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苏联南北夹击 新中国如何突出重围
Posted 条约
篇首语: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面对苏联南北夹击 新中国如何突出重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面对苏联南北夹击 新中国如何突出重围
延伸阅读:《我所亲历的中苏大论战》 本文原载于《党的文献》 20世纪60至70年代,中苏关系极度恶化。苏方在中国周边形成包围态势,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在这个时期,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及时调整外交战略,同苏联进行了长期而坚决的控制与反控制、包围与反包围的斗争。他们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和战略决策,有效地维护了国家安全。 一、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包围中国的基本态势 新中国成立后,在苏美两大阵营严重对峙的世界格局中,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成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成员。苏联不仅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并且最早同新中国签订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从各个方面给予新中国支持和帮助。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苏联的外交政策逐渐发生变化,具体表现是:在对美关系上,从严重对峙到寻求缓和,在全球范围推行其“苏美合作,主宰世界”的战略。进入70年代后,又依靠其日益增长的军事实力,实行扩张主义政策,与美国争霸世界。在对兄弟党和兄弟国家的关系上,以“老子党”自居,要求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兄弟党、兄弟国家的内政外交政策都必须受它的指挥,服从它的战略需要。 苏联的大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对外政策,从一开始即遭到中国共产党的批评和抵制。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严重恶化,从意识形态的分歧逐步发展到两党和两国关系的破裂。邓小平后来总结这段历史时说:“我们关系之所以搞坏,为什么搞坏,就是因为苏联要控制我们。”(邓小平会见希腊总理卡拉曼利斯时的谈话记录,1979年11月14日。)中苏之间“真正的实质问题是不平等,中国人感到受屈辱”(《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4—295页。)。 中苏关系恶化后,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苏联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对中国实行战略性包围,试图压服中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北面,陈兵百万于中苏、中蒙边界,对中国直接进行军事威胁。 1964年,苏联开始在以往没有驻军的中苏、中蒙边界陈兵布阵,并陆续增加兵力,总数达到54个师计100万军队,并配备了包括核导弹在内的大量先进武器。1969年3月,中苏之间在两国边界乌苏里江珍宝岛爆发了严重的武装冲突,使原本不平静的边界形势更趋紧张。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苏联除继续加强在中苏、中蒙边界的军事力量外,还不断强化它在远东地区的战略部署。到70年代后期,苏联在远东地区部署了大量最新军事装备,并于1978年底建立远东战区司令部,统一指挥远东、后贝加尔和西伯利亚三个军区以及不断扩充的太平洋舰队,做好了在远东地区打常规战争和核战争的准备。用邓小平的话说,来自北方的强大军事压力,“对中国构成了直接威胁”(邓小平会见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的谈话记录,1985年10月23日。)。 (二)在南面,试图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利用印度、越南、阿富汗等对中国进行战略包围。 1969年珍宝岛事件后,苏联提出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倡议,试图同亚洲的一些国家建立起所谓“安全合作关系”。1971年8月,苏联同印度签订了“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在涉及“第三国”的条款中约定,在任何一方遭到进攻或进攻威胁时,双方进行协商并“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两国的和平与安全”;1978年11月,苏联又分别同越南和阿富汗签订了含有同样条款的条约。在此之前,苏联还曾于1966年1月同蒙古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上述条约都带有军事同盟性质。根据这些条约的规定,苏联势力大举进入蒙古、印度、越南和阿富汗等国,打着“集体安全”的旗号,事实上形成对付中国的军事联盟。周恩来曾说过:苏联的这种做法,“是把杜勒斯的破烂货再捡起来,就是‘包围圈’嘛!”(周恩来会见越南劳动党中央代表春水时的谈话记录,1969年7月1日。) 围绕“亚洲集体安全体系”战略,苏联具体作了如下部署: 首先,利用印度,推行其南下政策。1959年和1962年,印度曾先后两次在中印边界挑起武装冲突。冲突发生后,苏联无视客观事实,采取明为“中立”、实为偏袒印度的立场。