所付出的努力,都不是一朝一夕出现的,而像温水煮青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如果非要在这其中找几个节点的话,那么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应该算是两个。甲午战争的失败,让中国彻底失去了追赶列强的机会,从此失去了还算是世界列强的大国地位,沦为二流国家。直到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才重新恢复大国地位,屹立于世界之林。这中间正好是五十年整。
甲午战争的惨烈至今仍有很多人评论、分析,因为在当时无论是中国的综合国力还是北洋舰队的实力,都远超过日本和联合舰队,到底是因为什么才导致甲午一战的失败,或者换个说法,谁该为甲午一战的失败负主要责任呢?
在以往的认识中,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给自己过大寿,致使北洋舰队缺乏弹药,逼得邓世昌只能撞船。但是根据最新的史料研究,清政府每年调拨给北洋舰队的经费平均是300万两白银左右,而日本联合舰队的经费平均每年只有230万两,而且事实上,清政府在当时已经有能力制造国产炮弹,虽然质量差点,但绝对不是弹药不足。所以从海军经费这个层面不足以解释北洋舰队的失败。 在海军装备方面,北洋舰队的战舰数量和吨位都超过联合舰队。铁甲舰的数量中日对比是6:1,中国遥遥领先,非铁甲舰中日比例是8:9差距也不是很大。北洋舰队主力舰定远号和镇远号护甲厚度是14寸,就连经远号和来远号这样级别的战舰也有9.5寸的护甲。日本联合舰队即使是威力最强的三井号都没有这么好的护甲厚度。至于火力方面,200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数量中日对比是26:11,北洋舰队遥遥领先,只有中口径火炮日本只是稍稍强于中国。而船速方面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夸张,日本战舰只快了每小时1.44海里。 在武器装备、人员数量完全占优势的情况下,北洋舰队还败的如此彻底,而联合舰队竟然一艘战舰都没有损失,那只能从制度和体系当中寻找答案了。北洋舰队的实际最高领袖李鸿章就成了众矢之的,也一直被人们称为是甲午战争的主要负责人。整个体制的腐败导致军队之中不良风气盛行,军队将领不顾国家利益只会曲意逢迎,追逐各个人利益。由于李鸿章把 北洋舰队当成自己的政治资本,逐渐的北洋舰队内部军纪涣散,贪腐成风。也正因这种利益关系,北洋舰队在前线拼命的时候,其他人也因为要扳倒李鸿章而见死不救,甚至像翁同龢这样的清流,恨不能希望北洋舰队失败。 其实这种说法很不负责任,李鸿章在一开始朝鲜危机的时候就明言这仗不能打。他知道中国之劣势不在北洋舰队不强,也不在缺人缺钱,而是整个中国的民心士气都不如日本。其实在整个甲午战争当中,北洋舰队打得还是很英勇的,邓世昌向吉野号撞击的黄海海战只是整场战争的一小部分,北洋舰队从朝鲜开始直到战争的结束,一直都在苦苦支撑。虽然也有像方伯谦这样无耻的逃兵,但是英勇就义的舰队将领大有人在。所以北洋舰队的失败并不是因为指挥失当或是战略失误,而是真的打不赢。 在刚开战的时候,由于丁汝昌这个淮军土将和下面那些留过洋的管带根本就尿不到一个壶里去。大家所受的教育和作战习惯全然不同,从古至今没听说那个将帅不和的军队能打赢仗的。战舰之间各自为战,没有形成有效的防御阵型,刚一开战,日军还没有进入射程范围,北洋舰队就慌忙开炮。刘步蟾率先打出第一炮,不但没打中目标,反而震伤了统帅丁汝昌。在接下来的四个小时里,竟没有一个人接替丁汝昌的帅位,所有战舰都是在没有统一指挥的情况下乱打一气。 所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丁汝昌、李鸿章、翁同龢和舰队里面的那些管带们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要负主要责任的并不是他们,而是光绪皇帝。有人会说当时的慈禧太后应该负责,可是这件事,还真不能赖在这个老太太的身上,首先克扣海军军费的并不是她,北洋舰队也不缺这点钱。而且甲午战争的时候慈禧太后早就还政给光绪了,这会正在颐和园里养老呢。此时清朝的实际领导人是光绪皇帝。 作为一国最高统帅,在前线将领要求不能打的情况下,还一意孤行要与日本开战,显然绝对不是明君所为。光绪皇帝没有去过北洋舰队或是刘公岛和旅顺的港口视察,在不了解自己实力的情况下也根本不了解日本的国情。他只是凭借字面上的实力对比,和那些包括翁同龢在内的清流言官鼓动,就觉得自己胜券在握了。 