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秦始皇拼命求长生不老,汉朝人却完全不怕死
Posted 长生不老
篇首语: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何秦始皇拼命求长生不老,汉朝人却完全不怕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何秦始皇拼命求长生不老,汉朝人却完全不怕死
本站网导读:小编整理了相关“为何秦始皇拼命求长生不老,汉朝人却完全不怕死?揭汉代人最神祕生命观【图说】”的详细内容,以方便你了解!
死亡,生命的终极问题。一个人看待人生的方式和他对死亡的观点息息相关。自人类文明萌芽时期开始,人类就对死后世界有浓厚的好奇。古埃及人认为人死后会进入冥界;而要进入冥界,必须有完整的身体,所以古埃及人才有了制作木乃伊的传统。古代的印度人产生了轮回转世的概念;西亚的犹太人则有地狱、天堂等一系列关于死后去处的想法。那么,同样拥有古老文明的中国人对死后世界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中国人死后去哪中国丰富的典籍让我们有机会对古人的精神世界管中窥豹。
相较于同时期一些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古代中国人对死后世界显得相对缺乏兴趣。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左传》中郑国相国子产曾经说过: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认为两者是不相关的。而在《战国策》中则有这样一则故事:秦宣太后死前要求男宠魏丑夫为她殉葬,魏丑夫惊惧不已,庸芮帮魏丑夫说情,他问秦宣太后人死后有没有知觉,宣太后回答无知也,并因此放弃让魏丑夫殉葬的想法。显然,秦宣太后在思考后并不认为自己死后还需要关心死后的世界。
不过,并非所有古人都这样认为,比宣太后时代略早的曾侯乙,就把自己的坟墓修建成一个居所的样式,并埋入了全套编钟编罄,九鼎八簋,甚至还有二十一位少女和一只狗殉葬陪伴。他所追求的死后生活,与他生前的生活方式别无二致,即所谓事死如事生。秦始皇陵更是配备了一支地下军队,供其在死后驱使。
曾侯乙墓中出土的铜鉴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古人的精神世界的了解主要局限于上层人物。相对而言,普通人很难进入传世典籍,他们生活的痕迹在漫长时间消磨后往往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时就得借助考古发现。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考古能直接告诉我们的也只是古人的物质生活,对古代普通人的思想了解,仍然是相当困难的。
万幸的是,两千年前的汉朝,古人热衷于修建石头垒成的坟墓;汉代人留下了成千上万的画像石墓。这些普通人将他们对死后世界的看法,镌刻在一块块石头上,与他们一同埋葬。由于石材保存时间极长,且不是盗墓贼热衷的目标,两千年后,即便他们的尸体彻底朽烂,陪葬品也被各路摸金校尉盗抢一空,但这些不起眼的石头,却让他们达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永生。
相较于在流传过程中容易被篡改或发生错讹的传世典籍,石墓就像是古代的照相机,修建后几乎不会被更改。汉朝的画像石墓主要集中在今天的山东、河南南部、四川、陕西北部一带。他们的重要价值在古代就为人所认可,位于山东嘉祥的武氏祠早在宋朝就是知名的旅游景点。今年的别克.寰行中国文化之旅以文化宝藏为主题,把南阳汉画馆作为亮点,这座博物馆藏有画像石千余组,是了解汉代人死后世界不可多得的场所。画像石研究专家、《汉鬼考》作者姜生教授亲自到场阐释了画像石里蕴藏的汉代人思想。
南阳地处平原地区,黄河洪水摧毁了绝大部分地上遗迹,地下的汉墓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悠久历史
汉朝人的生前与死后汉朝人留给今人最深的印象恐怕是刚健尚武。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张骞不远万里,排除万难,凿空西域;班超以一己之力扭转西域局势。毋庸置疑,这是一群真正视死如归的勇者。但是汉朝人为何如此不畏惧死亡呢?
