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老家,在历史上的地位居然如此之高 地球知识局

Posted 通道

篇首语: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关羽的老家,在历史上的地位居然如此之高 地球知识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羽的老家,在历史上的地位居然如此之高 地球知识局

(⊙_⊙)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号:地球知识局 >NO.748-山西河东故事 >作者:杔格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酸奶泡 >河东,地处山西省西南部,与河洛、关中同作为华夏文明之源。但今日它的影响力仅仅局限于本地,与西安、洛阳两座自带IP的古都级城市相比,不为人所知。  >但历史上,它却是黄河金三角区域不可或缺的一环,扮演着无比重要的角色。 >山西西南角这一块就是河东了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山西河东的故事。 >  >中华核心少不了河东 >临汾-运城盆地,居于黄河以东,因此自古称之为河东。其西界为黄河,南界为中条山,河东地区恰好被黄河大拐弯所包围。 >河东地区南部有中条山横亘,与黄河对岸的东秦岭华山隔河相望。古人认为华山与中条山本为一体,只不过被黄河切开,分为今日的条、华二山,也正是因为条、华二山以及崤山的阻挡,黄河出晋陕大峡谷向南奔流在此改向,形成90°大拐弯,一路向东流去。 >  >关中+河东+河洛 >黄河金三角 >  >河东地区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文明主线源头之一,一是因为在“三皇五帝”时期,中国北方较为温暖湿润,环境很适宜人类生存,二是因为运城盆地的盐湖(解池),盐质极优,吸引着人类迁徙于此。这一点从运城的得名就能看出端倪:这两个字源于“盐运使署衙驻地”。 >著名的运城盐池 >长期是中国北方内陆最大的盐产地 >  >长安、洛阳在宋以前作为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两大焦点城市,凭借东西水陆通道维持着大量联系。而在这条通道的正北方,河东向西隔黄河与关中交界,向南也隔黄河与河洛交界,又是山西最靠南的农业区,地理位置非常引人瞩目,甚至可以视为与关中、河洛同等重要的第三大核心板块。 >关中+河东+河洛 >加起来才是真正核心区 >  >正因如此,无论是关中政权走向中原、中原王朝收复关中、防范北方民族沿山西走廊南下,河东都断不可失,在先秦与秦汉时代,这里更是天下易手的关键所在。 >周王将晋封于河东 >最初的目的是防范来自山西北部的半游牧民族 >晋的崛起也是一路北上 >以一个整合的山西成为足以稳定天下的强权 >  >治乱重镇河东郡? >周代,晋国立国之初,势力范围就在河东之地。在晋国鼎盛时期,通过吞并小国整合了山西高原南部地区的各种资源,整体地俯视着南面的东西通道,对秦国早期东出的尝试多有拦截,影响了春秋时期的大国格局几百年。 >晋国尚未三分之时 >晋国以整个山西的力量将秦封在河西 >三分初期,魏国强盛 >甚至曾打过黄河,威胁秦的腹地 >(而秦崛起的第一步也是收复河西,夺下河东) >至秦汉时,中原形成了真正统一政权,帝国开始进入与北方少数民族互有攻防的时代。经河东以及山西中央的大通道就成为了长安去往蒙古高原的两条重要通道之一。反方向上,匈奴人也会沿着山西通道南下,汉军若不能阻敌于大同,也要阻敌于太原,最低限度也要保证河东地区的安全。 >大同、太原、临汾 >山西盆地群的三大关键节点 >  >韩王信(非彼韩信)叛乱投靠匈奴时,汉高祖刘邦出击匈奴的线路就是由长安向东渡过黄河经河东地区再继续北上。最终,刘邦在今天的山西北部被匈奴围困,这就是白登之围。在汉朝早期的南北拉锯中,中原王朝的实力还无法保证山西的绝对安全。 >  >隋唐重新统一中国之后,长安、洛阳列为两京,河东地区才迎来历史上最为繁荣的一个阶段。 >  >唐朝设河东道,管辖现在的山西省全境以及河北省西北部,治所在蒲坂河中(蒲州),就是今天的永济市境内。蒲州在唐朝时为中都建制,地位就相当于今天的二线城市,河东更是聚集了大量唐代名门望族,名将良相层出不穷。 >唐朝河东诸郡与河东郡 >最富庶的也是河东地区 >  >著名的鹳雀楼就诞生于此。早在北周时期出于防御的需要,人们就在蒲州城西建筑高楼,作为军事瞭望台,而鹳雀楼向西越过黄河正对的就是关中平原。能否借助蒲州城控制黄河渡口蒲津渡,直接涉及到长安的安全问题。 >蒲州的古迹可不止一个鹳雀楼 >(被农田所包围) >可惜唐代以降,随着政治中心的迁移,河东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式微,外加战争对关中和山西的摧残,蒲州的行政等级逐渐下降。虽然屡次修葺,却再也没有成为大城市的机会,鹳雀楼也废弃了。 >现代复建的鹳雀楼 >不知现在可还有鹳雀栖息 >  >三门峡水库修建时,蒲州还是永济县城的所在地,但因居民外迁,今日的蒲州已成为一处普通小镇。虽然比不上邺城这类被后世完全废弃的古代大城市,但是蒲州的废城史仍可作为一个重要的城市废弃史演化案例。 >所以你从另一个角度看鹳雀楼 >其实是这样的 >  >战火福源在河东 >元明时期,尤其是元代,由于山西是较早经略的地区,运城又能提供蒙古牧民急需的食盐,河东逆转了唐宋以来的颓势,再次成为了全国重点的区域。这里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又一次抬头。 >  >其标志,是当地的文化艺术再次达到了史上巅峰状态。元代因统治需要,一段时期内全真教在汉地兴盛,忽必烈下令扩建吕祖祠纯阳观,建成后也就是今天的永乐宫,主祭吕洞宾。 >  >元前期,经王实甫改编的元杂剧《西厢记》于后世广为延传,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也流传至今,也令故事发生地运城普救寺声名鹊起。 >普救寺 >拜一拜能普度苍生拯救万物? >值得庆幸的是,山西山地众多,在战争年代往往是适合防守的地区,也很容易让进攻方丧失兴趣,因此受到的战争波及比较少,许多古代遗迹得以保留下来。(地上山西、地下陕西)运城地区是其中最成功者,目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排名第一的地级市就是运城。 >定制一对大铁牛? >  >难民也喜欢在这样的太平之地落脚,因此刀兵四起的元末明初之时,山西成为了当时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其中平阳府洪洞县的人口数量达到当时的海内之冠,因此明朝政府在晋南地区组织了多次移民活动,传说中的山西大槐树就是在这个时期流传于世的。 >张牙舞爪的洪洞大槐树 >建国后五六十年代,永乐宫因三门峡水库修建,整体搬迁至芮城县境内的古魏国城墙遗址内,与唐代古建筑遗珍广仁王庙竟然做起了邻居。两大精品古建筑同在一处古城墙遗址内相互守望,不失为一大奇观。 >永乐宫外景 >像大户人家的宅院 >  >但这并不表示河东就完全是太平景象了。事实上,作为战时扼守中国北方南北的关键通道,河东地区还是会不时遇到侵扰,成为军事上的要点。 >  >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攻取北京就是由禹门口龙门渡从陕西韩城渡过黄河进入山西河津,再北上经山西中央大通道、宣化,一路猛打,直至攻占北京。 >由于陕西的历史性衰落 >山西通道的意义更多体现为通向华北而非关中 >太行八陉越发比河东的渡口要重要得多 >  >清晚期,西捻军起义也多次进攻山西,清廷吸取历代失河东的经验教训,尤其是距离时间不久的李自成起义,于河东地区的黄河边上大规模修筑长墙,有效地阻止了西捻军的进攻以及大规模东渡黄河。这段长墙史称清长城,其规模不亚于清初时期修建于汉地与蒙古地区交界处的柳条边。 >  >清末,慈禧向十一国同时宣战,北京即将沦陷之时,慈禧一行人向西逃亡西安,也是经河东临汾运城至风陵渡入陕。大体线路走向就是今天的京包铁路+同蒲铁路+陇海铁路。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之后又继续向内陆推进,止于晋东平定娘子关。 >平阳公主曾携娘子军设防于此 >因此得名“娘子关” >总的来说,河东地区是山西、陕西、河南之间的枢纽,在历史早期也是生产力最强的农业区之一,并因关键的盐资源而颇为富庶。而在生产力相对没落之后,其枢纽地位仍然不变,善加利用这一优势并深度开发历史的遗产,仍大有可为。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号:地球知识局 END