日本专注立宪明治维新已经过了很多年,初步实现了工业化,而满清虽然通过洋务运动看起来国家的工业化发展蒸蒸日上,可是这些进步跟老百姓没有关系,普通百姓既没有享受到工业革命带来的果实,也无法为工业化做出贡献。骨子里跟两百年前刚入关的那个清朝是一个样子,本质上是一个农业国对战一个工业国,或者换种说法,就是一个满清朝廷对战整个日本国。 这些情况那个从小饱受传统儒家教育的光绪皇帝从哪里得知呢,在他的眼里,根本就没有国家性质的概念。整个朝廷,知道这个症结所在的明白人,恐怕只有李鸿章一人。按照李鸿章在一开始的想法,这个仗打赢的可能性不大,求和是最好的解决方式。日本想染指朝鲜,干脆把朝鲜给他算了,用空间换取时间,中日之间好歹面子上还能留个体面。你打了,不但地盘留不住,面子也丢光了,还得赔钱、死人,北洋舰队也没了。求和,不管怎样对满清的根基没有任何影响,最多认个怂,朝鲜中日两国共管。这种战损成本效益比还是很划算的。相关参考
主持人: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1894年的9月,日本海军和北洋水师在黄海海面进行了激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如今,一百多已经过去了,但是人们仍然会记得当年甲午海战的
北洋水师,也叫北洋舰队、北洋海军,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现代化海军舰队,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下面就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主、客观原因: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原因一:官场上的明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第一支近现代意义上的海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关于这支舰队的评价在百年后仍然争论不休。其中有一则著名的“主炮晾衣”故事,称北洋舰队在访日期间被日方军官东乡平八郎看到主炮上晾晒了衣物,由
资料图:长崎事件油画>1895年9月17日,清朝北洋海军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烈战斗,这场决定甲午战争最终结局的关键一战,是以日本联合舰队击败北洋海军而宣告结束。综合双方舰队参加作战的军力来看
一提到北洋海军的火力,许多人就对"定远"和"镇远"上装备的那八门305毫米"克虏伯"后膛炮的威力津津乐道,诚然,这种主力舰级别的舰炮放到巨炮如林的列强海军里面并不算出挑,但是放在远东地区却绝对是巨无霸式的无敌存在...
清政府共有四支舰队:北洋水师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北洋水师1888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南洋水师正式建立是在
1894年中日甲午一战,中方惨败。从朝鲜半岛一直败到山东半岛,还赔上了引以为傲的北洋水师。1895年2月,日军的进攻到达了高潮,全歼北洋舰队于威海卫,不出多日就要打到山海关了,眼看大清就要节节败退,日
很多朋友都听说过清朝的北洋水师,对于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历史非常心疼。其实早在甲午战争的10年之前,清朝曾经与法国开战。在清法战争中,法国舰队为了从台湾岛登陆,计划全歼清朝的福建水师。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
两支海军,上演了荡气回肠的一幕北洋水师,中国人的强国之梦_《甲午沉思录》
> 甲午战争有陆地和海上两个战场。其中海上两支舰队――清朝的北洋舰队和日本联合舰队的交锋更具代表性和决定性。它们之间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胜负。通过对它们各自发展、壮大的过程以及在海战中表
1891年6月26日,处在巅峰期的北洋舰队从威海卫起航,第二次访问日本。这是甲午海战之前,双方最后一次近距离观察对手,对两国海军在今后的走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在中国铁甲巨舰的威胁下咬牙急追,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