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共合作对中共党建有何作用 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党建方面的经验教训

Posted 力量

篇首语:知识以生命为前提,以经验为条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对中共党建有何作用 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党建方面的经验教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一次国共合作对中共党建有何作用 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党建方面的经验教训

  尽管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了,但其经验教训对中共党建仍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这次合作不仅促进了党的发展壮大和工农运动的发展,为党的建设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而且锻炼了党的骨干力量,扩大了党的组织。当然从这场失败的合作中,我们也可以获得很多关于中共党建的、有价值的经验教训。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未能巩固革命成果,致使革命果实为袁世凯所窃取。之后,孙中山先后领导的二次革命、护国之役和护法战争的失败,使得孙中山重新思考革命的前途。孙中山力主改组国民党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使得国共合作的实现变为可能。就中国共产党方面来说,当时党的力量尚小,需要借助国民党的力量扩大自己的影响,壮大自己的力量。在共产国际的影响下,我们党确定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政策。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向前发展。1924年~1927年的大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动摇了封建军阀的统治。通过国共合作,我们党的影响得到扩大,党员队伍得到锻炼,但同时党内合作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党的活动范围,影响了党的作用的发挥,加之片面执行共产国际的决策,致使党的建设的曲折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经验和教训都能为党的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客观上促进了党的发展壮大(一)在帮助国民党发展的同时党的社会影响力也得到扩大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队伍小,力量有限,影响不大,并处于秘密状态。而国共合作的实现为党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平台,我党借助国民党的力量,公开合法的组织工农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国民党改组之后,除一批共产党员分别担任国民党中央执委和国民党各省部的领导工作外,还有一些共产党员以国民党特派员、党代表的身份,从事政治、军队、群众工作,发挥了共产党员在革命中的作用,迅速扩大了革命的影响。同时,中国共产党利用国民党组织在一些地区公开合法活动的条件,造成“公开组织无产阶级的可能,并给自己开辟了一条到中间去的道路”。 在黄埔军校中,党也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和条件去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在各期学生中,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都起着核心和骨干作用。例如第一期学生中就有八十多名共产党员,第四期政治班四百六十人中就有九十九名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学生中的威信很高,凡是优秀学生,几乎都加入共产党。学生的进步组织――革命青年军人联合会,就是由共产党员蒋先云、陈赓、周逸群等负责领导的,共产党员在文艺活动方面也很活跃,例如,雪花剧社的领导和骨干多半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他们自编剧本,上演了一些以反帝反封建为题材的话剧,获得群众的好评。 中国共产党利用国民党力量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使得民众得以认识党的性质、宗旨,使得马克思主义得以传播。在黄埔军校中更是扩大了党的影响力,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力量,为日后的革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促进了工农运动的发展,为党的建设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国共合作的实现,促进了工人运动的恢复和发展。在之前的工人运动中,共产党人领导的运动受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打压,而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得工人运动有了一个相对较强的力量支持。特别是在广东革命政府统辖地区内,共产党取得合法领导工人运动的权力。1924年7月,在外国人集中居住的广州沙面租界,数千名中国工人举行政治大罢工,抗议英法帝国主义限制中国居民自由出入沙面租界的“新警律”,华人警察也参加罢岗,斗争持续一个多月,终于取得胜利。党的在早期职工运动领导领袖邓中夏对此评价很高,他说:“自二七失败后,消沉状态直到一九二四年上半年还未改变,七月广州沙面发生的大罢工,才表示着这种消沉的状态应该终止了。”“此次罢工确轰动了广州和香港,并且影响还及于中部与北方。” 在领导工人运动发展的同时,我们党领导的农民运动也得到很大发展。广东各县农民纷纷建立农民协会,组织农民自卫军,同土豪劣绅和贪官污吏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自1924年7月起开办的民运讲习所,先后由共产党员澎湃、阮啸仙、毛泽东等主持,培养了一批农民运动的骨干力量。 工农运动的高涨,唤醒了工农群众的觉悟,激发了他们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抗争的斗志。工农群众的觉醒为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一个良好的群众基础,使得党在以后的革命事业中有一个更为强大的支持力量。 (三)锻炼了党的骨干力量,扩大了党的组织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功,使共产党人得以参与国民党的各项建设,在国民党各个机构中都有共产党人的身影。国民党中央党部中就有很多共产党员负责具体的业务,如组织部部长谭平山、农民部部长林祖涵。同时毛泽东、恽代英、邓中夏等担任了上海执行部的负责工作,李大钊、于树德担任了北京执行部的领导工作,林祖涵、李立三、林育南等为武汉执行部的负责人。通过在国民党中的工作,党的骨干力量得到锻炼。 与此同时,共产党的组织也得到较大发展:中共“三大”仅有党员四百二十人,到“四大”发展到九百九十四人,“五大”迅速发展到五万七千九百多人。在国共合作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不但影响和团结了一批国民党左派,而且把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使中国共产党迅速从秘密状态的小党发展为公开合法的大党。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党的建设也存在一定偏差(一)没有认识到军队的重要性,忽视了革命领导权 在国民革命中,发动群众运动以支持北伐固然很重要,但战争的主体毕竟是军队。党的领导机关所犯的一个重大错误,就是“在北伐过程中,忽视了军队的争取,片面地着重于民众运动”。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中国共产党多次批评了国民党不注重宣传、组织群众,而专心致力于军事运动,并帮助国民党总结以往不注重工农群众力量,幻想依靠军阀进行革命而一再遭受挫折的教训。