《汉书》的《杨胡朱梅云传》中,当朱云激怒汉成帝后,他高呼: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从战国到汉朝几百年的发展,一种新的死后世界观在汉人中流行开来。这种新的死亡观脱胎于先秦,又加入了新的内涵:它认为,人死后不过是进入墓中开始太阴炼形,而当炼形成功后,即尸解成仙,可在地下加入已成为鬼雄的古代人杰。这样的死亡观对汉朝人重义轻死的精神面貌的塑造,起了绝大的影响。
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然而有生必有死,再长的生命也有终点。要想超脱生死,在生前追求永远不死终究是徒劳的。战国以来,中国人逐渐形成了死后通过尸解蜕变成仙的观念。古人观察到,蝉透过蝉蜕获得新生,蛇藉由脱皮更新复始。人死后,透过适当的修炼,也可以蜕变而成为仙人。死亡本身也就不再是一件令人恐惧的事情。《庄子》中的《至乐》甚至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不过,要想顺利经过太阴炼形达到尸解成仙的境地,作为死者修炼宫府的墓马虎不得,这也是汉人愿意花大量金钱精力营造画像石墓的原因。
汉人在营造石墓时画像可谓不厌其烦,但是都以护佑死者日后顺利修炼尸解成仙为目的。以1977年于河南南阳市方城县出土的一座东汉墓的墓门为例。墓门左侧门楣上刻着龙虎相戏,龙和虎分别伸出舌头,舌尖缠绕。汉人的思想对于阴阳和谐尤其看重;龙虎一阴一阳,他们的交融则象徵着阴阳交融。墓门上刻着衔着门环的兽头。中国古代的大门上往往有怪兽衔门环的设置,称作铺首。墓门上的铺首狰狞可怖,预示着门后是个重要的空间。门扇则刻着朱雀和羽人。墓门上的朱雀正在吐出丹药给羽人。古代的中国一直有羽化登仙的说法,羽人是长生不老的象征,《山海经》里即有羽人国。而羽人从朱雀那取得内丹,自是为了帮助墓主人修炼了。
方城汉墓墓门
古代中国是个等级制度森严的国度,按照人的社会阶层角色有一套严格的礼法;然而墓中并不遵循这样一套规则。
该座汉墓两扇门见刻一座阙。众所周知,阙是只有王公贵族居所才能使用的高等级建筑,一般建于宫殿的入口处。这座汉墓的主人不可能是贵族,只是家境殷实的平民。使用阙门预示着阙门后的世界即是宫殿,是墓主生前不可能享受的。在阙门,又刻着一只猫头鹰。猫头鹰的正名是鸮,出没于夜间,尤其喜欢在坟墓附近活动,自古便被视作代表死亡与地府的不吉之鸟。一些方言,如温州话甚至直接把猫头鹰称作逐魂。墓门上的猫头鹰,就明确说明门后的宫殿是给死者使用的,不属于生者的世界。而在刻着猫头鹰的宫门之后,这座给死者准备的宫殿,则是死者在内准备尸解修炼升仙的所在。无疑,对死者来说,他们的死后世界会比现世精彩许多。
不过汉人的思想我们今天也无法完全解释。墓门楣上的公牛身后,还有一个胡人在准备阉割公牛。胡人阉牛在南阳地区的其他汉墓中也有出现,其确切含义至今还是一个谜团。
炼形之宫内的种种墓门背后,是包罗万象的画像石内容。这里是一个奇幻的仙鬼世界,中间各种形象齐聚一堂,丰富的想像力令人叹服不已。
后羿射日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但是在南阳画像石中,却不光有九日的图像,还有与之搭配的九月。姜生教授认为,九日和九月与后羿射日传说并无关联,乃是古人对九天的想像。东晋早期道教经典《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中提到:九天开,则九日俱明于东方。九日并明预示着死者经过修炼可以成仙升入九天之中。不过在表现九日和九月时,汉人显出了极其充沛的想像力。九日中最大的一颗是一只鸟的身体,即所谓阳乌。而九月中最大的一颗月亮是一只形体夸张的蟾蜍。这颗月亮则由上半身是人、下半身为长了带足长兽尾的女娲捧着。其他的日月则散布在图上。有趣的是,在南阳一中汉墓的女娲捧月图中,共有一大九小十个月亮,这个则可能得归咎于工匠在凿石时不慎了。
南阳女娲捧月画像石
除了各路神仙异兽外,汉朝人的死后世界也有不少历史人物。
汉墓中常常出现孔子拜老子像。老子在汉朝初年就已经是人所公认的杰出思想家,其形象早已仙人化,在汉墓中老子的地位崇高。死者在死后修炼,要拜谒老君,得道受书,在受书后,再前往昆仑之阙,将老子所授的道书交付给主宰凡人死后世界的大神西王母完成成仙之旅,即便是孔子也不能例外。
通过冥界时必须经过一定的仪式,这是许多文化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进入冥界,将会由正义女神玛特将死者心脏和她的羽毛放在天平两边称重,心脏重量低于羽毛的才可以顺利进入冥界。中国也有奈何桥和孟婆汤的说法。但是在汉朝,如何获得西王母的垂青才是死后要务。西汉哀帝时期甚至发生过传递西王母诏筹事件,建平四年正月,大家争相传递传说中由西王母认可的诏筹,据说具有诏筹即可长生,到了夏天更是广泛掀起兴建西王母祠的浪潮,延至秋天才逐渐平息。
