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剃头易服,从老鼠辫到阴阳头,这条辫子经历了什么

Posted 辫子

篇首语: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军入关剃头易服,从老鼠辫到阴阳头,这条辫子经历了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军入关剃头易服,从老鼠辫到阴阳头,这条辫子经历了什么

清宫剧里的发型好看不? 清初,清军刚进去北京时,多尔衮颁布了严厉的剃头令“不从者斩”,但随着下令后三河立即爆发了反金以及蠢蠢欲动的山东,不到数月的剃头令宣告停止。当然,这只是多尔衮的权宜之计。 >待清军攻下南京、苏州、杭州之后,清政府认为大局已定,便重申剃发令,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高压政策。 >但由于这项政策涉及文化认同,引起了各族人民的强烈反对与抵抗,结果导致了清政府的血腥镇压。 >剃发易服,无非是清政府为了消弱汉族反抗意识,巩固清朝统治地位的手段。 >那个时候,剃发令规定要留的发型叫“金钱鼠尾”辫,就头顶一个铜钱大小的头发扎成小辫,其他全剃光。 >后来留的头发越来越多,渐渐成了“猪尾辫”、“蛇尾辫”,最终形成对半分的“阴阳头”。剃去前额头发,留起一根辫子。 >从鼠尾辫到阴阳头,这条辫子究竟经历了什么?一切的一切,要从乾隆三十三年的杭州开始说起… 02 >乾隆盛世,尤其江南,经济发达物阜民丰,正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但这一年,苏杭笼罩着一层迷雾。 >某天,杭州萧山县来了个外地和尚,笑眯眯问村口一个写字的男孩叫什么名字......男孩的父母惊恐地将他绑起来,聚集了全村人要将他烧死,罪名是“叫魂”。 >苏州街上有个老乞丐,唱着谁也听不懂的歌,手里抓着一把乱糟糟的辫子,他冲谁笑,谁回家就生病,有经验的老人说,这家伙是在“叫魂”。 >怪事一件接着一件地发生。 >人们认为,造桥的石匠会把写着男孩姓名的纸条打进桥墩,插入京杭大运河的淤泥里去,石匠成了叫魂的巫师。 >人们还认为,光头的和尚会带着一把剪刀,剪去男人的发辫,再念一串咒语,那人的魂就从身上分离出来。人被叫走了魂儿,丧失了精气,或痴呆或生病,最终死去。 >于是,人人自危,有男孩的人家,把孩子关在屋里不让出门;外地人若是问了谁的名字,会被暴打一顿,然后报官扔进大狱。 >官府一开始对这些“叫魂”案件嗤之以鼻,但止不住的流言,让青天大老爷们横眉怒喝:“盛世之下,岂会有这般荒唐事?”衙门的差役满大街抓人。 >到底是什么人在作祟?可又查不到,也抓不到,百姓们道路侧目,衙门里叫苦连天。 >人人心头都涌上了疑云,孩子不敢出门上学,妇女不敢上街交游,男人不敢出门干活。 03 >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叫魂”事件,纯属流言。 >有一天,一个叫巨成的游方和尚被指控剪人发辫作法,但事实上他被抓时,只从随身的箱子里搜出了一缕头发。 >抓他的蔡捕役认定这和尚很诡异,但一缕头发说明不了什么,于是从家里翻出自己的旧头发,小心翼翼地编成一股发辫,还特地拿了把剪刀放进和尚的行李中,使证据“板上钉钉”。 >案件层层上报,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要做点什么来坐实和尚的罪名,以至于最后巨成和尚的行李里头,竟然有四把剪刀。 >最后,虽然这案子被查清是个冤案,蔡捕役被抓起来打了一顿,巨成和尚也被无罪释放了。可是不管是衙门捕快,还是吃瓜群众,都认定:事出有异,外地和尚会叫魂。 >在萧山的另一个地方,人们打死了一个走街串巷的铁匠。说在他身上搜出来两张符咒,人们便认定这符咒是用来剪掉辫子后“夺生魂”的,将他暴打致死。 >但后来知县发现,那两张符咒只是用来向土地爷赎罪的普通符文。 >在流言的中心地区安溪县(也就是笔者的家乡),村民们甚至遇见了一个外地口音的陌生人,就怀疑他是来叫魂的,把他吊到树上活活晾死。 >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的恐慌来自鼠疫疾病,有无数的白骨堆砌,而叫魂的恐慌却来自民众无端的臆测。 04 >人心惶惶。从萧山到杭州,从江南到整个长江中下游平原,流言制造的恐慌蔓延了大半个中国。 >在江浙一带的官员们看来,这几起叫魂案件荒诞不经,完全是庸人自扰、民众愚昧,所以并没有及时上报。 >可乾隆却通过他老爹当年建立的密折渠道,知道了这件事。乾隆怒了。 >盛世治下,却出了这样的荒唐事,他如何能忍?于是从上到下风风火火掀起了一场全国性辟谣活动。 >百姓人心惶惶,官员疲于奔命,王公寝食难安。 >查到最后,没有一个巫师逮捕,没有一件叫魂案件水落石出,老百姓们言之凿凿的“谁谁谁家的儿子被剪了头发丧了生魂”,都查不到到底是谁家的娃。 >没有丢了魂的受害者,也没有加害者,甚至没有一桩确实存在的案例。 >受害者只有那些被屈打成招的和尚、道士、石匠、乞丐,以及无数莫名其妙被愤怒村民打死的外乡人。 >乾隆只得鸣金收兵。 05 >折腾许久,这场叫魂案不了了之,但人们却留下了后遗症。如何才能保护好辫子不被剪掉? >戴帽子或许是个好主意,把辫子留得粗一点也是种方法。想象一下,像清初那样的金钱鼠尾辫,细细一根,一剪子下去全没了。而清末那种半个头留发的阴阳头,盘出的辫子又粗又长,寻常小剪子一下子也剪不断。 >于是江南人,辫子越留越粗。时尚不胫而走,全国百姓的辫子都越留越粗了,就连京城的王公贵族也效仿起这种潮流。 >皇帝也自知入关后,剃头易服,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的过错,也就默认了这种做法。脑后蓄发越来越多,到了道光年间,基本形成了现在清宫剧里所熟悉的模样。 >乾隆三十三年以后,政府不再强制推行暴力剃发,普通平民的着装发型也开始了复古风。 >虽然官员们依然一板一眼地穿着长袍马褂,百姓也并不敢真的留起全部长发,但穿汉人衣冠不再是被明令禁止。 >在街上,渐渐出现了穿着满汉服装、留着辫子和挽着发髻的人群并行不悖的画面。 >乾隆朝《姑苏繁华图卷》,街上有人穿着满人衣服,有人是传统汉人打扮 >满族开始汉化,而汉人也找回点滴传统,而这一切都是源于叫魂事件带来的反馈。 >清朝廪生的集体肖像画,清代官服,明代儒生打扮,满汉混搭风,穿汉式长袍、戴满式官帽 06 >《孝经》里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当年满清入关,汉人对剃发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殊死抵抗,其激烈程度甚至远远超过对明亡的愤慨。 >清朝人头上的辫子不仅仅是灵魂的载体,更是满清统治的象征所在。从官府到紫禁城,甚至乾隆亲自下场,害怕原本不相信的人,变得深信不疑。 >其实,剪辫叫魂这样的传言明朝就有过。 >费孝通说,中国传统的乡土熟人社会是一种差序格局,好比是把一块石头投进水面,激起一圈又一圈扩散开去的波纹,每一个人都是他自己文化圈子的中心。熟人社会里,人们更容易达成一致的意见。 >晚清时期,两广一带也多次传言那些黄头发高鼻梁的外国人的眼睛,能摄人魂魄,外国人带来的照相机,按下快门就会夺走生魂。 >今天的我们自然不会相信这些无稽之谈,可流言却曾真真切切地侵扰着古代社会百姓。但如今流窜朋友圈的奇葩谣言、各种人云亦云(如2011年的食盐抢购风潮)不也是另一种“叫魂”么? 流言止于智者,辟谣辟谣辟谣!!!机智如你。 >接下来,小占用时间扯个淡,因为是个无关紧要的事! >我们熟悉的很多清宫戏里,男子的发型都是错误的。 >看看下面几张图: > 1793年英国访清使团随团画师、亚历山大的纪实画稿证明,乾隆时期还是金钱鼠尾。 >1799年,日本发行的《清俗纪闻》插图《浴堂》,右下角的那个人很明显的鼠尾辫 陈道明老师的版《康熙王朝》的康熙,明显面积太大  聂远版《延禧攻略》的乾隆,正面看不到发际线,应该算最接近史实的

