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名将陆逊竟因莫须有罪名忧愤而死
篇首语: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中名将陆逊竟因莫须有罪名忧愤而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三国中名将陆逊竟因莫须有罪名忧愤而死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遭刺杀身亡,孙权继而掌事,成为一方诸侯。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合于赤壁打败曹操军队,建立了孙刘联盟。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袭取刘备的荆州成功,使其领土面积大大增加。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封为吴王,建立吴国;黄龙元年(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
黄龙二年(230年),他派卫温到达夷州。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71岁,在位24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是三国时代统治者中最长寿的。孙权对武将能推心置腹,文臣就远远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如同房间里的花盆,虽然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但更多的是为了美观,是种摆设,最重要的是:请靠边站。来看看文臣之首,孙权的开国功臣张昭和几任丞相的命运。
孙权在武昌称帝的时候,大封功臣,但有一个名人成了被遗忘的角落,那就是张昭。同事们开始见到张昭时,都拱手说恭喜恭喜,预祝将登丞相大位,张昭也自信满满。不久任职通知公布,大家都傻眼了,丞相叫孙邵。这可是孙权称帝后第一任大管家,但好多人还搞不清楚,这是谁啊?
他确实没有什么名气,在北方时曾担任过大名人孔融的秘书,孔融称赞过他有“廊庙才”,也就是国家的栋梁。后来跟着刘繇到了江东,追随孙权后担任过庐江太守。这样的人在孙权阵营一抓一大把。他任丞相三年,没有做过任何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无声无息地去世了。
那为什么不选张昭呢?孙权刚继位的时候,危机四伏,人心惶惶,张昭和周瑜一文一武,挽狂澜于既倒,对稳定江东居功至伟,说是擎天柱一点都不过分。然而孙权登基后一次宴会上,口口声声只提周瑜,让张昭的老脸往哪里摆。他几次想站起来为自己辩驳,孙权都没有理他,张昭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就站了出来。孙权没有等他出口,冷冷地说:如果听张公的话,我们就要到别人那里要饭了。
这句话戳到了张昭的痛处,因为赤壁之战的时候,张昭是主张投降的,这是他一生的污点。张昭知道大势已去,“大惭,伏地流汗”。孙权难道真不知道他立下的汗马功劳吗?完全不是,冷落是与张昭的性格有关。现在很多人都会说:我这个人说话比较直。其实从另一角度理解,就是他这个人缺少修养。
张昭说话就直,常常摆老资格,把自己当成是孙权的老师。看到孙权打猎,就说不要逞匹夫之勇;看到孙权喝酒,就说你难道想做商纣吗。要么是让孙权羞愧难堪,要么是逼着孙权当众检讨。孙权年轻时勉强能接受,随着年龄增长,对他的讨厌与日俱增。
这次谈话后,张昭很知趣,先是担任了一些虚职,后来以老病为借口,上书请求回家养老,孙权爽快地同意了他的要求。从此,张昭大多数时间就在家写书了。
孙权任孙邵为丞相是想告诉大臣:这个位置是个摆设,不要来跟我争权。孙邵去世以后,孙权的第二任丞相叫顾雍。顾雍小时拜蔡邕为老师,就是才女蔡文姬的父亲,学习弹琴和书法。
他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低调,沉默寡言。他被孙权提拔为尚书令的时候,他回家也不说,正常上下班。家人毫不知情,直到后来听说才大吃一惊。他越是低调,孙权对他越是尊敬,越是信任。他平时不怎么讲话,但开口必说到要害处。孙权感叹:顾君不说话,只要说了言必有中。
孙权遇到棘手问题,就会派中书郎到他家里去请教。顾雍如果是赞成孙权的意见,就会请中书郎吃饭,反反复复研究这个问题,然后客客气气地送他离开;如果不赞成孙权意见,就不请中书郎吃饭,也闭口不言。所以每次中书郎回来后,孙权就问:顾雍请你吃饭了吗?正因为他小心谨慎,从来没有当面顶撞过孙权,太太平平做了19年的丞相。
第三任丞相是名将陆逊。陆逊是浴血疆场的人,自然不会像顾雍唯唯诺诺,而且他战功赫赫,名望又高,信念就是“武死战,文死谏”。习惯了讲话很冲,直来直去,不会顾及到孙权面子。他对自己要求也严格,一个从来不犯错误、又没有缺点的人,怎么可能在领导头脑中留下好印象呢?