但是共产党自身没有认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因而片面重视民众工作忽视军事运动。在革命发动起来后,党的领导层和许多党员,只知道搞统一战线,搞农工运动,不知道武装斗争的重要性。甚至在许多军队要共产党去做军官时,也加以拒绝。 随着北伐战争的发展,蒋介石进一步加紧对军队和政权的控制。共产党人本应利用有利形势,掌握一部分军队和地方政权,以便应付可能发生的突然事变的到来。可是以陈独秀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却不准这样做。他们写信给湖北区委,叮嘱他们:“以后我们的人力务全用在民众方面,万勿参加政府工作”。同时写信给担任国民军联军政治部副部长的刘伯坚,要求在国民军联军中担任党代表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只是注意政治宣传的事,而不可干涉到军事行政上的事”。 正如毛泽东后来所说,蒋介石“看军队如生命”,而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则完全放弃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在革命紧急关头,连武汉地区工人纠察队的枪也主动缴了。这样,当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时,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就无法实施有效的抵抗。 (二)党内合作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党的建设发展 以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开展党内合作,把国民党改造成为中国各革命阶级的联盟,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这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及推进中国革命的一个突出特点。 在西湖会议后,我们党确定的国共合作战略是:一方面强调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提出中共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自己的特殊工作。而这两个战略原则在现实中有时很难协调:一方面是共产党员要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另一方面又要执行国民党党纲,遵守国民党的党章及纪律,被困住了手脚。随着党的影响扩大,国民党右派开始制造摩擦限制打击共产党员。 此外,在国民党的各个机构中,共产党员受到国民党各种规章的制约,很难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而这种领导与被领导的方式也不利于中共对革命领导权的把握,从而丧失了革命的主动权。 三、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党的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一)要客观分析中国国情,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 中国的革命是一件复杂而艰巨的工程,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统治,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而这一切任务的实现,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党作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有其广泛的代表性和先进的革命性。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中国共产党作为国内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在各方面都深深的烙上了苏俄的印记。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往往是在共产国际的一系列指示下进行的,片面的接受了苏联的经验,而忽视自身建设,没有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 党的建设要坚持自己独立的组织路线。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当政党的思想路线确立好之后,就需要有一个强大的组织力量去执行。在革命建设中,要建立健全党的组织,扩充壮大自己的力量。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我们党没能较好的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在国民党内忽视了自身的组织建设。 这些教训警示我们在党的建设中必须要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客观的分析本国国情。 (二)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克服机会主义的侵蚀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始就面临着艰巨的革命任务和复杂的社会阶级关系,在社会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思潮,而中国共产党如何加强自身建设,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党的建设最重要的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使每个党员,各级组织,特别是中央领导机关,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唯一根据,随时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和干扰,实现党在思想上、组织上、和行动上真正统一。党的建设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方针,不断地推进中国化进程即用马克思主义这一普遍原理去指导中国的国情。要正确的能动的运用马克思主义,批判地借鉴其他国家革命的经验,从自身情况出发,克服机会主义的侵蚀。 (三)要坚持以我为主的方针,对资产阶级要在斗争中求团结 第一次国共合作告诉我们在统一战线中要坚持与资产阶级既斗争又合作的方针。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是统一战线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作为两个不同的阶级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力量,它有其内在的对抗性和不可调和性。在统一战线,二者虽为了共同的目标联合在一起,一些矛盾得以暂时隐藏,但当情况发生变化时,二者之间的矛盾就可能显现。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国共双方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联合起来,但当革命取得一定成功,国民党反动派就企图破坏国共合作,独占革命成果。而在与国民党右派的斗争中,我们又没有较好的坚持以我为主的方针,一味的妥协退让,不敢与国民党右派作斗争,企图以让步维护国共合作,殊不知这样做只会丧失革命的主动权,在敌人屠刀面前束手无策。 例如在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事件中,我们党的主要领导人,一味为维护国共合作而妥协退让。这种退让并没有阻挡反动派阴谋破坏国共合作的脚步,相反却给党的建设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三次的退让使国民党右派篡夺了领导权,使蒋介石集党政军财与一身,成为国民革命的主要领导人,这便为蒋介石集团发动“四一二”政变奠定了基础。“四一二”政变后,党的领导人又没有识破汪精卫的实质,实行退让政策,进而导致了“七一五”政变。这些事实说明,在统一战线中,党要保持清醒头脑、分析事情的本质,以斗争求团结而不能一味退让,想从退让中求的团结。