另一种羽人形象
除了老子这样功能性的神官之外,汉人死后世界则是由生前勇武的英雄所化之仙鬼所主宰。如汉墓中常见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齐景公时期,齐相晏婴曾经让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个将军分两个桃子,谁功劳大就可以分到。公孙接和田开疆分桃在先,古冶子大怒历数自己的赫赫功劳,公孙接和田开疆惭愧自刎,古冶子见朋友自杀痛悔不已也跟随自刎。
这则史事后世常被用来传颂晏婴的足智多谋。然而在汉朝人的眼里,晏婴透过诡计杀死勇士却不是那么光彩。晏婴天生个头比较矮小,而故事的主角勇猛的三个将军则是画面的中心人物。对于汉人来讲,三士形象远比奸计害人的晏婴高大伟岸。同样,以勇武著称的夏桀、荆轲等人物也是汉墓中的常见形象。
二桃杀三士画像,晏婴为其中个头矮小者
东汉末期,连年战乱让儒生的理想破灭,由张道陵而滥觞的新道教讲究生时修炼,意在生时而非死后升仙。同时佛教愈加兴盛,不断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新的影响。汉人的神只仙鬼逐渐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今天的中国人仍然在一些细微之处保留了汉人精神世界的遗迹,如对死亡讳称升天,月宫仍然被称作蟾宫。但是汉人的果敢刚毅、重义轻死之风后世渐渐鲜见。然而,中国地下数以万计的汉墓,仍在向现代展示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这座历经两千年的文化宝藏,还在继续等待人们的进一步发掘。
相关参考
秦始皇:前259年1月10日-前210年8月10日郑和:1371年9月23日-1433年两人年代差了1500年秦始皇求自己保长寿、郑和却是找建文皇帝下落,顺便提升大明在国际的声誉。找皇帝这件事情吗?我
《史记》记载,秦始皇希望长生不老,公元前219年,徐市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于是秦始皇派徐市率领童男童女数人入海求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至琅岈,徐市推托说出海后碰到巨大
...石秀。“拼命三郎”后来成为了一个成语,比喻打仗勇敢不怕死或干事竭尽全力的人。石秀简介石秀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石秀原籍为金陵建康府,
日俄战争之后,清政府对日本军事力量的强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因而开始大规模编练新军,主动与日本看齐。此时日本国内对大清国的态度有了些微妙的变化。日本陆军高层并不将清政府变革求强视为威胁,反而认为是推行
在中国和日本流传着一个同样的故事,那就是徐福为秦始皇求不死药而东渡的传奇。徐福,在中国古籍中,是一个头脑聪明、胆大心细的骗子,因为当过“方士”,大约还是个早期化学家。秦始皇完成了他一统天下和建造长城的
当你拥了有天下的一切荣华富贵、锦衣美食、荣显功绩,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要人死人不敢不从的时候,万物都让你踩在脚底下,此时,还有什么是你所无法控制的?秦始皇求长生的理由,我想和众多帝王的原因一样,不外乎
要说汉朝著名的大孝子,大家首屈一指的应该就是汉文帝了。汉文帝在位的23年中,一直对自己的母亲非常的孝顺,是很多后宫女人非常羡慕的!薄氏成为皇太后之后曾经大病一场,这一病竟然就是三年。在这三年中,汉文帝每...
要说汉朝著名的大孝子,大家首屈一指的应该就是汉文帝了。汉文帝在位的23年中,一直对自己的母亲非常的孝顺,是很多后宫女人非常羡慕的!薄氏成为皇太后之后曾经大病一场,这一病竟然就是三年。在这三年中,汉文帝每...
古之帝王将相,面对大好河山、安乐荣华,莫有不贪生者。追求长生不老,是多和帝王的追求,比如练丹术的出现。而“千古一帝”秦始皇,通过他为自己大建陵墓,可知其求长生之切切。在中国和日本流传着一个同样的故事,
统一六国后,商鞅变法时极力反对的各方面的学派、人才都纷纷来到秦国服务,可能秦始皇采用了“秦国特色的商鞅变法”,造成秦帝国各种迷信盛行,其中黄老道家、阴阳家,他们综合儒、法、道诸家的学说,提出所谓“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