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被蒙鼓里误判大局

Posted 鸦片战争

篇首语: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道光被蒙鼓里误判大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道光被蒙鼓里误判大局

数千年的中国封建历史,在相当程度上,是一部谎言史。它靠着一层又一层谎言的支撑,度过了悠久而漫长的岁月。然而到了1840年,这个古老的帝国在鸦片战争的炮火中轰然倒塌,只是谁也没有注意到,真正摧毁这个帝国的,或许不是英国人的洋枪洋炮,而是我们自己的谎言! 说起鸦片战争,人们的脑海中一定会呈现出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这位深受道光皇帝器重的钦差大臣,在虎门销烟中不仅烧掉了数千吨鸦片,也消弭了孱弱不堪的大清帝国在世人面前的败象。然而,如此自豪感并未持久,在烟雾尚未散尽之际就已经注定了一场更大的悲剧。有历史学家指出,中英鸦片战争在本质上 并不是一场军事战争而是一场文化战争。是两种全然不同的价值理念的战争。对此我深有同感。本文将从一个侧面来阐述——“谎言”作为中国封建专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维持专制独裁的制度性手段,也是不断促使王朝更替的政治性因素。从三国时代的赵高到隋朝的杨素,从宋朝的秦桧到明朝的魏忠贤,从清朝 的文字狱到1957年反右后谎言的再度泛滥,在相当意义上来说,整个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不断由谎言战胜真话的历史。更可悲的是,只有当谎言作为“正常”语境 才能维持这个庞大帝国的时候,“说谎者”已经不是柏拉图眼中的“恶”者了。换句话说,任何在威权下苟活的人无论其品行优劣,说谎已成了某种“言语的基因” 并形成了强大的集体无意识。 无人否认,林则徐是一位正直清廉的好官,尤其是在大清帝国行将就木的腐朽之际,他的刚正廉洁之气是何等的高贵。但林则徐依然不能摆脱威权之下谎言的困扰,他在虎门销烟的同时,也本能地说些谎言。但就是这一系列的谎言,使得道光皇帝血脉高涨,龙威大震,并最终发布圣旨:断绝一切与夷人的贸易往来。于是鸦片战争的战火开始蔓延。 1839年7月9 日,九龙炮战拉开了鸦片战争的序幕,紧接着9月17日的穿鼻海战,首次交锋的清军以失败告终。但林则徐在向道光皇帝的奏折中却吹嘘到:“收军之后,经附近渔艇捞获夷帽二十一顶,内两顶据通事认系夷官所戴,并获夷履等件,其随潮漂淌者尚不可以数计……查夷人捞起尸首就近掩埋者,已 有十七具……受伤者,尤不胜计。” 道光阅后龙颜大喜,当即朱批:“可嘉之至……既已大张挞伐,何难再视兵威。”同时道光帝鼓励林则徐要:“计出万全,一劳永逸,”断不可“稍形葸畏,示以柔弱。” 那么实际情况又是如何的呢?据史料记载,九龙海战,英兵无亡者,仅有四人受伤。哪来的“查夷人捞起尸首就近掩埋者,已有十七具……?穿鼻海战,英军无人员伤亡,清兵则死亡15人,而中国水师29艘战舰几近全毁。但林则徐却奏称:“夷人有数十人中炮,纷纷滚跌入海。”。有学者指出,林则徐谎报军情或许是轻信了属下虚假的上奏。如此猜测也不可谓离谱,犹如当下统计数字层层上奏中普遍存在虚报一样。但问题是,日后人们发现了林则徐当时的日记。关于穿鼻海战,林大人是这样记载的,从海中捞取的“夷帽”并认定“毙敌”的人数是十一个,但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却变成了二十一人。这多出来的十人无疑是林则徐有意加上去的。 如此辉煌的战绩通过奏折被送到了紫禁城,原本无心交战的道光帝被频传的捷报所激扬。于是战争向纵深发展。同时谎言还在继续。

相关参考

奥运误判一箩筐盘点那些难以忘怀的错判事件

  一直到奥运会闭幕的前一天,改判事件依旧从跳水赛场传来。裁判出尔反尔、照顾东道主……短短半个多月,伦敦奥运会上的争议判罚就如同剪不断理还乱的肥皂剧,几乎每天上演。而每次改判或者误判,都能引发一场暴风

没有这两次误判,二战历史可能改写

二战中,德国以闪电战迅速占领欧洲各国,苏联主席斯大林本以为德国会在占领英国之后,再与苏联开战,希特勒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想迅速打击,乃至短时间内消灭苏联,只可惜天公不做美,伟大的计划轮为泡影。历史总是

鸿沟分界,定大局

  相持不下,鸿沟分界>  项羽终于有点扛不住了。汉军主力与楚军在荥阳、成皋相持不下;韩信在东、北两个方向形成对楚军的包围之势;彭越率兵驻扎梁地,不停袭击骚扰楚军,断绝楚军的粮食供给。这些都让项羽陷入

大局未定,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大口大口地吐血——「”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被诊断为胃血管破裂。而后病逝北京,诏赠太傅,晋封一等侯爵、谥文忠,赐白银五千两治丧,在

他曾被诬为右倾遭撤销全部职务 毛泽东赞其可当大局

何叔衡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小熊历史,原题:此人是苏区五老之首,主席评价他,叔翁办事,可当大局在苏区,何叔衡、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董必武5人年龄较大,资历较深,德高望重,被誉为

朱棣变身 ”上帝宠儿”,两次天降狂风,挽救大局

建文三年二月,朱棣在东昌之战中失败之后,再一次带领军队南下。加上之前两次的南下,此次已经是朱棣带领大军第三次南下了,此时的朱棣让然游离在北平、河北、山东三地建立防御战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自己大本

尹隆河之战,淮军独掌大局的关键之战

同治六年(1867年)2月,东捻军与湘勇淮军主力在湖北京山尹隆河激战,捻军先胜后败,未能打通入蜀通道,变成无根据地的捻匪流寇,灭亡已是时间问题,此战史称尹隆河之战。此战颇多戏剧性,捻军先胜后败,源于淮

皇帝简史(59)北魏拓跋濬——十二岁登基,以铁血手段稳定大局

姓名:拓跋濬生卒时间:440~465年,享年25岁,皇帝就是无法逃脱早逝的命运;在位时间:13年出身:拓跋焘孙子,父子是太子拓跋晃,也是皇长孙如何上位:爷爷拓跋焘被中常侍、宰相宗爱杀死,立拓跋余为帝又

为什么诸葛亮舌战群儒时,一直在强调大局,劝文人不要怂

在东吴,赤壁之战之前,主张投降的人有百分之八十,即使剩余那百分之二十的人也是摇摆不定。孙权也很纠结:抗曹的话,风险太大;降曹的话,心有不甘。正当孙权内心矛盾之时,诸葛亮来了!其实,在当阳见到鲁肃时,诸

但地位为何低于陈玉成? 他主持太平天国大局

天平天国运动中涌现出一些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李秀成和陈玉成便是。两人早年参加太平军,作战机智勇敢,都是从普通士兵晋升为青年将领。天京变乱后,为了挽救天平天国危急形势,李秀成和陈玉成被洪秀全提拔为王,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