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发起文学改良运动
Posted 胡适
篇首语: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胡适发起文学改良运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胡适发起文学改良运动
胡适 针对文学远离生活、充满陈辞滥调的状况,胡适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1917年1月1日出版)发表《文学改良争议》一文。胡适认为,文学改良应从8个方面入手,即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烂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欲语。他提出要以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正宗。在谈及文学内容时,胡适认为真正的文学应“实与今日社会之情状”。 该文与后来陈独秀发表的《文学革命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檄文。 胡适在1917年1月号的《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项主张: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胡适在文中大力提倡白话文,认为:“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 他于1918年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将八项主张归纳为四项原则:一曰要有话说,方才说话。二曰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样说,就怎样说。三曰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四曰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的话。 此外,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中提出要用一种新的文学史观,打倒古文学的正统,建立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的正宗。另一方面要用向来被文人轻视的白话作为一切文学的唯一工具,创造中国的文学。 陈独秀则于1917年2月号的《新青年》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张:“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腐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相关参考
胡适,这个名字是从达尔文文学中提到的典故得来的,字适之。他是五四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胡适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一生有众多文学作品。胡适的作品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
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这个名词,现在我们社会里很流行;究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1915
1古代文学:先秦—清末(1840年前)近代文学:1840—1917年,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过渡时期。现代文学: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为开端,到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召开。当代文学: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但直到今天为止,这一课题仍有很多的问题仍未被解决,甚至就连这场运动要从谁开始说起都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梁启超,一种说法则认为是陈
本文摘自《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杨奎松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南京国民党的“清党”运动1927年春天,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方面的国民党人,发起过一个大规模的“清党”运动。此一运动的
批林批孔运动——批判林彪和孔老二的政治运动1971年9月13日,林彪乘飞机外逃,机毁人亡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1973年7月,毛泽东指出:林彪同国民党一样,都是尊孔犯法的。认为法家在历史上是向前进
胡适像摄于1960年青年胡适 胡适(汉语拼音:HuShi;英语:HuShi;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中国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原名洪骍、嗣糜、字希疆,参加留美考试
早在日本发起明治维新前的半个世纪,在地球的另一端,同是面临列强殖民侵略的东方国家——埃及为了应对「”千年未有之变局”,也曾发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近代化改革,力图富国强兵,救亡图存。然而,早早发起「”洋务
1949年6月23日,鲁斯克跟胡适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谈话,希望由胡适出面领导中国的反共事业,以取代蒋介石政权,但胡适对此表示全无兴趣。他深信以个人的身份说话,对蒋介石政权或更有益。胡适与蒋介石一臣一君,一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