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沣的上任是否能够挽救清王朝于大厦将倾
Posted 布朗
篇首语: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载沣的上任是否能够挽救清王朝于大厦将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载沣的上任是否能够挽救清王朝于大厦将倾
新寡的皇后成为新任皇太后,她干扰了载沣的领导力,她不仅没有帮到小叔子,反而起到了消极作用。这个心胸狭隘的女人对于自己部族的敌人怀有刻骨仇恨。而载沣所做的,也不是在安抚汉人日益高涨的不满情绪,反而激化了这种不满,本应在国家事务中拥有更多发言权的汉人仍然没有太多发言机会。载沣忙着把权力集中到满人手中,他公然任命亲戚朋友担任陆海军及国内事务的最高职位,而这些亲戚朋友有相当一部分缺乏管控能力,性格贪婪、作风腐败。 载沣 >新官上任三把火,载沣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罢黜首席军机大臣袁世凯。这是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具体原因我将在下面的章节中阐述。在这个争议四起的时期,袁世凯这位最适合为政府出谋划策的政治家被罢官了,他的继任者就是在1905年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美国、见多识广的端方。端方是怀有进步思想的满人,这就意味着其仕途将走得更加平稳,很多人寄望于他的领导。然而端方却在1909年10月辞职,这使得所有对中国怀有真诚的朋友对大清王朝的未来感到担忧。表面上看,端方辞职的原因,是他允许下属去拍摄慈禧出殡的全过程,并在慈禧陵墓附近的大树上架起了电线。其实,他辞职的主要压力还是来自宫内的敌人。皇帝的家眷与太监串通一气,侮辱了这位国家的出色领袖,这样的政府还有什么希望呢? >张之洞 >大清王朝此时的另一个巨大损失是1909年10月4日老牌军机大臣张之洞的去世。长期以来,他一直是与袁世凯齐名的、智慧和能力并重的进步政治家。他去世的那一天对中国而言是极为暗淡的一日,因为像他这样的人在中国已再也找不到了。他的去世引起了极为严重的政治后果——地方督抚与中央政府之间彼此缺乏信任感,未来中国一旦陷入混乱,将陷于分裂。 >袁世凯 >受到新思潮影响的帝国民众在生活中和精神上都发生了很多变化。民心思变,接受了西方知识却只是一知半解的年轻人容易被鼓动且不善服从。中央政府因此而显得愈加羸弱,革命的绝佳时机已经到来。 >《中国革命1911:一位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镜像》,阿瑟·贾德森·布朗著,季我努译,重庆出版社,2018年10月版。 >作者 阿瑟·贾德森·布朗 著名传教士、美国远东问题专家。他曾游历多国,并与多国皇室政要有密切往来。布朗曾分别于1901—1902年和1909年到访中国,并对中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社会调查,先后写下了17本调查日记。在华期间,布朗利用传教士的身份往来于官方和民间,并与袁世凯有过亲密接触。不同于西方傲慢的学者,布朗对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有独到而清醒的认识,著有《中国革命1911:一位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镜像》《近东与远东》《远东的主人》等多部作品。 译者 季我努 国内著名民间学术团体,以整理出版中国近现代史料为职志,代表性作品有《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国抗战历史影像全集》等。 编辑: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所研究生 萧宸轩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相关参考
需要指出的是,清廷本应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就开始仿效西方的改革。而洋务运动是1860年代也即第一次鸦片战争20年后才开始,改革已丧失了最佳时机。时至今日,我们完全可以理性、冷静地思考:在当时条件下,要
爱新觉罗・载沣是清宣宗道光帝的孙字,是醇亲王爱新觉罗・奕X的第五个儿子,他是在宣统年间的开始任监国摄政王。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人物爱新觉罗载沣。首先,爱新觉罗・载沣出生于清光绪九年正月初五日,字
清末新政为什么没能挽救满清王朝?《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社会陷入了民族危机加深和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双重困境,清王朝统治出现了功能性障碍,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为了挽救摇摇欲坠的满清政府,以慈禧太后为首
元朝末年,在发小汤和的引荐下,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的起义军,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推翻了元朝统治者,建立了大明王朝。直至公元1644年灭亡,明朝共历经了16位皇帝,延续了276年的时间,也算是个比较长寿的
盛唐诗仙李白诗中曾言“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判断一个年轻人是否能有所作为时,人们总将眼光拘泥于其家世出身和眼前的成就,但是能出人头地的根本条件在于一个年轻人是否具有潜质;有的人出身显赫,借
1911年,大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刚刚5岁。也正是在这一年,全国各地的革命党人纷纷起义,宣布背弃清王朝。这一消息令紫禁城里的皇室权贵心惊胆颤。无奈之下,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载沣只好启用已经罢了官
摄政王载沣生于1883年,1951年去世。历经大清、民国、共和国,但其最风光,也是最难受的时间段只在清末那几年,尤其是光绪帝、慈禧太后相继去世后直至清朝终结那三年。载沣生长于王府大院,其智慧、能力不可能超过其兄...
约4000年的历史,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朝代兴衰更迭。由盛而衰似乎是每个王朝都不可避免的「”天命”,然而却也有一些能臣干将,能够做到「”挽狂揽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今天我们就来谈一下中国古代历史上那些
永陵宝地祖坟葬于龙脉之地是否就能辈辈当皇帝,这个不得而知。不过清王朝非常看重风水,每一座陵园选址都是经过钦天监地理官员测量,这既是对祖先的敬重,也是一种祈福方式。在今沈阳,有三座陵寝格外引人注目,它们
曾国藩以一介书生而成为军事集团首脑,镇压太平军挽救了清王朝,四次遇险,最终均有惊无险,于是成就了一代名臣。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1811年11月26日(清嘉庆十六年十月十一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