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为何将曹操刻画为一个十恶不赦的奸臣

Posted 演义

篇首语:黄金的宝藏比不上知识的宝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演义》为何将曹操刻画为一个十恶不赦的奸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演义》为何将曹操刻画为一个十恶不赦的奸臣

原标题:《三国演义》为何将曹操刻画为一个十恶不赦的奸臣? 季我努学社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作者:李晨,季我努社青年会员。 >一、《三国演义》的创作背景及内容概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代表作之一。以其紧凑的故事结构,鲜明的人物个性,同时兼具一定的历史事实。成为人们追捧热读的经典小说。时至今日依然不断被各种影视剧翻拍,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三国演义》主要是以《三国志》为蓝本,在此基础上加入作者的主观判断,使本来苍白枯燥的史料,跃然成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以至于影响了后世的戏曲创作,其忠君思想也深入人心。 >三国分布图 >小说主要介绍东汉末年,天下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汉室倾坯无力控制,在此期间逐渐形成三股势力,也就是此后的魏蜀吴三国,三国成鼎力之势,最终天下归于一统。概述了魏晋时期国内政治变化多诡,暗讽朝政昏聩与人性的贪婪,抨击丑恶,宣扬正义。将忠君勤勉的诸葛亮树立为忠君的典型加以肯定,曹操则成为欺世盗名之徒,最终也难逃“三马分槽”的厄运。这段历史的脉络作者着力描写,通过自己的笔墨来艺术发挥,突出每一个写作人物的个性。 >二、作者罗贯中的介绍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小说家,号湖海散人,罗贯中一生笔耕不辍,是一位高产作家,除了其著名代表作《三国演义》之外,还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等,其所传之后世作品均影响颇深。 >罗贯中相 >罗贯中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自幼深受周围环境熏染,对于小说、杂剧等颇感兴趣,父亲有意培养罗贯中,便让他随著名学者赵宝丰学习。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农民起义军皆已揭竿而起,此时一代书生也想凭借自己的才华遇到一位赏识自己的伯乐,于是他投靠于张士诚帐下,但罗贯中发现张士诚安于享乐,胸无大志。于是脱离了张士诚集团回到老家,开始潜心写作,1368年大明帝国建立,朱元璋称帝,罗贯中由于早年曾在张士诚幕下做事与朱元璋为敌,而此时朱元璋又践祚称帝,罗贯中更是心灰意冷放弃了出世做官达济天下的梦想,或许正是这种特殊的遭遇才使得罗贯中对于政治类小说的描写有着别样的滋味,更能杂糅作者本人的心境与想法。 >1388年,已是古稀之年的罗贯中在江西吉安去世。罗贯中虽然一生的壮志难酬,但却留给后人一部经典之作,以致今天的我们读起这部书时都不禁被作者的文笔所折服钦叹! >三、文学作品中的曹操 >曹操是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同时也是曹魏政权的重要奠基人。在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一个个复杂矛盾的人物,特殊的家庭背景,早年的经历以及此后一生的追求。作者着力用笔将其描绘成一位诡谲多变、利欲熏心、残忍多疑的篡国逆臣,这样的目的一方面在于通过曹操的反面形象的树立,来达到作者思想的表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衬托蜀国的刘关张三人情义以及诸葛孔明的忠君报国的思想,以至于影响到此后的戏曲都把曹操画成一个白脸的奸臣之相。 >但如果我们细品《三国演义》一书似乎也能发现如此典型的反面人物其实也有着许多闪光点,比如宽宏大度即便在官渡之战大大胜之后,收到许多许都臣子写给袁绍的信,但曹操都一烧了之。此外还虚怀若谷,求贤若渴,这些都体现出一个政治家的大度自信的性格。这方面的描写作者也都酌有泼墨,并不回避。所以在《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可以说是一位让人既爱又恨的人物。 >四、真实历史中的曹操 >曹操出生于东汉,,字孟德,小字阿瞒。生于155年卒于220年,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无论是中国的曹操还是外国的拿破仑,似乎每逢乱世之时,都会有一个强人振臂一呼来引导人们开创一个新的时代,曹操即是如此。 >影视作品中的曹操形象 >或许人们最为熟悉的即是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也是曹操使用最为熟练的权谋,曹操用数年的征伐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对于人民的生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对于盘踞于中国周边的少数民族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也都一一降服,使得对内对外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曹操爱惜人才,唯才是举,使得当时大量人才纷纷聚于曹操账下,这也使曹操统治下的曹魏成为三国中实力最强的,此外,他又推行峻法严惩豪强,延缓了大地主土地兼并速度,缓解阶级矛盾,对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百姓亲附,甲兵强盛”。 >对于如此复杂的历史人物似乎很难用三言两语就能概其一生,“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似乎是对其最为贴切的评价,即便时隔千年的今天,每每读到曹操的诗词依然能够感受到一位政治家的心胸,依然可以理解作为一个身逢乱世的曹操他的无奈与不甘,或许对于曹操的理解即便当下每个人的理解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与出入。 >参考文献: >1) 梅新林; 韩伟表:《三国演义》研究的百年回顾及前瞻,文学评论,2002。 >2) 张同胜:论《三国演义》的效果历史真实性,明清小说研究,2010。 3) 沈伯俊:再论曹操形象,中华文化论坛,2007。 4) 李凭:曹操形象的变化,安徽史学,2011。 华 兴 春 秋

