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钧改良的织绫机与之前有何不同
Posted 中华书局
篇首语:人老心不老,身穷志不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马钧改良的织绫机与之前有何不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马钧改良的织绫机与之前有何不同
季我努学社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任虎。 >提起丝织品,大多数人都会首先想到“绫罗绸缎”,而“绫”既然排在第一位,自然有其独特的价值。“绫”有“素绫”和“花绫”之区别,而“花绫”较“素绫”更为精美,《释名》所载“绫者,其文望之似冰凌之理也”,主要就是指的“花绫”。“绫”起源颇早,疑为周初姜子牙所作的《六韬》中就提到“桀纣之时,妇女坐以文绮之席,衣以绫纨之衣”,其精致华美可想而知,但显然“绫”是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实际上,这种制作精美、穿戴舒适的丝织品之所以珍贵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作为“软黄金”的蚕丝的昂贵,更重要的是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落后,深刻诠释了“物以稀为贵”。 >绫 >在东汉以前,制作绫织物的机器十分的繁琐与笨重。为满足提花的综数,往往需要通过增加绫机的“蹑”(即脚踏操控板)来实现。正如晋傅玄所说,旧式的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更有的一百余蹑。这种繁琐而笨重的绫机,织出一匹绫的时间往往动辄需要数月时间,不仅需要占用大量的织工劳动力,同时也限制了绫的生产效率。 >织绫机 >直到三国魏时博士、给事中马钧改良了织绫机,绫织业的生产力才得到革命性的发展,绫织品更为丰富,也更日益社会化。马钧将传统动辄五十蹑、六十蹑乃至百余蹑的旧式绫机,统一改为十二蹑。这次改进不仅将生产过程简化,生产速度提升了四至五倍,使得过去往往动辄数月才能完成一匹的绫布,在改良后仅仅需要不到一月乃至十余天就能完成;同时还使得织造的提花纹样更为独特,可操作的种类更为丰富,改良后的绫织品因其独特的提花,深受社会大众的喜爱。 >绫 >马钧改良绫机具有相当大的社会意义,大大解放了绫织业的生产力,提升了生产技术,此后不断的改良和应用,为“绫盛于唐”创造了必要的生产技术基础。绫不仅成为官员服饰的主要原料,而且更成为社会中广受欢迎的丝织品。正如白居易在《杭州春望》所描绘的那样,“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酤洒趁梨花”。这奠定了“绫”在传统丝织品中的魁首地位,更逐渐形成了以地域为名的绫织品,如青州之仙文绫、润州之方棊水波绫、遂州之樗蒲绫等等,直至今日仍有相当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东汉】刘熙:《释名》,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2、【唐】欧阳询撰:《艺文类聚》,卷六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3、曹胜高、安娜译注:《六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4、【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5、【晋】傅玄:《马钧传》,【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6、【唐】白居易:《杭州春望》。 >7、吕思勉:《三国史话》,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年。 华 兴 春 秋 小编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赵培文 王雪慧相关参考
耶律阿保机,既然最后能够成为一代君主,那么必定是存在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那么有人就会问,耶律阿保机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呢?他在整个历史的发展中是起着推动还是阻滞的作用呢?耶律阿保机对于辽国,乃至整个中华...
>马钧> 马钧(生卒年不详),时机械制造家。字德衡,魏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人。曾任博士、给事中。>> 马钧从小有点口吃,不太爱说话,但是他很喜欢思索,善于动脑,同时注重实践,勤于动手,尤其喜欢钻
黎族丧葬习俗方面,各地区葬仪和葬式有异,特殊的葬制有以下几种:“灵魂棺”三亚市高峰地区哈方言,在办理丧事时,对没有举行“做佛”仪式(即没有举行葬仪)的前一个死者,后面的死者葬仪给予补“灵魂棺”。即在灵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
原标题:解放军军史上的“红星奖章”和“红星勋章”有何不同?红星奖章红星奖章,全称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星奖章,是红军首次颁发的最高荣誉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奖励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是我军颁发最早且在当时和
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核心,每个国家的文化不同,对于家庭的观念也会有所区别,那么英国的家庭观念和中国的又有什么样的异同呢? 说到名字,我们中国人是先姓后名,而英国人是先名后姓。中国人“先姓后名”说
请问高阳公主和辩机的儿子去哪了历史上,高阳公主有不止一个儿子,没有明确证据证明是否是辩机的种,旧唐书有“因得公主与遗爱谋反之状。遗爱伏诛,公主赐自尽,诸子配流岭表。”这几个儿子被流放去了岭南,这也是当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雷晓凡。>熟悉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诸位可能听过一个文学概念:“传奇”。传奇自唐代正式“诞生”以后历经漫长的历史演变,在中国文学中
老子老子(前57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有人说又称老聃。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老子着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
红孩儿,哪吒,这都是古典名著当中的两个非常有名的人物,两个人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小孩子的模样,都以火为武器,而且后世在对他们的形象创作上面,都运用到了很大面积的红色,还有头上的两个辫子。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