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喜欢炫耀自己的历史

Posted 历史

篇首语:不要以为你的努力可以一劳永逸,权当做你始终一无所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人喜欢炫耀自己的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人喜欢炫耀自己的历史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1840年之前,每个中国人都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是万朝之邦,对于其他文明,都视为蛮夷之地,是要教化与拯救的对象。

现如今,无数中国人站在历史的海岸边漫溯一道道历史沟渠,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不断有年轻人对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发出质疑。

近日,就有网友发出这样的质疑:

“外国人是否觉得中国人经常在炫耀他们的历史?”

对于这个问题,网友的评论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

一部分老外认为:

“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有理由意识到这一点并为此感到自豪”

相较于上面善意且充满理解评论,同样有不少外国人表现出了相当大的恶意:

“中国应该祈祷喜马拉雅山阻挡了亚历山大。与马其顿方阵相比,中国在秦朝无疑是非常脆弱的。”

从评论可以看出,对于很多外国人而言,中国浩瀚的历史给他们带来了一种矛盾的心情:

一方面,神秘莫测的东方中华文明让他们如痴如醉,它们迫切的想要了解更多。

另一方面,当真正了解到中华浩大的文明内涵时,不少内心敏感的外国人心生自卑之余,逐渐滋生不满。

甚至有老外歇斯底里的发出“这么厉害咋不占领欧洲”这样颇为“野蛮”的质疑。(白起:还想让我挖坑?)

可见,当一个民族单薄的历史无法承载野心的时候,嫉妒与恨就会出现,并不断的放大!

我丝毫不曾怀疑历史上中华文明的先进性。

从古代开始,即使中华文明自视甚高,但也从来没想过去殖民,灭绝任何其他文明,我们只想把自己先进的文化和理念传播给其他文明,俗称“教化”。

从郑和下西洋时,就能看出这一点,当时郑和船队的科技和军事力量不说扫平世界,征服南洋诸国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但当时郑和船队不但没有任何剥削的行为,反而秉持朱棣“厚往薄来”的原则,不但把珍贵的金银珠宝分发给南洋诸国,而且维护各地治安,令各国之间不能恃强凌弱,以众欺寡,要共享太平。

这种与人为善,信奉人性本善的思想才是未来文明反战的趋势。

或许一些信奉“人性本恶”思想的西方人,会说“真傻”,但是,这就是中华古老的道德文明思想。

智力,是雄厚的文化积淀

当今世纪的数学竞赛,百分之八十获奖的都是中国人。

我以前在工厂上班,一位出国劳务过的老师傅时常提起他在国外碰到的各种各样的外国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笨得那样都想哭”。

一块铁板铺在地面上,两个外国人弯腰去抬,两个人的手指甲把铁板抠得咯吱响,也没抠起来,老师傅实在是看不过眼去了,找了一个撬杆,一插一撬,铁板离了地,手就能伸到铁板下了,那两个外国人伸出大拇指,goodgood的喊了半天。

工人师傅哭笑不得的说“今天教他们一个干活的窍门,过几天他们就忘记了,还是用最笨的办法!”

人种之间的智商高低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雄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发展经验才会有了高低之分的。

历史是文明的根

中华5000年的历史并非都是光鲜亮丽的,如果说秦皇汉武是阳光,那么中国近代就是阴影,但阴影也是历史的一部分。

抗日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反侵略胜利!

有很多人却总是刻意的躲开这些这些不光彩,血肉模糊的历史。

这些历史固然惨痛,可是他是一个文明的根基,是推动一个国家发展及一个民族发展的溯源。

当今世界已经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争斗,而是文明的争斗。

有一辆跑车说出来是炫耀,有一百辆就不是。我们历史悠久文明灿烂,随口一句话的典故就是千年传承。

相关参考

因看曹操儿媳妇而被判刑做苦力的文学家

曹丕的妻子甄洛姿容秀丽,天生优雅,体型婀娜多姿,曹丕一直拿她当宝贝。既然是宝贝,曹丕总喜欢时不时的拿出来炫耀一番。毕竟自己在自己的小屋里反复把玩别人不知道。既然让大家看,曹丕是不屑于找武将的。那些粗鲁

河南小伙鉴宝被挖坑,专家带朋友17万骗走其传家宝,后拍出8700万

清朝的乾隆皇帝相对于其务实稳重的老爹雍正,那就是活波又爱玩了。除了喜欢写诗外,还喜欢盖章和炫耀自己。公元1750年,40岁的乾隆,在巡守嵩山时,雅兴大发,御笔作了一幅《嵩阳汉柏图》。画中不仅画了「”二

河南小伙鉴宝被挖坑,专家带朋友17万骗走其传家宝,后拍出8700万

清朝的乾隆皇帝相对于其务实稳重的老爹雍正,那就是活波又爱玩了。除了喜欢写诗外,还喜欢盖章和炫耀自己。公元1750年,40岁的乾隆,在巡守嵩山时,雅兴大发,御笔作了一幅《嵩阳汉柏图》。画中不仅画了「”二

向观众炫耀高超的杀人技术 晚清最牛刽子手

提起刽子手,人们就会想起虎背熊腰、满脸络腮胡子、胸毛黑乎首一片的彪形大汉。其实,真正的刽子手不一定都这么凶悍,有些刽子手长得眉清目秀,但在刑场上杀人却一点都不含糊。“杀猪下九流,杀人上九流”,这是刽子...

向观众炫耀高超的杀人技术 晚清最牛刽子手

提起刽子手,人们就会想起虎背熊腰、满脸络腮胡子、胸毛黑乎首一片的彪形大汉。其实,真正的刽子手不一定都这么凶悍,有些刽子手长得眉清目秀,但在刑场上杀人却一点都不含糊。“杀猪下九流,杀人上九流”,这是刽子...

清朝“河工”官员缘何敢炫耀斗富

 清朝“河工”官员缘何敢炫耀斗富   文/浦江客  清代袁枚写过一部颇有影响的笔记小说《子不语》,作者自述乃“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

脸皮最厚诗人,中状元后在众人面前写诗炫耀,句句俗气却流传千年

在唐代289年的历史中,共有22位皇帝,却只有139位有名有姓的状元,用这样的数据说话,大概世人就知道考状元的不易了。而在这139位状元里面共有11位当过宰相,可见一个唐代状元的含金量有多高。纵观诗坛

文人皇帝曹丕为何喜欢吹嘘自己的武功了得

曹丕是曹魏政权的建立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文人,他一生著述颇丰,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文采的开国皇帝。然而,曹丕在《典论·自序》一文中,却用了大量篇幅来标榜自己的武功如何了得,自称弓不虚弯,所中必洞,一天能

穿黄马褂炫耀海外惹出惊天绯闻

十九世纪末叶,晚清重臣李鸿章在出访美国期间,一直把大清皇帝钦赐的黄马褂当作无比荣光的资本用来炫耀。据大清王朝的规制,只有对朝廷有重大功勋的元老大臣才可以赐穿黄马褂。纵观大清王朝二百多年间有此殊荣的的没

曹操炫耀花瓶蔡文姬简介

蔡文姬,名蔡琰,字文姬,是我国东汉末年的女诗人。陈留围(今河南杞县南)人。其父蔡邕,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悲愤诗》是蔡文姬和董把婚后所作,她在诗中饱含血泪叙述了长期痛苦的经历。这首诗可贵之