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书读太多反倒显得傻呢
Posted 中文
篇首语: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什么读书读太多反倒显得傻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什么读书读太多反倒显得傻呢
data-filtered="filtered"
关于读书,我随便说一点。
第一,我读书不是读得最好的,有很多书别人读过,我都没读。还有别人非常热爱读的,我老读不完。比方说《战争与和平》,写得好,我也好多次看,但是读不完。
还有《百年孤独》,我也读过,有一次我都读到五分之三以上,快到五分之四了,我死活不读了,因为我觉得这位大师的路子已经被我给掌握住了,就不想再看了。当然还有《追忆似水年华》,很多人我问了半天都跟我一样没有读完,在座的有没有读完的?
人老了以后,回想一辈子到底读过几本书,印象真正深的没有几本,包括被反复阅读过的。《毛泽东选集》是反复背,不仅用汉文背还用维文背,印象很深。毛主席的逻辑、句法,包括反毛泽东的那些人,都在跟毛泽东学。
还有《唐诗三百首》,不管编得多么差,有什么缺点,都是理论家说它有缺点,作为读者,没有什么别的可以代替,你编一个新的《唐诗三百首》别人不愿意看。相信在座的各位都熟读《唐诗三百首》,见了《唐诗三百首》不读的人很少。
真正读的一个是《红楼梦》,一个是《道德经》。庄子好看,但是看多了起急,因为有的地方分析得绝,有的地方发飘,不如老子,一句是一句,能砸出坑。
真正爱读的书,真正算读过的书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一个人总要找几本自个儿最爱读的书真读,其它的只能算浏览或者是获得一些信息。
第二,工具书,什么都可以省,工具书不能省,特别是像我没有多少真才实学的人,全靠工具书,我不管想一个什么问题都先查《辞源》,查完以后,我的学问立刻就大了,不但查《辞源》,而且查汉英辞典,学问就更大了,再查《百科全书》。
我想起我女儿小时候的一个名言,她那时候看我老查辞典,就问她妈,这是什么书这么厚?我老伴说这叫辞典。她说辞典是干嘛的?你爸爸不认识的字就找它。我女儿说,我爸爸这么多字都不认识啊?她算抓住问题要点了。很多字其实咱们都不认识,中国人又特别讲究字。
每一个人要掌握自己最佳的读书人生阅历的平衡点。中国有一些人,不读书但是鬼精鬼精,非常聪明,也很干练,也很狡猾,甚至很有能耐,甚至比读书读得多的人还能耐。
为什么读书读太多反倒显得傻呢?因为中国的现实不按书本办,书本也不一定按现实写。如果你读得太多了绝对傻,但是不读书,你的本事再大,再干练,确实还是低水平。但是每个人的平衡点不一样,钱钟书就以读书为乐,但是这个人绝对聪明,绝对不是傻子,够精,该得道了,成仙了。
有的偏于务实,读的书有限,但是有限的书能够理解出花来,能用出花来。就这几本书陪他一辈子,你就觉着他的学问对他来说就相当够了,要什么有什么。每个人的平衡点不一样,但是你要找自己最佳的。现在书太多了,一年出19万到20万种新书,不要说这些书读不完,读这些书名都读不完。
还要寻找一个平衡,所谓博与专的平衡,这视个人情况而定。读书与人生有一个自相矛盾之处,我始终解释不了,我在书里写了,我给天才下一个定义:集中精力;但是我又提倡一个人应该多有几个世界。到底怎么把它解释清楚?我说不明白。
有时候我到大学讲课,很多人给我提一个问题,现在大学课程要学英文,中文水平都越来越低了,可还把精力用在英语上。对此我又信又不信,信是因为错别字一大堆,中文的报纸、刊物、书籍,包括咱们自己的著作,你连看都不看,令人生气,语文水平降低活该。
可是另一方面,我一想起那些历史上双语、多语的人物,外语学得好,你能有辜鸿铭学得好吗?他的中文怎么样?谁敢说比辜鸿铭的中文好呢?你外语学得好,你有林语堂学得好吗?林语堂双语著作,一些作品都是用英语写的。可是你看林语堂用中文写得怎么样?
