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权力”的革命怎会彻底
Posted 新政
篇首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迷信“权力”的革命怎会彻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迷信“权力”的革命怎会彻底
“回顾从辛亥革命到民国建国的这段历史可以看出,因为只注重权力,所以无法建立一个新的民国,可以说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 国民党和进步党都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那就是过于迷信权力,只关心权力掌握在谁的手里。他们忽视了一点,若这个权力不受制度约束的话,当权的好人也有可能作恶,好人也有可能变成坏人。应该用权力来限制权力,但当时的国民党人和进步党人都没有想到这一点。”许纪霖说。 6月8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许纪霖举行了《一场由新政引发的革命:辛亥革命百年回眸》的演讲。他围绕“一百年前怎么会发生革命”和“为什么革命以后无法建立一个共和体制”这两个问题,对从清末新政到民初共和这段政治史进行了重返与反思。 在一百年前春天的时候,整个中国看上去几乎完全没有革命的迹象,谁也没想到在秋天会发生一场革命,而且这场革命竟然结束了两千年的专制统治。革命是如何发生的?它的秘密究竟在哪里? 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是中华民国,一个两千年帝制的国家竟然在亚洲第一个建立了共和国,虽然这个共和国名义上是民国,但实际上最后建立的民国有名无实。不仅人民没有当家做主,而且民国初年发生大乱,最初成为一段议会民主制的实验,实验失败后,袁世凯恢复帝制。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为什么革命以后无法建立一个共和体制? 晚清新政的不彻底造就了三股新的政治力量,第一股是以孙中山(图一)等为代表的潜伏于体制外面的革命势力;第二股力量是在体制边缘的地方士大夫精英,比如张謇(图二)和汤化龙(图三)等人;第三股力量是体制内部袁世凯(图四)所代表的北洋势力。 1 新政诱发革命 革命之前有一场晚清新政,用今天的话说,叫改革,就是统治者自身进行的制度改革。革命的遗嘱总是由刽子手来执行,戊戌变法虽然被慈禧太后一个巴掌打下去了,但是到了1900年以后,八国联军打进来,最后签订了耻辱的《辛丑条约》,慈禧太后知道不改不行了。开始是清廷的自我变革,1901年开始晚清新政,到1904年以后开始加速,因为1904年发生了一场日俄战争,这场战争竟然是日本人打败了老牌的俄国帝国——黄皮猴子打败了老牌的北极熊。当时舆论总结说,这是立宪国打败了专制国。日本已经开始民主维新,君主立宪,俄国还是个专制国家。于是大家说,主要因为日本的制度好,立宪是先进的,专制是落后的。1904年后,整个中国开始有了强烈呼声,要求立宪,所以晚清新政在1904年后开始加速,特别是到了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后。 2005年科举废除一百年的时候,我在《文汇报》发表过一篇文章《没有05,何来11》,也就是说,如果没有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很有可能没有1911年的辛亥革命。最早发动武昌起义的是新军中的青年军官。这些青年军官本来都是要考科举的,但科举制度废除后,精英们开始分化流向社会。 这些精英各奔前程,经商的经商,搞教育的搞教育,还有一批人开始从军。晚清舆论认为军人很光荣,而且要振奋武力,军事救国。大批有为的年轻人开始从军。当时到军事学堂读书,是很时尚的事情。周作人晚年写回忆录时也很得意地写上一笔,说早年也曾当过海军。从军中的一批人,后来又到日本读士官学校等各式各样的学校,然后带回来满脑子的革命思想和现代化思想。他们到了新军之后都做了青年军官,当然不满意当时腐败的体制。“没有05何来11”,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跟科举制废除有关。事实上在革命发生前的十年时间里,中国在变化,社会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变。