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流落何方? 揭秘秦始皇嬴政的传国玉玺

Posted 嬴政 秦始皇

篇首语:一直盯着手心看,手心会发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最后流落何方? 揭秘秦始皇嬴政的传国玉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最后流落何方? 揭秘秦始皇嬴政的传国玉玺

2、传国玉玺现在在哪里 秦始皇传国玉玺下落之谜

最后流落何方? 揭秘秦始皇嬴政的传国玉玺

历史上的玉玺是秦朝以后历代帝王相传的印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下令镌造一枚皇帝玉玺,称之为“天子玺”。据史书记载,此玺用陕西蓝田白玉雕琢而成,方圆四寸,螭虎纽,一说龙鱼凤鸟纽。玉玺正面刻有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从此,历代帝王无不把传国玉玺当作权力的重要象征,当作一统天下的象征。

传国玉玺不仅成为野心家觊觎和割据君王争夺的目标,也是中央王朝后宫的珍宝,国之重器。得到玉玺的人将玉玺解释成自己“受命于天”的表现;而一旦失去玉玺则被视作王朝“气数已尽”的表现。如果有哪个皇帝登基的时候没有传国玉玺捧在手里,就被讥为“白版皇帝”。意思是说你这个皇帝是自己封的,根本没有办法证明。他们发出去的没有玉玺印章的诏书自然也不那么令人信服了。

传国玉玺据说是用着名的“和氏璧”制作的。这“和氏璧”可是古今罕有的绝世宝玉。后秦始皇得这宝玉,便用它造至高无上的玉玺,本来希望这个皇权的象征能够世世代代在嬴姓子孙手中传下去,永保江山。不料愿望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秦朝迅速灭亡,和氏璧造就的传国玉玺也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历79程,并最终湮没无闻,成为一大历史谜团。

西汉末,王莽篡权。他要改朝登基,需要玉玺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当时玉玺由他的姑姑,汉孝元太后王政君掌管着。王政君对刘家的感情比对王家要深,就是不交出玉玺。最后王莽命弟弟、安阳侯王舜逼老太后交出玉玺。王舜撂下了狠话,说这玉玺是不交也得交了。王政君早先对王莽等人印象很好,现在感觉被虚伪的侄子给骗了,哭骂着将玉玺掷到地上。王舜慌忙将玉玺捡起来,可惜玉玺还是被摔掉了一角,不完整了。后来,虽然王莽等人用黄金将缺角给补上了,但是玉玺还是留下了瑕痕。

王莽的新朝政权垮台时,传国玉玺就在王莽的尸体身上。乱军抢到传国玉玺,献给了绿林起义军拥立的更始帝刘玄。刘玄后来被赤眉军打败,传国玉玺一度成为赤眉军拥立的小皇帝刘盆子的玉玺。

刘盆子后来也失败了,投降建立东汉的刘秀。传国玉玺重新成为了汉朝的玉玺,从刘秀开始,一直在东汉诸帝手中流传。洛阳的东汉宫廷小心翼翼地保存着传国玉玺,生怕出一点纰漏。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何进、袁绍等人武装诛杀十常侍的时候,太监们裹挟着汉少帝仓皇出逃,来不及带走玉玺。等血腥镇压平定后,宫中查点宝物,发现玉玺不见了!

十余年后,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洛阳再次招来血光之灾。董卓战败西逃,放火焚烧了洛阳宫廷。最先突入洛阳的孙坚部在救火的时候,于洛阳城南甄宫井中打捞出一宫女尸体。宫女颈下赫然悬挂着传国玉玺。孙坚视之为吉祥之兆,有心将玉玺占为己有。不料孙坚军中有人将此事告知了盟主袁绍。袁绍也想要这传国玉玺,就又演出了好多幕大戏来。

有人说袁绍立即扣汉光武帝刘秀的“标准像”。传国玉玺在他手里停留过吗?押孙坚的妻子逼孙坚交出了玉玺;三国演义则说孙坚带着玉玺返回长沙,在路上被和袁绍一伙的刘表截击而死,后来玉玺落入袁术手中。不管怎么说,袁绍也好,袁术也好,最后都被打着汉朝旗号的曹操给打败了,传国玉玺重新回到了汉献帝的手里。

公元220年,曹丕逼汉献帝禅位给自己,建立了曹魏。传国玉玺自然顺延成为曹魏的皇权象征。曹丕画蛇添足,派人在传国玉玺的肩部刻下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三国一统于西晋,玉玺归晋。西晋末年,中国北方陷入了所谓的“五胡乱华”时代,朝代更迭频繁,动荡不安。传国玉玺开始了最为剧烈的颠沛流离。

