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经拉锯,幼稚的项羽终于没有斗赢老辣的刘邦

Posted 刘邦

篇首语:她其实只是想要个拥抱,可你却总是在讲道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几经拉锯,幼稚的项羽终于没有斗赢老辣的刘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几经拉锯,幼稚的项羽终于没有斗赢老辣的刘邦

原标题:楚汉之争:几经拉锯,幼稚的项羽终于没有斗赢老辣的刘邦

楚汉之争:几经拉锯,幼稚的项羽终于没有斗赢老辣的刘邦

在秦王朝时代,刘邦不过是一个区区的泗水亭长(今徐州沛县),这是秦王朝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草根小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出身农家,毫无家庭背景的布衣草根小吏,为何能在秦末群雄逐鹿、烽烟四起的混乱局面中,脱颖而出,击败所有对手,最后登上皇帝宝座的呢?这其中,除了少许的偶然因素外,大多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性格决定命运。是刘邦能屈能伸、百折不挠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成就了他的大业。也使得中华大地的炎黄子孙族群有了一个统一的称谓-汉族。

汉高祖刘邦,字季(也有说刘邦原名刘季,是当了皇帝后改季为邦的),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今江苏丰县)。《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不狎侮。好酒及色。”短短数语,刘邦的外貌和性格跃然眼前:高鼻黄脸,美髯飘逸,左股上有代表星象的七十二颗黑痣。他讲仁义,性豁达,喜施舍,爱结交。就是大大咧咧,不喜欢从事家里的生产作业。候补为泗水亭长后,和亭内的小吏们亲密无间,打得火热。并好酒色。正是刘邦这种超乎常人的性格,为他日后成就大业奠定了基础。

对刘邦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影响未来历史的一次事件,发生在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当时,正在咸阳服徭役建阿房宫的泗水亭长刘邦,目睹了秦始皇浩荡车仗的盛大巡游,远远观望的刘邦,无比羡慕、无比惊诧地感叹道:“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也许就是从这一刻起,皇帝的尊贵和威严,成为刘邦追寻的目标。

刘邦为人处事的原则,首先是有利,凡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他什么事情都做,什么人都用。这一原则,使他处事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使他为人表现得能屈能伸、能站能爬、百折不挠。于是,他的行为就显得宽厚、坚忍,似乎什么人、什么事都可以容纳。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秋,陈胜吴广造反后,藏匿在芒砀山的刘邦率百十数人来到沛县城外,他极力鼓动沛县父老除掉县令,并推选一位领导人响应起义。县令被杀后,他既想做首脑,又故意推辞;一面说自己能力薄弱,一面又强调这是一件关乎身家性命的重大事情。果然,一番欲擒故纵的推让后,刘亭长当上了沛公,并为此隆重地祭祀天地。刘邦这一次正式登上政治舞台的首演式,说明他是一个很有深谋心计的人。

灭秦之前,各路诸侯曾在楚怀王处盟约:先破秦入关中者,王之。刘邦以此为目标,避实就虚,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率军绕道进入关中,驻扎霸上,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随之军队进入咸阳。当刘邦走进秦宫,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稀世珍宝和绝色美女,他正准备手脚并用地享受时,樊哙说:“你是想要天下,还是想当土财主?这些都是亡秦之物,你赶快出宫,退回霸上。”刘邦起初不听,张良接着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请沛公听樊哙之言。”为了成就大业,刘邦听从了樊哙、张良的劝告,忍隐了自己的私欲,封闭秦宫,退回霸上。遂向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晓喻关中各地,保留原有政府机构,以此安抚秦民,拢络人心,为王关中做足了准备。此时的项羽,正远在巨鹿(今属河北邢台)一带血战秦军,他破釜沉舟,九战九捷,消灭了秦军主力,震摄了各路诸侯。但让项羽万没料到的是,刘邦此时己定关中。十一月中,项羽率诸军西进至函谷关,被刘邦的军队闭关挡住。项羽大怒,率军破关。十二月中,项羽率四十万大军来到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北),准备就地消灭刘邦,而刘邦的十万人马是万不能敌的。

张良曾救过项羽的叔父项伯,项伯怕张良在项羽攻打刘邦时遭害,便将项羽的计划暗告张良,要他赶快逃命。而张良却要助刘邦成就大业,遂将机密告诉刘邦,并引刘项见面。刘邦拜项伯为兄,又结为儿女亲家,并再三要项伯转告项羽,他是没有野心的,函谷关设防是为了防盗,还答应次日赴鸿门向项羽谢罪。项伯按照刘邦的说法转告了项羽,而且叮咛对刘邦要善遇之,项羽答应了。翌日,刘邦率百余骑来到鸿门,项羽设宴款待。宴会前,谋士范增提出趁宴会除掉刘邦,项羽未置可否。

