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代有高才的名门世家,为中国留下国宝级藏书

Posted 藏书

篇首语:常识是人类的守护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这个代有高才的名门世家,为中国留下国宝级藏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个代有高才的名门世家,为中国留下国宝级藏书

地处江南水乡的历史文化名城常熟,不仅是经济发达的鱼米之乡,还是钟灵毓秀人文荟萃之地,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在常熟老城中,有一条宁静的翁家巷。巷子里有一座粉墙黛瓦,古色古香的院落,叫做彩衣堂,那是清朝末期著名政治家翁同龢的故居。而作为显赫江南的名门望族,从这里走出的名人绝不止翁同龢一人。 >翁氏家族大约是在明代迁居江南常熟的,世代以耕读传家。清乾隆年间,翁同龢的祖父翁咸封考中举人,后来当上了海州(今连云港)的学正,负责管理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 >翁咸封培养出一个更加有出息的儿子翁心存,他于道光二年,考中进士,在官场不断升迁,后来任上书房总师傅,侍读咸丰皇帝和恭亲王等人,接着又教授同治皇帝,成为难得的“两朝帝师”。他还曾经当过工部尚书、户部尚书等,官至正一品的体仁阁大学士,赠太子太保。 >翁心存的三个儿子也都是出类拔萃。他的长子翁同书中进士后,历任翰林院编修,贵州学政,安徽巡抚。次子翁同爵,曾任陕西巡抚,湖北巡抚,湖广总督。小儿子翁同龢更是了不得。 >翁同龢 01 >1830年,翁同龢出生在北京,4岁时随家人回到家乡常熟。他自幼聪慧好学,15岁即考中秀才。7年后,应顺天府乡试中举人。26岁那年,以殿试一甲第一名,考中状元。 >翁同龢和父亲翁心存一样,也是“两朝帝师”。36岁的时候,翁同龢当上了同治皇帝的老师,后来又教授年仅6岁的小皇帝光绪,并且与光绪密切相伴了24年,情同父子。 >翁同龢在同治和光绪两朝为官,在光绪朝走到了仕途的巅峰,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专权跋扈,与光绪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尖锐。翁同龢作为帝党的一员大将,自然免不了卷入了这场纷争。 >翁同龢与身为后党的李鸿章的矛盾由来已久,当时有一副讥讽两人的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就是批评合肥人李鸿章与常熟人翁同龢。不过要说清流派领袖的翁同龢贪腐却没有什么根据。 >翁同龢最被诟病的是与李鸿章二人之间的恩怨,间接导致了后来中日甲午战争北洋舰队的失利。当时英国人建议中国:必添购快船两艘,方能备日制胜,没想到翁同龢不断拖延,两艘速度快、舰炮多的快船被日本买去,其中的一艘吉野号成为甲午战争中击沉中国舰队最多的军舰。 >也有人认为把军费问题说成战败理由,将罪责推到翁同龢身上,会有牵强附会之嫌。 >今天我们在这里,不评价翁同龢在政界的是非得失,要说的是翁氏家族的世代爱书藏书之风。 03 >翁氏喜爱藏书的习惯是从翁同龢的父亲翁心存开始的。当年,翁心存的父亲翁咸封虽然当了个学正,但只是一个八品小官,而且为官清廉,所以家境还是比较贫寒的。 >翁心存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到一些藏书楼做校勘书籍的差事来贴补家用。他勤奋好学,利用接触到的藏书,汲取各方面的知识,补充才学。同时,他对于书籍校勘和鉴赏的能力也得到快速提高。 >后来,翁心存中进士当了官,便开始热衷于藏书。当时常有一些藏书家的传世珍藏流散出来,翁心存便悉心加以收购回来。后来他当了皇帝的老师,接触书籍珍品的机会更多了,他建起了自己的藏书楼,收藏和购得各种刻印图书和抄本。 >当时在常熟有一个藏书家,名叫陈揆。陈家世代都是读书人,积聚了丰富的藏书。陈揆喜爱书籍如痴如醉,由于参加科举考试失败,便断了进入仕途的念头,将自己毕生的精力,都倾注到搜集、整理和研究古代文献上。 >因为他买到唐代刘赓的《稽瑞》一书,索性将藏书楼取名为稽瑞楼,收藏有古籍善本200多种,近两万卷,其中不乏珍贵的宋元版本和大量的地方志。 >陈揆去世后,他的儿子却守不住这份家业,不懂收藏却只会变卖祖产。稽瑞楼的藏书一大半都被翁心存和常熟另外一个藏书家的“铁琴铜剑楼”买去了。 04 >在翁心存的言传身教影响下,翁家的子孙们个个用功读书,勤奋进取,致力于靠才学实现自己的抱负。随着翁心存三个儿子通过科举、出人头地,翁家奇迹仍在继续。 >翁同龢的大哥翁同书有两个儿子,翁斌孙中了进士,翁曾源中了状元。翁家到了近现代也是人才辈出,其中就有同济大学校长翁之龙。翁世家族创造了常熟城“一双宰相,两辈帝师,三位公卿,四代翰林,五人进士,代有高才”的佳话。 >翁同龢书法 >爱藏书的传统,在各地任职的翁家人都没有忘记。咸丰年间,清朝廷与太平天国之间战事不断。翁同书曾经被派到扬州的江北大营六年,在钦差大臣琦善军中任职。他从太平军手中收复了江苏和安徽两省的一些城市,从而立下战功。 >在繁忙的军务中,翁同书还利用各种渠道广泛搜求古籍,曾经在邗江县收集到一本珍贵的《吴越备史》。还购得扬州著名藏书家秦氏“石研斋”所藏的一些精品书籍。他曾经一次就给家中寄回100多种书籍。 >翁同书去世后,将全部藏书都传给了比自己年幼20岁的弟弟翁同龢,二哥翁同爵也将部分藏书转给了他。 05 >翁同龢在北京城中为官40多年,繁杂的官场生涯中,藏书成了他俗中求雅闹中求静的兴趣爱好。他写过一副对联:“入我室皆端人正士,升此堂多古画奇书”,对于古画奇书有着浓厚的兴趣。 >根据他在日记中所述,他每隔几天就要去琉璃厂淘书,甚至春节期间商家还没开门就心急地跑过去。就这样,他陆续购进越来越多的好书。有一次他在琉璃厂一家书店看到一本宋版书《集韵》,不由得喜出望外,想买下。可是书店老板却奇货可居,不肯出售。翁同龢连续几天前去造访,终于打动了书店老板,这才如愿将《集韵》一书收入囊中。 >翁同龢还成功地收购到怡亲王的藏书。怡亲王本是康熙第十三子允祥的封号,雍正年间,允祥的儿子弘晓承袭了怡亲王封号。这个王爷有收藏书籍的爱好,在王府中建了藏书楼,专门搜集罕见的秘本书。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宋元时期古籍大半都归入怡亲王的囊中。乾隆年间,为了编纂四库全书,曾经诏令天下进献藏书。可是这个弘晓,依仗自己是乾隆皇帝的堂兄弟,并没有将他的珍藏献出,所以他的孤本藏书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同治初年,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处死了咸丰临终托付的“顾命八大臣”,而当时承袭怡亲王爵位的载垣也在其中。怡亲王府遭此打击,家道败落,藏书也开始散落到民间书肆,这让翁同龢有了收藏的机会。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坚持,最终翁同龢在寓居京师时,建有藏书室“一经堂”和“韵斋”,在常熟家乡祖居还有“宝瓠斋”以及“瓶庐”。 06 >二十世纪初,翁氏藏书传到翁同龢的曾孙翁之廉手中。翁之廉居住在天津,觉得北方的天气干燥,适合书籍的保存,于是将一部分精品书籍转移到了天津。翁之廉去世后,他的儿子翁万戈继承了天津这批藏书。 >1947年翁万戈从美国留学归来,眼见时局动荡,便找了一艘运煤船,将天津的藏书运到上海。后来又全部运去了大洋彼岸的美国。此后,这批珍品书籍一直杳无音信,人们都认为是毁于战火了。 >新中国成立后,翁家人将留存在常熟翁家祖居的藏书2400多册,统统捐给了北京图书馆。这批书,主要是明清时期的抄本和刻本。 >1985年,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举办了一场“中国善本书展”上,翁氏藏书出人意料地出现了,随即引起了轰动。中国文物专家在翁万戈的家中,看到了失踪多年的那批精品藏书。 >近百年来,学界人士都不知道这些孤本秘籍是否还存在世上。这些学术价值非常高的善本书籍,绝对属于国宝级的重要文物,是国内外包括中国国家图书馆都没有的珍籍。 2000年,上海图书馆以45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翁万戈处的善本藏书80种500多册,包括宋元明清几个朝代的刻本,其中不乏孤本的宋版书。后来翁万戈还将以前从来秘不示人的翁同龢日记手稿等一批珍贵文献捐赠给了上海图书馆。 翁氏藏书中最重要的部分终于回家了。而常熟翁氏家族几代人坚持不懈地藏书,为确保这些中华文化瑰宝的存世,积百年之功,功德无量!

