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张学良与吕正操会面为何问及此人“怎么死的”

Posted 奉天

篇首语: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晚年张学良与吕正操会面为何问及此人“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晚年张学良与吕正操会面为何问及此人“怎么死的”

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非常历史,原作者:邢婷《中国青年报》,原题:阎宝航和张学良的友谊:未能救出张学良是此生最大的遗憾 阎宝航 >阎宝航,字玉衡,中国著名红色特工,战略情报专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事业立下过不朽的功勋。 >回顾阎宝航一生,“张学良”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名字。两人年纪相仿,志趣相投,作为张学良的高级幕僚,阎宝航陪其见证了若干历史时刻。 >两人最初相识于阎宝航任奉天基督教青年会干事期间。如潮般的新式思想同样吸引了青年张学良。此后,阎宝航常陪张学良参加青年会各种活动,向其引荐了不少西方友人。 >当时,阎宝航白手起家创办的奉天贫儿学校声名鹊起。时任张学良助手的郭松龄夫人韩淑秀长期在贫校做义工,因这层关系,张学良、郭松龄二人常常来贫校参观、捐款。除慷慨解囊外,张学良还以个人名义在东三省为贫校募捐。 >感动于张学良的义举,阎宝航去信道谢,张学良则作答:“德不孤,必有邻。” >1925年11月,郭松龄通电反奉,一个月后,兵败被捕,夫妻双双赴死。作为郭松龄的坚定支持者,为免受牵连,阎宝航不得不躲到一外籍友人家中,直至张作霖在庆功宴会上烧了奉天军政人员私通郭松龄的信件,才重新复出。 >此时,奉天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普赖德考虑让阎宝航接班,推荐其去英国留学。无奈囊中羞涩,正当阎宝航山穷水尽之际,张学良派人传话,不必为留学费用担心。 >之后,东北局势风云突变。先是1928年6月4日张作霖被日军炸死,同年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承认国民党政府为中央政府。 >1929年初,在爱丁堡大学就读的阎宝航接到时任张学良幕僚王卓然的来信,直陈眼下正是少帅用人之时。阎宝航即刻返程。 >“九一八事变”后,深知张学良内心苦闷,阎宝航和几位东北军领袖经常与其一起商讨收复东北之事。 >后来,阎宝航出任新生活运动总干事。张学良晚年时曾向阎明光回忆:“你父亲很能干,他到蒋先生那儿做事是我介绍的。” >1930年,张学良(右三)、阎宝航(右一)与美国朋友 >1936年11月初,阎宝航以考察新生活运动的名义赶赴西安。其间,张学良与包括阎宝航在内的幕僚们进行了一次长谈,决心退出内战,并透露和共产党联合抗日的想法。阎宝航从西安返抵南京不到半个月,西安事变爆发。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阎宝航与高崇民、卢广绩等几位东北军领袖奔走各方,为营救张学良而努力。1962年,阎宝航撰文《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以后》,详细描述了这一历史事件。 >1936年12月28日,阎宝航接到宋子文通知,约其到扣押张学良的北极阁公馆一谈。宋子文见面即告知阎宝航,请他亲赴西安,将张学良的一封信转交杨虎城,让杨放回扣押的50架马丁飞机,并转告东北军、西北军将领,张学良几天内就回去。 >此次阎宝航得以面见张学良。阎宝航再问宋美龄可否保证张学良几天内回去,“\'我们牺牲一切也要做到’,她宣誓样地答复”。 >于是,阎宝航带着张学良的亲笔信飞赴西安,但张学良却未被释放,这让他有受骗之感。 >之后,阎宝航四下奉化见蒋介石,请求释放张学良,未果。1937年2月中旬,阎宝航第四次去奉化时,蒋介石同意让二人见面。 >当时,张学良被囚禁在奉化雪窦寺,阎宝航回忆,寺里“不禁有凄凉萧瑟之感”。 >“屋里生着火炉,窗户则斜开一扇。和张相见之下,我不知话从何处说起,转念间,急欲把前此奔走经过作简要陈述。每入话题,张辄以手势急加阻止。示意窗外有人窃听。我最后说:\'汉公,为国为家,还要保重身体,再见罢。’张微微点首,默不一言。 >辞别下山,数十步外,回望张学良,犹伫立门前,目送我们离去,形影孤单,特务环伺。” >这也是二人此生最后一面。此后,山阻水隔,人世浮沉,竟不得再见。 >1961年12月12日晚,周恩来总理在北京饭店举行宴会纪念“西安事变”25周年。阎宝航曾撰文记录当时场景:“周恩来说,赵媞小姐这种和张汉公共患难的精神,实可敬佩”,而提及杨虎城和傅葆贞被害时,总理“忽然痛泪盈眶,以手帕掩面”。 >“父亲曾对我说,此生最大遗憾是未能救出张学良将军。”阎明光回忆。 >1991年,年逾90高龄的张学良与夫人赵一荻终获自由。当年,阎明光接到张学良老部下、原东北大学校长宁恩承从美国发来的电传,说张学良想见自己和明复。几天后,张学良侄女张闾蘅又打电话再转此意。 >2002年阎明复与张学良在夏威夷张学良寓所 >在邓颖超等中央领导的安排下,阎明光随吕正操将军赴美为张学良庆贺91岁生日。 张学良看到我的第一句话就问:\'你父亲玉衡是怎么死的?’我一时哽咽……临行前,当时主持对台工作的杨尚昆主席特意在天津接见了我和明复,叮嘱不要过多地提伤心事,所以我也没有多讲。” >后来,张学良得知阎宝航惨死的情形后非常难过。在其建议下,1991年,阎明光出面成立“阎宝航基金会”。张学良不但赞助资金,还亲自给基金会题写会名。 阎明光介绍,该基金会致力于扶贫助教等公益事业,做抗战史文化搜集与创作工作,同时帮助聋儿、渐冻人等人群改善生活质量。 张学良曾在自己90岁生日时赋诗一首:“不怕死,不爱钱,丈夫绝不受人怜,顶天立地男儿汉,磊落光明度余年。” “如此的情怀让我领悟到:张将军为什么和我父亲阎宝航能够成为挚友,同样的爱国情怀,同样的天地无私,让两家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阎明光感慨。(摘自《 中国青年报》文/邢婷)

