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牛谏官,片纸落去四宰相,历经三朝不倒
Posted 宰相
篇首语:学问不都是在书本上得来的,在事实上得的经验,也就是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大宋最牛谏官,片纸落去四宰相,历经三朝不倒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宋最牛谏官,片纸落去四宰相,历经三朝不倒
宋仁宗嘉祐七年(1074年)十二月的一天,五十三岁的宋仁宗赵祯在天章阁召集朝中重要大臣。 >请大家欣赏皇家十三种藏宝。有天然形成文字“赵二十一帝”的瑞石,重二十多斤的金山,紫色斑纹的龙蛋,白色的凤凰蛋等等稀世珍宝。 >仁宗的飞白书天下一流,当场就写下多幅字赏赐给众位大臣。后在群玉殿宴请众臣子:“大家放开量喝,今日不醉不归。” >他特别把宰相韩琦叫到榻前,亲手倒了一大杯鹿胎酒递给他。韩琦激动地热泪盈眶,一饮而尽。 >仁宗还吩咐太监用金盘子装着香药(也称“舶药”,古代通过薰燃香料祛除异味),分别给大臣们人手一份。 >而这一天的聚会,成了躬逢其会的人永远的记忆。第二年三月,宋仁宗去世。 >韩琦哀伤地写下:“因惊前会之非常,似与群臣而叙别。” 01片纸落去四宰执 >韩琦能得到宋仁宗的宠爱,和他的功绩是分不开的。 >天圣五年(1027年),弱冠之年的韩琦,以第二名的成绩中进士,补入仕途。地方历练数年,后进中央担任谏官。 >韩琦平日多沉默寡言,庄重沉稳,可是他的文章,如把把厉刀,刀刀见血,毫不留情。 >宝元年间,天灾连发,流民遍地,朝廷却拿不出好的应对办法。时内阁成员王随、陈尧佐、韩亿、石中立等,只知应付,却束手无策。 >此时韩琦直接向他们开炮:“大宋已建国八十多年,还未曾有这样的宰相,他们都在做什么?怎能任由如此庸庸碌碌之人败坏朝政?......” >洋洋洒洒一通文章,四位宰相同一天撤职,轰动全国。“片纸落去四宰执”,韩谏官的大名不胫而走。 >这次大旱灾,四川受灾最为严重。朝廷任命韩琦为救灾使者,总指挥灾区的抚恤赈灾工作。 >这一年韩琦才三十出头,别人称呼他为“韩公”。 >进入灾区,韩琦立即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撤职查办百名不称职的官员,打开“常平仓”,给饥民分粮,命令各地办起“稠粥”供应百姓。 >终于渡过危机,百姓免于饿死,据《宋史》上说,让一百九十多万的饥民活了下来,功德无量!四川百姓感激地说:“韩公,我们的再生父母!” >传统儒家教育出来的正直士大夫,像韩琦、范仲淹他们都有为天下人谋福祉的高尚情操。韩公在各地任地方官十几年,都是敢担当,不计个人得失。 >有人劝他说:“为国为民做事,分内之事。可您这样树敌太多,万一有个差池,不但自身不保,只怕危及家族!” >韩琦说:“这是什么话!怎么能为了自己的小利益就裹足不前呢!至于命数,那是老天爷的事。”后人把他和范仲淹并称“韩范”,风骨相同故也。 02 好水川之战 >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立西夏政权,宋朝和西夏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 >公元1041年,西夏攻击大宋,宋廷派夏竦为主帅,韩琦、范仲淹为副帅,到西北与西夏军交战。范仲淹建议以长久战、积极防守扼止西夏扩张。 >而夏、韩两人决定积极进攻,消灭来犯之敌。西夏军则以诈败诱引宋军进入自己的伏击圈。 >宋大将任福大军到达好水川,人困马乏,驻扎休整。前军到羊牧隆城东五里处,发现道傍十余只银泥盒子。将士们惊疑不定,任福命令打开看看。 >盒子一打开,飞出百来只带着响哨的鸽子,在宋军头顶盘旋,哨声远远传开。 >此乃西夏军发起进攻的信号!埋伏在四处的西夏骑兵迅速合击,来不及列阵的宋军仓猝应战,大败。任福等高级将领全部阵亡,宋军基本全军覆没! >这一战史称“好水川之战”,以宋军的完败结束。夏竦、韩琦的贸然决战,用人不当是总体败战的原因。 >夏竦撤职,韩琦等都受到处分。 >西夏军师张元得意洋洋写诗笑话他们:“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 >老韩痛定思痛,认可了范仲淹的战略,两人同心协力。宋军修筑据点,断绝西夏的贸易,提拔了许多有本事的中下级军官如狄青、种世衡,数年征战,终于达成宋夏和谈,西北地区安定下来。 >据说,军中唱到: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吓破胆。这个不可太当真。西北征战,应是韩琦心中永远的痛。 03定海神针 >宋仁宗有三个皇子,可都夭折了。随着仁宗年纪增大,一直也没有生出儿子。 >诺大一个宋朝,这继承人成了头等大事。 >韩琦一直追问:“陛下,您是不是在宗室的孩子中找个继承人?”仁宗说,再等等,后宫有人就要临盆。 >结果生下来,又是个闺女! >仁宗也恼火,反问道:“你说立谁好?” >韩琦急忙说:“要有个继承人,但立谁这不是我这臣子说的。” >仁宗是个好心人,很能理解别人。决定先立宗室赵宗实为太子,改名赵曙。 >赵曙搬到大内住,仁宗后宫有人怀孕,他就搬出大内;结果又不是儿子,赵曙再搬进去。如此数次,赵曙被搞得精神分裂。 >宋仁宗去世,赵曙继位,为宋英宗。继位那天当场在大殿上疯了,又哭又笑,大臣内监全傻眼。 >韩琦挺身而出,抱住英宗送到内殿。并宣布:“今日之事,谁敢说出去,就准备好全家人的脑袋!”稳住了局势。 >之后英宗悉心养病,病情逐渐恢复过来。 >此时宋英宗与太后之间有了矛盾,且日渐加重,最后也是韩琦等人苦口婆心居中调解,平息下来。 >都说这心病难治,四年后宋英宗又重病一场,看着快要不行了。韩琦到跟前小心提议:“陛下您久病不愈,人心惶惶。