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嘉淦做了一辈子清官 最后为何拉了几骡车砖头回家

Posted 国子监

篇首语: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孙嘉淦做了一辈子清官 最后为何拉了几骡车砖头回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孙嘉淦做了一辈子清官 最后为何拉了几骡车砖头回家

说到孙嘉淦其实大家也知道的他也算是一代名臣了,而且也是做了一辈子的清官,但是最后当他告老还乡的时候他做了一件非常难以理解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事情呢?话说当时竟然拉了几车的砖头回家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朋友,应该还记得剧中那位敢于犯颜直谏雍正的孙嘉淦吧。

这位孙嘉淦,其实并不是影视剧中虚构的人物,而是历史真实存在的人。并且,他也是唯一能够让冷酷无情的雍正帝都感觉到害怕的人物。

孙嘉淦,出生于清康熙二十二年,早年家境废除贫寒,但却一直刻苦读书,在他三十岁的时候,考中进士,自此步入仕途,但其后他一直在翰林院担任一个编修国史的芝麻小官,而这一干就是整整八年。

就在孙嘉淦以为生活就将这样平平淡淡过下去的时候,一件事情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大家知道,历史上的雍正帝不仅性格冷酷,且手段也非常凶狠,还时常喜怒无常,所以在他刚登基时,大臣们都因为害怕他而不敢直言进谏。

雍正帝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因为大家都不敢直言进谏,也就意味着雍正犯了错也没有人敢指出来,那长此以往,他还怎么当个千古明君呢?于是,雍正就下令,号召大家来给他提意见,总而言之,敢于直言进谏者,重重有赏。

但可惜的是,这些官场老油条却不买账。一方面他们摸不清楚雍正的真正意图,搞不好这是雍正故意想引蛇出洞;另一方面,雍正先前给人的印象实在不太好,所以大家都害怕自己直言进谏,若不小心惹得雍正不高兴,轻则乌纱帽不保,重则人头落地,这样一来,自然没有人敢出来进谏。

就在大家默不作声的时候,孙嘉淦这位老先生一马当先跳了出来,他一口气给雍正提出三个建议:“亲近兄弟、停止纳捐、西北收兵。”

这三条建议,条条直戳雍正的心窝子。因为,雍正在即位之初,主要就干了三件事:打击那些曾经和自己争夺皇位的兄弟、对西北大规模用兵、让老百姓交纳捐税。

现在,孙嘉淦上来就把雍正帝登基后所干的这三件大事都给否决掉,这也就意味着,在孙嘉淦的心里,雍正干的这些事情都是错误的,所以他才公开要求雍正停止干这三件事。大家可以想象,当时雍正这脸面,真是被打得啪啪啪的痛,他的心里该是有多愤怒。

据说,在雍正看完孙嘉淦提交上来的奏折后,雍正直接气得掀了桌子,吓得他身边的人齐刷刷的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接着,雍正把翰林院的老大,也就是孙嘉淦的上级领导喊过来臭骂了一顿,并责问他,孙嘉淦这么狂的一个人,为什么你还能容忍他?言外之意就是赶紧把他给我干掉。

于是这位翰林院的老大就说,这孙嘉淦却是很狂,但我却非常佩服他的勇气。言毕,雍正也冷静下来开始权衡,毕竟是他自己说要让大臣们提意见,现在好不容易有人提出意见,结果却被法办,那这传出去以后,一是暴露出心胸狭窄,二是今后无人再敢谏言,三是无异于出尔反尔,言而无信。

最后雍正权衡再三,只好也笑着说了这样一句:“我也佩服他的胆量啊!”随后,雍正帝立即召见孙嘉淦,并升任他为国子监司业。

接下来,为鼓励大家敢于直谏,雍正就把孙嘉淦当成是谏言标杆,不断给他升官,于是孙嘉淦又被提拔到国子监祭酒,类似教育部长的职位,接着又是顺天府尹、工部侍郎,他的直言名声也逐渐传播开来。

等到乾隆登基时,孙嘉淦已经做到了都察院左都御史、兼吏部侍郎的官职。接着,他又再次发扬敢于直谏的精神,给刚登基的乾隆上了一道“三习一弊疏”的奏折,即:“耳习于所闻,则喜谀而恶直;目习于所见,则喜柔而恶刚;心习于所是,则喜从而恶违;喜小人而厌君子;不敢自是之心。”

当时的乾隆,因为刚即位,他为显示自己的贤明,所以对于这些说了跟没说一样的意见都会表现出从善如流的态度,于是乾隆对孙嘉淦给予了高度赞许,并下令升迁他为为刑部尚书,总理国子监事。当然,孙嘉淦并不是只会玩这种嘴边功夫,他的工作能力,也是相当出色。