孙权对他这种“一根筋”虽然明里不说,但可以耍阴招。他任命陆逊做丞相,但一直没让他回建业,始终驻守在武昌。名义是上游的位置太重要了,离开了陆逊不行。实际上是要他远离朝廷,眼不见为净。
不久,陆逊又卷入两宫之争(孙权两子——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之间的斗争,后面还会提到),孙权终于抓到了他的把柄,也是担心他威望太高,子孙们控制不住他,给他扣上大量莫须有罪名。狡兔死、走狗烹,陆逊无以辩白,忧愤而死。陆逊死后,家无余财。
第四任丞相是步骘。步骘是淮阴士族步氏的后人,和孙权的步夫人是同族。他最大的特点也是忍辱负重。年轻的时候,地方有个豪强叫焦矫,步骘为了和他处好关系,和一个朋友卫旌带了礼物去拜访他。到了他家焦矫正在室内睡觉,两人就在外面等待。
等了很久,卫旌受不了了,想要回去,步骘却很淡定,劝他要忍。焦矫醒来后看见了他们,也不请他们进来,让人在外面铺上席子,叫他们坐在室外。吃饭的时候,自己桌前堆满了佳肴美味,步骘、卫旌盘里只有很少的蔬菜。卫旌愤闷得吃不下去,步骘却把饭菜全部吃光。
能忍辱者必能成大事,步骘担任过交州(今两广及越南部分地区)刺史,交州比较乱,步骘去后逐一消灭了地方势力。步骘后驻守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有20年,曹魏的边境将士都敬仰他的威信。他性格特点是比较宽厚,喜怒不形于色,不论是对谁都特别恭敬,衣饰、居处简单朴素,平时手不释卷。属于孙权欣赏的人。但是他担任丞相时间也很短,8个月后就死了。
第五任丞相是朱据,死于夺嫡之争。
朱据长得帅,文武双全,屡立战功,孙权把他当作吕蒙的继承人,还把女儿孙鲁育嫁给了他。朱据的特点也是为人谦虚,朋友很多,不看重钱财,俸禄赏赐很多但经常不够用。但他也只担任丞相一年,就卷入了两宫之争被陷害至死。
赤乌九年(246年),朱据升任骠骑将军。当时正逢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两宫之争,而一贯支持太子孙和的丞相陆逊已经亡故,朱据于是与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继续拥护太子孙和,而丞相步骘、上大将军吕岱、右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等则依附鲁王孙霸,阴谋夺嫡废储。两宫之争使得吴国内耗不止,几乎陷入政治危机。
赤乌十二年(249年),朱据接替已故的步骘继任丞相一职。朱据拥护太子孙和的意志十分坚定,每当谈及此事,其言语都十分的恳切认真,愿意誓死保卫太子孙和的坚决态度都从脸上表现出来。更多次上书维护太子孙和。赤乌十三年(250年),孙权终于决定废除孙和的太子之位,将孙和幽禁起来,另将孙霸赐死。朱据与尚书仆射屈晃带领众大臣将军以泥涂首,将自己捆绑起来,到宫殿外为孙和求情,孙权十分反感,斥责他们无事找事。
其后朱据上表进谏,孙权大怒,将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满门诛杀,朱据与屈晃被拖进宫中,杖打了一百下。许多官员都因劝谏而获罪,史载“群司坐谏诛放者十数”。朱据后来被贬为新都郡丞,还未上任就遭到中书令孙弘进言诬害,当时孙权病重,孙弘就伪造诏书赐死朱据,时年五十七岁。
西汉名将周亚夫竟因一顿饭而被饿死狱中!
