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19万犯人,死亡一成,才让斯大林完成了这个梦想 地球知识局
Posted 运河
篇首语: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发动19万犯人,死亡一成,才让斯大林完成了这个梦想 地球知识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发动19万犯人,死亡一成,才让斯大林完成了这个梦想 地球知识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658-莫斯科五海通衢 >作者:征战斯芬克斯 >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棉花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看上去是一座典型的内陆城市。也确实,在很长一段历史上,莫斯科对于俄国人控制国境西侧的陆地大有裨益,对控制海权却没有什么帮助。这也是为什么沙皇俄国一度迁都圣彼得堡,希望能通过王室在芬兰湾旁边的存在,加强对海洋的渗透。 莫斯科离海岸还是挺远的 >但随着十月革命一声枪响,莫斯科又一次回到了俄罗斯政治地位的顶峰。而在整个西方世界都越来越重视海权的年代(连最典型的陆权国家德国也开始烧钱办海军),莫斯科不通海就成为了苏联最高层的心病。 斯大林当然想在莫斯科接见红海军同志 >他们是怎么自救的呢? > >为什么要运河 >古代历史上的俄罗斯西部是一个分裂而难以统一的地区。 >造成这一局面的关键有三个:第一,俄罗斯河流庞杂细碎,大河之间互不相通,每一个细分流域都能形成相对独立的政权; >把他们搞明白是挺不容易的 >第二,南北走向的河流纬度跨越大,上下游物种难以交换,还经常会因为河流封冻等问题加剧上下游矛盾; >伏尔加河就是一条曲折却跨度颇大的河流 >同时由北向南,流入里海这个大湖.... >第三,遍布全俄的森林地形像海洋一样把人类聚居地划成一个又一个孤岛,人群之间的交流因为险恶的自然环境而非常困难。 >一开局就被森林所包围 >往哪个方向发展都是慢慢的 >因此对于俄罗斯来说,所谓的本土文明并非自古由原住民创造,而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前来寻找新的贸易机会的北欧人。尤其是试图沟通北欧和南方拜占庭帝国的瑞典人,从芬兰南下,一路开发了维堡、诺夫哥罗德等地区,为俄罗斯的土地带来了新鲜血液。 >从更大的角度来讲 >欧洲各国的都在寻找前往东方的道路 >有的向东、有的向西、有的向南 >而瑞典人眼中的东方正是君士坦丁堡 >正是受到了来自北方文明的刺激,才让俄罗斯本土的居民逐渐有了商业贸易、基础设施开发的意愿,并学会了统治技术,开始试图将辽阔的国土进行整合。但蒙古人的到来打断了这一进程,尤其是他们毁灭了当时很有希望的基辅罗斯政权,这才给了莫斯科附近的政权一个机会,来完成统一大业。 >但莫斯科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行政中心。当年蒙古人到来时,就是因为莫斯科距离南俄草场较远,周围又是复杂的森林地形,才没有将其彻底毁灭。莫斯科地区对南方民族复杂、地形分裂的地区缺乏控制力,其实是一直以来俄国统治者很担心的大事。 >比较一下莫斯科和伏尔加格勒周边 >蒙古人还是更喜欢大平原大草原的 >另一方面,莫斯科通江达海的能力不足,也是很让统治者们头疼的。莫斯科河是奥卡河左岸的一条支流,而奥卡河又是伏尔加河最重要的一条支流,因此莫斯科在水路上可以通往伏尔加和沿岸和下游的地区。 >莫斯科河蜿蜒流过莫斯科 >这一条件加强了莫斯科向东南部渗透的能力,但也仅此而已了,毕竟伏尔加河下游也仅仅是通往里海这个小澡盆,对莫斯科的海洋控制力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虽然也能通海 >不过通的是里海 >对海军发展的价值太低了 >在全欧洲进入海洋时代,人们突然开始发现海权能够带来巨大利益的时候,莫斯科就显得弱势明显了。所以1700年,希望能在海洋竞逐中分得一杯羹的彼得大帝,选择将首都从内陆的莫斯科迁到了圣彼得堡,并通过大量小运河系统让圣彼得堡变成了一座北方水城。 >对于从寒冷森林中走出的俄国人来说 >圣彼得堡已经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了 >但不得不说,苏联推翻沙俄立国之后,圣彼得堡实在无法承担起首都的职责。