在刑部尚书任上,孙嘉淦能够做到秉公断案。河南郑州有疑狱冤案,皇帝曾派遣钦差前往查办,但结果不尽人意。于是乾隆就让孙嘉淦前往审理此案,结果孙嘉淦过去不到一个月,就将涉案十余人的冤情全部审理清楚,还百姓公道。

不仅如此,孙嘉淦为官还非常清廉,在百姓中的名声非常好,所以他一步步高升,最后直接做到直隶总督的位置上。等到乾隆十二年时,孙嘉淦想着自己年事已高,便向乾隆提交了辞呈,请求告老还乡,乾隆给予准批。

不过,在孙嘉淦告老还乡之时,又发生了一件啼笑皆非的事情。据说,孙嘉淦在从京城回兴县之前,心想自己一辈子从不贪污,也没有攒下几个钱,如今荣归故里,还是一副穷酸模样,不仅会遭乡绅土财的耻笑,也会给朝廷丢脸。

于是,他便让仆人连夜买来十几口厚重木箱,并亲自动手装满了砖头。第二天,辎重浩荡启程回家。而这浩浩荡荡的的队伍很快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在他们看来这些必定是现银无疑,毕竟孙嘉淦多年身居高位,就算再怎么清廉,肯定也有不少“存货”。

这时候,孙嘉淦的政敌也获取到该消息,于是他们就向乾隆上奏弹劾孙嘉淦,总而言之,孙嘉淦平常装清廉,实际也是个贪墨官,原因在于,他回乡的时候金银财宝带了好几骡车。

于是,乾隆就派人下去查,结果发现箱子里原来都时些砖头。此事一经汇报,乾隆很是感动,就命令沿途官府以真金实银换下孙嘉淦箱子里的砖头,算是重重赏了他一笔。

相关参考

孙嘉淦上“市场决定论”疏 乾隆帝下“废酿酒禁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论述中,特别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不再是以前的“基础性作用”了。这一全新表述值得期待。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雍正、乾隆年间号称清代山西名臣

清朝六部尚书都是从一品,为何还分贵贱高低

清朝六部尚书都是从一品,为何还分贵贱高低?六部中谁最憋屈?清官退休怕人笑话,装十多箱烂砖充门面,乾隆:给他换成真金白银。常看清宫剧的朋友,对于孙嘉淦的名字并不陌生。这位孙老师是个有趣的人,他是康熙五十

明朝正三品的清官没有钱回家,为何还被处死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曾秉正。在皇帝眼里,官员比普通百姓好过多了,为此嫌他们的薪水太高,还将此一降再降。如此一来,就苦了那些正直清廉的官员,有很多连一家的温饱都难以顾全。甚至还有一位官员,高居正

曾国藩虽能平定邦国但害了几个女儿一辈子

曾国藩(1811-1877)是一位历史上争议很大的人,毁之者称之为元凶,誉之者称之为圣贤。他从湖南一个山野走出,白手起家,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后平定太平天国,成为清朝“中兴第一名臣”,其为官之道,为

嘉峪关城墙上的一块砖头为何无人敢动

说到嘉峪关城墙上的砖头其实小编一开始觉得没什么的,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城墙上的砖头很多很多,没有什么奇怪的,后来一研究小编算是发现了,其实这个城墙上的砖头还真的是很有意思的,因为那里有一块十分特需的砖

明朝最悲催的清官,穷得回家没路费,皇帝知道后直接让他当太监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清官是非常难做的,原因很多,首先就是因为如果完全靠工资的话,根本就不够花,因为他不仅要养活一大家子,还要给师爷、账房、先生、幕僚等属下发工资。其次,人都是势利的,如果没有钱或

一代清官为何成为历史上最后一个被腰斩之人

俞鸿图,字麟一,浙江海盐人。他是康熙五十一年,即公元1712年进士及第,入选庶吉士,在京城不时过着职微言轻的小官生活。但是一次颇富传奇颜色的事情让俞鸿图始料不及地走进了大清王朝的朝廷中枢。一日,雍正皇

为何说湘军名将彭玉麟是清朝最后的清官?

彭玉麟是安徽省安庆府人,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吟香外史,人称雪帅、彭青天,是“湘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近代海军的奠基人,官至两江总督、兵部尚书,封爵一等轻车都尉,一生为官清廉,刚直不阿,曾六辞高官...

为何说湘军名将彭玉麟是清朝最后的清官?

彭玉麟是安徽省安庆府人,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吟香外史,人称雪帅、彭青天,是“湘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近代海军的奠基人,官至两江总督、兵部尚书,封爵一等轻车都尉,一生为官清廉,刚直不阿,曾六辞高官...

闯王李自成做了几天皇帝,李自成的皇帝做了几天

李自成的皇帝做了几天大顺军在北京一共经历了42天。也就是说李自成最多当了42天的皇帝。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定都西安,建国号“大顺”,改元“永昌”。封功臣以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