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见不肯下跪的人,皇帝怎么办

Posted 公使

篇首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面见不肯下跪的人,皇帝怎么办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面见不肯下跪的人,皇帝怎么办

  导语   在公使觐见的礼仪上,跪拜自然不能提了,但在小的细节上,善于做文章的中国人,还是想出了好些招数来“收复失地”,比如接见地点选在偏殿,选在随意哪个皇家宫苑,公使进出,走偏门,甚至是太监出入的小门…… >外国公使驻北京,可以觐见中国皇帝而不用下跪,这是1860年北京中英中法条约就定下来的事。但是直到1873年,同治皇帝亲政,公使觐见不跪才得以实现。面见不肯下跪的人,对于当时的满人皇帝来说,是一件了不得的难堪事。皇帝很担心此例一开,天下臣民争相效法,天下就乱了。但是洋鬼子硬是不依不饶,为此不惜打上门来,门给打破了,也只能火烧眉毛顾眼前。 >在公使觐见的礼仪上,跪拜自然不能提了,但在小的细节上,善于做文章的中国人,还是想出了好些招数来“收复失地”,比如接见地点选在偏殿,选在随意哪个皇家宫苑,公使进出,走偏门,甚至是太监出入的小门,在宫里行走,必须走在两边的小径等等,意在通过这种小动作,不知不觉地羞辱一下傲慢的洋鬼子,挽回外交失败的面子。 >可是洋鬼子们似乎并不在意这些。也许是这些人弄不懂中国人的名堂,也没弄清楚宫里的细节,好些在中国人看来是失礼甚至羞辱的小动作,洋人基本上没有感觉。 >一茬接一茬的公使们,就这样随中国的总理衙门摆布,毫不理会中国人暗中的窃笑,也看不到这些人在私下笔记里的洋洋自得。只要他们能得到外交上该得到的,没人在意礼仪上的猫腻,只把它当作中国人特有的文化讲究。直到1897年2月26日这一天,一个新来的德国公使海靖,打破了这种相安无事的和谐。 >▲  德国驻华公使海靖 > 据海靖夫人的日记记载,那天,光绪皇帝在宫里为外国公使们举行了一场新年招待会。散会后出来,海靖没有照往常那样,走在宫里大路旁的小径上,而是径直在中间走。在海靖,也许是他兴之所至,也许是他新来不久,不知道过去的规矩。然而,他这么一走,可吓坏了陪同的总理衙门大臣敬信,敬信不假思索,马上一把拉住海靖的袖口,想把他拖过来。可是,海靖根本不理,反而执拗地要在中间走。这么一来,除了使团团长,所有的公使都走到了中间来了。 >按中国人的规矩,宫里但凡这样的路,中间的路都是留给皇帝走的,臣子只能走在两边,如果有臣子胆敢越轨,就是大不敬,有杀头之罪。当初制定公使觐见之礼,当然得遵从宫里的礼仪。但公使们只是跟着走,似乎并不明白为何要这样做。大家这样做,也仅仅是因为向来规矩如此,外交官们显然不乐意轻易破坏规矩。只有这个满脑子沙文主义情绪,对中国人又从开始就没好感,而且初来乍到的德国人海靖,才会干出这种随心所欲的事来。 >事出来之后,海靖和总理衙门都很恼火。据海靖夫人的日记,夫妇两个议论此事一直到半夜。而总理衙门那边,想必也不轻松。第二天一早, 信使就给海靖送了一封信,谴责他走错了路,同时请他出席午间总理衙门的宴会。海靖强硬地回了一封信,要求敬信道歉,否则不出席宴会。 >总理衙门在意的是中国的宫廷礼仪,而海靖在意的则是国际通行的外交礼仪,双方都认为对方失礼,从各自的角度看,都有道理。在敬信这边,突发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伸手去拉,也是应急反应,并非有意唐突。但在西方外交或者上流社会的礼仪,这样粗暴的身体接触,当然也是不可接受的。只是僵了起来,真正害怕僵局的是处于弱势的中国人。 >不久,明显是受了中国人的委托,美国公使田贝到海靖这里说和。尽管海靖夫妇对美国人还挺有好感,但此番就是不依不饶,非得敬信道歉不可。看到海靖真的没有出席宴会之后,总理衙门让步了,敬信发出了一封表示悔意的信,但由于没有明确的道歉字样,海靖还是不肯接受。 >▲  外国画报中的晚清中国 >最后,似乎绝望的总理衙门只好求助见过世面的李鸿章,看在昔日同僚的面上,实际上已经赋闲的李鸿章亲自出马,带着敬信登门拜访,当面向海靖道了歉。李鸿章还借机跟海靖聊了一点他去德国访问的事儿,套了套磁,总算是把这场礼仪之争给化解了。不过,从那以后,公使觐见进出再走哪儿,也没人敢管了。所谓的化解,就是洋人的大胜。 >此番的礼仪之争,不仅意味着中国人的那点小讲究、小动作的失败,而且是中国在对外关系上残存中国礼仪的破损。到了庚子年八国联军来过之后,人家不仅不能容忍总理衙门,连公使觐见也要求在正殿乾清宫了。 >- END - >责任编辑:叶筱 >转载请注明: “文史博览”(wsbl1960)微信公众号 ◆ 想要投稿 >发文至邮箱2004wsbl@163;dyy1013@126 >或者直接给我们微信后台留言交流 ◆ 订阅杂志 >❶通过全国各个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42-185 ❷直接与我刊发行部联系 联系电话:0731-84307941(王老师)