一方面是因为这里太靠西北,对于苏联此后向南部的乌克兰和高加索山区扩张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里是旧帝国的首都,既然革命者有备选方案,就应该尽量废弃,以免横生枝节。 >面向波罗的海的北方水城圣彼得堡 >可海洋时代仍然没有过去,对于一个在海洋战略上一直处于被动局面的俄罗斯来说,让首都通海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莫斯科运河,于是很快就被提上了日程。 >红场不止要跑坦克 >还要跑军舰! > >修建过程 >运河的交通功能还只是莫斯科运河工程启动的原因之一,当时的俄罗斯在水利问题上还面临着更多的困境。 >作为苏联的首都,莫斯科自然在整个苏东集团具有很高的吸引力,在苏联逐渐成熟时成为了全国人才的洼地,集中了全国将近一半的技术工人和大量军队。 >权力之光照耀莫斯科 >这些人来到莫斯科,一方面参与社会主义生产,一方面也是消耗水资源的大军。仅仅依靠莫斯科的水量,已经很难满足这头饥渴的牛了。 >给共产主义牛加油 >为了解决通海和供水两个影响莫斯科城市发展前景的巨大难题,1931年的苏共中央委员会十六届五中全会决议修建通往伏尔加河上游的运河。 >前文已经述及,莫斯科河本来就是伏尔加河支流的支流,和伏尔加河是相通的。但修建通往伏尔加河上游的运河,能够让莫斯科的水路交通往北边取得更多的进展,并且从雷宾斯克水库等水源获得更多水资源,维持首都运转。 >连接莫斯科河与伏尔加河干流的莫斯科运河 >但运河的修建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水无法自然流动的区域打通陆地,用人工的方式规划水的流动方向,需要的工程量和运算量都是天文数字。在莫斯科运河之前,整个欧洲都还没有这么大规模的运河系统。 >即使能够发动足够的力量修建运河,主持者的名声一般也不会太好。典型者如中国的隋炀帝,虽然修建了为中国经济中心转移打下重要基础的京杭大运河,却被视为是一代暴君。下令修建运河这种基础设施,往往需要做好充足的物质和心理准备。 >这个运河规模放西方完全是无法想象的 >不过这一切在当时的苏联都不算什么问题。在斯大林的关心下,莫斯科通往伏尔加河的运河就这样开始修建了。 >但很显然,斯大林不想征发普通工人,而是想起了手中为数众多的政治犯。1932年9月14日,莫斯科市政府新建了一座古拉格营地迪米特拉格(Dmitlag)负责运河修建。主持人之一,就是当时的市委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在运河的整个修建过程中,被调来的犯人总数达到了19.6万人,而且都是免费的劳动力,还不会组织工会罢工,让领袖非常满意。 >领袖和他的小伙伴已经一致通过了 >而在修建过程中,中央委员会还对外宣布,政治犯工人们将会拿到与国家最低标准符合的工资,以保障他们的基本人权。比起资本主义社会搞基建的时候拖欠工人工资、资金断裂而跑路之类的负面新闻,这显然是社会主义进步性和优越性的体现。除此之外,市政府还给犯人们提供一天三餐和良好的休息场所,只要他们不搞事情就可以。 >大通铺是优越性的巨大体现 >唯一的问题是,如果消极怠工,就会受到监工人员的催促和鞭打。参与修建莫斯科运河的犯人中,最终有22842人死在了工地或是医院。不过也许他们死在这里还算是一种幸运。因为紧接着他们的战友会被送往更荒凉的西伯利亚深处开发极地和林业资源,生还不如死痛快些。 >全国各地都有古拉格劳动者 >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 > >修建之后的反思 >建成了的莫斯科运河,全长128公里,通道宽度为85米,底部为45米,深度为5.5米,从小城杜布纳直接接入伏尔加河干流。不仅能够通航中型船只,还为莫斯科提供了超过60%的饮用水和工业用水,成为了莫斯科不折不扣的生命线。 >与伏尔加河经济带紧密相连 >但其实这条运河的走势有点奇怪。莫斯科的地势比伏尔加上游要高,依靠重力的自然流动,无法让水从伏尔加河流到莫斯科。这样一来,虽然能够完成通航,但运河另一个更重要的供水作用就无法达成了。 >通航是可以了 >但水为什么不是流向莫斯科 >为了让水的流向顺应人民的需求,中央委员会利用大国重器逆天改命,在运河上下游修建划分了五个阶梯水段,用电机从低处往高处打水,强行改变了水流的方向。从上游到下游全部依靠机械向地势高的地方送水,在当时的世界运河修建史上还是第一次。(巴拿马运河等虽然也有抬升段,但那是靠机械平台提升船只,而不是把水体都往上提) >虽然巴拿马运河实现了更高的经济价值 >但是和东方大国苏联的伟力相比 >可以说是非常渺小的了 >但莫斯科人民还没有能够喝上几口甘甜的伏尔加河水,这条运河就被派上了其他用场。