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延安为何“有轿车不坐”

Posted 延安

篇首语:身体的财富是健康,思想的财富是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毛泽东在延安为何“有轿车不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毛泽东在延安为何“有轿车不坐”

毛泽东 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朱冬生,原题:毛泽东延安时期的三个小故事 毛泽东出身于农家,一生简朴,以身作则。在延安时,他同指战员们一道,亲自动手,挖地、浇水、施肥、种地,不贪图个人享受,关心他人,尊老爱老,对孩子“约法三章”等故事,始终铭刻在人民的心中,成为我党树立良好形象当之无愧的楷模。 “亲手干才算自己的劳动” 熊云,四川阆中人。1933年参加红军,曾任中央军委机要科译电员、华北特种兵新建工厂政委。1983年6月,我还在《星火燎原》任编辑时,听他讲了一段毛主席在延安参加大生产时的亲历往事,至今记忆犹新。 1942年年底,轰轰烈烈的延安大生产运动开始后,毛主席更忙了。他有个习惯,喜欢晚上办公,有时一忙就是一个通宵。这样,毛主席的睡眠时间就越来越少了。大生产运动期间,他常常忙一晚,第二天下午照例还要和中央机关的同志们一块去参加劳动。 那时,熊云在中央机要科当译电员,他们跟主席一块住在枣园。枣园有一排窑洞,用两道墙隔成了三个院,主席住在北边的院内,机要科住在中间的一个院里。 机要科的同志们见主席工作那么忙,休息时间却那样少,很担心他累坏了身体。趁主席到地头去的当儿,他们几个机要员一合计,就抢着跑到主席面前,提出帮他挖地。主席慈祥地笑笑,望着他们这一帮十六七岁的小青年,摆手示意不让他们帮助,并说:“你们挖的地,不算我的劳动,亲手干才算自己的劳动。” 就这样,毛主席用了几个下午的时间,亲手挖了两亩多地,并在地上浇了水,上了肥,种上了西红柿、辣椒等蔬菜。绿油油的蔬菜、丰硕的果实缀在枝头上,把枣园的后山坡装点得更加美丽了。 中央机要科的同志们,望着这丰收的景象,十分感慨,因为在这块土地上,洒下了毛主席辛勤劳动的汗水! 有轿车不坐 延河畔响起的隆隆马达声和清脆的喇叭声,吸引着延安军民。警卫战士们更是有说不出的高兴:“这回毛主席外出开会再也不用骑马走路了!” 老红军杨辛克,贵州松桃人。抗日战争时期,曾担任毛主席的警卫员。后任抗大学员、八路军129师358旅教育干事、指导员、公安总局科长、豫西地区副专员、贵州省工业厅副厅长、省经委副主任。1983年6月,杨辛克同志向我回忆起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在延安坐车还是骑马而引发的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抗战时期的延安,中央领导到哪里都是骑马或步行。一位华侨送给延安两辆小轿车,警卫战士们有说不出的高兴:“这回毛主席外出开会再也不用骑马、走路了!” 可是没料到,在分配车时,毛主席提出要考虑军事工作的需要,照顾年龄较大的同志。 尽管大家都希望配给毛主席一辆轿车,可在他的一再坚持下,一台配给了主管军事工作的朱老总,另一台配给了延安的“五老”(徐特立、董必武、谢觉哉、林伯渠、吴玉章)。 一次,毛主席骑马去枣园开会,在回来的途中,马突然受惊,将主席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左手摔伤了,手腕肿起老高。担任警卫员的辛克既着急,又害怕。主席见他紧张,一边安慰他,一边把马缰绳递到他的手中,自己步行回到了延安。 出事以后,朱老总和“五老”都要把车让给毛主席坐,甚至把车都开到主席跟前来了,全让主席给“撵”了回去。 毛主席对毛岸英“约法三章” “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是毛主席对自己儿子的“约法三章”。一些领导干部的腐败,常常都是因子女而引发的,如果他们也用毛泽东的这个“约法三章”,党内又何来因子女而产生的腐败呢? 田志芳,四川广安人。1933年参加红军,抗日战争时期曾任营长、团参谋长,建国后,曾任东北军区后勤部车管处处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军事代办处顾问。如今回想起,1983年12月他跟我说的延安时期毛主席对儿了毛岸英严格要求的故事,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再一次油然而生。 1946年初夏的一天,在中央机关大食堂吃晚饭时,田志芳发现新来了一位同志,高个、宽肩、体格健壮,着一身洗得干干净净的蓝布军装,显得很精干。他发现这人有些面熟,在哪见过呢?寻思半天,可怎么也没想起来。 吃完晚饭,田志芳来到杨家岭沟口的花园。这里原来是个墓地,叫杨家坟。中央机关搬到杨家岭后,就在这里种上花草、瓜菜,便成了个小花园。这会儿,红茸茸的鸡冠花、紫幽幽的牵牛花、黄橙橙的南瓜连成一片,别有一番情趣。 田志芳在一个石羊背上坐下,掏出整风文件准备看上两页。这时,只见自然科学院院长徐特立和一个青年慢慢走来,细瞧正是那位面熟的新同志。他们一边走,一边亲切交谈,从他身旁走过。他连忙问身边的一位同志:“和徐老在一起的是谁啊?” “那是毛岸英同志,刚从苏联回来。” “毛岸英?” “就是毛主席的儿子。” 哦!田志芳猛地拍了一下脑门,怪不得面熟呢,原来是毛主席的儿子。 可他又有了疑问:“怎么毛主席的儿子还和咱们一起吃大灶?他刚从苏联回来,能吃惯咱这小米饭、山药蛋?” 那位同志瞥了田志芳一眼说:“毛主席一向对自己要求严格,给毛岸英‘约法三章’,要他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啊,原来是这样。 过了一段时间,看不到毛岸英同志来大食堂吃饭了。后来,在国民党向解放区大举进攻的前夕,毛岸英又回来了。他的脸变黑了,身体也瘦了。一打听,原来是毛主席把自己的儿子派到最艰苦的山区,上“劳动大学”去了。在那儿,他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身为领袖的毛泽东同志,对自己的子女严格要求,使边区军民很受教育。由于党的领导同志都这样以身作则,所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延安才得以蔚然成风。