周亚夫这个人,无论是在汉朝还是在整个历史上,都是一个名人。曾经因严于治军,而被汉武帝看中。又因为平定七国之乱,而名垂青史。但是,最终却因为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而饿死狱中。从权力的巅峰,到沦为阶下囚,一生可谓跌宕起伏。
周亚夫出身于高干家庭,他的父亲就是西汉开国功臣绛侯周勃。周勃不仅曾经拯救刘家江山于危难,还一度出任过丞相,当然,这也是刘邦临终前安排的。
周亚夫虽说有父亲的余荫,但他并不是长子,所以爵位和他没有一点关系。最初只是做了一个郡守,对于仕途他并没有太高的奢望。或许当时他所想的,只是平平淡淡而已。
正当他混日子的时候,他碰到了一个人,汉朝第一算卦师许负。许负这个人在当时特别有名,她曾给汉文帝的母亲薄姬算过,阴差阳错地让薄姬成了寡妇。
也给汉文帝的好基友邓通算过,准不准在当时还没应验呢。这次,她碰到了周亚夫。看了半天,就对周亚夫说,你三年之后能封侯,八年之后能拜相,但是再过八年你得饿死。听了前半句周亚夫还挺乐呵,听到后面不愿意了。就说,去去去,臭算卦的,别跑这忽悠我来!我有大哥,我大哥已经继承爵位,和我没啥关系。如果我已经荣华富贵了,在能饿死呢。一看你这个算卦的就不合格,人家说话都两头堵,你可倒好,前后矛盾。
许负的话周亚夫并没在意,但是让周亚夫没想到的是,他大哥周胜因为杀人罪被判了死刑。汉文帝感念周勃对刘家的功劳以及对自己的拥立之功,不忍心收回封地,就让周亚夫继承了绛侯的爵位。正愁没啥招,天上掉下个粘豆包,周亚夫可没坏了,哥哥爱死不死吧,正好给我腾出个空来。
虽说继承了爵位,但爵位只是个虚名,并没有实权。而周勃真正进入汉文帝的视野,还要感谢匈奴。当时汉朝对匈奴采取的还是和亲政策,但是这个女婿不太省心,动不动就跑这抢点东西。这一次匈奴又来了,而且扬言要攻城。汉文帝害怕了,我这君临天下九五至尊,岂能和你个蛮子拼力。就调了三支部队在京城外围负责安保。不过,汉文帝还是有点不放心,就亲自去视察,看看这些人能不能给自己守住门。前两个地方的将军都很会来事,一看皇帝来了,诚惶诚恐。等到了周亚夫这,皇帝吃了闭门羹。看门的说了,我不管你是谁,我老大没说话,我就不能放你进去。在这我只听我老大的,我老大也说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汉文帝一看,好样的,有胆色,是条汉子,我喜�丁:迷诿娑缘氖强砗竦暮何牡郏桥龅礁龅ㄐ〉幕实郏苎欠蚓兔恢蟮氖铝恕U蛭绱耍何牡鬯赖氖焙蚋嫠咛�刘启,将来要是有啥事就用周亚夫。
还真被汉文帝说着了,汉景帝继位之后大肆削藩,结果引来了七国之乱。虽说杀了晁错,七国没有了口实,但也没有退兵。汉景帝没招了,就找来周亚夫,我没招了,看你的了,你要是行,咱还能吃肉喝酒,你要是不行,不仅连汤都没有,我还得弄死你。周亚夫领命而出,只用了三个月就平定了七国之乱,还把领头的那几个人头带回来了。往汉景帝面前一扔,你愿意当夜壶就当夜壶,不愿意喂狗也行。汉景帝啥都没想,差点被吓得直接驾崩了。
虽然周亚夫立了大功,名扬天下,威望也瞬间大增。但是,在这次平乱过程中,因为救援不及时而得罪了梁王,这也为他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周亚夫如愿以偿地当上了丞相,但接下来周亚夫却做了两件错事。一件是汉景帝有意封皇后的哥哥为侯,周亚夫强烈反对,说你爷爷说了,没功不能封侯。这句话,把汉景帝彻底噎了回去。第二件就是,汉景帝想给投降过来的几位匈奴将军封侯,周亚夫还是不同意,汉景帝怒了,说你丫的太迂腐了,能不能别总把我爷爷搬出来,我爷爷骨头渣子都烂没了,吓唬谁呢?周亚夫也生气了,扭头走了!
