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名中央领导参会人数不到一半
Posted 领导
篇首语: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55名中央领导参会人数不到一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5名中央领导参会人数不到一半
关于八七会议,仍然有很多问题没有确切的回答,而这些问题也成为研究这场会议的焦点。八七会议背后究竟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真相呢?诸如八七会议的名称、八七会议的与会人员、八七会议的持续时间等究竟有哪些事实需要澄清的呢? 革命运动被联合镇压 1927年,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席卷全国,革命中心迁移到武汉。遭到沉重打击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内外一切反动势力联合起来共同镇压革命运动。3月,国民党在武汉的汪精卫和南京的蒋介石集团不合作,史称“宁汉分裂”。4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开始大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武汉的国民党在7月决定“清党”,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就此破裂,大革命失败。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酝酿改变先前的政策,以应对困难局势。 1927年7月12日,以张国焘、李维汉、李立三、周恩来和张太雷五人为成员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在汉口成立,代行中央政治局的职权。 新成立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连续召开几次会议,主要作出了三项决策:举行南昌起义;准备召开中央紧急会议;在湘、鄂、赣、粤四省举行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最早称为“中央紧急会议” 由于当时形势非常紧张,交通异常困难,原定于7月28日举行的中央紧急会议不得不延期召开。 到了8月7日,通知到会的人员仍未到齐,中央委员尚不过半数,因此,这次会议既不能叫“中共中央全会”,也不能叫“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只能称作“中共中央紧急会议”。这次会议史称“中央紧急会议”“八七紧急会议”。 “八七会议”的名字是后人起的 会后一段时间,中共中央在陆续向全党发出的各种文件中,“中央紧急会议”和“八七紧急会议”交替使用。1928年7月9日,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决议案》将其简称为“八七会议”。之后,党的各种文件或会议以及重要领导人的讲话均称其为“八七会议”并沿用至今。 55名中央领导参会人数不到一半 刚才提到,参加“八七会议”的中央委员不过半数,那么,都有谁参加了?谁该来却没有来?参加八七会议的人员如下: 中央委员: 李维汉、瞿秋白、张太雷、邓中夏、任弼时、苏兆征、顾顺章、罗亦农、陈乔年、蔡和森。 中央候补委员: 李震瀛、陆沉、毛泽东。 中央监察委员:杨匏安、王荷波。 共青团代表: 李子芬、杨善南、陆定一。 湖南、湖北、军委代表: 彭公达、郑超麟、王一飞。 此外还有共产国际代表罗米那兹及其助手牛曼、中共中央秘书邓小平。 为何只有20多人 从以上情况看,中共五大选出的31位中央委员、14位候补中央委员、7位中央监察委员和3位候补监察委员均未到齐,由55人组成的第五届中央领导机关中参加会议者未过半数。其他人去哪儿了? 周恩来、谭平山、张国焘、李立三、恽代英、彭湃、贺昌等正在发动“南昌起义”;一部分人如彭述之、刘少奇等不在武汉。 由于“时局紧张,交通异常不便”,有些代表来不及召集。 共青团的3名代表都是团中央委员,却以正式代表身份参加党中央重要会议,这在党的历次会议中极为少见。时任团中央宣传部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宣部长的陆定一,在1996年谈到这件事的时候曾说:“那时能参加这样的会议,现在不行了!” 中央监察委员会与中纪委 也许你注意到了参会的还有“中央监察委员”,它是中纪委的前身吗? 1927年,中共五大首次选举产生中央监察委员会,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创设党内监督机构。 1928年,中共六大对党章做了重大修改,“监察委员会”一章4条内容全被删除,中央监察委员会被撤销。 1945年,中共七大对取消监督机构的错误做法有所认识。 