相关参考

读史毛泽东为何把《甲申三百年祭》列为延安整风运动文件

毛泽东如此兴奋是有原因的。1943年至1944年间,正处于中国共产党整风的高潮期,党的中高级干部齐聚延安参加整风。这一时期,也是毛泽东就中国革命和党的建设进行理论思考与创建的关键阶段。因而,《甲申三百

读史毛泽东为何把《甲申三百年祭》列为延安整风运动文件

毛泽东如此兴奋是有原因的。1943年至1944年间,正处于中国共产党整风的高潮期,党的中高级干部齐聚延安参加整风。这一时期,也是毛泽东就中国革命和党的建设进行理论思考与创建的关键阶段。因而,《甲申三百

美国特使赫尔利到延安调停国共矛盾为何失败?

   74年前的今天,1944年11月7日,美国总统私人特使,并内定为美国新任驻华大使赫尔利由林伯渠陪同,自重庆飞抵延安,毛泽东、周恩来等亲临机场迎接。赫尔利到达延安后,

毛泽东为何给开国上将王震起外号“王胡子”

核心提示:1946年,王震率领南下支队北返延安,曾发誓说如果队伍一天没到达延安他就一天不刮胡子,结果胡子越长越长,抵达延安的时候王震的胡子已经有近一尺。王震率部返回受到了毛泽东等领导人的热烈欢迎。当他

毛泽东延安时期的三个小故事

毛泽东出身于农家,一生简朴,以身作则。在延安时,他同指战员们一道,亲自动手,挖地、浇水、施肥、种地,不贪图个人享受,关心他人,尊老爱老,对孩子“约法三章”等故事,始终铭刻在人民的心中,成为我党树立良好

1944美总统特使飞往延安见毛泽东到底为了啥

赫尔利在延安(资料图)本文摘自《解放战争》,王树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一架带有美军标志的飞机在中国黄土沟壑的上空盘旋。这是一九四四年七月里的一天。在此之前,因为很少有飞机在延安降落,这个共产党中央所驻

延安时党内比毛泽东担任职务还多的中央领导是谁

核心提示:延安时期是毛泽东的领袖地位在党内逐步得到公认并最终得以确立的关键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在党内逐步被认可被接受并最终得以确立的关键时期。在两个“得以确立”的过程中,朱德发挥了特殊作用,作

林彪与毛泽东延安纷争的复杂内幕

本文摘自《林彪的这一生》,少华游湖著,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林彪率领的红一军团先后参加了毛泽东直接指挥的吴起镇、直罗镇战役,并取得辉煌战果。尽管林彪和他在长征途中一样机智灵活,指挥若定,但他的情绪阴沉、性

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撰写的《改造我们的学习》

延安整风中国共产党于1942年至1944年开展的一次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整风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在运动中,着重从思想上对王明"

延安历史战争

延安重大历史事件延安重大历史事件如下:1、红军长征到达延安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从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13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成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