当然,这两件事只是一点不愉快而已,但接下来的事却让汉景帝动了杀心。有一天汉景帝没事找周亚夫来了,俩人准备喝点小酒。为此,汉景帝特意让厨房炖了肉。肉上来了,却没给他筷子,周亚夫不乐意了,就对旁边的太监说,你丫的脑袋让驴踢了,不给我筷子难道让我吃手抓肉啊。汉景帝说了,难道这么大一块肉你还不满足吗?周亚夫听出了话外之音,马上叩头谢罪。但是,心里十分不乐意,没等汉景帝说完话,他就走了。面对着周亚夫的背影,汉景帝说,这样的人能辅佐幼主吗?这句话看似平淡,但已经充满了杀气。
事情还是坏在周亚夫儿子身上,周亚夫活得好好的呢,就开始惦记周亚夫死的事。他寻思,老爹那是大将军啊,死了得弄些甲盾陪葬。在当时,甲盾绝对是违禁品,和今天私藏枪支差不多,而这厮却找人做了五百套。做也就做了,这厮还赖人家工钱,被人家给举报了,周亚夫也被抓到监狱去了。要说他这个儿子,和李刚那儿子差不多,都是坑爹的主。
周亚夫最后在狱中饿死,有的说是他自己绝食吐血而死,有的说汉景帝忘记告诉人给他送饭了。无论哪种说法,饿死是确信无疑的。一代名将,曾登上权力巅峰,最终却落得个如此结局,实在是可悲。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周亚夫之死其实还是他的性格原因。武将天生耿直,周亚夫是一个优秀的统军大将,但他绝对不是一个好丞相。尤其有大功在身,本应低调从事,但他却多少带着一丝骄矜,这也是导致他悲剧的一个原因。
相关参考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遭刺杀身亡,孙权继而掌事,...
世人常言「”书生陆逊”、「”儒将陆逊”,其实书生和儒将的形象根本就和陆逊不沾边。因为,他既没有名作传世,也没有政治上的亮点,展现更多的则是一名武将的赫赫战功和谨小慎微下的「”夹着尾巴做人”。对于三国乱
将军众横沙场马革裹尸才算死得其所,但明朝有位大将竟为一只鹅而死,这是怎么回事呢?“战时兄弟,成事亡之”这句话形容历史上的开国君主和开国功臣再贴切不过。细数历史。“狡兔死,走狗烹;鸟飞尽,良弓藏;敌国灭...
将军众横沙场马革裹尸才算死得其所,但明朝有位大将竟为一只鹅而死,这是怎么回事呢?“战时兄弟,成事亡之”这句话形容历史上的开国君主和开国功臣再贴切不过。细数历史。“狡兔死,走狗烹;鸟飞尽,良弓藏;敌国灭...
司马炎,字安世,河内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265-290年在位,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晋武帝。司马炎为司马昭长子,曾出任中抚军;但是司马昭却有意让幼子...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一直都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期间更换了无数朝代,拥有无数名将名垂青史,但历史上更有许多名将含冤而死,你们知道有哪些?今天小编要为大家分享关于中国含冤而死的十大名将,死状凄惨,咱们
还不知道:岳飞的罪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对于岳飞,大家都会想到他的精忠报国,雪靖康之耻一直是他心心念念的事。每每读到他的《满江红》时,总让人心情澎湃又感慨不已。金军来势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著名的家、政治家,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 东吴大帝兄长沙桓王孙策之婿,世代为江东大族。章武二
纵观北宋,南宋,名将辈出,将星云集,会打仗的多如星斗,忠诚良将如过江之鲫,但为什么历史上人们普遍只记住了一个岳飞呢?只因为他不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是被一个莫须有罪名被皇帝联合奸臣冤杀风波亭。千古奇
三国中有这么一个人,他先是设计让关羽兵败身死;又让在战场上打拼数十年的刘备,却丢盔弃甲,最后落荒而逃郁闷而死。他就是陆逊。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关羽被杀之仇(有朋友可能觉得动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