那一年,年过知天命的刘邦,在鸿门宴上,向二十六岁的项羽表示了臣服。这种能伸能屈的表现,是需要怎样的隐忍精神啊!关键时刻,项羽相信了刘邦的表白,解除了对刘邦的戒备,并告诉刘邦是他的左司马曹无伤打的小报告。宴会进行中,范增三次向项羽示意动手,项羽却无动于衷。无奈,范增要项庄舞剑,伺机刺刘。这就是有名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出处。可项伯也随之助舞,处处以身护着“亲家”。刘邦是聪明的,他以入厕为名,留下张良应付,自己则不辞而别,独自寻僻径奔回军营。回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了曹无伤。由此可见,刘邦对危害自己成就大业的人,是绝不手软的。

作为日后楚汉相争的对手,原楚国贵族后代的项羽,却是一个和理性的刘邦性格完全不同的感性的人,他强烈的感情往往干扰了他理性的判断。当他憎恶起来,则非常残暴,在他攻下襄城后,曾将数万军民活埋;当他怀疑降卒不利于自己行动时,便将二十万秦卒坑杀于新安城南;后又屠咸阳,杀子婴,烧秦宫,大火三月不灭;全然不似刘邦一般拢络人心。可当他慈悲起来时,却非常弱智,在鸿门宴上,范增要他除掉刘邦,可他经受不住刘邦对他的恭维,刘邦的一通赔情道歉,使他失去理性,变得糊涂,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人就是他将来的最大对手,也许他压根儿就没把这个卑躬屈膝的人放在眼里。就这样,刘邦从他的眼皮子底下溜走了。项羽这种带有贵族色彩的吃软不吃硬的性格,干扰了他应有的理性,妨碍了他成就大业;而刘邦则充分地发挥了从布衣草根炼就的能屈能伸又能忍的本领,转危为安,为成就大业创造了条件。实际上,鸿门宴既是刘邦的关键时刻,也是项羽的关键时刻。四年之后,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称帝于汜水。

迁延四年的楚汉战争,将刘、项二人各自的性格,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出来。刘邦很清楚,他和项羽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所以,草根出身的他能在楚汉之争中,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他的一切行为都以置项羽于死地为根本。而贵族出身的项羽却表现得过于天真,把残酷的斗争当成了简单的游戏。

由于持久的拉锯战,双方均已人困马乏。汉四年(公元前203年),两军对峙于广武鸿沟(今河南荥阳)。隔着一条鸿沟,刘、项开始了展示不同性格特征的精彩对话。项羽将被俘的刘太公(刘邦之父)绑在高台上,旁边是煮沸的大锅,隔岸向刘邦喊道:“刘邦小子,你若不赶快投降,我就把太公煮了吃掉!”项羽天真地想用亲情胁迫刘邦就范,那知刘邦却回答:“我们曾在楚怀王帐下结拜为兄弟,我父即你父,你若煮了你父亲,请分给我一杯羹。”刘邦用近似无赖的回答,让项羽暴跳如雷。项羽太幼稚了,在争夺天下的关键时刻,亲情是不可能打动理性的刘邦。经项伯的劝说,项羽终于没有水煮太公。

项羽再对刘邦喊话:“天下战乱纷纷,都是因为你我二人的原故,我愿意向你挑战,和你单打独斗,一决雄雌,结束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刘邦哈哈大笑:“我愿意和你斗智,不和你斗力。”刘邦嘲笑了项羽的无知,又历数了项羽的十大罪状。在争夺天下的斗争中,提出由双方的首脑决斗,来赌输赢,再次显示了项羽没落贵族的特性和政治上的不成熟,把残酷复杂的战争当成了个人之间的游戏。

在几面受敌,粮尽兵疲的情况下,项羽感到了恐惧。趁刘邦遣使请还太公的机会,项羽向刘邦提出了讲和条件: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鸿沟以西属汉,以东属楚。汉四年(公元前203年)九月,双方签约讲和,历史上的“楚河汉界”便由此产生。项羽按约释放了刘太公和吕后,并引兵东归。而刘邦则采纳了张良、陈平“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建议,毁约追赶东归的楚军。