相关参考

宋光宗因为怕老婆而不肯为父亲办丧事 奇闻

宋朝的文弱,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尤其是南宋。其实,文弱不文弱,只要看看皇帝就行了。不说军国大事,单是后宫,三代皇帝都搞不掂一个女人,结果反是皇帝自己被逼得发神经—指望这样的皇帝恢复中原,岂非缘木求鱼?公

宋光宗因为怕老婆而不肯为父亲办丧事

  老爹死了,儿子总得出来办丧事啊。不要说皇家了,这道理,随便哪个人都懂。可是,光宗却无动于衷,任是大臣们怎么劝,他都漠然不应—李凤娘本来就恨死了与自己作对的公公,她可不乐见前皇帝的“哀荣”,自然阻止

乾隆写错字非常尴尬,大臣下跪张开一只手,成功为乾隆解围

乾隆皇帝是一个非常好面子的人,他自视甚高,自封“十全老人”、“古稀天子”,认为自己是古往今来第一有福气,第一英明的皇帝。实事求是的讲,乾隆的确有自傲的资本,他一生在位60年,还做了三年半太上皇,实际执

能让慈禧太后见了都下跪痛哭的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能让慈禧太后见了都下跪痛哭的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如今提起慈禧太后置信我们许多人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讨厌心情,就比如说我。但是不可否认的说,在她阿谁年月她有着绝对的权利。那末这么一个简直能够一手遮天的女人

唯一一位给妃子下跪的皇帝

  古有“男儿膝下有黄金”之说,一般的男子,几乎是不会向他人下跪的。至于高高在上的皇帝,除了给皇太后或太上皇请安时下跪,在其他任何场所,似乎都没有下跪的必要。  而在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的意识是很明显

为讨妃子欢心,皇帝不惜俩度下跪?

皇帝,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最高权力者。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皇帝给别人下跪?肯定没有吧。不用说皇帝,即便是寻常人家的男子,向其他人下跪,都是惊人的事迹。但万万想不到的是,一切皆有可能。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

乾隆听说他可能是秦桧后代,面见这位状元时发难,他七字解决危机

秦桧,这个人可以说是历史上拥有坏名声最盛的人。在元代时期,他早已去世多年的墓都常常被人欺辱,更是被人称为是「”遗臭冢”。到了明代的时候,就更加不用说了,人们会在秦桧的目前种树,然后将其再从中劈开,算作

清朝时期 哪些人见皇帝时可以不用下跪

从秦汉到明清,是一个皇权不断得到加强的过程,也是大臣权力不断矮化的过程。秦汉时期,大臣与皇帝讨论国事时,还能平起平坐;到了两宋,大臣屁股下的椅子就被抽走了,不得不站了起来;明朝时,大臣见了皇帝下跪行礼

历史上给爱妃两次下跪的皇帝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首次称帝到清朝末年溥仪退位中国开始了长达2232年的皇帝制度时期。在这一段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一位曾下跪于爱妃的皇帝他就是南陈时期的末代皇帝陈叔宝(亦称陈后主)。  陈后主陈叔宝

一神奇墓地,葬着一位全才,皇帝经过都要行礼,官员必须下跪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就是老大,说一不二,所有人见到皇帝都要下跪。在明朝时,有一位牛人,在他去世后,经过他碑前的所有官员都必须下跪,就连不可一世的皇帝都要行礼。此人是谁呢?何塘(147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