还是早点立下太子为好。” >英宗在病榻上点点头,确定立英宗的长子赵顼为太子。英宗去世,太子赵顼继位,是为宋神宗。 >这其间还有个故事,更加体现出韩琦定海神针般的沉稳。 >英宗看上去已断气,大臣们派人去接太子。就在太子在路上时,英宗的手指却动了几下。 >大家吓呆了,不知如何是好。怎么办?去拦住太子?还是让太子前来? >沉稳的韩琦当场宣布:“如果皇帝醒过来,就是太上皇。” >最终,英宗没有醒过来,神宗继位。 >对一个家天下的王朝来说,皇位找到合理合适的继承人,这个操作过程,是说人之难言之事,解难解之题。韩琦做到安全过渡,智慧能力非同凡响,对稳定大宋的江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04知人识人 >宋神宗后来任命牛人王安石为宰相,开始“熙宁改革”,这是影响宋朝甚至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事。熙宁改革是利国还是害国?到现在还争议不休。 >韩琦在扬州任市长之时,小王还是个小职员,是个有名的邋遢王。每天看书到天亮,脸也不洗就去签到。 >韩琦误以为,扬州夜夜笙歌影响到了小王,就劝他说:“你还年轻,又有才华。可不要玩物丧志啊!” >小王不高兴,一言不发地走了,韩公不理解我,我是那种沉迷声色的人吗? >王安石推行之初,不乏反对之人,韩琦也是其中一位,韩琦这样说过说:“王安石当个翰林学士绰绰有余,如果当上宰相这天下就多事了。”对这个改革家有一定的提防。 >等到王安石坐上宰相之位,日理万机,更理解韩琦的高才,对韩琦很时佩服。 >虽然两人政见不同,但王安石感慨地说道:“韩公的心胸宽广,眼光高眼。我们都不如他啊。” >苏轼才气名满天下,连皇帝都喜欢他的文章诗词,是超级“苏粉”。英宗、神宗都想早早起把苏学士提拔上来。 >但韩琦反对太早重用苏轼,他的意见是:像苏轼这样的大才,要在基层锻炼久一点,多在几个地方官的职位上了解民情政风,最后才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这才叫培养爱惜有才华的人。 >韩琦知人识人,了不起。 熙宁六年(1073),韩琦回到家乡相州为主官,算是富贵还乡。两年后逝世于此,传说当夜有颗大星星跌落衙门近处,马房里的马匹一片嘶叫。 朝野痛失良臣,神宗亲笔为他的墓碑写字:两朝顾命定策元勋。相关参考
郭子仪 郭子仪是唐朝著名的宰相,郭子仪历经三朝,逢凶化夷,在太平盛世和乱世之中都能始终屹立,那么郭子仪是靠什么能否稳坐泰山呢? 李享当上皇帝,多亏了节俭的品格。这种节俭并非是一种“伪装人格”。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冼夫人就生活在梁、陈、隋三朝替换的动荡年代,像她这样的大户人家,非但没有趁火打劫,反而为国家稳定统一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这冼夫人可是大有来头的,她出生于有十万余户的越族首领世家,...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冼夫人就生活在梁、陈、隋三朝替换的动荡年代,像她这样的大户人家,非但没有趁火打劫,反而为国家稳定统一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这冼夫人可是大有来头的,她出生于有十万余户的越族首领世家,...
他們自小相伴,青梅竹馬,他是最懂她的人,她是他一生的信仰。他們相伴,他們相知,他們相愛,但他們註定一生無法在一起,註定悲劇。一個是大宋最受寵的公主,一個是無權無勢的宦官,他們怎麼可能會有好的結局?這是
...朝8姓11位皇帝的官场不倒翁冯道,是古往今来争议最大的宰相,他被司马光称为奸臣之尤,也被欧阳修骂作没有廉耻,当代文史大家范文澜对其亦颇有微词。但不贪污受贿、不乘人之危搞女人的冯道,也从不乏力挺者,如苏东坡...
...朝8姓11位皇帝的官场不倒翁冯道,是古往今来争议最大的宰相,他被司马光称为奸臣之尤,也被欧阳修骂作没有廉耻,当代文史大家范文澜对其亦颇有微词。但不贪污受贿、不乘人之危搞女人的冯道,也从不乏力挺者,如苏东坡...
中国最牛的家族,历经6个朝代千年不衰,如今此姓成贵州第一大姓
中国最牛的家族,历经6个朝代千年不衰,如今此姓成贵州第一大姓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中五千年而不倒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它内里的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性决定了这个民族的寿命长短。事实上,中华民族的历史一点都不
清聖祖晚年出現了著名的“九子奪嫡”,在這場奪嫡大戰中,皇四子愛新覺羅·胤禛笑到了最後,榮登大寶,並對其政敵進行殘酷打擊,尤其是這些曾經參與奪嫡的兄弟們,清世宗對他們的打擊更是不遺余力。這沒參與過奪嫡的
109年前的今天,1909年6月23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李先念出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李家大屋。李先念
109年前的今天,1909年6月23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李先念出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李家大屋。李先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