相关参考

孙中山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发挥的作用

 孙中山是国民党的领袖,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中包括积极倡导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早日实现、捍卫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胜利果实以及大力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深入发展。孙中山去世之后,国民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作用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

 第一次国共合作最终失败了,但这并不表示这场合作是不必要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是特殊的历史条件所决定,这次合作在历史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这是它的结局无法否定的。那么,第一次国

还我山东的民国第一外交官,被国共两党通缉的战犯

(万象历史特约作者:凌空子)【1985年11月14日】顾维钧小传:还我山东的民国第一外交官,被国共两党通缉的战犯国庆期间热播《外交风云》,全景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开创中国外交事业的杰出贡献。民国时期,有

抗战时国共两党将领哪位歼灭日军人数最多?

  1946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第一次把自由勋章授予一位中国人,他就是中国抗日第一战将、歼灭日军最多的薛岳将军。他在抗战期间指挥的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10余万人。张治中将军称其为“百战名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标志 第一次国共合作为何会破裂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标志,一个是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政变,一个是汪精卫制造的七一五政变。这两场政变中,许多中共党员被杀害,导致国共合作破裂。而第一次国共合作之所以会破裂,原因并不像表面看来的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特点

 第一次国共合作之所以能够建立起来是众多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在政治纲领上的达成一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当时的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加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发展出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 第一次国共合作经过和破裂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有着非常特殊的历史背景的,当时的中国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而中共和国民党的力量相对都比较弱小,根本没有能力抵抗,唯有结盟中国革命才有希望。但这场合作并没有

简写建党至今党的历程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投身大革命的洪流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和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大革命的失败第二

论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共产国际的东方战略和国共两党的利益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产国际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次合作实际上是共产国际东方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苏联会积极促成这次合作,当然,国共合作同时也符合国共两党的利益。不过,这场合作

蒋介石曾表示愿回庐山养老

原标题:揭秘国共隔海对峙时的三次秘密和谈">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三次高规格的秘密和谈。>壹第一次秘密和谈:毛泽东邀蒋介石回老家看看>5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的台湾政策发生了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