钱钟书外语也好,我想,外语越好中文就越好,因为如果外语你一点都不懂,中文的妙处你不知道,中文的特色你不知道,必须两相参照。另外,如果你的中文基础坏,外语能学好吗?连母语,一句人话都说不清楚,你能学好外语吗?根本不可能。
跟老婆打架,那么点小事都解释不清楚,你改用英文解释你能解释清楚吗?更不清楚。你如果能用英文解释清楚,前提是你已经用中文把它解释清楚了。所以,母语好是学好外语的条件,外语好是回过头来加深母语的条件。可这是理论,是理念,具体到一个孩子身上就麻烦。
第三,好读书不求甚解。我最近也有亲身体会,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呢?有一类特别伟大的语言,包括《道德经》里边的那些语言,比如他讲到大道,那意思是在战争当中兵器伤不着他,到了水里水淹不了,到火里火烧不了。看这个你要一较劲,就这一段你能较三年,头发白了都不能理解。我觉得这是一种审美的理想,这不是一个操作规程。
我看书,有的是为了补充自己的知识,有的是为了融会贯通。融会贯通我也举一个例子,有时候我看小说,这样的小说我已经看过许多,一个短篇或中篇小说,说这个人寻找旧友,寻找他童年时代或者少年时代最好的朋友,但见面以后,旧友已经不是当年的人,几经岁月,已经找不到当年最天真或者最爱恋、最纯美的东西了。
我既相信自然流淌,我也相信一种驱动。你没有驱动装置,不给它一定的指令,等着电脑自个儿运行绝对不可能。两者都要有。我不相信所谓下笔万言,但我也不相信为写一个字,拈断三根须。大家都讲推敲的故事,故事本身很可爱,但是不必要那么推敲,推也可以,敲也可以,不求甚解。读书也是这样。
有人说苦读,苦读精神真是有,头悬梁,锥刺骨真是很感动人,什么映雪、萤火虫。可都是那么苦读我也不信,都是闲读、恬读,我也不信,学一个具体知识,背单字,没有点苦劲也是不行,没有定法。
我也买书,这些年也有别人送给我的书,所以我的书是越来越多。如果书摆在你家里,摆了二十年,忽然你想起一个什么事,你想找,最后找着了,非常高兴。可能就用了3分钟,翻一下,我认为这本书就值,这也是“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书也是一样,这么多书都没看,不看也别惭愧,你不能天天都看,但是如果你真想起什么事了,一下子想起来这儿还有一本书,挺满意,挺高兴。有一些怪知识,到时候一查就查出来了,真是高兴极了。就连找着那本书都很高兴,跟找着自己的“往日情人”一样,你藏在这儿了?丰采依然。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激动的情形都能想起来。读赵树理的《李家庄的变迁》,也非常感动。但你别没事老去看,老去看感情就没了。你年轻时候看着特别好的东西不见得现在就好。有的书没必要老去看,会把一本好书看坏的。(摘自:王蒙《这辈子哪本书是属于自己的》)
♦ 沈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 经典重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 古代最牛情诗《我侬词》:我泥中有尔,尔泥中有我。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相关参考
明代文人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说道:“泰昌(1620年8月~9月,明光宗朱常洛年号。光宗系万历皇帝之子,继位仅一个月即去世)初,发帑罢税,何论边徼关梁,拚舞讴诵,即穷巷妇女稚子,皆有生气尔。时斗米
却说献计之人乃东海朐县人,姓糜名竺,字子仲。此人家世富豪,尝往洛阳买卖,乘车而回,路遇一美妇人来求同载,竺乃下车步行,让车与妇人坐。妇人请竺同载,竺上车端坐,目不邪视。行及数里,妇人辞去,临别对竺
胆敢直接顶撞领导,这类人不是不想干了就是脑子不大灵光。倘若那位领导是皇帝,那便是掉脑袋的罪名。但却有这么一位,顶了皇帝却被大为嘉许,更甚至于被树立为典范,堪称奇观。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皇帝驾崩,皇后要跟着殉葬,结果没死成,反倒成了“千古第一后”
在古代封建社会,女性始终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然而男尊女卑的理论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又产生了很多变异,有不少女性精英不仅参与了政治,而且进入了权力的核心,在中国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历史中,思想繁荣的现象往往出现在乱世时期,而一旦天下一统,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会选取不同的做法。比如以秦朝为例,在法家思想的指导下,为了劝勉百姓农战,秦始皇甚
在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历史中,思想繁荣的现象往往出现在乱世时期,而一旦天下一统,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会选取不同的做法。比如以秦朝为例,在法家思想的指导下,为了劝勉百姓农战,秦始皇甚
要說曹操,有文采也有謀略自不必說,是亂世中的梟雄。但就是這樣一位梟雄,好像有跟別人不太一樣的愛好,那就是喜歡別人的妻子。當曹操打敗呂布後,呂布手下的秦宜祿也向曹操投降了。秦宜祿是呂布手下的將領,原來有
韵哥吹历史来了~唐朝名将郭子仪,当年也是单枪匹马退了回纥军队的人,那是受到帝王的无限宠爱与信任的,自己的儿子郭暧那也是和自己一样有出息,不仅屡立战功受到帝王喜爱,还让皇帝将自己最喜欢的一位女儿嫁给了郭
婚礼作为每个人的终身大事,其意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们这样一个讲求礼节的国度里,婚俗自然显得更加重要。如果把每个朝代的婚俗都展开来说,那确实是内容太多了。这里只简单谈谈我国宋代的婚俗(其实是我只
婚礼作为每个人的终身大事,其意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们这样一个讲求礼节的国度里,婚俗自然显得更加重要。如果把每个朝代的婚俗都展开来说,那确实是内容太多了。这里只简单谈谈我国宋代的婚俗(其实是我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