几经拉锯,幼稚的项羽终于没有斗赢老辣的刘邦。十二月,楚军被围垓下(今安徽灵壁境内)。夜幕中,项羽听到四面皆楚歌,大惊曰:“汉皆得楚乎?”由是,沮丧的项羽便与美人虞姬在军帐中一同饮酒悲歌,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这一夜,项羽完全忘记了他作为楚军统帅的战斗使命,而是上演了一出令人无限唏嘘“霸王别姬”。第二天,当他带领二十八骑残兵冲入重围后,他还对部下说:“我要带领你们三次冲击包围我们的汉军,斩将、夺旗、突围,三胜之。就是要让你们明白,是天要亡我,而不是我不会打仗。”果然,项羽带领二十八骑三进三出,冲击由数千汉军组成的包围圈,斩将夺旗,最后溃围而出,逃至乌江边。当乌江亭长要送项羽渡过乌江,争取将来东山再起时,项羽却说:“我带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而西,今天却无一人生还,我己无颜见江东父老了。”遂拒绝渡江,自刎而亡。项羽至死也没有弄明白,曾经战无不胜的他,怎么就会败在一个屡战屡败的家伙手里?因而他把失败归于天意,以求解脱。实际上,正是他的性格中缺乏像刘邦那样能伸能屈,屡败屡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韧特质,所以,他失败了,充当了历史的悲剧英雄,让后人无限感慨地吟唱:“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当然,刘邦之所以能从草根布衣而君临天下,除了他的能伸能屈,百折不挠的性格特征外,他还有一些令常人难以企及的特质。

刘邦能够“忍”,忍到能一百八十度地转变自己最初的态度。汉四年(公元前203年),韩信率军势如破竹地攻下赵、齐之地后,自矜功高,便派人请示刘邦,自己能不能做齐国的假王(代理齐王)。当时,刘邦正被项羽围困在荥阳,一看到请示信件,大怒,跳脚骂道:“我被困在这里,日盼夜盼你来帮我解围,你小子却要自立为王!”张良、陈平一左一右偷偷地踩住刘邦的脚,附耳窃语道:“我们现今形势不利,无法禁止韩信自立为王,不如做个顺水人情,立他为王,让他守好齐国。不然,会发生变故。”刘邦一听,马上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又重新对韩使骂道:“大丈夫为诸侯,当就当真王,做什么假王!”能如此忍气吞声,瞬间将暴怒化为无形,这种忍功不是常人能做到的。随即,刘邦派张良带着印绶到齐国,立韩信为齐王,并征调齐兵击楚。

刘邦还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怕是无名小卒的意见。刘邦击败项羽后,曾一度定都洛阳,这很符合关东出身的宿将功臣们的家乡情结。当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卒娄敬,因戍守陇西,路过洛阳,向长官提出要直接进见皇帝时,身为九五之尊的刘邦竟然答应了。娄敬穿着脏兮兮的老羊皮袄,在大殿上向刘邦陈述了关中形胜,秦人可用,应在长安定都的方略。刘邦问群臣,如何?群臣皆反对。只有张良赞成娄敬的建议,并列举了定都长安或洛阳的利弊。刘邦当机立断,接受了小卒娄敬的建议,即日车驾西行,定都长安。并封娄敬为郎中,号曰奉春君,赐姓刘。有关定都这样一个重大的决策,居然能够接受一个无名小卒的建议,并立即付之实施,古今中外,除了汉高祖刘邦,恐怕再无第二例。

当然,刘邦除了有不同于常人的性格特征外,也有和常人一样的恩怨观念。刘邦年轻时不务家业,还经常呼朋唤友,轮流到几个哥哥家里蹭饭吃。有一次,在吃饭的点上,大嫂远远看见刘邦又带着一帮朋友来了,便使了一个心眼,故意把饭锅刷得嚓嚓响。刘邦何等聪明,知道大嫂不想接待他,搞得他在朋友的面前很没面子,这事始终让刘邦耿耿于怀。做了皇帝以后,他就是迟迟不封大哥家,实在拗不过太公的说情,才免强封了大哥的儿子一个羹颉侯。他就是用“饭菜刷锅侯”这个难听的名称,一吐当年的怨气。

而对当年有恩于自己的人则加倍报答。刘邦为亭长时曾入秦服徭役,沛县役吏出钱饯行,众人皆出三百钱,唯萧何出了五百钱,刘邦暗自在心里记下了这笔帐。当了皇帝的刘邦在封赏功臣时,特别多封了萧何二千户,并明言这是报答当年萧何多出二百钱之恩。

刘邦的语言也很有特色,他发明的“狗论”和后世出现的“猫论”就很有异曲同工之妙。天下初定,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不决。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故封赏极厚。众功臣不服,都认为自己披坚持锐,攻城略地,大小战斗百余起,身中枪伤百十孔;而萧何没有上过战场,只在后方持文议论,未曾立汗马功劳,怎么反而居我们之上?刘邦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知不知道打猎,知不知道猎狗?在得到众人的肯定回答后,他才说:“打猎的时候,追杀野兽的是猎狗,而辨认野兽踪迹,指出其藏身之处的是人。诸位在战争中就像打猎时追杀野兽的猎狗,是功狗;而萧何则是发现野兽踪迹,指示追杀方向的人,是功人。再有,诸位都是孤身一人跟随我玩命,多的也不过二三亲属;而萧何却是举族几十口都在跟随我玩命。这样的功劳是不能忘记的啊!”刘邦的“狗论”话糙理不糙,大家不敢再说什么了。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五月,刘邦在洛阳南宫摆酒庆功。庆功宴上,刘邦让众臣畅所欲言,说说他为何得天下,而项羽为何失天下?一时众说纷纭。刘邦则颇为得意地说:“诸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实,我主要是胜在用人上。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军队,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人杰,我能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取天下的原因。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不能用他,这就是他被我打败的原因。”一番妙语,说得群臣口服心服。善于总结,也是刘邦的过人之处。