在这个阶段,称王称霸的人很多,但玉玺只有一个。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于是很多豪强枭雄自己私刻玉玺。比如东晋朝廷南逃后,就自刻了一个玉玺;此外还有西燕慕容永刻的玉玺、姚秦的玉玺等等。他们私造玉玺的“创意”得到了后世许多乱臣贼子和枭雄豪强的欢迎和效仿。

那玉玺留在建康,随着东晋、南宋、南齐、南梁世代相传。到了南梁时,建康发生了侯景之乱。侯景在寿阳起兵叛梁,最后攻占了首都,得到了玉玺。侯景很快被杀,叛乱被平定。但侯景任命的侍中兼平原太守赵思贤却趁乱拿着玉玺潜逃到了广陵,被一个叫郭元建的人抢走了玉玺。

郭将玉玺献给了北齐的行台辛术,辛术再转献给北齐朝廷。传国玉玺遂为割据黄河中下游的高氏所有。后来南陈取代了南梁,但是没有传国玉玺,怎么办?好办,自己刻一个玉玺。于是玉玺越刻越多,每个割据政权都宣称玉玺在自己手中,自己才是真命天子。

后周太祖郭威登基时,曾遍寻传国玉玺而不着,便刻了“皇帝神宝”等两方印玺,聊作安慰。这两方印玺一直到北宋都是皇权的象征。宋朝一直没有放弃重新发现传国玉玺的希望。宋哲宗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咸阳有个人叫段义。他声称自己在修房舍时从地下掘得“色绿如蓝,温润而泽”、“背螭钮五盘”的玉印就是失踪多时的传国玉玺,献给朝廷。朝廷很重视,翰林学士蔡京等十三名官员认真考证,认定这是“真秦制传国玺”。

但是关于这段记载宋史中也有很多纰漏,宋哲宗所得或许并非传国玉玺。明清两代,不时出现“发现传国玉玺”的传闻。但拿出来的玉玺都是附会仿造的赝品。这一时期的人们对传国玉玺的态度大为改变,不像之前朝代那样看重了。

至此传国玉玺的下落成为了一个谜题。很多人都在寻找,但是至今还没有传出找到传国玉玺的消息。这一谜题还将继续困惑人们,不知何时才能得出答案。

传国玉玺现在在哪里 秦始皇传国玉玺下落之谜

原创作者投稿,禁止转载。原标题:传国玉玺之谜

秦朝皇帝用的印叫玺,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东汉情况要宽一点,皇帝的、皇后的、藩王的印都可以叫玺。由于皇帝的印信都是用玉做成的,又叫玉玺。传国玉玺是秦始皇命人用蓝田玉(一说珍贵的和氏璧)打造而成,上面刻有丞相李斯的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表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

可别小看这枚印章,它可是皇帝的身份证,就成为历朝历代的第一号国宝,是权力和威仪的象征,即使改朝换代,皇帝拥有它,你就是受命于天,统治臣民的正统君王,如果没有它,你这个皇帝就是自封的,说话底气都不足。

秦始皇用和氏璧造至高无上的玉玺,本来希望这个皇权的象征能够世世代代在嬴姓子孙手中传下去,永保江山,没想到秦朝出了个奸臣赵高,在他的乱搞之下秦朝的国运在秦二世手里完蛋了。

朝代完了,幸好玉玺还在。

公元前206年,秦国灭亡后,传国玉玺又换了新的主人,秦王子婴那把秦玉玺交给刘邦,象征着一个旧时代的正式终结,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刘邦称帝后,传国玉玺成为汉朝的国印,并将其珍藏在长乐宫。刘邦希望从他起,大汉的江山连同传国玉玺一起一代一代传了下去,传国玉玺的名称也变成“汉传国玺”。

传国玉玺第一摔

西汉末,外戚王莽篡权,他也想得到传国玉玺,不然自己就是白板皇帝啊,于是派弟弟安阳侯王舜向老太后王政君索,这老太后立场还是蛮坚定的,眼看自己的亲戚居然要篡汉家的江山,气不打一处来,她一边痛哭一边把玉玺掷到地上,玉玺摔掉了一角。

玉玺到手了,王莽搞了一个玉镶金,在玉玺边上补了一块黄金。虽然外形上不那么美观,但其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却丝毫没有减退,不管野心家也好,政治家也罢,要想当皇帝,都必须拥有这件宝贝。

后来王莽当了16年的皇帝也垮台了,临死前,他还不忘把传国玉玺放在自己身上,大概是想传国玉玺带入天堂吧,乱军攻入长安,抢到传国玉玺后将其献给了绿林起义军拥立的更始帝刘玄。