相关参考

晚年张学良愿回大陆 曾经与吕正操“约法三章”

核心提示:张学良紧接着回答:“我可千万不要特权,我是个平民百姓。”并当即和吕正操谈了回大陆的“约法三章”:一、不要欢迎。二、不见记者。三、大家经常见面都可以,但千万不要搞恭维那一套。 本文摘

此人是晚清首富,斗倒了胡雪岩,张学良的岳母曾是他家佣人

说到晚清最有钱的人,大家想到的可能是胡雪岩,他的经商之道一直以来被经商之人奉为圭皋,但胡雪岩在晚年的时候却被一个人斗倒了,这个人就是中国实业之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盛宣怀。盛宣怀与胡雪岩一样都是晚清著名

张学良晚年为何崇拜纪晓岚

纪晓岚原名纪昀,清代政治家、文学家。在野史传说中,名人的诞生常伴有异象发生,作为名人的纪晓岚,也没逃过这一“殊荣”:1724年,纪晓岚诞生于河间府献县(今河北沧县)崔庄。他的出生就被附会了种种神奇之说

我就是共产党 何人为他证明

核心提示: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阎明复曾就张学良是不是中共党员的问题问过吕正操,吕明确答复说:“张汉公是中共党员”。主持东北军史整理编辑工作的宋黎也曾就此事询问过西安事变前后曾代表中共中央在张学良身边工

张学良父子为何枪杀邵飘萍:邵飘萍怎么死的

1926年4月24日,中国近代著名记者、民国初期著名报人、《京报》创办人邵飘萍遭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两天后,即4月26日凌晨,被张作霖枪杀于北京天桥,享年38岁。邵飘萍的死,无疑是中国新闻界的一大损失。86年后的今天,...

与吕正操发给朱德何军机密电有关

核心提示:正太路是华北敌军运输、补给的重要战略交通线,也是对我根据地进行破坏的重要封锁线。此时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收到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在前线发来的军机密电,报告了敌人的动向,接着,八路军总部发布了《关

此人是汉初异姓王,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晚年被迫投降匈奴

刘邦称帝后西汉出现了一大批新贵族,最出名的要数八位异姓诸侯王。原本以为经过数年的楚汉战争,从此天下会太平无事,可是这些异姓王都蠢蠢欲动,年近六十岁的刘邦不得不再次披上战袍。经过数年征讨,异姓诸侯王逐渐

张学良晚年谈自己的“长寿秘诀” 只说了三个字

核心提示:对于自己如何能够如此长寿,张学良自己在晚年的时候就曾说过这样的话:“长寿的秘诀,只有三个字,就是不知愁。”换成文艺一点的说法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就是心态好,凡事都看开。晚年张学良资料图

保持体力脑力有三招

核心提示:他还喜欢打桥牌,曾和许多桥牌高手较量过,据内行讲,他的桥牌技艺相当有水准。他的夫人刘沙曾对记者说:“读书、打桥牌、打网球,是他晚年保持体力、脑力的三个招数。”吕正操资料图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

吕正操用特殊何战术让冈村宁次的“铁壁合围”破产

核心提示:吕正操和政委程子华将部队巧妙地化整为零,组建成灵活机动的武工队与敌人周旋。在“大扫荡”的两个月中,大战272次。在与敌酋冈村宁次斗智斗勇中,吕正操从容对敌,胜利跳出敌人的包围圈,以“脚丫子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