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说服晚年毛泽东用胃管进食 华国锋亲自插管尝试

Posted 肺炎

篇首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说服晚年毛泽东用胃管进食 华国锋亲自插管尝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说服晚年毛泽东用胃管进食 华国锋亲自插管尝试

核心提示:医疗小组又提出为毛泽东使用胃管借以增加营养,但是,毛泽东仍然难以接受下胃管的做法。为了说服毛泽东同意下胃管,华国锋决定亲自做一次下胃管的尝试,大部分医疗小组成员也同样做了下胃管的尝试,借以劝说毛泽东改用胃管进食。尽管如此,毛泽东仍然不同意下胃管。 毛泽东与华国锋 资料图 本文摘自:《党史博览》2003年第12期,作者:窦应泰,原题:毛泽东晚年疾病的发展与救治 >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的所有革命活动,无不与他健康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紧密相关。但是,毛泽东到了人生的晚年,也和普通老年人一样,身患多种疾病。本文所披露的是,毛泽东晚年如何发病、如何被救治以及终告不治的详情。 1972年1月,第一次发生轻度昏迷 >“文革”以前,毛泽东的身体十分健康,正如当时媒体上宣传的那样,“神采奕奕,满面红光”。 >毛泽东偶尔也得过感冒,并曾患有支气管炎、胃病等症。与他晚年疾病相关的是1956年毛泽东一度患过肺炎。不过由于当时治疗的及时,肺炎很快得到了控制,此病直到“文革”以后才再度复发。最能体现毛泽东身体健康的事,应是1966年夏天毛泽东畅游长江。 >1966年以前令毛泽东深感困扰的疾病,是失眠和便秘。失眠,是毛泽东在战争年代夜间工作形成的。在指挥三大战役期间,毛泽东经常会因为战事的紧张,一天中竟有十几个小时,甚至二十几个小时坚守在地图旁边。作息时间的不规律和喜欢夜间工作,打乱了毛泽东的生物钟。进入北京以后,中央除指派专门保健医生负责督促毛泽东按时睡眠外,又不断组织专家对毛泽东失眠的问题进行研究,先后制订了多种治疗方案,然而却收效甚微。此病不愈的主要原因是,毛泽东的工作强度在建国后有增无减。另一原因,是毛泽东过分依赖安眠类药物,此类药物的药量不断增加,当然会使身体产生抗药性。尽管保健医生不断试图减少毛泽东的用药量,又一度以中药治疗,但也没有收到明显效果。 >1960年以后,毛泽东出现了老年性便秘,这种病到了1970年以后变得越来越严重,最后成了毛泽东晚年最受困扰的疾病之一。在毛泽东生命的最后几年,几乎很少有顺利解出大便的情况,偶尔一次顺利解出大便,毛泽东和身边的医护人员都会大为高兴。尽管如此,失眠和便秘毕竟不能危及毛泽东的生命,真正的病变发生在1970年以后。 >毛泽东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 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结束不久,毛泽东就感到身体有些不舒服。这时的毛泽东已经77岁,他从江西回到北京以后,经常出现低烧和咳嗽,浑身乏力和小便减少等病情也是从前不曾有过的。经过医生初步诊断,怀疑毛泽东是染上了肺炎,但仍需用X光等仪器进行检查,方可最后确诊。然而,毛泽东在晚年最反感和最不愿适从的就是身体检查。在周恩来的亲自劝说下,毛泽东做了一次胸透。这次X光检查的结果进一步证实,毛泽东所患的疾病确是肺炎。经过医生的多方调治,毛泽东的肺部感染到1971年春夏之交才始告治愈。1971年8月15日,毛泽东离京开始了巡视大江南北,但不久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 处理“九一三”事件期间,毛泽东的肺炎再次复发,而且比1970年10月的症状还要明显。对正常人来说较为容易克服的一般性病菌,也会在毛泽东的肺部发生感染。在冬春之交,北方的天气严寒多变,毛泽东不断地感冒、咳嗽,浓痰也越来越多。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取注射抗菌素来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或者同时以人参等补药增强体质,也许毛泽东的病情会很快得到缓解,甚至有彻底治愈的可能。但是,毛泽东拒绝补药已是多年的习惯,他也反对通过注射抗菌素来治疗肺炎。医生就只能采取口服抗炎药的办法为毛泽东治疗。

相关参考

华国锋是如何成为中国最高领袖的?

  在粉碎“四人帮”之后那些日子的中国报纸上,几乎在每一个版面上都能见到用黑体字印刷的毛泽东的“最高指示”:“你办事,我放心。”data-filtered="filtered"  一首署名“胡工”的《

华国锋为何把四人帮当“极右派”来批判

毛泽东与华国锋(资料图)本文摘自《邓小平改变中国》,叶永烈著,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笔者在查阅1977年4月13日的上海《解放日报》时,见到一整版以“本报大批判组”名义发表的“揭批张春桥在《解放日报》期间

华国锋退休后,得知儿子职位说了4个字,众人皆惊

华国锋退休后,得知儿子职位说了4个字,众人皆惊古往今来,出现过多少王侯贵胄,富甲一方的巨富,可他们只为自己的享受而活,死后便如过眼云烟,没有人会记得他们的名字。而只有真正为人民服务,为社会造福的人,即

朱德元帅生命中的最后岁月

  核心提示:从生命垂危中被抢救过来的毛泽东,静卧在病榻上。这时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华国锋赶来向他报告了朱德逝世的消息,毛泽东嘱咐华国锋一定要妥善料理朱德的丧事,并感叹:"‘朱毛’,‘朱毛’,不能分离。

华国锋辞去主席内情:陈云竟说出这话

华国锋“淡出”政治舞台“淡出”是一种电影术语,又叫“渐隐”,指的是画面逐渐由清晰到模糊、到消失。华国锋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起,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经历了从显要到逐步降职的“淡出”的过程……在中共十一届三

邓小平与华国锋交锋三步险棋 四处“点火”

最近半个世纪,世界舆论里,美国的《纽约时报》是最少说中国人好话的报纸之一,不过,它把邓小平看做一个例外。它说道:"邓小平永远地改变了历史的航程。"另外一家美国报纸《联合日报》则说,邓小平"为未来历史方

今日人物8月20日,华国锋、刘震、王宏坤,那些出生和去世的名人大家

[卒]11年前,2008年8月20日:data-filtered="filtered"无产阶级革命家华国锋同志在北京逝世。华国锋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华国锋,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

摄影师钱嗣杰镜头中的华国锋

2008年8月20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华国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取得著名新

晚年毛泽东曾亲自逐字逐句审阅修改何人的诗集

核心提示:百感交集的章含之女士回忆了毛泽东主席当年对她父亲的关怀,并提到“文革”时期章士钊力作《柳文指要》能得以出版,是在毛泽东主席的亲自过问下才实现的。毛泽东主席并亲自逐字逐句地予以审阅、修改。毛泽

他最早将华国锋推荐给中央, 许世友尤太忠都是其下属

在新中国授衔时候,真正可谓将星如云,十大元帅十大将开国上将等战将多不胜数,可是在授衔结束后发生了这么有趣的一幕,一大堆上将集体给一位中将敬礼,这位中将坦然受之,这批上将里有许世友、陈锡联、洪学智等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