相关参考

八十岁老妇临终留下一破枕头,多年后打开看时,里面竟有四颗国宝

作为一个业余的历史爱好者,我信“因果”,也信“好人有好报”,今天要讲的也是这么一件令人感动的故事,1900年,距英法联军入侵中国几十年后,八国联军再次打破中国的国门,作为大清的实权掌控者,慈禧没有组织

此画为国宝

老父临终留下晚清皇室国画,亲戚暗中窃宝,专家:此画为国宝!清朝末年,我国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中以洪秀全建立的太平军一枝独秀。尽管最后太平军被彻底镇压,但是这次轰轰烈烈的起义严重动摇了清王朝统

明朝一才子,比唐伯虎有才,留下一国宝级别的文物,现在下落不明

明朝出现过不少才子,其中江南四大才子中的唐伯虎最为出名,尤其是经过《唐伯虎点秋香》电影的影响,唐伯虎成为明朝才子的代名词。其实,明朝初期曾有一位才子,他比唐伯虎要要才,最终却被人埋在雪地里活活冻死,下

农民偶然挖到文物,此人重金买下,百年后捐给国家,现为一级国宝

商朝末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建立了西周政权,直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共经历了近280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华夏族逐步形成,周朝也被称为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由于历史太过久远,关于西周所留下

各朝何代有哪些入仕方式

各朝何代有哪些入仕方式?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中国古代自战国起,实行由国君任免文武官吏的制度。任官时发给印玺,免职时收回,同时建立了酬劳官吏的俸禄制度。秦始皇吞并六国,在全国

这个穷苦家庭何以走出三院士,成中国科学界 ”第一名门”

素有「”鱼米之乡”称谓的江浙是人杰辈出之地,从古至今名门无数。吴越钱氏:钱穆、钱钟书、钱学森......吴中贝氏:贝润生、贝祖诒、贝聿铭......众多名门当中,有一个特殊家庭,它十分贫苦,可这一家四

一件为上古神器,一件被日本抢走,至今下落不明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就像中国的国宝熊猫,之所以被称为国宝,主要是因为它稀有。有人曾开玩笑说,像鸡、鸭、鹅等动物,如果世界上只有几百只的话,肯定也会成为国宝。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当中,留下了不少珍贵的文物,

诸葛亮去世前,给后代留下8字祖训,至今让人感慨万千

江山代有才人才,三国人才特别多,即使对中国古代历史不太熟悉的人,都能随口说出几个三国名人,尤其是为蜀汉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客观来说,诸葛亮并没有演义中的那般厉害,借东风也只是传

出身名门,继承遗产,留下儿女独自旅行,任性半生,晚年遗憾离世

1957年,61岁的黄逸梵在英国离世,去世前黄逸梵曾给张爱玲发了电报,希望见一面,但此时远在美国的张爱玲自顾不暇,唯一能做的是仅仅给她汇了一百美元,母女二人未能见最后一面,成为黄逸梵心中最大的遗憾。图

高才藝、高情商,讓卓別林和巴布·魯思都成爲捧場王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走走,奈何沒時間沒精力。沒關係,小板慄會盡自己最大努力,爲大家呈現世界各國的文化風情。讓大家打開手機,就能瞭解到很多有趣的異國文化。今天,小板慄爲大家介紹日本藝伎文化。日本藝伎是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