此后大汉的江山更加乱了,传国玉玺并没有给刘玄带来好运,公元25年他最终被另外的农民暴动队伍后赤眉军所杀,传国玉玺因此也换了新的主人――小皇帝刘盆子。

东汉镇国之宝

拥有传国玉玺的刘盆和刘玄一样,时运不济,眼看刘秀起兵杀来,刘盆子只得投降东汉王朝,传国玉玺从此成为东汉的镇国之宝。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灵帝熹平六年,袁绍入宫诛杀宦官,段裹挟少帝出逃,玉玺神秘失踪了。

后来董卓进京,发动政变,废掉少帝,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此后群雄逐鹿中原,孙坚率军攻入雒阳。某日辰时,孙坚从投井自尽之宫女重新找到传国玉玺。孙坚把它藏在妻吴氏哪里。后袁术不知怎么得到传国玉玺的消息,绑架吴氏,把传国玉玺据为己有。

袁术死,荆州刺史徐G携玺至许昌,此时许昌是东汉的临时首都,汉献帝被汉献帝被曹操把汉献帝截过来,让他在那里办公。传国玉玺虽然再次回到东汉皇室怀抱,但它的主人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主宰,何况是象征皇权的传国玉玺。

曹操曾经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送入宫中,其中曹节还当了汉献帝的皇后,因此从关系上说,曹操是刘协的老丈人,曹丕是刘协的大舅子,汉朝的江山曹操不要,大舅子还是要的。

公元220年,曹丕逼汉朝末代皇帝刘协“禅位”给自己,建立了曹魏帝国。传国玉玺随即落入曹丕的口袋,为了掩盖自己篡夺汉室的行径,曹丕充分发扬当今小商小贩贴牛皮癣的顽强精神派人在传国玉玺的肩部刻下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 真是狗尾续貂,欲盖弥彰啊。

呵,在上面乱写乱画,也不怕城管罚你!

公元265年,司马炎学习曹丕好榜样,要曹奂禅让帝位,自己建立晋朝,称晋武帝,自然而然传国玺又落入司马家族的口袋。

相关参考

揭秘传国玉玺为什么会缺少一个角,传国玉玺图片

  说到传国玉玺其实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这个玩意还是挺有故事的,话说赫赫有名的传国玉玺好像少了一个角啊,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不防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看看到底是谁的锅!  传国玉玺是

传国玉玺现在在哪里 秦始皇传国玉玺下落之谜

原创作者投稿,禁止转载。原标题:传国玉玺之谜秦朝皇帝用的印叫玺,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东汉情况要宽一点,皇帝的、皇后的、藩王的印都可以叫玺。由于皇帝的印信都是用玉做成的,又叫玉玺。传国玉玺是秦始皇命人用

传国玉玺现在在哪,中国的传国玉玺现在在哪

中国的传国玉玺现在在哪传国玉玺“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

传国玉玺在哪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现在在哪?我们都知道,玉玺是中国古代封理帝王的宝印。而传国玉玺在所有的宝玺当中无疑是最为宝贵的,有关它的传说几千年来也无不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这枚玉玺之所以称为传国玉玺,与历史上赫赫有名

秦始皇传国玉玺的失踪之谜

玺是中国古代封理帝王的宝印。而传国玉玺在所有的宝玺当中无疑是最为宝贵的,有关它的传说几千年来也无不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这枚玉玺之所以称为传国玉玺,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始皇有关。春秋时的楚国人卞和在山中得

传国玉玺不值钱,如果现在找到了传国玉玺能拍多少钱

如果现在找到了传国玉玺能拍多少钱可以换几座城池换几座城池是保底价位了因为在战国时期就有人愿意拿几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现在的话可以换东北三省或者北上广你自己看吧秦始皇的传国玉玺上书:受命与天,既受永昌。肩

传国玉玺的的来历和最终下落

传国玉玺“传国玉玺”就材于“和氏璧”。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嗣后,历

传国玉玺“和氏璧”的来历

  “传国玉玺”就材于“和氏璧”。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嗣后,历代帝

揭秘孙策以玺借袁兵的典故

孙策以玺借袁兵孙策以玺借袁兵这里的玉玺是指大汉的传国玉玺,当年群雄讨伐董卓时,孙策的父亲孙坚率先打入洛阳,在一口枯井之中发现了一个宝盒,其中正是传国玉玺。这时出现许多抢夺传国玉玺的人,孙策的弟弟孙权认

曾经的一件国宝,比传国玉玺还要珍贵,至今却下落不明

导读:在中国古代,因为战乱等原因,许多价值连城的宝物,遗失于历史长河之中,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和叹息。如传国玉玺,它是取材于和氏璧,秦相李斯亲手篆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自从秦始皇开始,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