各种教育制度改革、企业制度改革,商会成立,法律改革,各种改革都已经开始,而不是一团漆黑,一片沉闷,革命也不是于无声处听惊雷。改革以后这个制度似乎在慢慢变好,但竟然发生了革命。这场革命是一场由新政诱发的革命。 2 新政造就了三股政治力量 新政是一场改革,但改革是一把双刃剑。改革如果迅速彻底,它将是革命的替代物,万一改得不好,改得不彻底,那就是革命的诱导剂。晚清新政由于它的不彻底,恰恰成为了一个革命的诱导剂。新政造就了几股新力量的产生,改革是一场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政治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重新分配。一些阶级起来了,一些阶级下去了,一些阶级崛起了,一些阶级消解了。新政主要造就了三股新的政治力量。 第一股是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潜伏于体制外面的革命势力。这批人用传统的话说,不叫革命者,叫游士和游民。通常到了王朝末年的时候,在体制内就会有一批人被抛出来,成为体制所不能容纳的游民。会党就是一批游民,但游民自身不能成事,要有读书人来引导,读书人就是游士,也是游荡在体制外的。恰恰是这两股力量合起来,就是会党(游民)和革命派(游士)。革命派大部分都是知识分子,是读书人。这批游士不是传统的游士,而是满脑子革命思想的游士,这股力量虽然平常看不见,但潜伏在民间。相关参考
核心提示:通过张静江的步步扶持,蒋介石逐渐登上了国民党的权力顶峰。蒋介石对张静江的帮助十分感激,曾言自遇张静江之后,犹如枯木逢春。张静江资料图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刘继兴,原题:民国富商张静江:
这个问题本身不难回答,但是牵扯的背景相当复杂,曹操在兖州的早年经历可以说是整个初平-建安早期一系列政治问题的渊薮。吕布的定位很难简单地用武夫来概括,自然,担任过主簿的吕布不可能是文盲,但是,要说吕布是
日耳曼、斯拉夫、凯尔特人,在罗马帝国时期被称作三大蛮族。如今这三大民族早已在欧洲大陆开枝散叶,遍布各国。其中波兰和俄罗斯都和斯拉夫有解不开的渊源,按理说这两国应该「”亲如兄弟”才对。但恰恰相反,历史上
本文系作者李宏聊时尚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既然董鄂妃来历如此清楚,她与顺治帝之间的故事如此凄恻感人,历史上又怎么会演变董小宛与顺治帝之间的故事,董小宛又是个什么人呢?历史上倒是确有董小宛其人,她名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梵同学将持续带您了解历史,解读历史,共同去找寻历史长河中隐秘的真相。今天梵同学要带你去了解一段往事,身为秦国王族、秦王嬴政之弟的长安君成蛟被秦王委以重任,率领十
一生一世一双人 明孝宗朱佑樘怎会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只爱一个女人的皇帝
历代皇帝,后宫美女如云,享之不尽,用之不竭,故很少会对某一人而特别宠幸。而一个皇帝一生只爱一个女人的,则更是凤毛麟角,在我的印象中,除了一个隋文帝外,就是明孝宗朱祐樘了。图片来源于网络「”三代以下,称
一生一世一双人 明孝宗朱佑樘怎会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只爱一个女人的皇帝
历代皇帝,后宫美女如云,享之不尽,用之不竭,故很少会对某一人而特别宠幸。而一个皇帝一生只爱一个女人的,则更是凤毛麟角,在我的印象中,除了一个隋文帝外,就是明孝宗朱祐樘了。图片来源于网络「”三代以下,称
编后语外患历来就是政权内部改革的催化剂,严重的匈奴外患,迫使汉武帝由内到外彻底改造西汉帝国的权力结构。而汉武帝政治改革的实质,是一一消除利益集团对皇权的掣肘,集中力量,整合资源,为反击匈奴做准备。>这
夷之蒐晋襄公六年(公元前622年),晋国老一辈的革命家赵衰、栾枝、先且居、胥臣都相继去世,卿位出现了严重的断档。在这个青黄不接的历史时刻,晋襄公决定在五军的基础上舍弃两军,重新恢复三军的建制,并决定于
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斩草除根”,也就是要消灭对手,那是必须要连根拔起,彻底根除的,否则后患无穷。所以,古代对于反抗者,那是基本上要灭九族,甚至要极刑处死的。这在近现代史也是如此,在权力的争夺,革命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