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结束之后,蒋介石是如何总结这场战役的
Posted 蒋介石
篇首语:过去并不等于未来,一定会有辉煌的一天,相信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淞沪会战结束之后,蒋介石是如何总结这场战役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淞沪会战结束之后,蒋介石是如何总结这场战役的
八一三淞沪战役后,蒋介石在其主持的国防最高会议发表了题为《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的演说,他在演说中称:“现在侵略国家的对面,一定会产生一个英、美、法、苏的联合阵线来,可以说国际形势,已被我英勇抗战所改造了,如果我们继续努力抗战下去,一定可以达到各国在远东敌视日本,包围日本的目的。一定使日本陷于绝对的孤立。这个目的是不远的,是很容易达到的。”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蒋介石当时的估计是正确的。 蒋介石 >八一三淞沪战役结束后,作为中国最高统帅的蒋介石总结这场战役时说: >“(1)此次淞沪战争已给日人绝大之打击,充分表示我们军人为国家为主义决死抗敌的精神; >(2)纪念光荣战死之官兵,就要继续他们牺牲的精神,完成他们的遗志; >淞沪会战 >(3)高级将领应加倍勤劳,认真研究改进部队的缺点,讲求有效的战术,以减少官兵的伤亡,增大战斗的力量。 >(4)今后作战应注重之要点:此次上海阵地转移,我们已移至沪战最后一线,大家应抱定牺牲的决心,誓死固守,与上海共存亡。” >当然,他没有提及自己及统帅部在战役指挥中所犯下的错误。 >之后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 >第二次中日战争是中日两国几乎倾尽举国之力进行的一场生死较量。这场战争在中国境内持续时间之久、规模之大、波及范围之广、激烈程度之巨、伤害之重,可谓20世纪中外战争史上之最。从战争的结果看,中国人民在付出空前巨大的牺牲后夺取了反侵略正义之战的最后胜利,但战后70年来,在美国出于维护世界霸权战略的刻意庇护下,日本作为侵略者和战败者,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清算,以至于至今连正式的道歉认罪都不肯,还蠢蠢欲动地要重整军力。殷鉴不远,日本当局煽动全社会的右倾化,值得世人高度警惕。 马振犊、陆军:《抗战正面战场启示录——八一三淞沪抗战》 编辑:浙江大学近现代史硕士生 萧宸轩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相关参考
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起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3个月,日军
淞沪会战意义:改变中日战略轴线中日的淞沪大会战,可以说是规模空前,同时也改变了中日决战的事前安排,以及事后的战争发展方向。在这里就产生了一个战略历史上的大问题,当时蒋介石决定将主力东调,寻求上海决战的
在八一三淞沪战役期间,为了配合日军刺探中国战略情报与军事布署,日本华北特务机关长松室孝良派其助手南本实隆少将来到上海,欲刺探我方情报。戴笠奉蒋介石令到达上海密谋应对之策。他召来特务处上海办事处处长文强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中正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同时也为了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中正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同时也为了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
淞沪会战形势图 淞沪会战(汉语拼音:Sonɡ-HuHuizhɑn;英语:Shanghai-Wusong,Battleof),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抗击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八
中方得到日军向上海增兵的情报,蒋介石于16日晚令张治中再次发起总攻。第二天凌晨,张治中麾下的第九集团军按计划发起攻击。中国军队缺乏重武器,仅凭战士的血肉之躯难以攻下敌坚固的工事,中国军队不得不改变原有
德国人的插手不仅在政治与外交上给国民政府抗日决策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直接干扰了抗日战场特别是淞沪战场上国军的对日作战计划与行动。本来,蒋介石便寄希望于国际联盟及“国际公正人士”出面调处中日纠纷,制止中
胡宗南1937年7月7日,北平卢沟桥抗战爆发。消息传到徐、海地区,第一军官兵抗日热情高涨。胡宗南应召前往庐山参加蒋介石召开的军事会议,在8月上旬赶回部队,在全军团、营长以上军官短期学习班的毕业典礼上,
淞沪会战中一个机枪阵地本文选自《同舟共进》2015年第12期,作者:胡新民淞沪会战是抗战历史上一场震撼中外的重大战役。会战历时3个月,从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其间国民党军队先后投入7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