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毛泽东大字批语将何信件印发在京中央各同志
Posted 同志
篇首语: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1975年毛泽东大字批语将何信件印发在京中央各同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75年毛泽东大字批语将何信件印发在京中央各同志
核心提示:8月份的一天,毛泽东同志指示有关方面给他印大字本的《化石》杂志和《动物学杂志》。《化石》杂志在出版工作中遇到过一些困难,编辑部希望增加刊期和编辑力量,张锋同志给毛泽东同志写信反映。没有想到,毛泽东同志对一位普通编辑来信十分重视,于9月16日在信上用大字批语,请邓小平同志考虑“可否将信印发在京各中央同志”。 毛泽东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路甬祥,原题: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撰文:毛泽东与中国的科技事业 >今天(2003年1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为纪念这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以及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奠基者,缅怀他为中国科技发展所建立的丰功伟绩,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路甬祥特地撰写了《毛泽东与中国的科技事业》一文,发表在今天的《科技日报》上。 >路甬祥在文章中回顾了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建国之后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本网现将该文转载如下(有删节): >今天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毛泽东同志不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也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天,他亲手描绘的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和正在变为生动的现实。在全党全国人民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意气风发地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前进的时候,我们缅怀毛泽东同志为我国科技发展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对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是党和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新中国科技事业的伟大奠基者。 >早在抗日战争的残酷年代,虽然毛泽东同志的主要精力是指挥政治斗争和武装斗争,依然决定在延安成立自然科学研究院,“提倡自然科学”。经毛泽东同志发起,成立了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毛泽东同志亲自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自然科学是很好的东西,它能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每一个人都要赞成它,每一个人都要研究自然科学。”解放战争期间和新中国成立前夕,党中央通过各种渠道与科技人才保持密切联系,保护科技人才的安全,为新中国科技事业预作准备。解放战争中国共两党不仅在战场上较量,也对科技人才进行了激烈争夺。国民党采取威逼利诱的手段企图将科技人才挟持到台湾,但是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作风赢得了广大科技人才的真诚拥护,他们绝大部分留在大陆,成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光荣开拓者。 >1949年9月,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正式提出建立中国科学院的建议。这个建议立即得到毛泽东同志的支持。同年10月31日,毛泽东同志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身份亲自颁发中国科学院铜质印信。中国科学院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光辉起点。 >正是由于毛泽东同志的亲切关怀,新中国科技事业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热切盼望报效祖国的科技人才,一大批新型科技机构迅速建立,长期滞留海外的科技人才争相归航。 毛泽东同志是新中国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卓越领导者,也是新中国“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和“两弹一星”研制的主要决策者。 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指示,中共中央1956年1月召开知识分子工作会议,周恩来同志代表中共中央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周恩来同志说:“现代科学技术正在一日千里的突飞猛进”,“使人类面临着一个新的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的前夕”。毛泽东同志在这次会议上发出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这是中国共产党全面转移工作重点的一个重要契机,号召向科学进军的第一声春雷。 毛泽东同志亲自领导组织制定我国“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是新中国科技事业的标志性重大事件。“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集中钱学森等众多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意见,经过集思广益,反复论证,确定了中国五十七项重大科技任务,明确了中国科技事业的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基本方针、战略步骤、实施重点,根据世界科技的最新态势,决定将无线电、自动化、半导体和计算技术列为“四大紧急措施”,为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国科技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引导中国科技事业走上了现代化的轨道。迄今为止,中国的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仍是同期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全世界最成功的科技规划。这个规划的制定显示出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领导科技发展方面的雄才大略和卓越能力。相关参考
毛泽东回到已经离别半年多的北京。他对北京地区开展“文化大革命”的状况极不满意,认为运动搞得冷冷清清,在校学生受到压制。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和邓小平此后不久,被戴上了“资产阶级司令部”的帽子。离开武汉长
核心提示:虽然身在农场,但父亲魂牵梦萦的还是他深爱的部队。在父亲的老部下、时任南京军区参谋长肖永银的建议下,1968年底,父亲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坦承了自己的“错误”并恳请回部队工作。第二年春,“九大
1.关于西柏坡的一些历史资料西柏坡,这个光耀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原本是河北平山县一个只有百十来户的普通山村。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选定这个地方,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
(帅克声明:原创文章,抄袭必究)1948年5月,城南庄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粟裕三个纵队暂不过江的建议得到同意后,粟裕感到:"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采纳了关于第一兵团暂缓渡江南进、集中兵力在中原打大仗的建议
驻京办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两千年前的汉朝已经有,据史料记载,汉文帝刘恒就是在“驻京办”里即位的,此后开创了著名的“文景之治”。自从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就随时处在需要调...
驻京办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两千年前的汉朝已经有,据史料记载,汉文帝刘恒就是在“驻京办”里即位的,此后开创了著名的“文景之治”。自从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就随时处在需要调...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是政治局常委会议常常安排在晚上进行。会议经常开到很晚,凌晨一两点会还没开完不是什么稀奇事。考虑到有的中央领导同志晚饭吃得较早,深夜会饿,食堂就为他们准备了一点夜
毛泽东评说李世民是“聪明一世,懵懂一时”,这是在读欧阳修等所着的《新唐书·李恪传》时写的批语。这句批语指出了唐太宗李世民在立皇储问题上的失误。 评点李世民 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
图:参加反「”围剿”的红军战士作者:王锡堂来源:人民政协报毛泽东同志最终在何处决策引兵去井冈山,历来有多种说法。在此,作者想谈谈自己的见解。1927年7月下旬,受中共中央委托,毛泽东在武汉起草了《湘南
本文摘自《毛泽东与陈云》王玉贵著,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因陈云曾反对过江青和毛泽东结婚,因此,江青对陈云一直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文革”中,陈云拖着病体一个人被“疏散”到江西,爱人于若木也因在中南海贴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