1941年,运河全程通水后的第三年,苏联卫国战争就爆发了,莫斯科运河被顶上了莫斯科北方保卫战的前线。已经看到莫斯科红顶的纳粹德军当然对运河附近造成了一些破坏,但他们此后也为这一行为付出了代价:战后,苏联利用数万名战俘对国内的大量运河进行了重新疏浚的工作,以眼还眼。 >德国大猪蹄子? >呵,逃不掉的 >彻底竣工通航以后,莫斯科运河很快就展现出了自己巨大的潜力。 >从莫斯科出发走运河(这个方向上倒是从高到低的地势差了),抵达杜布纳之后,船就能向下游到达水陆中转重镇雷宾斯克。在这里,船只可以选择向东南下游沿着伏尔加河前往下诺夫哥罗德、鞑靼斯坦、伏尔加格勒,乃至进入里海;也可以向北走,经过库边诺湖、白湖等水体进入奥涅加湖,随后就可以沿着白海-波罗的海运河走进北冰洋或是大西洋了。 >曾经无法通海的莫斯科,在运河的帮助下,变成了一座能够沟通白海、波罗的海、黑海、亚速海、里海的五海通衢之城,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海洋的控制力。 >五海通衢莫斯科 > >而由于莫斯科运河对首都的重要意义,二战胜利后的1947年,借着莫斯科建成800周年的纪念日,运河又被更名为“首都运河”。这样雄伟的命名方法,可以说是很有社会主义范儿了。 END相关参考
人生在世,谁能不死?但平民百姓之死与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之死,毕竟不可同日而语。而已故的前苏联历届领导人中,又以斯大林之死最耐人寻味。 毫无疑问,斯大林生前手中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的一句话可以决定
...昭和时代(1926-1945年)充满了暗杀,血腥和暴力,以他名义发动的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导致了数千万无辜人民的死亡。1945年8月发布“停战诏书”,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战后被免于审判,天皇名号得到保留,1989年因患十二指肠...
...昭和时代(1926-1945年)充满了暗杀,血腥和暴力,以他名义发动的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导致了数千万无辜人民的死亡。1945年8月发布“停战诏书”,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战后被免于审判,天皇名号得到保留,1989年因患十二指肠...
1941年7月,德军在斯摩棱斯克地区发动战役,企图夺取这个地区,以此打开通向莫斯科的门户。为了保卫莫斯科,苏联红军也重军迎战。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拖住了德军进攻的脚步。不过,在这场战争中,苏联红军付出了
日本历史上伤亡最大的一场战役,被日寇视为噩梦,死了19万日军
1937年,日寇想以中国为亚洲跳板,随后达到统治世界的美梦,日寇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战败之后,东京审判上,中国递交了32名日军甲级战犯,美国递交了30人,而这个国家竟然恐怖的递交了100人。由此可见这
是如何将犯人处死的?> 凌迟--剐刑,俗称“千刀万剐”。是最残酷的酷刑之一。施刑者(刽子手)把受刑者身上的皮肉分成数百至数千块,用小刀逐块割下来。而且,行刑很有讲究,如果受刑者立刻死亡,则说明刽
蔡京、童贯等人在把国内搞得混乱无比之时,又极力怂恿徽宗收复燕云十六州。自宋朝建立后,收复燕云地区一直是自太祖以来历代帝王的梦想。徽宗好大喜功,更想完成祖宗未竟之业,以建立“不朽功勋”。 早在政和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了装备军事政变,将蒋介石绑架拘留,蒋介石卫兵排67名保镳悉数被杀。晚年张学良却称自个为“罪人中的罪魁”。张作霖死后留给张学良的军队大概有40万之众!19
本站网导读:小编整理了相关“笑刑有多残忍搔痒到极致狂笑中死亡【图说】”的详细内容,以方便你了解!笑刑是17世纪欧洲30年战争期间发明的一种酷刑,即将犯人或战俘的手脚捆得牢牢的,在脚底上涂满蜂蜜、白糖汁
在德国投降之后,德国被英、美、法、苏四国分区占领,直到1990年两德才完成统一。作为纳粹德国在二战中的盟友,日本却没有遭到分区占领的对待,他们是被美国一家独占的,这实际上为日本后来的崛起提供了很大的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