相关参考

清朝为何只要求汉人剃发

列位,欢迎来到照理读史。1644年满清入关之后,最不为人称道的一个政策,就是剃头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当然以今天很多电视剧观众的角度说,怎么叫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我们看人清朝梳个大辫子,那头发很

清朝为什么要剃头扎辫子,清朝剃头令的起源于哪一年

  看关于清朝的影视作品时,可以看到清朝不管男女都穿着马褂,这与明朝以前的服饰有着很大的区别。不仅于此,清朝的男人不论长幼一律是前脑勺的头发剃掉,后脑勺蓄长发并编成辫子。小编不禁吐槽,这样的发型真的很

清朝人为什么要剃头留一条粗大的辫子

近几年清宫剧盛行,大家发现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清朝男性一律剃头留辫。只见众须眉前额锃光瓦亮,脑后垂辫如绳,白黑鲜明,颇显滑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推崇孝道。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可随意毁之,《孝经》有

谁是晚清时期最早在紫禁城中剪去辫子的人

溥仪《退位诏书》发布的当晚,袁世凯剪掉了脑后的辫子,一夜之间,由清朝权臣变成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辫子被满清政府视为国体象征,当年入关时曾强横地要求“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到了辛亥革命风起云涌时,

为什么清朝人都要剃头?绑辫子?

清朝起于塞北,满人是马背上的民族。也许是由于骑马的缘故,很早就有了结辫的习惯。满族人的祖先金人,就是剃发蓄辫的民族,其发式是「半剃半留」,于额角引一直线,线前面的头发全部剃光,线后面的头发结辫垂于脑后

清装剧梳的辫子是错的

中国汉族成年男人自古以来都是束发的(这个古指的是周朝以后,从出土发掘的商朝玉俑看,商朝男人也是辫发的),束发,不仅是成年的标志,也是华夏民族文化的象征。而到了清朝,男人都剃头留辫,成为一个时代最突出的

清朝灭亡后,老百姓愿不愿剪掉辫子

清朝以前,汉人是不剃发的,这是我们自古的传统,更是儒家文化所不允许的。《孝经·开宗明义章》就写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然而,清军入关后,强迫民众「”剃发梳辫”,因此酿成了许多屠

清朝发型:清朝灭了以后为何多数人不肯剪辫子

清代末期,在觉悟了的知识青年和学生掀起的革命斗争中,把剪辫子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从清末开始,到清朝灭亡之时,剪辫子成了全国范围从下到上又从上到下的革命运动。纵观有清一代经历的辫子演变过程,这个自然和必然

明朝李自成都被老鼠搞死了 为何清军没被传染

1643年,李自成大败明军,占领陕西全省,于1644年一月在西安称帝,国号大顺。李自成是否真的“大顺”呢?我们往下看看吧:渡过黄河,攻下汾州,阳城,蒲州,怀庆,太原,忻州,宁武关,大同,宣府,居庸关、

清朝药到病除的 ”刀尖药”,建国后为何神秘消失

自从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由于清朝统治者「”留头不留发”的规定,因此很多清朝男人都得梳着长长的辫子。不过当时的剃头师傅们总会有不小心的时候,剃刀的刀尖难免会碰到客人的头皮,这个时候,一种名为「”刀尖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