刘邦出身布衣草根,底层生活的磨砺,让他熟练地掌握了很多驭人的技巧。他之所以能成就大业,除了他能伸能屈,百折不挠的性格外,能成功地用人,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左手铁砂掌,右手棉花糖;赏罚有度,恩威并施,刘邦把“天下”这个陀螺转得轻松自如。就这样,历史最终选择了这个布衣草根出身,却能高唱《大风歌》的人。

(全文完)

相关参考

他并不打算当皇帝? 鸿门宴上项羽为何不杀刘邦

...才是正常合理的选择,不杀反而是很反常的。说项羽政治幼稚的有之,说他刚愎自用,妇人之仁的也有。总之,都认为项羽该杀刘邦。为什么中国人会有这样的认识?因为暗算宾客,背信弃义,不择手段是家常便饭,在历史上反...

鸿门宴里项羽为什么没有杀掉刘邦?

在当时的情况下,项羽如果杀刘邦,和自杀基本上没多大区别。鸿门宴前,项羽明面上的兵力是有40万,刘邦10万,但是实际上,项羽相对于刘邦并没有那么大的兵力优势。巨鹿之战时,项羽的全部兵力大概只有五六万,经历巨...

当面骂刘邦,吕后向其跪拜,百官都怕他

公元前202年,刘邦终于彻底击败项羽,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刘邦称帝后,没有忘记那些为他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开国功臣们,「”讫十二年,侯者百四十有三人”。在这些开国功臣中,有一位牛人,他居然敢当面辱骂刘邦,甚

当面骂刘邦,吕后向其跪拜,百官都怕他

公元前202年,刘邦终于彻底击败项羽,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刘邦称帝后,没有忘记那些为他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开国功臣们,「”讫十二年,侯者百四十有三人”。在这些开国功臣中,有一位牛人,他居然敢当面辱骂刘邦,甚

鸿门宴上,项羽没有杀掉刘邦,真的是 ”妇人之仁”吗

楚怀王分兵两路灭秦,一路是项羽,沿黄河进发,由函谷关进咸阳;一路是刘邦,从黄河以南沿汉水而上,由武关进咸阳。刘邦攻入咸阳,接受秦王子婴投降。此时项羽还在攻打函谷关,听说刘邦已经先占领了关中,心中捉急,

吕雉成了项羽的俘虏后,项羽为何没有轻薄吕雉来报复刘邦

古代女人向来身不由已,显得特别悲哀。女人一旦在战争中沦为俘虏,就更加悲惨了。一旦成为俘虏,就只能任由敌军宰割。运气好的有可能被哪个将军或者国王看上,成为敌国的贵妇。如果运气不好,很有可能成为敌国的军妓

如果秦始皇不死,刘邦和项羽有没有可能推翻大秦

祖龙死而地分,是一句预言,后来这个预言果真成真了,秦朝二世而亡,那么如果秦始皇死的没那么早,刘邦和项羽能不能出头?秦王朝又能不能千秋万代?会不会在始皇帝手上灭亡?对于这个问题,不少人都认为如果秦始皇不

项羽与刘邦

项羽与刘邦  司马辽太郎所著《项羽与刘邦》  一个日本人,将楚汉相争这部历史大戏描述地这样生动,人物形象鲜活,富于思考和启示,真是令我非常震撼。也为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汉族后裔,还没有通读过《史记》

为什么刘邦行项羽不行,从军事和政治方面分析发现刘邦不简单

项羽既没有足以震惊天下的功绩(想必巨鹿之战远不及刘邦连破宛城、武关、峣关直入咸阳,秦三世出城而降来的震撼),也没有战无不胜的战绩,而且先尊怀王之约,发现自己处于不利地位又反手诛杀怀王,德行已失,又用人

这位皇帝堪比秦始皇,如果早日登基,就没有以后项羽和刘邦的事

秦始皇,不可否认,一位很有手段的皇帝,历代很多君王都难以超越他,按照他的设想,大秦帝国应该是千秋万代的,可是,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不到三年,就被他的后人给败光了。大秦的后代真的都那么没用吗?其实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