相关参考

道教为何在宋朝的地位如此之高

脱脱:“真宗英悟之主。其初践位,相臣李沆虑其伶俐,必多作为,数奏灾异以杜其侈心,盖有所见也。及澶洲既盟,封禅事作,吉祥沓臻,天书屡降,导迎奠安,一国君臣如病狂然,吁,可怪也。”上文是元朝有名的丞相脱脱

道教为何在宋朝的地位如此之高

脱脱:“真宗英悟之主。其初践位,相臣李沆虑其伶俐,必多作为,数奏灾异以杜其侈心,盖有所见也。及澶洲既盟,封禅事作,吉祥沓臻,天书屡降,导迎奠安,一国君臣如病狂然,吁,可怪也。”上文是元朝有名的丞相脱脱

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居然是这样出来的 地球知识局

(⊙_⊙)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号:地球知识局>NO.671-翻山越岭张家口>作者:御风>制图:孙绿/校稿:猫斯图/编辑:棉花>中国人对铁路的认识始于1

中国历史的十条冷知识,开国皇帝居然下令废除全国学校,实在任性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发生的历史故事可谓是不计其数,而一些历史故事往往没有收录在历史教科书上,以至于鲜有人知。今天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上的十条冷知识。第一条:秦始皇虽然灭了六国

关羽与孔子江湖地位比较

孔子与关羽江湖地位:在文士中或在知识界,关羽不过是大老粗一个,其身上顶多有点义气、力气与骨气,另外再有点硬气和傲气,应该算不了什么。但在民间文化与民间信仰中,关羽的地位是不输于孔子的,或是说有过之而无

英军畏敌如虎,为什么中国军队却能打败日军 地球知识局

(⊙_⊙)>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号:地球知识局>NO.673-中国远征缅甸>作者:楚奉先>制图:孙绿/校稿:猫斯图/编辑:棉花>在西方的历史观念里,中国战场对二战的

蒋琬简介 诸葛亮对蒋琬的评价为何如此之高

蒋琬简介诸葛亮对蒋琬的评价为何如此之高?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向来被誉为千古谋臣,智慧的化身,他那么聪明谨慎的一个人,为何会对刘备素来不喜的蒋琬另眼相看,还给刘禅密表,称他死后蒋琬可以代替他呢?  这个

外国人的评价如此之高,临终的七个字,字字戳心

10月8日,这个日子看似普通。但是在64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55年10月8日,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极力争取下,钱学森一家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回到自己的故乡。回国后的一次

朱元璋没上过学,为何军事素养和决断能力如此之高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出生赤贫,放过牛、做过和尚,加入起义军后如鱼得水,最终创立了享国276年的大明朝。如今职场草根们,很多人总把朱元璋奋斗榜样,认为他身上有着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后人在崇拜朱元璋时,

游牧帝国融入中华原来是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过程 地球知识局

(⊙_⊙)>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号:地球知识局>NO.831-长城内外>作者:柳丁>制图:孙绿/校稿:猫斯图/编辑:棉花>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国历史观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