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息边境战事,反对王安石变法,怒怼老丈人祸国
Posted 宰相
篇首语: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平息边境战事,反对王安石变法,怒怼老丈人祸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平息边境战事,反对王安石变法,怒怼老丈人祸国
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大臣富弼、文彦博同日拜相。 >当时宰相是富弼、翰林学士是欧阳修、御史中丞是包拯、侍讲是胡翼之,这四位号称真宰相、真学士、真中丞、真先生,是为“四真”。 >在名臣辈出,如群星闪耀的仁宗朝,富弼任宰相,是众望所归。富弼几年在相位,都按惯例处理政务,顺从公议,不存私心。官员按职守工作,天下无事,号称太平宰相。 >仁宗年纪大了,有一次上朝时突然晕倒,抬进宫内。大臣们都见不着,也不知里面情况如何,人心惶惶。 >富弼和文彦博到大内探望病情,以祈祷为由,晚上留在宫。两人召集内阁成员王尧臣、李沆等一起商议:“万一仁宗有个三长两短,该提前备好储君人选......”做好了一应准备,以免朝局震荡。 >次日,仁宗好转,危机化于无形。但富弼胸有沟壑,从容不迫,值得佩服。 01 >富弼的仕途,有极其光辉的一页,就是出使辽国不辱使命。 >宋初“澶渊之盟”让宋、辽之间和平相处了几十年。到仁宗庆历年间,西夏挑战大宋的权威,连连战胜宋军。 >辽国皇帝辽兴宗派使者萧英、刘六符到大宋,目的很明确,要敲竹杠。提出割让关南地,多赔偿钱财等条件。来人兴师问罪:“你们为什么关了雁门关?大修城墙,操练士兵,是不是想动手啊?大辽国雄兵百万,早集结在边境,就等着你们呢。” >无奈当时大宋正与西夏苦斗,再来个辽国,肯定吃不消,宋仁宗便派出使团去与辽国谈判,使者就是富弼。 >特使富弼见了辽兴宗,道:“关了雁门关,是为了防西夏,修城练兵是正常国防课题!当年辽国能在南方得到那么多好处,是因为那时的南方是一盘散沙。现在可是一统的大宋国,您有必胜的把握吗?何况打完仗,好处都归了那些肆意挑起战端的大臣,抢了东西还立了军功得到奖赏。可陛下您呢?又得到了什么?不但没有得到金钱,还失去了精兵良马,无异于\'偷鸡不成蚀把米\',您说呢?” >想不到一席话,说的辽兴宗连连点头:“富大人讲得太有道理了,分析透彻,鞭辟入里。” >但辽兴宗仍坚持:“这样吧,把关南之地还给我们就行。” >富弼回复道:“以前的分界线每个朝代都不一样,地归谁?没人说了算。” >再一通心腹言语:“北朝以得到土地为荣,南朝便以失去土地为耻。辽宋以兄弟相称,您的做法有失兄弟相处之道吗?友谊的小船怎能说翻就翻呢!” >讲得辽人哑口无言。最终订下盟约:宋朝给辽国的岁币增加银十万、绢十万。辽国则负责约束西夏,使其与大宋和谈。 >条约是吃了点亏,但大宋得以专门对付西夏。而后西夏觉得辽国出卖了自己,便断交与之交战。 >至此,大宋撬开辽夏同盟,使宋、辽、西夏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渐稳定下来。 >富弼以三寸不烂之舌立下大功,闻名朝野。 02 >某年,河朔发生大水,老百姓到处流浪讨饭。朝廷在城里设置灾粮分发点,当场熬粥派发。 >但是灾民实在太多,经常会有踩踏事件发生,甚至有人因为挤不进去,近在咫尺,却饿死在粥锅旁。 >而且灾民大量涌进城中,造成流行病蔓延,非常不利于求灾工作。 >于是,富弼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动员当地的富户都开设粥场,加上国家补助的粮食,设置了尽量多的赈灾点;动员有过经验的退休和闲置人员参加粥场管理;山林河流出产的自然物放开让灾民们使用;死的人全部大坑合葬,称“丛冢”;第二年麦子成熟,让灾民按路途远近领了口粮回家。 >这一套有效的措施,成为后来大宋救灾的成功版本。 03 >当时范仲淹对富弼有知遇之恩,富弼也佩服范仲淹的风范。富弼尊称范仲淹为六爷。但碰上意见相左的时候,吵得面红耳赤,二人丝毫不让。 >有人劝富弼:“范公对你恩重如山,你怎么一点面子也不顾?”富弼称范仲淹为六爷。 >富弼道:“我和六爷是君子之交。他老人家举荐我可不是让我当“应声虫”!” >听后的范六爷呵呵大笑:“我就是欣赏小富同学不随波逐流的作风!” >别说不给六爷留面子,就连老丈人晏殊的面子也不给,富弼照样开炮。 >一次宰相吕夷简使诈,被富弼揭穿,晏殊在中间和稀泥当老好人。 >岂料富弼当着皇帝的面怒斥道:“晏殊党同吕夷简,祸害国家!”差点没把岳父大人气死。 >幸好这事发生在宋朝,如若放在今天,不用老婆赶,富弼应该就会自觉地守在门口。 >当年出使辽国,正是宋辽剑拔弩张之时,使者弄不好就有去无回。现在想来吕夷简推荐富弼,多少还有点公报私仇的性质。 >富弼这种大公忘私的风采,后世大为赞叹! 04 >年轻时的富弼名扬天下,人称洛阳才子。范仲淹读了他的文章大为欣赏,特意推荐给晏殊等人看。 >晏殊也是当时的大才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祝燕归来”就是处于他的手笔。 晏殊觉得这小伙有才华,当即打听:“不知这小富结婚了没有?”得知晏殊单身,遂将女儿嫁给了他。 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富弼持反对意见。当场甩脸:“我不懂什么叫青苗法。” >见富弼反对变法,神宗欲重用王安石的宋神宗很不高兴。不料富弼接着来了一句:“老臣希望陛下二十年内,不要提用兵一事。” >神宗甚觉扫兴,其实富弼也知道神宗的态度,便坚决地要请辞退休。 >一来年纪大了,二来施政方略不同,宋神宗最终同意了。又问富弼:“您觉得谁来接班比较合适?”富弼说“文彦博。” >神宗沉默半天,道:“王安石怎么样?”富弼沉默不语。 >就这样,富弼退休回到了老家洛阳。他在老家也没闲着,自己精心设计,建了一个一流的园林,一亭一轩,一沟一壑。园林之盛况空前,在当时的洛阳数一数二。 >其后,宋神宗不时有重启富弼的意思,但是富弼都以年老体衰为由推辞了。 >有一次富弼和好朋友邵雍去参加个法会。邵雍是当时最著名的智者,精通易学,以一介平民在士大夫中享有盛名。 >邵雍问:“听说皇上又请你出山?” >富弼说:“你瞧我这身体,吃不消喽!” 邵雍说:“皇上召你,你说生病躺床上。法会召你,你一请就来。” 富弼甚为感悟!此后深居简出,不问政事。悠游山水,颐养天年。 元丰八年,在洛阳去世,享年80岁。相关参考
王安石司马光 司马光和王安石本是一对惺惺相惜的好友,但是王安石发动的政治改革“王安石变法”却遭到司马光的反对,司马光之所以反对王安石,只是因为政见不同吗? 笔者认为,司马光是个聪明人,他反对王
王安石和 王安石和苏轼都是北宋著名的人物,两人都涉及文学的政治,不过相传两人在政治上存在矛盾,苏轼也不赞同王安石变法,到底为何他们的关系会闹得很僵呢? 民间传说,大约是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在
1.美加边境为何有一段是直直沿着纬线的美国和加拿大两国之间的边境线是世界上唯一不设任何军事设施的边境。两国接壤的边境线长达8900公里,其中包括加国和美国阿拉斯加州接壤的边境线。有关美加两国边境线的协
戊戌变法与慈禧的关系是什么?戊戌变法的结局是戊戌六君子死的死,逃亡的逃亡,光绪皇帝遭到软禁。慈禧在这件事上成为了千古罪人,可是历史的事实是否有些被我们遗漏了。据说对于戊戌变法慈禧一开始并没有那么大的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司马光。大家对于司马光这个人还是比较了解的,在我们还小的时候,便知道他的英勇事迹,也就是“司马光砸缸”。从这件事上就能看出,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人。也可以说,他
清缅战争 清缅战争是清王朝和缅甸两国围绕边境地区的领土和资源控制权发生的一场战争,帝晚年时曾说过,“五十多年八桩战事,就征缅这桩不算成功。” 清军装备如何 这次战争,清军派出了明瑞、等大将和
中国历史上,从不缺乏那些官员直谏的忠臣,他们为了江山社稷,丝毫不在乎个人的前途和性命,其勇气和事迹至今让人膜拜。在明朝时期,有一位相当有骨气的状元,因多次怒怼皇帝被贬官,最终病逝于遥远的异乡,却为留下
战国初期,魏国跨越赵国去消灭中山国,赵国为何不反对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虽然齐国、燕国、楚国、三晋、秦国这战国七雄吸引了大家的主要注意力,但是,实际上,战国七雄之外
在我国古代,不少君主为了稳定民心,为了让百姓心甘情愿臣服于自己,会以一些祥瑞来预示自己是「”君权神授”。例如在两汉时期,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说汉高祖刘邦是「”龙”的儿子,所以刘邦成为君主是天命所归
古今变法,都一定会触及既得利益。因此一定会遭到依靠旧制度不合理之处寻租的既得利益者反对。如果改革者的策略不对,也有可能遭到不是依靠寻租、而是依靠公平竞争获得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寻租和非寻租既得利益者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