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党中央针对新形势,决定在全党正式成立党内监督机构,并更名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会议一天 代表进会场用三天 中共中央在这种形势下召开会议无疑是极其危险的。经过反复比较选择,最后将会址定在汉口原俄租界三教街41号(现鄱阳街139号)二楼。这里是共产国际代表拉祖莫夫夫妇的住所。 这幢楼房是英国人1920年修建的,前后有楼梯,后门通小巷,屋顶凉台与邻居凉台相通,发生情况便于撤离;一楼是印度人开的百货商店,周围居住的大多是富有的外国人,不大引人注意。 作为会议唯一的工作人员,邓小平第一个来到会场,接待代表,安排食宿,负责安全。由于环境险恶,中央内部花了三天工夫,才将代表们一个一个带进会场,而他们的饭,只能是就地吃面包。 根据邓小平的回忆,参加“八七会议”的人员分三批进入会场,由交通员带进去,每次不能带很多人。他说,当时武汉是大热天,都睡地铺,开会时甚至连门都不能开,进去了就不能出来。 邓小平首次参加“重量级”会议 紧急会议只开了一天,邓小平却在那里待了6天,他所做的工作起了重要作用。“八七会议”是邓小平参加的第一次中央级别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内容也是邓小平记录的,这份记录原件现在保存在中央档案馆。 纠正“右倾”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 第一大成果:清算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错误;第二大成果: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第三大成果:选举产生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 “枪杆子里出政权” 这次会议讨论时,第一个发言的是毛泽东,发言次数最多的也是毛泽东,一共7次。毛泽东在发言中还提出了著名的思想:枪杆子里出政权。此外,他还提出要规定大中地主的标准,同时也要采取一定的办法解决小地主问题,取消地主所有制,“如此方可以安民”。相关参考
1935年10月19日,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顺利会师,中央红军的长征宣告结束,而之后红军的行动方案还尚待解决,于是,中央政治局便在吴起镇召开了著名的吴起镇会议。那么,吴起镇会议的具
核心提示:傅连暲是长汀人。红四军入闽后,领导福音医院收治伤病员,创办中央红军第一个正规医院,在军中有“红色华佗”的美誉,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位医疗将军。傅连暲像资料图本文摘自:
康熙帝多妻多子,有名姓的后妃人数是55位,居清帝之冠。同样,他的子女人数也达到55位,其中,皇子35位,公主20位。这么多子女,都是谁生育的呢?我们查阅了大量史料,发现有两位妃子生的最多,居然各达到6
中宣部干部局组成人员名单与省市县常委会对应的是中央政治局,因为中央委员会全会选出政治局,地方委员会全委会选出常委会,地方常委会人数不多,一般十二三人,政治局为25人,凑一块开会,技术上有难度,也难以形
周恩来与陈毅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丫丫侃历史,原题:十大元帅当中,此人被授衔议论声最大,周总理说:此人必授元帅!>在我国近代的历史当中,我国饱受战火的侵扰,在这段战火纷飞的年代,涌
说到规模庞大的古建,相信很多朋友都会首先想到故宫,毕竟什么宅子能比得上皇宫豪华壮观呢!但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能拿出手的古建自然不止故宫一座,在山西就藏那么一座古建,不管是在整体规模,还是在建造
原题:55年授衔时,他主动让出元帅军衔,后来成为第二代领导核心人物55年授衔时,他主动让出元帅军衔,后来成为第二代领导核心人物,这位就是邓小平,毛主席曾这样评价邓公说他德才兼备,军政皆优,是一位能够“
共产党人应树立正确的“错误观”。勇于修正错误、坚持真理,是正确的“错误观”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我党历史上很多革命领导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些曾经犯过错误的领导人,特别
康熙帝多妻多子,有名姓的后妃人数是55位,居清帝之冠。同样,他的子女人数也达到55位,其中,皇子35位,公主20位。这么多子女,都是谁生育的呢?我们查阅了大量史料,发现有两位妃子生的最多,居然各达
她出身名門卻漂泊一生,24歲嫁給55歲才子,晚年她道出婚姻的遺憾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社會環境曾經發生過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那便是在清末民初之時,大量西方文化湧入中國,使得中國的傳統封建思想有了一定的鬆動,也對男尊女卑這種糟粕思想進行了強烈的衝擊。因此,在這段文化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