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自尽是“自缢”还是“殉国”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崇祯皇帝自尽是“自缢”还是“殉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崇祯皇帝自尽是“自缢”还是“殉国”

在北京景山公园里,有一棵为人熟知的老槐树,据说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在此自缢。树的旁边,矗立着两座石碑。一座镌刻“明思宗殉国处”六个大字,为1930年故宫博物院延请著名书法家沈尹默书写勒成;另一座则是1944年由前清翰林傅增湘所作的《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碑》。值得注意的是,后人在为这一著名的旅游景点立指示牌时,从最初的“崇祯皇帝自缢处”,悄然变成了如今的“明思宗殉国处”。 对此,据景山公园管理处文研室工作人员介绍,上述指示牌改名发生在2011年前后,是在一位现已退休的员工建议下而改。究其原因,乃是为了与另外两座石碑的有关表述相一致。但该工作人员也透露,“明思宗殉国处”的说法毕竟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与今日的环境不相符合,所以管理处计划下次更换园内指示牌时,改回它的旧称“崇祯皇帝自缢处”。表面上看,无论“自缢”,还是“殉国”,都是指崇祯皇帝自尽之事。但前者仅仅交代了自缢的行为本身,后者却带有强烈的褒扬色彩。这也促使我们继续探究,从“自缢”到“殉国”,崇祯皇帝之死为何影响到了其后的三百多年?后人在纪念崇祯皇帝之死时又有着怎样的初衷? 崇祯之死引发的山河巨变 “崇祯之死”究竟是“自缢”还是“殉国”,这还要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八日,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说起。三月十九日,天未黎明,崇祯在司礼监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来到景山自缢而死,维持了270多年统治的大明王朝由此灭亡。 作为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崇祯大概怎么也不会预料到自己将会成为明朝的亡国之君。在他之前,像嘉靖、万历两位皇帝,数十年不上朝,已经导致明朝内部政治腐败愈发严重,外部来自后金的侵扰也逐步加深。反观崇祯,即位之初便力图革新吏治,处置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慨然有为”,给人带来了一丝希望。怎奈国家积弊已久,纵然崇祯再努力,也已无力挽救危局。内忧外患的夹击,最终促成了崇祯的自缢和明朝的灭亡。 与崇祯之死相伴出现的,是一幕幕的家国惨景。临死之际,崇祯对周皇后说:“大事去矣,尔为天下母,宜死。”周后痛哭对答说:“妾事陛下十八年,卒不听一语,今日同死社稷,亦复何恨。”随即自缢而死。崇祯又传旨给后宫嫔妃,要她们随同自尽,并命太监将几个儿子潜送出宫。面对自己的女儿长平公主,崇祯长叹“尔何为生我家”,挥剑欲杀之。长平公主举起手臂挡了一下,臂虽断而性命得保。至于崇祯,他的自缢除了有太监王承恩跟随之外,更有“自大学士范景文而下死者数十人”。直到三日之后,李自成部下才在景山发现了崇祯的尸身,并看到了他以血写成的遗诏。其中说道:“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文武可杀,但勿劫掠帝陵,勿伤百姓一人。”虽然各类史籍对此记载不尽相同,但字里行间都能看到崇祯的自责之情,并希望以一己之死而为天下百姓请命。 崇祯自缢的消息传开后,在明朝士大夫群体间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时之间纷纷自尽效仿者不计其数。关外的后金则打起为汉人“雪君父之仇”的旗帜,在吴三桂的引领配合下,进入山海关,击溃了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当年五月,福临于北京称帝,改年号为顺治,正式建立了清王朝。至此,明清鼎革,王朝变色,一段新的历史由此开启。围绕崇祯之死,虽然仍有许多疑点和争论,但崇祯自缢之举所代表的不苟且、不偷生等一些象征意义,则被后世反复提及,并加以纪念。

相关参考

崇祯皇帝一生最后悔的事,并不是处死袁崇焕,而是重用这两个人,否则明朝不亡

公元1644年,李自成带领起义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投降于李自成,二是自杀殉国。没有任何的犹豫,崇祯帝选择了第二条路,在煤山的一颗歪脖子树上自缢身亡,做到了祖训所规定的“君王死社稷”

崇祯如果跑往南方,明朝有没有可能延续国祚

1644年4月25日(明朝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绝望中自缢殉国,大明王朝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同年五月,以史可法、马士英为首的明朝遗臣们在留都南京拥立福王朱由

左良玉握80万精兵,为何崇祯自缢他见死不救

公元1644年4月25日,大明最后一位皇帝崇祯自缢于煤山,大明灭亡。长久以来,崇祯自缢引发了众多人的同情。崇祯自己也表达了不甘心,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也。”这里有一个疑

崇祯皇帝殉国后,明朝遗民为何再次讨论“都燕之辩”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胡一舟。>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在有明一代的历史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其对明代政治以致社会文化之风气都有极大的影响,这一点自不

崇祯皇帝在明朝覆灭前杀了多少官员

晚春四月,京城却风雨如晦。就在李自成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京城之际,崇祯帝却在司礼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登上煤山(景山)。也许有过一番徘徊,也许有过一番犹豫,但最终,崇祯帝还是断然自缢于山腰一棵歪斜的老槐树

御花园自缢、投水自尽,为何这些太监死也要逃出皇宫

清代宫廷中的“太监”其实是一种不太有生活保障的服务业工作。依照官府定例,若是太监们生病了,依照官例是会被逐出宫廷,放归为民,听任他自谋生路。但离开了皇家生活的太监们,并不被视为正常的人,谋生相当困难…

崇祯帝自缢景山

崇祯

溥仪站在崇祯帝自尽的树旁,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说了些什么

想必在各方要求极多的古早社会,人人都被比自己大一级的上司压着,没有一个人是不希望自己可以登上皇帝之位的,毕竟那个位置意味着花不完的财富,用不完的权力,以及所有人的毕恭毕敬,只是皇帝之位只有一个,可不是

李自成:你为何不以死殉国

明朝灭亡的原因比较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作为亡国之君崇祯皇帝,必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都城被攻克的那一刻,崇祯没有苟且偷生,做到了祖训要求的“君王死社稷”。按照古代忠君思想,既然皇帝都自杀了,

盘点明朝时期最著名的十大名将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朝代,享国两百七十六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趁乱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