相关参考

曹操为一女人险丧命

说起曹操,因为一部《三国演义》,旧戏剧里将其刻画成奸臣,古代又只有戏剧可以广为传播,所以奸臣的形象就深入了人心。只有鲁迅站出来说了句公道话,大意是曹操其实是个英雄。但我不把曹操视为官场上的人,在三国那

强人之祖 乾坤巨擎――由曹操谈中国的强人现象

以儒家纲常“忠孝节义”为钦定意识形态的古代社会,篡逆为最大首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丕进而篡汉立国,悖理儒家纲常自然是十恶不赦,故而千年以来曹操多以白脸奸臣示人,但抛开意识形态而论,由曹操而始的

曹魏首将曹仁简介 曹操的堂弟曹仁怎么死的

曹仁是谁?曹仁(168-223),字子孝,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的从弟。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官至大司马,谥曰忠侯。曹仁简介曹仁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名将,曹仁好弓马骑射,少时不修行检,及至长成为大

历史上真实的曹操第一名将曹仁

《三国演义》里曹操有句评价曹仁的话:“曹子孝世间福将”,但翻阅整本《三国演义》,曹仁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却是相当平凡,既没有吕布那样骁勇,又没有吕蒙奇袭南郡那样的赫赫战功,何来“世间福将”之称呢?不会是一

53岁的曹操以千里马自比,写下一首诗,其中四句激励了世人千年

曹操是历史上有名的一代枭雄。由于《三国演义》尊刘贬曹,为了突出刘备的宽厚仁德,礼贤下士,将曹操刻画得残暴不仁,多疑奸诈。但其实历史上真正的曹操,不说其他方面,单单从文学这个角度来看,没有几个皇帝能比得

关羽麾下一猛将,武功不输魏延,却名声不他,最终死的很惨

提起《三国演义》,很多人都会说,这部书虽然精彩,偏向性却太过严重,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拥刘反曹的思想,将曹操阵营的很多人,贬的一文不值,却为刘备麾下的文臣武将大开光环,例如诸葛亮被刻画的智多近妖,关张赵马

有心计有柔情 千人千面的曹操真的是《三国演义》里刻画的模样吗

品三国,乱世生机遇,各路豪杰群起不断,端的是热血豪情,忠肝义胆,看的人心神激荡,欲罢不能,相对于那些大英雄来说,曹操倒像是个小人,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闹得争议不断。说起来,他也算是出

三国时期曹魏首将曹仁的生平介绍,曹仁的评价如何

曹仁(168-223),字子孝,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的从弟。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官至大司马。谥曰忠侯。人物简介战绩:破袁术,曹仁所斩获颇多,大破陶谦军及陶谦部将吕由,攻克句阳,生擒吕布的部

一代枭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却为何不敢称帝

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各类民间传说等,曹操不仅被认为是一代枭雄,更是被骂我奸臣。只因他挟天子而令诸侯,而不是匡扶汉室,为大汉王朝而卖命。在魏蜀吴三国中,魏国实力最强,疆域最大,曹操本人的能力也远超蜀

马超归蜀后为何变得默默无闻

谈起三国中的英雄人物,大多人都会想起那位面如冠玉、目如朗星、名列蜀国“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马超最骄人的战绩是在公元211年,起兵十万反对曹操,最后将曹操打得“割须弃袍”,狼狈逃跑。后来,马超被曹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