它不仅错误地指责中国,并且向印度提供大量军事和经济援助,鼓励印度反对中国。1963年9月,苏联政府公开发表文章支持印度反华势力,诬蔑中国是“亚洲战争的策源地”,是“世界和平的威胁”。(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9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1964年8月,苏联向印度提供了当时最先进的米格飞机,后来还帮助印度建立起生产米格飞机的制造厂。1971年苏印“和平友好合作条约”签订后,苏联支持印度以武力肢解巴基斯坦。随后,又支持印度吞并锡金,并同阿富汗联合起来策划进一步肢解巴基斯坦的所谓“俾路支斯坦计划”。这些作法,实际上是继承了沙俄时代的一贯南下政策。邓小平1974年在同联邦德国客人的谈话中评论说:“支持印度的侵略行动,这是苏联的一种战略总要求的表现。”“虽然事情是印度出面,但后面站的是苏联。”(邓小平会见联邦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科尔时的谈话记录,1974年9月6日。) 其次,利用越南,控制东南亚。20世纪70年代中期,越南战争结束后,美军撤出印度支那,苏联趁机向东南亚扩张。1975年10月,苏越两党领导人发表“苏越宣言”,确定两党两国要进行全面合作,在国际问题上密切配合。为拉拢越南,苏联积极支持其建立“印支联邦”的计划,并在越南控制老挝后,支持其出兵占领柬埔寨。1978年,苏越“友好合作条约”签订后,越南将金兰湾军事基地租让给苏联,并积极支持苏联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主张。与此同时,越南依靠苏联的支持,驱赶华人华侨,强占南沙群岛,并在中越边界不断挑起事端。对此,邓小平曾说:“在越南方面,它(指苏联——引者注)是下了功夫啰。”(邓小平会见泰中友好协会代表团时的谈话记录,1978年6月15日。)越南问题“从全球来说,可以找到苏联插手这个根子”(邓小平会见马来西亚外交部长里陶丁时的谈话记录,1978年9月22日。)。 再次,直接出兵入侵阿富汗。阿富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如果能够控制阿富汗,不仅可以直接威胁巴基斯坦和伊朗,打乱美国在南亚和西亚的阵脚,而且可以威胁中国,并进而实现到达印度洋的计划。1979年12月,苏联出兵入侵阿富汗,并迅速完成对阿富汗的军事占领,这表明它的南进政策前进了一大步,也是重要的一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客人时曾指出:“阿富汗问题更带全球战略性质。中国同阿富汗有共同边界,也构成对中国的威胁,对中国的包围。”(邓小平会见日中友协代表团时的谈话记录,1982年11月9日。) 上述部署说明,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苏联对中国逐步形成的“南北夹击”的战略性包围,构成了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巨大威胁。如何打破这一包围,维护国家安全,成为这个时期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着重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相关参考
本站网导读:小编整理了相关“天皇不敢同希特勒一起夹击苏联,却为何敢于冒死挑战美国【图说】”的详细内容,以方便你了解!长期以来,很多人都将希特勒的失败归结为天皇没有帮助其夹击苏联。假如关东军出兵西伯利亚
三峰山之战是蒙金战争期间的一场决定性的战役,经此战,金军不仅精锐尽失,还损失了完颜合达、移剌蒲阿两位主帅和完颜陈和尚等主要的将领,至此,金朝已经是摇摇欲坠,离覆灭不远了。与此同时,拖雷军已进抵邓州境内
公元1232年,蒙古政权发动了对金国的最后总攻。而三峰山之战就发生在这一年,是蒙古灭金的一个重大战役。金军最后的精锐——“忠孝军”,在此役中全军覆没。1230年,窝阔台确定了灭金战略:由其本人率中路军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北线的保定、太原等地相继失陷,南线的上海、南京也相继被攻克,南北两面的日寇挟新胜之威,妄图夹击以苏北重镇——徐州为中心的第五战区,进而实现南北两路会师。在这一危急时刻,桂系首
Hello各位小伙伴们,如果说起来二战时期的日军,那可真是一个让我们咬牙切齿的存在,战场上的他们经常会用到这样一个战术那就是自杀式冲锋,这种战术又和人海战术差不多不仅可以很好的摧毁对方的意志力,而且还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积贫积弱的朝代,在那个时期的宋王朝同时受到西夏和辽国的夹击,在军事上并没有多大建树,因此纵观整个宋朝很难有拿得出手的大战,但面对强敌宋朝人依然有着自己独特的智慧。北宋元丰年间,当时的西
作者:每日汉字二战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作为始作俑者的德国面对罪责,答应赔款。面对德国赔款,各国态度各不相同,但是美国、苏联则明确表示不要了。那么,美国、苏联为啥不要德国赔款?原来有个更大的阴谋!二
1945年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作战,浩浩荡荡的百万苏联红军从中苏边境进军,三面夹击日本关东军,给予了关东军最致命的一击,由于此时的关东军已经是明日黄花,战斗力低下,完全不是苏联红军的对手,几乎没做什
近代中国面对世界时,已处于极度衰弱的状态,其首要原因是社会生产水平仍停滞于落后的农耕方式而错过了工业化大潮,军事上也错过了热兵器、机械化这两个历史发展机遇。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时忙于内战,国家始终处于
《红十字方队》《突出重围》《鹰击长空》《波涛汹涌》《垂直打击》《激情燃烧的岁月》《DA师》《炮兵少校》《沙场点兵》《壮志凌云》《女子特警队》《归途如虹》《炊事班的故事》《历史的天空》《我是一个兵》《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